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抑鬱焦慮症,怎麼辦?

蔚藍的心6196


在競爭壓力下,人們越來越感到一種不安,這種不安常會引起精神緊張焦慮煩躁恐懼抑鬱強迫情緒的產生,並伴隨失眠多夢早醒等,隨著身心失調精神下降,注意力渙散,記憶力下降,總是感到力不從心。長期處於精神亞健康心身失衡狀態,因而影響人們的生活質量、工作和學習甚至於影響人際關係緊張和社會。


人們越來越認識到精神第一健康的重要性,心理健康的需求已放在首要位置。希望找到一種自然溫和的心理健康練習方式,用來緩解每日來自各方面的壓力,放鬆心身,幫助睡眠,並且可以間斷使用。


正念這個概念是從坐禪、冥想、參悟等發展而來。有目的的、有意識的,關注、覺察當下的一切,而對當下的一切又都不作任何判斷、任何分析、任何反應,只是單純地覺察它、注意它。後來,正念被髮展成為了一種系統的心理療法,即正念療法,就是以“正念”為基礎的心理療法。


正念療法創始人,喬•卡巴金他認為正念的內涵包括兩方面:


1.注意聚焦於當下,沉浸於正在發生的事情中。練習者需要將注意力投注於當下的每一個瞬間,觀察時間是如何從這一刻流淌到下一刻的,並觀察自己的內部和外部經驗。隨著正念練習的深入,練習者的注意時長、注意轉移、注意專注度這三種注意能力都有所提升。

2.以一種不刻板的、不帶有任何好壞利害評判的態度去接納所注意的內容。 非評判的態度是指聚焦當下時採取的一種態度。這種態度既不是冷酷的、批評的,也不是熱情的、逐求的。它是開放的、耐心的、仁慈的、無為的。既不苛求順意的事情,也不排斥反感的事情,而是接納、開放地讓各種經驗在自己的關注下流淌。

正念的應用

伴隨著無數的正念臨床試驗和相關研究的發表,一系列結果已經表明正念對人們生活和工作的干預效果顯著。

生理疾病的治療:正念訓練能夠增強患者對疼痛的適應力、降低疼痛感,降低慢性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水平等;

心理疾病的治療:正念訓練能夠減輕癌症患者、暴食症患者、抑鬱症患者的抑鬱和焦慮的水平,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

心理機能的提升:正念訓練能夠改善個體自傳體記憶的特異性和工作記憶容量,降低過度概括化記憶,減少思想遊離,避免高壓力情景下記憶功能的受損等。

正念干預方式

干預方式分為標準化易練習的方法:如正念減壓療法(MBSR ; Kabat-Zinn, 1990)和正念認知療法(MBCT Segal, Williams, & Teasdale, 2002),也有進一步個性化的心理干預方式,如辯證行為治療(DBT,Linehan, 1993)。


正念減壓療法

正念減壓療法,最初是由卡巴金教授提出來的,後來不同的學者根據自己的需要把它改進。一般來說包括軀體掃描、觀呼吸、行禪、瑜伽練習等。MBSR一般採取的是連續8周左右,每週1次的團體訓練課程形式,每個團體不超過30人,每次2~3小時,不僅實際練習正念修習,也討論如何以正念和平等心來面對與處理生活中的壓力和自身疾病,並在第6周進行一整天約7~8 小時的全程禁語的密集型正念修習。

正念認知療法

正念認知療法是以正念減壓療法為基礎的,將正念訓練與傳統認知療法相結合的一種治療方法。正念認知療法是一系列正念療法中應用最為廣泛的心理治療手段,其課程設置基本與正念減壓療法相似而且更關注注意力的訓練,甚至為了更好地突出注意力訓練在干預中的中心地位。

主要用於抑鬱症、焦慮症、抑鬱症復發等的治療。採用的也是8周的集體治療方式,包括靜坐冥想和行禪、身體掃描、3分鐘呼吸空間、認知記錄等練習。

正念訓練是一種科學有效的方法,能應用於多方面,可以解決失眠、煩躁、焦慮等心理亞健康問題。可是,修行方法有多種,該怎麼選擇適合自己的,又該怎麼正確有效地練習呢?

希望以上內容可以幫到你,歡迎關注我!


正念導師秦樂


你好,我是專業的心理諮詢師,國際心理諮詢師聯合會催眠臨床導師,有著近30年的心理治療臨床經驗,我來回答你的問題!

