世界上養豬第一大國是哪個國家?為什麼?

LOVE生活LOVE自己


世界第一的養豬大國,是哪個國家?

這樣看養豬數量和養豬適量,還要看豬的飼養程度和豬肉消費量。

一、從養豬水平來看:歐美尤其是美國更勝一籌

從養豬質量、養豬水平來看,歐美更發達一些,尤其是美國,現代化農業覆蓋率比較高,養殖業也是如此。與國內相比,歐美髮展現代化工業和農業比中國早了一個世紀。國人還在鴉片戰爭時,歐美已經進入現代化發展,工業、農業並頭七齊進。

目前歐美養豬體系比較健全,美國相對中國最大優勢就是豬場建造:現代化、機械化覆蓋高,豬群飼餵模式、環境控制系統、糞汙處理系統以及動物福利。

豬場機械化:美國勞動力缺失,最貴的就是人工,他們一般使用機械代替人工,美國豬場一個人可以管理3000頭豬。

飼餵、環控系統:美國豬場自動系統包括自動飲水、自動喂料、自動環境控制(溫度、通風)等。一年四季可以保證豬舍的通風換氣,尤其是氨氣味很少聞到,冬天可以滿足豬群溫度需求,夏天滿足豬群通風需求。

糞汙處理:美國豬場糞汙處理系統,包括收集、儲存和處理。大多數是漏風地板,收集的糞汙可以用於周邊土地使用,既能處理糞便又可以充分利用。


二、從養豬數量、豬肉消費和國人對豬肉的偏愛來看,中國可以是第一

雖然國內養豬業與歐美相比相對落後,但是中國現代化養豬起步晚,並且在不斷學習,而且目前國內也出現了一些養豬巨頭,建設歐美的現代化豬場,引進優勢技術,不斷提高國內母豬的生產成績(PSY、MSY)。

1、國內養豬量、豬肉消費量世界第一

養豬數量:國內養豬數量,養了全球一半以上的豬,並且國內豬肉消費量佔比全球60%,每年幫助全球其他國家消費豬肉剩餘產能的20%以上。

豬肉消費量:國人對豬肉的偏愛,是其他肉產品消費量的幾倍,一年需要5000到5000萬噸的豬肉供應,這是任何一個國家所不能比擬的。

2、養殖水平參差不齊

國內生產水平:近幾年,國內不斷學習歐美養豬技術,並且結合國內情形,摸索出一套國內的生產模式,一些養豬集團的生產成績有趕超歐美的態勢。

但是國內養豬大部分以散養戶和中小規模客戶為主,散養戶基數大養豬水平參差不齊。中小規模客戶也在不斷向集約化、規模化發展。

綜上所述,對於全球第一養豬大國,目前來說可以說是中國,現在可以有點虛。因為目前評價一個產業最根本的是消費者和用戶群。只要有了目標可以,還愁產品的銷量嗎?豬肉消費量會刺激豬場生產和豬肉供應。按照目前國內的豬肉偏愛和消費水平,國內養豬業發展勢頭很猛,趕超歐美的技術只是時間問題。


《豬業前沿》持續為養豬人提供一手豬價信息、養豬新聞、疫病綜合分析,喜歡的朋友請點擊關注,謝謝!

<strong>


豬業前沿


世界上第一養豬大國這個真的不太好說,有些人說是美國,有些人說是丹麥,當然你從不同的角度上來分析他就有不同的答案,如果從綜合的角度上來考慮,世界第一養豬大國應該是

從產肉量上來說

如果說單純的從產肉量上來說我們中國絕對說是第一,從下面的這個生產數據上就可以說明問題,我們一年的豬肉產量大概是5400萬噸左右。而這5400萬噸的豬肉還滿足不了我們的需求,還需要進口一些豬肉。

大家知道全球的豬肉產量多少嗎?2017年的時候,全球的豬肉產量大概是1.1億噸,而我們國內生產的豬肉佔全球生產的50%左右。

如果你說我們國內是養豬強國?大家認為這現實嗎?這肯定是一個不太現實的問題,因此我們要綜合的衡量一個國家的養豬水平。我們可以從以下的一些數據來衡量,例如從一個豬場的psy數據,當然這些數據也並不是特別的準確,或者是你可以用生產效率。


