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把通俗音乐改编成民族管弦乐?

怎样把通俗音乐改编成民族管弦乐?

©东方IC

文 |杨春林

民族乐队,又称为民族管弦乐队,是在借鉴西方交响乐团的基础上建立的民族交响乐团,这种制式演奏曲目的风格通常被定位在高雅音乐的范畴。音乐之“雅”“俗”并非今人区分,中国古代就有“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之说,时至今日,我们仍然把音乐分为“高雅音乐”与“通俗音乐”。

高雅音乐犹如宏大的建筑,有着复杂的结构。除了横向的旋律、节奏以外,还有不断变化的调性与调式,以及各种复杂的节拍。纵向方面则有和声、复调,配器更讲究各种技术手段。通俗音乐则犹如小小亭台、弯弯拱桥,旋律简洁、节奏统一、调式调性相对不太变化,专注于表达一个基本的音乐情绪。

由于通俗音乐易听易懂易记,所以在大众中容易普及。在很多特殊情况下由于特殊的需要,会涉及到把通俗歌曲与音乐改编成为民族管弦乐来演奏。笔者就此谈些心得以供大家参考。

1

首先考虑调性选择

调性的选择与演唱的分类有一定关系。

美声与民族唱法的男高音与女高音以及通俗唱法的男声,通常情况下最好的音域是d1到a2,而通俗唱法的女声,其演唱的最好音域是a到d2,比如邓丽君的歌曲音域几乎都是在这个音区附近。

如果遇到通俗女声的歌曲改编,会出现能否完全遵从用原来的调性来改编的问题。遵从原来调性配器,可能出现两个问题,第一是某些乐器不适合,第二是音乐的紧张度受影响。

从民族管弦乐团的乐器音域以及性能来说,a到d2的音域大部分乐器都是可以完成的,唯梆笛与二胡不适合。如果要完成这个音域,则梆笛与二胡都需要高八度演奏,梆笛高八度演奏尚可,二胡的高八度则不是其最好的音区,演奏起来声音会变“贼”。但是二胡偏偏是民族管弦乐团中最为重要的乐器,最富于歌唱性,在演奏歌唱性音乐中没有二胡的参与,或者说音乐的音域不适合二胡对于民族管弦乐团的演奏都是硬伤。并且,在民族器乐作品中,二胡对于音乐调性的制约作用最大。

比如用交响乐改编的民乐合奏《春节序曲》,由原来的C调改为D调,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二胡。因为中间那段快板,用C调演奏,对于全部管乐以及全部弹拨乐器甚至高胡中胡都是没有问题的,惟一对于二胡不合适。因为二胡没有这个快板旋律的最低音——D调里面首调的“do”,而把调性改为D调,二胡的演奏就不存在问题了。

C调的交响乐版

D调的民乐版

《瑶族舞曲》民乐版是从交响乐版改编而来。其原来的调性是三个降号的c小调转到C大调。如果使用c小调和C大调,对于高胡和几乎所有的乐器都没有困难,唯独对于二胡演奏有困难,所以改编者最后选择了改为由d小调转到D大调。

管乐曲《北京喜讯到边寨》是bE大调转到C大调,这对于高胡和几乎所有的乐器也都没有困难,但还是为了二胡,宁愿把中部没有升降号的C调改为五个升号,也要在开始的快板选择最适合二胡的D大调。尽管对于二胡以外的其他所有乐器来说,bE大调的演奏都并不是很困难。

所以,作为民族管弦乐的创编者,你可以不考虑其他乐器的音域,但是你必须考虑二胡的音域。你可以不考虑其他乐器的调性,但是你必须考虑二胡的调性。同时,如果绝对遵从原调,很多乐器发音不在最好音区,会整体影响乐队的声音效果。基于这些理由,我们将把所有歌曲的最低音设定为二胡的最低音来作为把通俗歌曲改编成为民族管弦乐的基本原则。

2 严格保留和声配置

很多经典的通俗歌曲与音乐,除了其旋律进行外,其和声配置也已经对于听众产生了固定的听觉审美,随意改变和声配置,会使得听众产生跑味的感觉,破坏听众的审美过程。

同时,在通俗歌曲与音乐的和声运动中,古典和声的一些禁忌是可以适当被打破的。所以在出现此情况时,也可以不用改动。

下例是通俗歌曲《橄榄树》的前奏,运用了平行五度的和声进行。这种情况在通俗音乐里不但可以算作不犯规,还非常有特色。建议如果在通俗音乐中呈现此情况请不要认为此处和声是犯规而进行改动。

怎样把通俗音乐改编成民族管弦乐?