首先作為抑鬱焦慮症患者,應該主動去改善自己的精神狀態和行為習慣,這裡給您幾個小方法,希望能夠改善您的抑鬱焦慮症

1、平時多聽音樂,讓優美的樂曲來化解精神的疲憊。輕快、舒暢的音樂可以使人的精神得到有效放鬆。

2、開懷大笑是消除精神壓力的最佳方法。

3、有意識的放慢生活節奏沉著、冷靜地處理各種紛繁複雜的事情,即使做錯了事,也不要責備自已,這有利於人的心理平衡,同時也有助於舒緩人的精神壓力。

4、勇敢地面對現實,不要害伯承認自己的能力有限,而不能正確處理事務。

5、要廣交朋友,經常找朋友聊天,推心置腹的交流或傾述不但可增強人們的友誼和信任,更能使你精神舒暢,煩惱盡消。

6、相信自己一定能減輕壓力,振作精神,心情舒暢,身體健康,以良好的心態來生活,讓自己變得活潑開朗一些。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對您有所幫助,祝好!


呂承諭心理諮詢


有抑鬱焦慮該怎麼辦?專業的精神科醫生幫你排憂解難👉


抑鬱、焦慮是情緒問題還是精神障礙?

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有情緒的陰霾,因為被領導批評情緒低落、因為與戀人分手無精打采、因為工資永遠攆不上標籤上而垂頭喪氣,但這些並不是抑鬱症症狀,只是抑鬱情緒。


不同於普通的情緒波動,或者面對挫折挑戰時產生的短暫情緒反應,抑鬱症會對患者生活造成極大影響。尤其是長期的中度或重度抑鬱症,很可能導致患者在工作、生活中表現不佳,最嚴重時,甚至可能導致自殺。

抑鬱症的病因心理因素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其中腦內神經遞質,如5-羥色胺、多巴胺、去甲腎上腺素等在腦內的平衡被打破是最主要的原因;還有神經內分泌因素、神經免疫因素、腦電異常以及遺傳因素等也是重要原因。抑鬱障礙是最常見的是精神障礙,是一類以情緒或心境低落為主要表現的疾病總稱,伴有不同程度的認知和行為改變,可伴有精神病性症狀,如幻覺、妄想等。而焦慮與抑鬱常常伴隨發生。


得了抑鬱焦慮該怎麼辦?

幸運的是抑鬱障礙和焦慮障礙是可以完全治癒的,並且兩年內有50%人不再復發。

臨床上用於治療抑鬱障礙的藥物已經非常成熟,安全性已經非常高了。常用的藥物有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代表藥氟西汀、帕羅西汀、西酞普蘭等等)、選擇性5-羥色胺和去甲腎上腺素再攝取抑制劑(如度洛西汀)以及單胺氧化酶抑制劑等等。在臨床上抑鬱症的患者多會伴有焦慮症狀,所以此時抗焦慮藥物就應該閃亮登場了。臨床上常用的抗焦慮藥物有鹽酸丁螺環酮以及枸櫞酸坦度螺酮等等。



精神科李文惠


抑鬱焦慮症,真的無藥可治嗎?

對於抑鬱焦慮症,很多人可能比較推崇要放鬆心理,多和別人溝通,多出去戶外活動等等。我承認,這會對一部分患者有點作用,但是,對絕大部分患者而言,第一,既然他已經患上這個病,你讓他通過這種自我調節,首先他就難於做到,更談不上堅持。很多局外人無法理解那種難於入眠,成天精神恍惚,焦慮不安的痛苦。如果他可以通過別人的開導疏通,自我的調節放鬆就把問題解決了,那也不至於讓其中的很多患者生無可戀,走上絕路。

毫無疑問,抑鬱焦慮,無論是來自外部的刺激還是生理病變導致的,歸根結底都集中到了神經系統。所以,除了自我的調節外,更應該藉助一些安全有效的藥物來對神經系統和全身性的放鬆,使患者能安靜的入眠,身心放鬆,不胡思亂想,精力得到補充,這樣,症狀自然減輕,形成良性循環,直至恢復健康。

這樣的藥物,既要有效,還必須安全,那麼哪裡去找呢?