好吧你再認為我們國內是養豬強國,你可以看一看我們國內的一些種豬。這是我們國內的一些進口的種豬數量,其中進口的加系2525頭,進口的美系有10961頭,其實從一個國家的種豬層面就可以看出這個國家的養豬實力。

如果你連自己的生豬品種都培育不出來,連自己的品系都培育不出來,那何談成為一個養豬的強國呢?

在這裡主要是以米國,側重品種的培養與輸出。我們國內對於品種培育與國外的差距非常大,他們知道品種培育的重要性。但是沒有多少科學家願意投入,因為時間比較長、還不知道結果會怎樣。

丹麥當之無愧的養殖強國

丹麥的養豬強的什麼樣的呢?我們國內很多大型的設備,很多先進的養殖技術以及經驗以及相關的標準。基本上都是從丹麥學習來的,有的則是從德國。

丹麥:2萬多人從事農業生產,他們卻可以養活1500多萬人。他們的數據是養殖1萬頭生豬大概需要三個人。

中國:我給你說一個數據吧,我們那個5500頭的豬場大概需要70人管理,在我們國內算上一個中下等的豬場,我們國內出欄生豬大概有70825萬頭,哪怕是5500頭需要70個人來管,這些人大概是需要100萬人。而產量是多少呢?而我們養殖5500頭生豬需要70個人,就這我還說的是我們廠這種中等情況下,如果那種產量比較低,機械化程度較低的,他們需要多少勞動力呢?


Psy指標衡量

這個我不多說,因為養過豬的基本上都知道這個數據,雖然psy不能準確的說明一個養豬場的問題,你還要結合著MSy來看,但在某些情況下如果你要對比,你少了psy還不行。

他們全國的psy可以達到30左右,最近兩年有些已經提升到了32,而我們國內呢?比較頂尖養殖公司也只能做到28-30。

衡量一個國家他的養豬技術的水平,不能簡簡單單的用psy指標來衡量,但是你缺了他還不行。


聚焦三農瞭解事實


豬肉在我國屬於每家每戶每天都要吃的一種食物,我國也是豬肉消費的大國,但是我國卻而不是豬肉生產第一大國,豬肉生產第一大國為美國,因為美國有許許多多的農場,機械化智能化的飼養方式使出欄量巨大,每年出口的豬肉數量也是非常巨大的。

智能化飼養

在美國由於地廣人稀且是發達國家,願意飼養豬的人實在不多,造成了勞動力缺失,這樣反而促成了美國採用人工智能來代替勞動力養豬。而我國因為人口眾多且勞動力廉價,會利用大量勞動力來管理飼養生豬。兩相對比形成了明顯的差距。

在美國比較普遍的飼養方式為利用全自動飼養設備進行一體化管理模式,比如定時自動飲水、餵食、清潔、環境控制等,從根本上解放勞動力,只需要一個人就能實現精準飼養,數據化管理,並且一個人可以管理幾千頭生豬。

孕期飼養及斷奶育肥

在美國養豬主要分為兩個階段,一個就是母豬孕期飼養,另一個就是斷奶育肥。 

美國人把豬場分為兩種,一種是母豬場一種是斷奶育肥豬場。 這樣可以有效減少豬混群和轉舍應激,減少不同環境的疾病汙染。同時還能減少運輸、清掃和消毒的成本,提高日增重和飼料利用率,大大縮短出欄時間。

安全檢疫

豬場內通過數字化的中央控制管理,根據 豬場內的溫度隨時調節,風扇、新風系統、水幕等都是通過中央控制來達到通風換氣的目的,及時將廢氣、臭氣排除,新鮮空氣可以隨時進入豬場。

