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該不該接天津教案?

豫有得


教案開始前夕

天津教案是曾國藩人生的一大轉折,從威名震天下、吏治濟兩江的中興第一大名臣跌落至千夫所指的漢奸賣國賊,皆拜“此案”所致,可這一切又是他自己找的。曾國藩憑獨自創建的湘軍覆滅太平天國後,再度北上平定捻軍,脫身後將收尾平亂的大事託付給關門弟子李鴻章處置妥當。

曾國藩畫像

當捻軍徹底平定,清廷上下鬆了口氣,之後論功行賞,面對趕去兩江為前線供給糧餉、作梗分化愛徒李鴻章感情的曾國藩有絲愧疚,送出武英殿大學士(“文華”“武英”兩個大學士在大學士中居首,正一品),同年調其至天下督撫中地位第一、“疆臣之首”的直隸總督,以作彌補。不過其中除了彌補外,還有希望曾國藩能將“官場腐敗、風氣敗壞”的直隸好生整頓一番,慈禧明確向曾國藩吩咐道:““直隸空虛,地方是要緊的。你須好好練兵。吏治也極廢弛,你須認真整頓。”

曾國藩在任期間,不顧在剿太平天國時弄壞的身子,迅速開始工作,連看書都顧不上地整頓吏治、處理積案,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將三萬餘件複雜的新舊案件據實迅速結案,其中付出的心血可想而知。不過“立志為萬世開太平”的曾國藩的確為全國各省做了個好榜樣,各省督撫們學習他的規章方法行事,大清國勢的傾頹得到一定消除。曾國藩本人的聲望也達到了一生中的頂峰,湘江的文人士子皆以他為榮為傲。俗話說:盛極必衰,泰極生否。位處巔峰,很容易就跌落谷底。位於河北保定正感慨“大雨不止,為之快慰”的曾國藩哪能想到,據他數百里外的天津,一場禍事的到來,將打破這份欣喜和寧靜。

1870年的法國“聖母得勝堂”

教案大戲序幕拉開

天津教案的地點位於天津三岔口的哥特風格教堂,法國傳教士在1869年建立,法名“聖母得勝堂”,中國人叫它望海樓教堂。1870年的天津一帶發生極其嚴重的旱災,看天吃飯的古代,這可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很容易就會演變成饑荒,最後成人禍。河北地方官和百姓們焦急不已,不知如何是好,只能將這股無名怒火發向無辜的教堂——不下雨,地發乾,全是教堂止住天。

聖母得勝堂高聳在眾多低矮的中國傳統建築之間,規模宏大,建築精美,以現代審美而言,實在是好地方。可在當時百姓眼裡,這是惡魔的殿堂。屋漏偏逢連夜雨,與教堂隔河相望的仁慈堂,是法國修女遠渡重洋而來修建的,專收中國棄嬰,可靠數據表明,當時裡面有150多位棄嬰,在乾旱的同時仁慈堂內爆發流感疾病,數十位嬰孩連續死亡。修女們把死了的孩子埋在一處荒地,因為沒用什麼厚棺材並且埋的較為淺,所以被老鷹和野狗抓出來,景象好不慘烈。

法國人

兩件事一合計,洋鬼子不是好鳥這事沒跑了。之後又遇到有兩個人販子被抓,還有個名叫“武士珍”的男子迷拐少年,村民審問得知此人是教民指使。在這裡需要說明一下,西方傳教士來中國傳教所收的信教人士良莠不齊,誠心誠意者寥寥無幾,多是些地痞流氓黑社會,想借著洋人勢力為非作歹。官府介入查詢此事,感到越查會越大,牽連甚廣,便息鼓偃旗。官方不查了,天津民眾可不肯罷休,有著愈演愈烈的趨勢,甚至有人去法國領事豐大業(音譯)處丟石頭砸玻璃。

豐大業性情暴烈如雷,哪能受這種委屈,直接衝進三口通商大臣衙門口,開了一槍,三口通商大臣崇厚躲了過去,滿臉賠笑說不是,這才哄走。豐大業剛出門就碰到領著眾多天津百姓前來的天津知縣,兩人磋商沒談妥,豐大業直接打過去。天津百姓看到為自己等人主持公道的“父母官”被洋人“打死”,顧不得那麼多,蜂擁上去打死豐大業及其隨從。憤怒的民眾繼續衝向教堂、洋行等地方鬧事,砸東西殺人洩憤,連帶著同為中國人的雜役也沒放過(順帶著有大量財物被搶走)。此事死亡之人,死狀很慘,讓人目不敢視。

曾國藩畫像

曾國藩的接手和處理

天津教案鬧得很大,世界聞名,北京的八國公使共同施壓清政府,法國艦隊在北京和天津的門戶——大沽鳴炮示威,虎視眈眈。此案的直接負責人三口通商大臣崇厚深知此案的要害,覺得自己擔不起這個責任和處理不好這件事,便上奏慈禧——非直隸總督曾國藩不可處理好此事,說的冠冕堂皇。這不明擺著踢皮球嗎?曾國藩接嗎?