當然,很多的植物中是存在這樣的成分的,它既不是蜜環菌素,也不是棗仁安神,更不是西藥成分中的古維素或者安定。現在生物醫學已經發現了幾個立竿見影的植物成分,為抑鬱焦慮患者朋友們帶來了福音。

工業大 麻中的提取物CBD,會用的就知道了


阿換華仔


您好,抑鬱症又稱抑鬱障礙,以顯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為主要臨床特徵,是心境障礙的主要類型。


每次發作持續至少2周以上、長者甚或數年,多數病例有反覆發作的傾向,每次發作大多數可以緩解,部分可有殘留症狀或轉為慢性。


有資料顯示,約90%的抑鬱症患者在發病初期沒有意識到自己可能患病,家屬早期也很難將他們的心情低落與抑鬱症聯繫在一起,直到某一天患者說不想活了,甚至做出傷害自己或他人的事,才意識到嚴重性。所以,日常生活中患者及家屬應留意一些危險信號。


1、情緒低落。患者經常悶悶不樂,對任何事都提不起興趣。一般人心情不好,過幾天就沒事了,而抑鬱症患者如果不接受治療,隨著病情越來越重,會感到生不如死。


2.長期失眠。入睡困難,就算很早躺在床上,還是久久不能入眠。好不容易睡著了,也似乎處於有意識狀態,睡眠淺或總是做夢,早上醒得早。


3.軀體不適。某些情況下,會出現渾身疼痛、頭暈、乏力、食慾差、總打嗝、胸悶心慌、憋氣難受等症狀,這些都可能是抑鬱症的表現。


4.自我評價過低。病人往往過分貶低自己的能力,以批判、消極和否定的態度看待自己的現在、過去和將來,這也不行,那也不對,把自己說得一無是處,前途一片黑暗。強烈的自責、內疚、無用感、無價值感、無助感。


5.認知障礙。抑鬱症患者存在認知障礙,主要表現為記憶力下降;工作、學習時無法專注;表達能力不如從前,動作靈活度和協調性也受到了影響。


6.有自殺傾向。抑鬱症最大的危害就是存在自殺風險,患者內心敏感脆弱,有時僅僅由於一些小事就誘發自殺衝動,其中以女性居多。女性自殺多因感情問題,男性多半是由於工作和生活壓力。


抑鬱症按病情嚴重程度可分為三級,不同級別在症狀和治療方面有所不同。


輕度抑鬱:症狀較輕,患者感到 高興不起來,對很多事情不感興趣,但這種負面情緒不至於影響正常的工作和學習,持續時間也不會很長。不需要用藥,如有必要可諮詢心理醫生。


中度抑鬱:症狀較重,情緒低落、消極悲觀、做事效率低、無法全身心投入一件事。症狀持續時間長,不能通過自我調整恢復,已經影響工作和學習,但沒有自殺傾向。需要用藥,最好能接受規範治療。


重度抑鬱:症狀嚴重,長期睡不好,認為生活沒意義,生無可戀,有自殺傾向,無法正常工作和學習。這類患者需要使用抗抑鬱藥,應儘早住院治療,以免發生嚴重後果。


那你需要了解一下這幾點:


1.最重要的是,不要自己一個人處理和應對你的心理疾病,一定要向某人求助。

可能你很難向別人傾訴你的心理問題,跟人說的時候,你可能會覺得雖然說了很多,但對方可能抓不到重點。

但是,不要覺得是自己沒有表述清楚,不要忙著羞愧,先把這些都記下來。說自己的心理問題沒什麼不好意思的。


2.全球至少有四分之一的人有心理問題。


3.年輕女性是患心理疾病風險最高的人群。在英國,有超過三分之一的年輕女性覺得自己過得不幸,人生毫無價值。


4.你不能把你的心理疾病埋在心裡,而不告訴其他人。

因為沒有人能看懂你的內心,你必須主動把你的心聲告訴他們。而且跟人交談是讓人瞭解你痛苦的最快捷的方式。向人求助很重要,你可能因此挽救了自己的生命。

跟人交談,就像給氣球放氣一樣,讓你心中的鬱結之氣慢慢地排解掉。


答者:暖心理app,溫暖世界溫暖你,在這裡找到困惑的答案,成為自己的光。


暖心理


希望我得分享能夠讓更多人收益!

我是一名重度強迫症、焦慮症、社恐症、抑鬱症等心理問題的痊癒者!

有抑鬱、焦慮症怎麼辦?

首先給大家說哈,抑鬱症、焦慮症都不是病。不過是西醫起的名詞概念而已!

大家是被心理疾病了!

如果沒有這個名詞,大家誰會關注它,只會覺得自己情緒低落,情緒有問題,然後不覺得它是病,就會該幹嘛就幹嘛去了!

所以,千萬別給自己帶個帽子就覺得自己有心理疾病!

