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美國海軍DDG-1000朱姆沃爾特驅逐艦?

ww13142010


貴,太貴了,在最初的計劃中,美國海軍是打算研發32艘朱姆沃爾特的,不過在研發過程中,發現成本嚴重超出預期,所以就減少到了24艘,然後覺得24艘還是太貴了,就又減少到了7艘,然而發現即使是7艘也在預算之外,最終進一步減少到了3艘。但是在研發數量減少到3艘後,

每一艘的朱姆沃爾特的最終成本已經達到了42.4億美金(這還只是建造費用,不包括研發費用,最初的總研發費用為96用美金),是20年前最初的DD-21計劃中單價預算的5倍(在DD-21計劃中朱姆沃爾特的全部建造單價只有8.5億,還沒當時的阿利伯克高)。<strong>

▲2015年12月首次海試的朱姆沃爾特

40多億美金啊,換成人民幣都300億了,這還僅僅是一艘驅逐艦的價錢,而不是航母,而根據2018財年的預算,伯克IIA和伯克III的平均造價也不過19億美金一艘,你這一艘朱姆沃爾特都能買2艘最新的阿利伯克了,即使是老美最新的“弗吉尼亞級”核潛艇,根據2016年財年的幣值來估計也才26.8億美金一艘,嗯,建2艘朱姆沃爾特的錢,可以買3艘弗吉尼亞。朱姆沃爾特的這身價就是在給國會山老爺們放血,被砍掉也不冤,最重要的是,花了40多億美金才砸出來的朱姆沃爾特,相對於原DD-21計劃中的來說還是“丐版”的,比如在原計劃中是打算給朱姆沃爾特裝備電磁炮的,但是現在“豬母”上面那所謂的先進艦炮系統(AGS)本質上還是化學能火炮,除此之外,現在的朱姆沃爾特在複合材料的使用以及新進雷達系統的裝備上相對於原版也是“偷工減料”的那種。

▲朱姆沃爾特的主要核心結構

其實朱姆沃爾特就是美國海軍戰略定位失敗的產物,在蘇聯解體後,美國海軍在遠洋海權上就已經徹底沒有了對手,再也沒有哪個國家能在遠洋跟美國海軍相抗衡,但是隨著新時代海軍技術的發展,一些國家的海軍力量開始崛起,此時美國為了保證自己對海權絕對掌控,就計劃著由“遠洋到內陸”對這些國家的崛起進行遏制,而朱姆沃爾特遠程對地打擊驅逐艦和濱海戰鬥艦LCS就是在這種計劃中誕生的產物(朱姆沃爾特在本質上其實也是瀕海戰鬥機和宙斯盾防禦艦)在設想中,朱姆沃爾特的作用就是開到敵國幾百公里外的近海領域,用艦炮對敵國領土的主要大城市、工業區、人口密集地帶進行精確打擊,也就是實施典型的“艦炮政策”。

▲LCS瀕海戰鬥艦

只不過不管是在戰略定位上,還是實際的技術實現中,朱姆沃爾特的瀕海戰鬥設想都是失敗的,首先,對於美國的主要假想敵國家來說,把瀕海戰鬥艦開到人家幾百公里外的近海海域跟找死沒什麼區別,為什麼只能是在幾百公里外的海域?因為即使朱姆沃爾特裝上了原計劃中的電磁炮,能對陸上搞艦炮政策的距離也就幾百公里,然而現在朱姆沃爾特上面的AGS先進艦炮系統預計中的最遠射程也不過100海里(約185公里),目前的實際射程更是隻有59海里(約109公里),也不要扯什麼豬母的隱身性很好,100多公里就相當於開到人家的家門口,在這個距離上什麼隱身性都不好使,就是把整個航母打擊群開過來在這個距離內也是送菜的。

▲AGS先進艦炮系統結構簡圖<strong><strong>

▲測試中的AGS先進艦炮系統

除此之外還有對陸打擊的成本,老美之所以要搞“艦炮政策”,就是因為炮彈比導彈便宜,然而,與AGS先進艦炮系統配套使用的遠程陸地攻擊彈藥(LRLAP)一發的成本超過100萬美金,這價錢都快接近戰斧式巡航導彈了,但是不管是威力還是精度,都比不上戰斧式巡航導彈,

別以為LRLAP的塊頭看起來不小,外形上看也好像跟導彈一樣,就覺得這玩意的威力有多大,然而實際上的LPLAP的裝藥只有10.8千克,比一發155毫米高爆榴彈的裝藥量(大部分為6~8千克,不過老美的M759高爆榴彈裝藥也是10.8千克)也沒多到哪裡去,也就是說,LRLAP遠程對陸打擊彈藥雖然射程遠,但是在威力上也就跟一發155炮彈差不多,即跟戰斧式航導彈相比,不管是威力還是精度,LRLAP都沒有任何的優勢,當然,在價錢上還是可以跟戰斧比一比的。▲遠程陸地攻擊彈藥(LRLAP)