嚴格執行檢疫防疫的標準,從引種、飼養到販賣、屠宰,全程嚴格進行安全檢疫,沒有通過檢疫的生豬禁止進入市場,這樣也有效的控制了各種疫情的發生,從根本斬斷病原。 

總而言之美國因為其是發達國家,資金及技術支持使智能化養豬成為了現實,不但解放了勞動力,還促使生豬出欄數量很多,所以美國成為了世界第一大養豬大國。而我國在現有的科技方面然不遜色美國,但是在傳統觀念下,導致了智能化飼養沒有得到大規模的普及,相信在不遠的將來,智能化飼養將是我國提升畜牧業的一個重要方向。

  


路易佳哥


世界上養豬第一大國是哪個國家?為什麼?

眾所周知,中國的生豬出欄量、豬肉消費量等都是世界第一。以至於說到世界上養豬第一大國有人可能會想到中國,但是世界上養豬第一大國實際上是美國。

我國一年消耗豬肉總量在5500萬噸左右,佔到世界豬肉消耗總量的50%左右,而我國卻養了世界上60%的生豬,而且我國還要從國外大批量進口豬肉。特別受到我國發生非洲豬瘟疫情後,我國生豬存欄大量急劇減少,從國外進口豬肉量也是隻增不減。

事實上,我國雖然是一個養豬大國,但是並不是一個養豬強國。我國總體上養豬生產水平是不高的,是明顯低於美國、丹麥、法國等養豬國家。

那麼,為什麼美國是養豬第一大國呢?

第一:人工智能養豬

由於美國是發達國家,地廣人稀,人工成本較高,這導致美國養豬科學化、規模化的程度非常高。在美國已經實現了人工智能養豬,養豬場配備先進的養豬設備,進而實現精準化飼餵和數據化營養供給。同時,美國的豬肉的出口量位居世界第一。

第二:飼料原料供給充足

美國養豬場主要集中在玉米和大豆產區,養豬所用的飼料可以就近供應近利用,進而減少運輸成本。

第三:飼養模式和通風系統

美國豬場一般採用二點式飼養模式,既分為母豬場、斷奶育肥豬場。二點式飼養模式的優點是減少仔豬混群轉舍應激和感染疾病的風險,還能提飼料利用率、高日增重和縮短出欄時間。此外,豬場採用中央控制器設定舍內溫度和通風,保證豬舍冬暖夏涼、空氣新鮮。

第四:嚴格的檢疫制度

美國的食品安全追溯起源制度非常嚴格的,無論是引種、出售還是屠宰必須提高嚴格安全檢疫,所以美國養豬場的藍耳病、圓環病毒病、豬流行性腹瀉等疫病控制的非常好,甚至在中國司空見慣的一些傳染病已經實現了淨化。

《豬易知》將為養豬朋友分佈養豬消息、非瘟進展、市場行情、豬病分析,歡迎養豬朋友關注,謝謝!!!


豬易知


文章開始之前,想問大家一個問題。你們那邊的豬肉多少錢一斤?反正我這邊的豬肉已經20多塊錢一斤了。從十幾塊錢一斤,再到20多塊錢,不足一年時間,漲得太快了。


什麼原因造成豬肉價格連續增長?這裡有必要解釋一下。任何東西漲價,都滿足定律——供給和需求不足,即賣的沒有買的多。

往年情況是豬肉的供給和需求差不多,或者是在一定範圍內波動,今年為什麼變化這麼大?大致可以歸結為三個原因。

第一,非洲豬瘟傳入中國。2019年上半年,來自非洲的豬瘟傳入中國。其實豬這種東西很嬌貴,尤其是大規模養殖場,最怕的就是豬瘟。

對於規模化的養豬場來說,為了避免瘟疫,一般用三層隔離或者封閉式養豬的方式。雖然可以減少豬瘟發生,但是總會防不勝防。

相對於大型養豬場來說,很多養豬場都是小型作坊。對於這部分養豬戶,做不到大型養豬場的高標準、高要求和高機械化。因此豬瘟來襲的時候,這部分人損失最大。


第二,因環保政策關停部分小型養豬場。自2015年來,為了治理環境問題,關停了一些不合規的養豬場。可能有人會問,不就是一個養豬場嗎?能產生多少汙染?