抑鬱、焦慮症,說到底是你太負能量了!

為啥負能量,本質是思想呀,大家的很多思想觀念是錯誤的,思維模式也是負面的,看事情總是不好的一面,這樣能不情緒低落嗎?

生活中本來就會遇到不如意的事,你還是負面的想法,然後就痛苦,釋放負能量,這樣會感召來更多負面的人、事、物、,然後你又痛苦,一次比一次的加大釋放的負能量。

掉入到這個死循環裡!

你頭腦裡都是你糾纏回來的負面的想法,能不痛苦嗎?

認識到這個問題,想要出來,就得反著來,你能抑鬱、焦慮,是因為不斷的釋放負能量

那麼,我們想好,就得切斷負能量,不斷的去釋放正能量,要知道,那些你頭腦里正負想法就是個此消彼長的關係!

要扶正祛邪!正能量多了,負能量自然少了!

怎麼做呢?多說正能量的話,做正能量的事兒,生活中也要放寬心,多對別人理解與寬容,多主動去關心照顧別人,這樣去做,你會發現這個世界會越來越好的,你也會越來越快樂!

而且你是放出去正能量都會回到你身上!

大家加油呀!人活著開心幸福最重要了!希望你們都能過得幸福美滿!🍀🍀


正能量下去花草


抑鬱症是一種精神疾病,是精神長期壓抑的結果,精神壓力過大又得不到適度的宣洩,那不就造成了病態嗎?

為什麼現在抑鬱的人逐漸增多了呢?

這是精神壓力過大造成的。為什麼過去的人很少有這種情況呢?

過去的人沒有太多的想法,而且大家經常相聚在一起,有什麼事大家一起嘮一嘮,有的錢有的罵,說完罵完了,各回各家。

現在的人住得近了,心卻遠了,有什麼事都悶在心裡。各自打著自己的小算盤,他心裡想的什麼誰也不知道。

而且現在的社會發展較快,為了趕上社會前進的步伐,大家使出渾身解數,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生怕別人搶了頭彩。有什麼事都是在暗地裡一個人悄悄進行。走運了就發了,背運了那就虧了唄。

還有些人想方設法搶機遇抓時機,越是想出人頭地,卻又到處碰壁。

這樣下去,越搞越糟。像個賭徒似地不斷加大籌碼。

一旦到自己不能承受的時候,想脫身都沒有機會了。這時候想死的心都有了。

這是浮躁心理加賭徒心理造成的結果。

最後就抑鬱了唄。

心理學基本知識告訴我們:心理問題是由現實問題引起。一般人都有心理問題,只不過有的人心理問題較輕,有的人心理問題較重。抑鬱就是心理問題較重的表現。

對於挫折和失敗不能接受者容易患抑鬱症。

想不通——想不開——經不起——放不下,這是抑鬱情緒的發展過程。

所以,要有拼搏精神,還要有擔當氣魄。


教你五招自我調節焦慮症  

焦慮症又叫焦慮性神經症,這是神經類疾病種最為常見的一種,是以人體焦慮情緒為主要的症狀。患者表現會有無名的緊張擔憂,坐立不安等症狀。那麼,精神焦慮症如何自救好呢?

方法一:增加自信  

自信是治癒神經性焦慮的必要前提。一些對自己沒有自信心的人,對自己完成和應付事物的能力是懷疑的,誇大自己失敗的可能性,從而憂慮、緊張和恐懼。

因此,作為一個神經性焦慮症的患者,你必須首先自信,減少自卑感。應該相信自己每增加一次自信,焦慮程度就會降低一點,恢復自信,也就是最終驅逐焦慮。

方法二:自我鬆弛

也就是從緊張情緒中解脫出來。比如:你在精神稍好的情況下,去想象種種可能的危險情景,讓最弱的情景首先出現。並重復出現,你慢慢便會想到任何危險情景或整個過程都不再體驗到焦慮。此時便算終止。

方法三:自我反省

有些神經性焦慮是由於患者對某些情緒體驗或慾望進行壓抑,壓抑到無意中去了,但它並沒有消失,仍潛伏於無意識中,因此便產生了病症。發病時你只知道痛苦焦慮,而不知其因。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要進行自我反省,把潛意識中引發痛苦的事情傾訴出來。必要的時候最好發洩出來,一般發洩後症狀就會消失。