總之,如果把朱姆沃爾特上面的各種黑科技,單獨拎出來對比,那麼都是非常不錯的,比如前面提到的高級艦炮系統、雙波段核心雷達系統、綜合電力系統,甚至是船體結構設計上用到的內傾穿浪設計等,都是一等一的好東西,但是一起組合到朱姆沃爾特上,這該死的性價比就可以讓國會山的老爺們打退堂鼓了, 而且除了性價比之外,朱姆沃爾特的定位也確實是錯的離譜,連電磁炮都沒裝備,還想拉到近海去跟人家玩艦炮政策,這計劃感覺就是拍腦袋想出來的,你要是在20年前,用朱姆沃爾特對主要的假想敵搞艦炮政策完全沒問題,然而20年過去了,早就物是人非啦,怪就怪在朱姆沃爾特生不逢時。


哨兵ZH


DDG1000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一般軍迷眼中的科幻戰艦,美國科技的代表,但是卻是專家眼中的雞肋軍艦,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為何差距這麼會這麼大呢?

圖為DDG1000的性能表和武備標註。

那要從DDG1000驅逐艦的誕生開始說起了。冷戰中,蘇聯海軍的強大迫使美國海軍致力於發展一支能夠拿下制海權的大型艦隊,不論是斯普魯恩斯級驅逐艦還是佩裡級護衛艦,不論是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還是尼米茲級航母,總之,美國海軍就是要在遠洋集結足夠的兵力和蘇聯海軍在海上決戰中分一個高下。然而還沒等到蘇聯海軍的挑戰,蘇聯自己就先解體了,美國海軍龐大的制海艦隊成為無用的裝備。

圖為SC21計劃一開始設想的大小艦艇,高度的模塊化和隱身化,DDG1000的技術基礎就是當時奠定的。

1991年前後,美國和伊拉克打了一場海灣戰爭,這場戰爭雖然是現代戰爭的開端,但是充分暴露了美國海軍最大的問題:在空軍急著轟炸、陸軍急著進攻的時候,海軍除了漂浮在海上發射了300多枚戰斧式巡航導彈外,基本沒幹啥事,但是海軍卻花錢最多。尤其是一些連戰斧式巡航導彈都沒有發射的軍艦,就等於在戰爭中飄在海上度假,士兵們都無所事事了,這樣的海軍要之何用?

圖為海灣戰爭中的美國海軍。海軍在海上擺出堂堂之陣,最終卻只有戰列艦發揮了炮擊作用。

美軍高層開始了對海軍的改革,改革中想定的世界是蘇聯解體之後,在沒有任何國家挑戰美國海軍制海權的情況下,美國如何充分利用海洋發動作戰行動。美軍認為,海洋是一個巨大的空間,地球有75%的區域被海洋覆蓋,而世界上大多數的人口和經濟都在瀕海地區,誰能夠控制住未來的近海,誰能夠從海上發起戰爭,然後再返回海上,誰就能稱雄21世紀。美軍為此推出了由海向陸軍事戰略,開始發展一系列的從海上發起對地打擊的軍艦。

圖為DDG1000作戰想象圖,仔細看這些美國人制作的設想圖,都是在近海區域。

SC21(21世紀軍艦)計劃就此提出,主要包括未來巡洋艦和未來驅逐艦,其中未來巡洋艦最後發展為CGX巡洋艦,未來驅逐艦就是如今的DDG1000朱姆沃爾特級,他們共用同一個艦體。CGX先按下不表,先看DDG1000,這艘驅逐艦一開始設計就瞄準了一個概念:武庫艦。就是要搭載足夠多的戰斧式巡航導彈,到對方的近海區域,大量的投擲對地打擊彈藥,為此還裝備了兩門155毫米艦炮。

圖為DDG1000防空作戰設想圖,他的防空能力僅限於自衛。

DDG1000驅逐艦用了先進的隱身設計,在雷達屏幕的反射面積和漁船差不多大,但是他還是很容易被判別(因為沒有漁船在戰場上跑20多節),他裝備了MK57垂直髮射裝置,可以發射80枚戰斧式導彈,還擁有現代化的打擊指揮中心,全艦採用電力推進系統和綜合射頻系統,自動化程度非常高。這些都不是問題,但是該艦的防空卻差到了極點,一艘14000噸的大艦,卻只能使用MFR型X波段對空導彈火控雷達, 發射ESSM海麻雀防空導彈,只具備有限的點防空能力。

圖為CGX巡洋艦設計圖,他最終一艘都沒有造出來。

這在現代海軍中很是罕見,但是我們看看前面美國海軍對該艦設計時的戰場想定也就不難理解了:美國以為自己的制海權和制空權是不受挑戰的,只管把軍艦開過去發射對地打擊導彈就行。於是DDG1000變成了一艘巨大的近海重炮艦,完全就是一艘對地打擊艦,除此之外什麼也不能做,價格高達33億美元一艘。如今的美國海軍開始遇到挑戰了,世界上崛起了一個新的海軍力量,足以在遠洋和美國海軍打上一場,於是美國發現自己不能這麼任性的進攻了,DDG1000失去了作戰想定的環境,最終被裁減到3艘,成為一種扔也不是,用也沒法用的軍艦。

上圖為伯克3型驅逐艦的綜合射頻系統,極端的強化防空作戰能力,美國海軍重回制海思路,下圖為DDG1000和伯克2A驅逐艦同時建造,他們誕生於不同的時代,但是DDG1000最終還是沒有取代伯克。


海事先鋒


DDG-1000朱姆沃爾特——四等人對二等人的一次成功“忽悠”

㊎一句話形容DDG1000:在錯誤的指導思想下,提出了錯誤戰略需求,造出來錯誤的“超級(浪費錢)工程”!