其實養豬的汙染並不小,尤其是一些小型養豬場。比如說在我老家,有人承包土地養豬。為了減少成本,來自豬圈的髒水直接排到小河溝。隔著好幾裡地,就能聞到豬糞。

其三,除了瘟疫以及關停問題外,有可能碰到了豬肉高峰期。在市場經濟下,很多產品的價格是一年高一年低。

比如說今年玉米貴,到了明年的時候,大量農戶選擇種植玉米。由於玉米產量增高,市場需求一定的情況下,只好降低玉米價格,以期不爛在手裡。

反過來也是一樣的,玉米價格下降,到了第2年種植的時候,部分農戶選擇不種或者少種。從而玉米產量降低,市場需求一定的情況下,玉米價格自然就高了。


豬肉也是一樣的道理,今年豬肉價格增加,有可能是因為豬肉價格週期正好處於高峰階段。再加上前面的瘟疫和關閉豬圈,又進一步造成了豬肉減產,從而才有這麼高的價格。

在高價豬肉的情況下,為了穩定生計,國家以及部分企業,選擇通過加大進口的方式,來增加國內豬肉的產量,從而降低國內豬的價格。那麼都是從哪進口的哪?

在這之前先說清楚,其實我們中國人口這麼多,豬肉就是人們日常要吃的主要肉類品種。單獨從這方面來看,中國是一個妥妥的豬肉消耗大國,也是一個養豬大國。

不過這裡只是大國,並不是養豬第一大國。要說世界第一養豬大國,還要看美國。要說國土面積,我們不比美國小。要說國家人口,我們是美國的好幾倍。憑什麼美國就是第一養豬大國?

你還別說,這是沒辦法的事情。因為美國科技發達,他們的養豬程序已經完全進入了程序化、工業化。


▲專業化養豬

其一,作為以科技著稱的美國。如今在美國養豬,已經進入大型工業化時代。有人曾經做過一個推算,在美國,僅一個工人就可以負責2000多頭生豬養殖。

靠著科技的驅動,美國養豬已經實現了自動餵食,自動喂水以及自動控制衛生環境。由於使用的都是自動化,只需要一個按鈕,就能實現上述所有需求。

其二,在美國養豬,生活條件可能都比人好。為了給豬更好的條件,美國豬圈有自動通風系統,自動溫控系統。換句話說,可以做到恆溫、恆溼,這要比人舒服的多了。

其三,嚴格的管理規章制度。在如今豬瘟橫行的情況下,大部分養豬大國都遭到了豬瘟的“襲擊”。偏偏就美國的養豬戶受災最輕,一是得益於嚴格的消毒規章制度,二是得益於科技的發展。

在這些有利條件下,讓美國成為了世界第一大養豬國。另外由於豬肉價格不斷上升,我國也加大了對豬肉的進口。尤其是今年下半年以來,加大了從巴西、阿根廷、哈薩克斯坦,以及北美地區國家的豬肉進口。

不過就目前情況來看,國家已經出手整治豬肉價格。比如有的地區已經發布文件,限制了豬肉最高價格。更何況就算不吃豬肉,也可以有其他肉代替。


史之策


豬肉幾乎是家家戶戶都要吃的,我們也知道,美國有許多的農場,他們養豬的數量還是不少的。

美國的豬養的很好,看到人家的豬糞時,其實一切就都明白了。在美國等一些發達國家,人口稀少,勞動力也缺失,就不會像中國這樣,利用大量的勞動力來管理豬圈,一般會採用人工智能來代替勞動力工作。

最普遍的飼養方法為自動飲水,自動餵食,自動化環境控制等等各種先進的養豬設備,走進養豬場,實現精準化投餵,數據化營養配比,只需要一個人就能輕鬆養豬3000頭。

美國養豬模式是斷奶育肥。也就是把豬分為母豬場和斷奶育肥豬場兩種。 這樣可以有效減少豬混群和轉舍應激,減少不同環境的疾病汙染。 同時還能減少運輸、清掃和消毒的成本,提高日增重和飼料利用率,大大縮短出欄時間。