方法四:自我刺激

焦慮性神經症患者發病後,腦中總是胡思亂想,坐立不安,百思不得其解,痛苦異常。此時,患者可採用自我刺激法,轉移自己的注意力。

如在胡思亂想時,找一本有趣的能吸引人的書讀,或從事緊張的體力勞動,忘卻痛苦的事情。這樣就可以防止胡思亂想再產生其他病症,同時也可增強你的適應能力。

方法五:自我催眠

焦慮症患者大多數有睡眠障礙,很難入睡或突然從夢中驚醒,此時你可以進行自我暗示催眠。如:可以數數,或用手舉書本讀等促使自己入睡。



抑鬱焦慮症是以抑鬱症為主,同時伴有焦慮症狀。也可以說抑鬱症和焦慮症狀同時存在,共病了。

抑鬱焦慮症發生原因與生物、心理、社會都是有關係的,所以抑鬱焦慮症的治療也是綜合治療。

現在臨床上針對抑鬱焦慮症的治療,第一是藥物治療,現在有很多抗抑鬱藥,常見的比方說五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現在在臨床上很常用,治療效果也很好,主要作用就是調節大腦神經遞質,比方說五羥色胺調節去甲腎上腺素,還有多巴胺功能,神經遞質平衡、穩定了,情緒也會穩定,抗抑鬱藥治療在臨床上很常見,不是所有患者都要吃藥,比方說程度比較輕,也不一定要選擇抗抑鬱藥治療,醫生來判斷。

第二就是心理治療,心理治療對於抑鬱焦慮症治療也是非常有效的,有很多治療方法,現在用的比較多的是認知行為治療,因為抑鬱焦慮症患者有很多認知方面的問題,比方說看問題特別極端,黑白分明,或者是糟糕至極,出現一個問題就把問題想的特別糟糕,可能跟他的思維模式是有關係的,跟他的認知方面的缺陷是有關係的。

所以做心理治療可能更多的是從這個角度來治療,當看問題不那麼悲觀了,不那麼消極了,心情也會慢慢好了,同樣一個事天天看的都是不好的一面,當然會心情不好,通過治療讓他看每一件事,都能看到特別好的方面,能夠發覺積極的方面,心情也會好。

心理治療有很多方法,認知行為治療是其中的一個,如果是輕度抑鬱症,醫生評估不需要藥物治療,可能心理治療就起到更重要的作用。

另外還有物理治療,物理治療在臨床上也很常見的,比方說無抽搐電休克治療,是治療抑鬱症很好的一種方法,還有經顱磁刺激,也是一種物理治療,在臨床上現在也是用的越來越多,還有比說生物反饋,也是一個儀器,做生物反饋治療,可以讓你很放鬆,也會緩解抑鬱焦慮的情緒。

總之抑鬱焦慮症是綜合治療,如果我們有條件,能夠選擇更多的方法,能夠綜合治療,效果就會更好一點。但如果沒有條件,也儘可能的選擇在本階段最有幫助的方法,具體情況就診時醫生會判斷。


精神心理醫生彭軍


第1個緩解方法,要學會精神轉移:就是當自己憂心忡忡,心裡有事情想不通的時候,要打斷自己老是鑽牛角尖出不來的思想,趕緊進行精神轉移,不要把思想困在當下的一些窘迫的事情裡面,而是轉移到你感興趣的事情上來,這樣才能有效的擺脫焦慮抑鬱的情緒,讓自己恢復到正常的生活中來。

  第2個緩解方法,到戶外去多接觸大自然:當我們處在大自然的懷抱下,心情是放鬆的,試著深呼吸把心裡面的負能量呼出去。呼吸著清新的空氣,我們的大腦也會分外清醒,讓自己能夠身心愉快,從而緩解焦慮抑鬱現象。

  第3個緩解方法,積極的運動鍛鍊身體:運動最好是選擇在傍晚或者早晨進行慢跑,不要參加競技性強的體育運動,以免會讓自己的心情變的緊張。

  第4個緩解方法,吃一些東西來緩解:焦慮抑鬱的人可以選擇多吃點蔬菜水果,以此來補充身體的維生素,必要的時候也可以服用些維生素的保健品進行補充,在某種程度上起到緩解焦慮抑鬱的效果。

  第5個緩解方法,要學會自我總結分析:在焦慮抑鬱有所緩解的情況下,要學會弄清楚是什麼原因引起了焦慮抑鬱,然後認真的分析,找到解決的方法。這才是一個可以根治的方法,找到了原因去擊破它。