《橄榄树》前奏

3 遵从原来的伴奏音型与音色特征

通俗歌曲与音乐中的伴奏音型与节奏特征处理特征,也成为音乐形象的重要特征,随意改变这种特征,也会影响听众的固定审美。对于原有的伴奏音型要尽量遵从,如果由于特殊情况需要改变乐器,也要尽量不改变伴奏音型。比如笔者改编的《月亮代表我的心》,开始的主题用弦乐演奏,伴奏音型不能使用吉他音色,则用中胡来演奏吉他的音型。

怎样把通俗音乐改编成民族管弦乐?

同时选择与原版伴奏乐器相近的民族乐器来模仿。比如用中阮模仿吉他音色,用扬琴的反竹模仿钢片琴音色。

4 适当做出变化

在作了适当的陈述以后,最好能够对于音乐作出一些变化,以免产生单调感。笔者在《月亮代表我的心》主题陈述完毕以后,采用了圆舞曲的节拍对音乐进行了新的处理。

怎样把通俗音乐改编成民族管弦乐?

5 引入新材料发展

除了变化以外,还可以引入新的音乐材料对音乐进行发展。下面的音乐,笔者引入了二胡演奏的带有蓝调音乐(布鲁斯)风格的曲调对圆舞曲以后的音乐进行发展。

怎样把通俗音乐改编成民族管弦乐?

6 兼顾民乐演奏特点

改编通俗歌曲与音乐,保持通俗特色固然重要,同时更要兼顾到民族管弦乐的演奏特点,比如复调音乐特色。

在《你看你看月亮的脸》中,笔者运用原有的音乐素材,用弦乐重奏的复调音乐来陈述前奏。

怎样把通俗音乐改编成民族管弦乐?

然后紧接引入通俗因素的吉他音型:

怎样把通俗音乐改编成民族管弦乐?

还必须考虑到民族管弦乐宽广的音域与宏大的气势与张力。为此笔者在《月亮代表我的心》中使用了唢呐。一般人的感觉,这首歌曲属于抒情的爱情歌曲,与唢呐的音色感觉相去甚远,但当音乐被推到一定高潮时,唢呐的出现反而显得势在必行了,也充分彰显了大型民族管弦乐团的威力。

7 注意声向效果

声音从不同的方位传出称为声向。在立体声录音中非常讲究声向的位置。在通俗歌曲与音乐的伴奏中,声向对于听觉也有重要作用。在配置民族管弦乐时,也可以考虑到此因素,并采用人为的手法来体现此效果。

笔者在电影歌曲《电话诉衷情》中配器就使用了此手法。

怎样把通俗音乐改编成民族管弦乐?

扬琴和中阮演奏同样的音型,甚至是同样的高度,但是扬琴演奏一二拍,中阮演奏三四拍,由于扬琴与中阮位置的不同,在听觉上就可以感受到同样的音型在不同的位置出现,增加了听觉的趣味性。

8 直接引入

为了加强通俗的效果,还可以直接引入通俗歌曲与音乐的伴奏乐器。一般来说,通俗音乐的伴奏乐器有:电吉他、电贝司、架子鼓、合成器等基础乐器。但是在这些乐器中,其它都是通电乐器,架子鼓(排除电鼓)不是插电乐器,若引入到民族管弦乐团中也是可以的。

笔者在《一样的月光》中就引入了架子鼓。

当然也可以在民族管弦乐团中引入全部电声乐团。笔者在《颂菊》中使用了电吉他、电贝司、三台合成器与架子鼓。不过这就脱离了纯粹民族管弦乐团而进入到混合乐团的配置领域了。

民族管弦乐与通俗歌曲与音乐的结合也不仅仅限于情调作品,激情的具有时代意义的作品也是

结合的对象。比如《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等笔者均有涉猎。在把通俗歌曲《红旗飘飘》改编成为民族管弦乐《红旗飘扬》时,笔者使用了多种手法,把歌曲《红旗飘飘》《义勇军进行曲》《歌唱祖国》《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等音乐素材有机糅合,为让民族管弦乐响起时代的心声做了些许探索。

- THE END -

快手、抖音账号

怎样把通俗音乐改编成民族管弦乐?

欢迎订阅2020年《音乐周报》!

Q:想订阅《音乐周报》?

A:请进入“音乐周报”微信公众号,点击下拉菜单“订阅报纸”。

A:发这里 yyzb1979@163.com

Q:想合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