美國豬場會通過中央控制器來隨時調節豬場內溫度,根據溫度開啟風扇、水簾及進風口等,來達到通風換氣的目的,也保證了臭氣及時排除,新鮮空氣進入養豬場。從引種、販賣到屠宰以及進口豬隻,都必須嚴格進行各種安全檢疫,否則是不允許進入市場的。有效制止了養豬場各種疫情的發生。

美國運用了智能養豬,所以,他們的豬長出來的數量很多,而且又不費人力,所以美國才可以成為養豬第一大國的。


無為則有為


豬肉這個事啊,不知道你們那旮旯怎麼樣,反正我們這旮旯已經是幹到三十多塊錢一斤了,現在只能說心生後悔,沒有趁之前的豬肉便宜的時候多吃一點。

這都是非洲豬瘟惹的禍。

大家都知道我們是一個豬肉消費大國,消費豬肉的能力佔全球的一半以上……

所以一旦到了這種時刻,很容易產生需求大於供給的情況,致使價格一路攀升。

這種情況下,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擴大供給,擴大供給最好的辦法就是去養豬大國多進口豬,但是誰才是世界上的養豬大國呢?

當然首先就是養豬大國,因為地大物博嘛,歷史上很多農村的家庭裡都會養豬,就拿現在來說中原地區的一些農村啊,比如說河南和安徽西北部,仍就會有村裡的某家某戶養豬過年的時候殺了。

吃不完還會賣給村裡的人……

當然這不是規模化養豬,但也看出來咱們養豬的歷史比較悠久……

只不過這種養豬類型屬於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形態,這些年是越來越少了,更多的是養殖大戶規模化經營。

在中國比較有名的養豬大企業時候溫氏和天邦,這倆也是世界龍頭養豬企業,排名全球養豬企業前十……

但是中國還真不是規模化養殖豬的第一大勢力,要知道,在全球十大養豬企業裡,美國的公司有三家……

所以美國的規模化養殖生豬其實也是非常強勢的。

主要是美國的養殖成本低和技術比較先進……

有人說養豬還要什麼技術?

當然了,規模化養殖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他考驗的東西極多了,要知道規模化養殖的一個重要意義就是優中選優,實現持續良種生產,不斷擴大規模,增加收益……

所以培育優良的生豬品牌就很重要了……

在這方面,我們和養殖先進的加拿大和美國差的有還點距離……

這就是抵抗風險的能力,這種抵抗風險的能力應該包括了,抵抗群體性的疾病風險,比如說豬瘟,要知道在非洲豬瘟來的這波,很多亞洲養豬國家普遍感染,但是美洲那邊卻沒啥事,這就是預防控制的好……


美國生豬的存活率也是世界上相當高段位水平……

這也是一種能力……

然後要說成本,要說這還是跟科技發展能力密切相關,要說發達的養豬國家養豬就特別自動化。

在美國比較普遍的飼養方式是利用全自動飼養設備進行一體化管理模式,可以定時自動飲水,清潔,環境控制。

導致極大的節約了人力成本,可能幾個人就能夠實現管理整個農場的數千頭豬的任務,相對來說,節約成本可不是一點半點……

同時要知道,像美國這樣的國家,在農業方面比如說豬肉飼料,玉米這樣的原料面前,價格是極低的,因為美國是一個耕地面積比較大而且規模化種植的國家,平均生產成本是遠低於非規模化種植原料的國家的。

豬肉飼料成本的低廉也是影響生豬價格較低的一個重要原因。

成本低,技術先進,國土廣袤,導致美國成為養豬大國……


歷史好奇怪


中國是世界上養豬最多的國家,因為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豬肉消費國,所以當之無愧是世界上超級生豬飼養國。中國飼養量約佔比世界49%,約5億頭生豬。 我國老百姓自古就有偏好吃豬肉的習慣,古語云“論吃還是豬羊肉”,說明豬肉在人們心中永遠是百肉之王的地位。因為豬肉消費大國,我國遠不夠自給,每年還要大量進口豬肉。 我國四川、河南、湖南、江西、河北等飼養量均超過千萬頭,其中四川省年出欄量過7000萬頭,是我國第一大省,“川豬”約佔比我國飼養量十分之一,近幾年我國各省規模化養豬發展迅速。