中外交戰畫像

身體大不如前的曾國藩剛請一個月病假要休息,完全有理由拒絕,麾下幕僚直言相勸,昔日故部和親朋好友紛紛來信勸說不要接下。

謂畢生威望在此一行,國家大計尤關此舉。略一失足,千古無底。

到這我們完全可以確定一件事,只要曾國藩攬下,身敗名裂遺臭萬年是一定的。自古以來,能在這種事情上處理到完美,讓各方滿意,不留罵名的,一個沒有,只會留下遺臭萬年的罵名。曾國藩想接嗎?當然不想,他不傻。但是他又有不得不接的理由:清朝經不起大敗,經不起戰爭,從多次大規模戰爭看來,中國與西方遠征軍開戰,必敗無疑,將是新一輪深入骨髓的割地賠款。一定要讓洋人滿意,不然大戰不可避免,這就意味著曾國藩得主和,這就好辦了,主和的話,無論你做什麼都是錯的。

恭親王奕訢,興辦洋務得綽號鬼子六

郭嵩燾所評論:一襲南宋以後之議論,以和為辱,以戰為高。

曾國藩拖著殘軀接下這個爛攤子,從保定去往天津。曾國藩一路行去,可謂是人心所向,百姓景從,地方士紳熱烈歡迎。曾國藩在太平天國時期積攢下的名望顯露出來,人們都將他視作扭轉乾坤的大英雄,中國文化的堅定擁護者。士紳們的歡迎方式十分特別:一百餘人攔住曾國藩的大轎,呈上供狀,聲淚俱下地控訴天主教的喪盡天良。還沒進天津城,曾國藩就接到了五起攔轎呈詞,旁觀的百姓成千上萬,填滿各處街道,圍得是水洩不通。整個社會都在向曾國藩施壓,給洋人一個“教訓”。

功消惡名來,千夫所指

曾國藩處理的天津教案只讓洋人滿意了,中國人滿意的沒幾個,紛紛罵他是賣國賊。過去最熱愛他的,現在罵他恨他最兇,當面嘲諷的,寫詩諷刺的,砸爛毀壞他墨寶的,親朋寫信和他斷交的數都數不過來,昔日的中興第一名臣淪為了過街老鼠。

慈禧劇照

慈禧:文武全才,惜不能辦教案。

全國上下都在想著打仗打仗打仗,教訓洋人教訓洋人教訓洋人,尤其是紫禁城內的慈禧等滿清親貴。只有曾國藩是冷靜的,知道不能打,打了必敗無疑,敗了又得割地賠款。這仗不能打啊。

謝幕

曾國藩的任務完成了,中外戰爭不會爆發,他揹負一身罵名南下回兩江。精氣神很差,如同被秋霜打過的樹葉。

現今望海樓大教堂

幕僚趙烈文評價:神氣衰颯。

曾國藩在歸家旅途中在日記中寫道:思餘年來出處之間多可愧者,為之侷促不安,如負重疚,年老位高,豈堪常有咎悔之事?

自我安慰罷了,人生在世誰人不重名。哀莫大於心死,曾國藩的人生差不多是走到了盡頭。

參考文獻:《曾國藩傳》《曾國藩家書》《曾國藩全集》《中華文化事典》

首發於今日頭條


今人說古


曾國藩於1868年出任直隸總督,然而在兩年之後其轄區天津發生了一場震驚中外的案件,案件本身不算複雜,條理不難理順,便是自鴉片戰爭之後,中國開通不少通商口岸,而洋人也不斷進入中國,其中就有不少是為傳教而來。

對於金髮碧眼的洋人傳教士,當時的中國人是比較排斥和反感的,洋人的傳教進展其實一直不順利,各地教堂都有不少措施促進傳教,而天津的法國天主教育嬰堂就對外稱若有人帶小孩來接受洗禮以及撫養便能得到一筆獎金,這個措施直接就是人販子的福音,所以人販子就不斷販賣幼兒小孩到育嬰堂,當然這些小孩也多是身體殘疾或根腳不穩的,擠在一起,又加上此時天津一帶在此年遭遇了少見的大旱,疫病流行,育嬰堂內的小孩相繼死了數十人。



消息傳出,中國百姓大是譁然,而且本身此地就有旱災,地痞無數,總有唯恐天下不亂之人,更有意欲渾水摸魚的,所以消息傳著傳著就變味了,直接成了洋人教堂販賣小孩,挖小孩心肝做藥,最後矛盾激發,民眾開始包圍望海樓教堂。


法國領事豐大業去找靜海知縣劉傑以及通商大臣崇厚,要求鎮壓百姓,崇厚因與豐大業有衝突後離去,劉傑則在此安撫百姓,無果,後因家中有要事須離開卻正巧被豐大業看到,遂開槍集中劉傑一直遠方侄兒,百姓怒火瞬間被點燃,殺了豐大業後又衝進望海樓教堂,殺了裡面的教民和修女神父數十人。

此案甚至涉及法國領事人員之死,所以此事事態的後續發展也變得愈加複雜,而且被殺的洋人出了法國人,還有俄國人、英國人、美國人和比利時人,所以此事的發生也使得清政府受到各國的強烈抗議。

