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天地自有力量,善用於外在條件,方為智者

《易經》:遵循客觀規律,善用有利條件,方為智者。

《易經》:天地自有力量,善用於外在條件,方為智者

世界是什麼?世界是天地,天地有日月有星辰,也有大河與大山,這是一個非常廣袤的空間,所以自然的力量是巨大的。

而一個人對於這個自然來說,可以說微乎其微,個人的力量對於整個世界,是非常渺小的。

所以懂得順應自然,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智慧。

順應自然,順應的是自然的力量,一件事情順應了自然規律之後,能夠順應自然的去成功,達到自己期望的目的。當違背自然的時候,違背了所處的客觀規律,即便是成功了,也需要付出極大的代價。

《易經》:天地自有力量,善用於外在條件,方為智者

所以藉助當下的事物和有利條件,來達到自己的目的,這是最高的一個智慧。

明朝的馮夢龍就說:中流一壺,千金爭挈。寧為鉛刀,毋為楮葉。錯節盤根,利器斯別。識時務者,呼為俊傑。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

葫蘆本來不值錢,但是在渡河中賣,大家都會出高價,那也就變得千金難買了。寧可做一把拙鈍的鉛刀,也不要成為中看不中用的楮葉,砍伐盤根錯節的樹木,才可以分辨工具的利鈍。識時務的人,才算得上是俊傑。

《易經》:天地自有力量,善用於外在條件,方為智者

什麼叫“順應自然”?在具體做事的過程中,如何來評價自己的行為,是否順其自然呢?

那就是權衡當下的客觀條件,而不是以從主觀意識出發,明白自己可以做什麼,應該要做什麼,而不是自己想做什麼。

在做事的一個過程中,藉助周圍有利的條件,藉助客觀環境的存在,成就自己的理想,這樣的方式才是正確的。

《易經》:天地自有力量,善用於外在條件,方為智者

唐朝人劉晏任轉運使的時候,當時唐朝藩鎮割據,內戰不斷,那個時候所有的軍事費用都要靠劉晏來籌措辦理。

他精力旺盛,又特別機智,善於變通,處理國家的財務,實施非常的妥當巧妙。他曾經用高價招募擅長跑步的人,到全國各地去詢問物價,然後互相傳遞報告,即使是遠方的信息,不過幾天也就可以到達了。

所以說食品,百貨價格的高低,他都有掌握的遊刃有餘。低進買進高價售出,不僅能讓國家獲利,而且遠近各地的物價,控制得極其平穩。

這就是一個能夠順應自然,藉助有利條件來達到自己目的的一個智慧,看似只是平常的一些伎倆,但是其中蘊含的,卻是我們今天所強調的大智慧。

《易經》:天地自有力量,善用於外在條件,方為智者

《易經》之中有這樣一句話:聖人以順動,則刑罰清而民服,豫之時義大矣哉。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

聖人能“順時而動”,賞罰分明,百姓服從。“豫卦”所蘊含的順勢而動的哲理,意義是偉大的。

天地都能順應自然而演化,一年四季不停交換,日月星晨不停變化,黑夜白天也不停的轉換,都沒有差錯,所以聖人做事的時候能夠順勢而動,遵循規律自然能取得成功。

更何況對於個人來說,個人的力量是極其渺小的,只有順應自然規律,一切遵循客觀的條件,並且善於利用有利條件,這樣的結果,才能達到自己所期望的狀態。

《易經》:天地自有力量,善用於外在條件,方為智者

最後再強調一點,其實在你遵循客觀規律的基礎之上,拋開的就是主觀妄為的思想。這個智慧,也符合了道家思想中提出的“清靜無為”的理念,以無為治大為,以無用治大用,這樣的人生值得品味。

本文由國學書舍原創,看了這一篇章的智慧,你有什麼不一樣的感悟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