武安三農


我國是名副其實的生豬產銷大國,有那麼一組數據,可感受到我國生豬養殖在全世界的地位。我國豬肉的消費量佔世界豬肉消費量的49.6%,生豬養殖量佔世界生豬總養殖量56.6%。由此可見,世界上養豬第一大國,非我國莫屬。



養豬第一大國,主要是側重於規模表現,規模大。從養豬規模方面來說,咱們不用去拿出當下生豬存欄量多少,年出欄量多少等數據來證明,僅僅去數一數週邊的親戚鄰居養豬的數量,大凡在農村常年居住的人,很多都有養豬的習慣。

但是,能夠成為養豬大國,卻不一定是養豬強國。談到"強"字,咱們在養豬方面存在的飼料成本高、養豬效率低、生產水平低等問題,阻礙了養豬行業邁向"強"的目標。要說世界上哪個國家堪稱養豬強國,咱們不得不承認丹麥在這一方面的優秀表現。



丹麥是一個真正的養豬強國,也可以說是一個養豬王國。它的強主要表現在,一是,勞動生產率非常高,飼養10000頭豬,僅需要3個勞動力足夠;二是,瘦肉率非常高,丹麥的豬都是經過不斷改良而獲得的優秀品種,瘦肉率高達60%,而同樣的指標咱們僅有38%~45%;三是,豬肉質量非常高,獲得世界人口。如果單從生豬養殖規模來看,我國在世界上遙遙領先,但是豬肉出口量遠遠不及丹麥。丹麥每年生產的豬肉,超過90%都是出口外國,並且因為豬肉質量高,安全係數高,而獲得全世界1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免檢待遇。

丹麥能夠成為養豬強國,跟它的三個主要措施有關。一是,注重豬種的改良工作,並且指定了一整套完善的種豬育種計劃;二是,創新養豬模式,把養豬和屠宰納入到同一個體系之中進行中綜合管理;三是,採取新技術,實行全自動養殖,全智能化操作。

所以,我們也應該積極去借鑑別人的經驗和做法,從養殖技術入手,結合養殖模式的創新,把一個養豬大國慢慢發展成為一個養豬強國。



好了,以上是我個人看法,歡迎評論指正。另外,大家有關於三農方面的問題,可以一起探討


有點意思的事兒


自然資源十分豐富,種類多,儲量大,自給程度高。石油探明儲量65億噸,佔世界探明儲量的12-13%,居世界第二位。森林覆蓋面積8. 67億公頃,佔國土面積50. 7%,居世界第一位。林材蓄積量807億立方米。天然氣已探明蘊藏量為48萬億立方米,佔世界探明儲量的1/3強,居世界第一位。水力資源4270立方千米/年,居世界第二位。2000年核能發電量為1310億千瓦/小時。核電佔俄電力的10%。煤蘊藏量2000億噸,居世界第二位。鋁蘊藏量居世界第二位,鐵蘊藏量居世界第一位,鈾蘊藏量居世界第七位,黃金儲藏量居世界第四至第五位。工業基礎雄厚,部門齊全,以機械、鋼鐵、冶金、石油、天然氣、煤炭、森林工業及化工等為主,紡織、食品、木材和木材加工業也較發達。農牧業並重,主要農作物有小麥、大麥、燕麥、玉米、水稻和豆類。經濟作物以亞麻、向日葵和甜菜為主。畜牧業主要為養牛、養羊、養豬業。出口商品主要有石油、天然氣、電力、煤、機器設備、黑色金屬等,進口商品主要有機器設備、小轎車、卡車、食品以及紡織品、鞋帽等輕工業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