案件發生之時,曾國藩正病重休息,但此時朝廷卻發下文書要他審理案件。雖然因為曾國藩病重,所以下文書之時只是用商量的語氣希望他審理,但是此事發生在他的轄地,無論如何都是推脫不開責任的,這個已經不是曾國藩想或者不想接的問題了,而是怎麼處理此事。此時曾國藩雖然飽受頭疾之苦,但也清晰認識到此事之難,審理此案也要受到三方的壓力,分別是洋人、朝廷以及民眾。但是此時民眾與洋人之間的矛盾已經很難調和了,洋人要求嚴懲兇手,恢復以往秩序,民眾要求限制洋人,不讓洋人為非作歹,朝廷只要求事態不再擴大。無論誰處理此事都是十分棘手,因為無論怎麼處理都無法令另一方服氣。



在有鴉片戰爭的前車之鑑上,曾國藩最後還是選擇了屈服洋人,嚴懲兇手,直接殺了20人,充軍25人(好像這些人數還有些是湊的),張光藻(天津知府)、周家勳(道臺)、劉傑(靜海知縣)等人以嚴重失職交由刑部定罪。


唉,曾國藩如此做其實無可厚非,限於國力他也只能如此做,當然當時的清王朝雖然經過鴉片戰爭,但內心依舊還存在天朝上國的威風,對於洋人的重視程度依舊不夠,反而是那些湘軍出身的地方督撫對外面的世界認識比較清楚(因為湘軍和太平軍各自都大量使用了火器火炮,在平定太平天國之後湘軍解散 ,而湘軍出身的將領在依附慈禧之後也掀起洋務運動,便是這些湘軍老將早知道了這個世界的戰爭方式已經發生了改變),也知道此時的清王朝和他們磕是磕不過的,所以曾國藩才如此選擇。

當然這樣做的最後結果便是被民眾乃至朝廷之中的所為清流大罵,在處理之後第二年曾國藩便去世。


金道人


清末天津教案火燒望海樓,曾國藩在艱難情境下平衡各方,最主要的原因是國力羸弱。此事發生於公元1870年6月21日,正在養病的曾國藩接到滿清朝廷旨意,由保定前往天津查辦此案,曾氏有三個任務:一是迷拐人口,挖眼剖心,如查有實據,應與洋人指證明確,按律懲辦;二是百姓聚眾毆死領事,焚燬教堂,拆毀仁慈堂,要將為首滋事之人查拿懲辦;三是地方官如有辦理未協之處,亦應一併查處。

天津人民在此案中堅定團結,很有愛國主義精神,不久李鴻章匯會同曾國藩辦理此案,9月,曾國藩將首批要犯32人奏報朝廷,其中正法15人,徙罪者17人。10月,又將二批要犯9人奏結,其中正法5人,軍徙4人。後曾國藩調任兩江總督,天津教案全權交予李鴻章辦理。

從此案的審理結果來看,總的來說是處理中國百姓來平息洋人的怒火,曾國藩不會看不到這一點,他是為了保全清朝朝廷的局面。對於被殺的無辜,每家給撫卹金五百兩,可見他對於無辜之人的愧疚之心,但是,錯了就是錯了。

曾國藩迫於法國公使和清廷的雙重壓力,深受打擊,兩年後病逝於南京,其中不無此原因。


綏綏默默


天津教案的發生,是天津那些愚民的起因,引發了民眾的暴力行為,嚴重損害了清庭在國際上的聲譽,是國家的恥辱,一個:國家的公使在當事國性命不保,其論為宣戰,如不及時平息,以當時清朝的實力,對抗不了外國人,況且成了眾矢之的,倘若開戰,處境是非常危險的,曾國藩臨危受命,察清案情,責任實屬己方,眾外國非得討個說法,否則,隨時開戰,曾國藩素以對外強硬著稱,但也無奈,在軟硬交協之下,把損失降到了最紙點,平息了此不光彩事件,國人本該心懷感激,可是,在一些人眼裡,反而成了有罪之人,當然,導致這樣的罪魁禍首應歸咎於慈禧的閉關鎖國政策,悲哀,曾受命處理此案時明懂得是何種後果,還是毅然受理,及得稱頌


雷霆43486


應該的。天津教案,一句話就是清朝末年天津的老百姓一時激憤殺了洋教堂的人,並燒了它。首先分析曾國藩的做人準則,他要做的克己欲,為生民立命的人,這點看出他格局很大。其次他要表現的忠君愛清的,聖命當然不可違了。所以說,不管這個差事不好辦,落的兩頭受氣,也得接。後來的李鴻章也可能是這樣的吧。


時尚女褲批發


主人豢養的騸狗閹畜牲,主子要牠咬誰牠不咬人,還要牠幹啥?不如火鍋燉狗肉!



已經發生之事。莫再討論該不該。


慧勝伽藍


說的就像曾有選擇權一樣。。。傻子都知道這事是個破事,但是總得有人解決,洋大人可是動不動就要殺人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