  第6個緩解方法,把自己當作一個聆聽者:在焦慮抑鬱發生的時候可以用筆來記錄自己的心聲,或者用錄音的方式錄下你的心聲,然後在心情平復後的時候,放給自己聽,讓自己來給自己解決問題。

  要想緩解焦慮抑鬱的心情,就不要以自我為中心,只有戰勝了自己才能真正的解決焦慮抑鬱現象,才能讓自己迴歸到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上來。


扒少爺


“這麼久以來,可以說我一直活在噩夢裡,不,比噩夢更可怕。就像有一隻手,一點一點的把我的靈魂從身體裡拖出來,然後一天一天地把它拖進深淵裡;那些悲傷、絕望的情緒出現的莫名,卻如蝕骨之蛆一直纏繞著我,無法掙脫。一宿接一宿的連續失眠,每分每秒都徘徊在生死的邊緣。總有兩個聲音在腦海裡盤旋,一邊說死吧,死了就能真正解脫了,另一邊說:你不能這麼自私,不負責任。於是,我每天都活在這種撕逼中,一直到今天”
以上這段文字是節選自一個選擇結束生命的女孩留下的遺書中的內容。我認真的讀過很多遍,試圖通過她留下的最後的文字,去理解她生命最後的情緒掙扎。
她與死神進行著關乎生命的拔河之戰,在“死亡的解脫”和“負責任的活著”之間艱難的掙扎和徘徊,這樣的折磨消耗著她的生命力,最後終於選擇放棄。
每次聽聞有人因為抑鬱症而結束生命,我都會很難過,為逝去的鮮活生命,為被無辜帶走的靈魂。總會想,如果她們選擇責任多一點,選擇死亡少一點,是不是生命還可以繼續?可遺憾的是,總有一些人選擇死亡多一點,選擇責任少一點,總有一些人最後毅然決然的離開了我們這個世界。
人生在世,我們彼此無法算計能夠和親人朋友在一起的期限。有些人見過一晚,就再沒見過,有些人過了兩三年,以為能夠再度過更長的時間,某天也就不告而別。我們無法判斷猜測時間的廣度和深度。分離的人,再也無法相見的人,對各自來說,就如同在這個世間已經消亡一樣。音信全無,這是一種無可奈何的悲傷。
如果能夠對生命有更多的把握性,對生命有更多的敬畏和選擇,也許我們會對人生更為鄭重,不會輕易選擇不該走的路。
然而人生總是不可避免的會面臨各種難以抉擇的事情,往往這個時候會容易困在自己的世界裡不知所措,會在兩難的情緒裡折磨自己,始終找不到出路,甚至於陷入抑鬱的漩渦無法自救。
曾經在肖老師的五行課裡,聽到了一句話忽然點醒了我,他說兩難選擇是病態的。遇到問題都有三種以上的選擇,如果陷入兩難選擇中,說明出了問題。在五行個案裡,我們通常可以看到,抑鬱症患者的家族有旋渦能量存在,這種能量的存在會形成一種牽引力,後代受到牽引而在死亡和生存中掙扎。在生存和死亡面前她看不到別的選擇。當案主看到這種動力存在,並作出和解之後,才能好好地為自己的生命做更多有意義的事情。
陷入這種兩難選擇,往往也是能量比較低的表現,沒有精力去思考更多的可能。這個時候,我們可以通過提升自己的能量去改變這樣的境況。比如適當的運動可以提升身體能量,學習可以提高心理能量,旅行可以拓寬眼界滋養身心。
如果你願意,這個世界有很多資源,可以協助你度過自己的困境,有很多可能供你選擇。希望那些在困境中的人能明白,任何時候你都可以找到第三種選擇,可以度過難關,可以很好的生活。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是自然界的運行規律,人生活在這個世界裡,也有其發展規律,沒有絕對的困境,任何一種處境,都會隨著時間推移、因素變化而發生轉變,所以抓住時機,就會有很多選擇。不要困在兩難選擇裡,耗掉自己全部的生命力。——作者:生心


我是肖然,你也可以關注我,共同探討身心健康問題。

◆著名中醫學家

◆資深心理學家

◆中科院心理所特邀導師

◆世界華人心理學家協會主任委員及內訓導師

◆華東師範大學心理健康輔導中心高級諮詢師

◆CCTV多頻道欄目: CCTV-1《我的父親母親》、CCTV-2《創業英雄匯》、CCTV-12《心理訪談》、中國教育-1《成長不煩惱》特邀心理專家

◆《北京時間》“時間煮茶”欄目常駐嘉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