在蘇聯解體後的1992年9月,美國海軍司令、美國海軍作戰部長與美國海軍陸戰隊司令等共同頒佈《由海向陸》戰略白皮書,內容說直白點就是——美國海軍在21世紀已經“海上無敵”!只要有航母就不需要太多的制海艦!而未來在沿海和沿海周邊內陸的軍事行動會是主流!所以,未來海軍艦艇設計思路應該圍繞支援海軍陸戰隊沿海作戰這一指導思想。

於是在1994年9月,美國海軍提出“前沿—由海向陸”,首度將近岸作戰、支援對地攻擊納為海軍主要任務之一,具體要求艦隊能對深入陸地100海里(185公里)的地面部隊實施支援(這個距離成為日後AGS先進艦炮系統的射程依據),並提出“前沿存在”、“前沿部署”、“前沿作戰”等新概念;要求打造一支“新世代海上遠征部隊"!

㊏新世代海上遠征部隊——美國想打誰都可以堵他家門口打的海上艦隊

DDG-1000朱姆沃爾特——戰列艦的一次”詐屍“

在新世代海上遠征部隊中,DDG-1000朱姆沃爾特主要負責:①沿海對陸遠程支援作戰——以替代於90年代退役的”衣阿華“級戰列艦,②與濱海戰鬥艦配合進行近海搜潛/反潛作戰,③與濱海戰鬥艦配合進行近海反水雷作戰④兼顧一定的反艦作戰!至於區域防空——都堵人家家門口了還需要防空!?

㊋以155毫米/62倍徑—AGS”先進艦炮系統“和採購價格快趕上戰斧巡航導彈的LRLAP”長程對地彈藥“作為DDG-1000的主要作戰武器,基本上就是二戰時戰列艦設計思路的復活——已經不能適應現代海戰的規則

㊋朱姆沃爾特上的80單元MK57垂直髮射系統,主要用來發射對陸遠程巡航導彈以及採用”一坑四彈“技術的”改進型海麻雀“作為近程點防禦武器;在取消了DBR雷達系統的雙波技術後,DDG-1000基本上失去了區域防空作戰能力

到了朱姆沃爾特的首艦”朱姆沃爾特號“服役之後美國海軍才算回過味來了——感情我每條艦花40多億綠幣的預算採購的就是一條不能進行區域防空、不能進行制海權爭奪,只能在近海執行對陸支援、反潛和反水雷作戰的艦艇!這不就是花海軍的預算給四等人造船嗎?海軍人傻錢多嗎?

於是”砍“原本32艘的計劃砍到24艘,後來又直接取消建造計劃;所以”現代戰列艦“DDG-1000就只建造了三艘(剩下的29艘全部被局座用嘴擊沉)。

DDG-1000的得失

朱姆沃爾特總得來說是失敗的(濱海戰鬥艦也是)——兩門AGS火炮佔據了90%的有效前甲板、超大的直升機起降平臺(要求能同時起飛兩架黑鷹或一架魚鷹)又佔據了全部的後甲板,壓縮了VLS的數量不說還無法佈置像”密集陣“、”海拉姆“一類的近防武器,只能靠”改進型海麻雀“進行進程點防禦以及艦艇本身的隱身性能作為”最後一道防線“;而為追求艦艇極致的隱身性能而採用的”穿浪逆船舷艦體“又造成艦艇適航性較差(這種船型在遇到大浪時特別容易被”埋艏“)......

不過DDG-1000也有所得——整合式電力推進(IPS)和整合水下作戰系統(IUSW)雖不完全成熟,但也進入了實裝其技術確實已經領先於世界;最主要的是朱姆沃爾特讓給了美國海軍一個教訓——千萬不能被”四等人“忽悠搞什麼近海支援作戰!海軍的任務就是制海權和制空權的爭奪!老老實實的上馬阿利·伯克III才是正道!


TDtank126


今年一月份的時候,美國海軍在聖迭戈為“邁克爾·蒙蘇爾”號舉行了服役接收儀式,這是到目前為止進入美海軍服役的第二艘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由於該型驅逐艦的外觀設計異於常規艦型,因此給許多人留些了深刻的印象。

但每每提及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除了造型科幻外,說的最多的應該就是昂貴的建造費用:據悉,本級首艦朱姆沃爾特號的造價高達44億美金(後兩艘造價只高不低);參考美軍現役數量最多的阿利伯克級驅逐艦,單艦造價也僅為18.43億美金。

誠然,美國擁有世界上最高的GDP產值和國防預算、最強大的財政支持,但朱姆沃爾特級高昂的造價還是讓國會頭疼不已:同樣屬於美國海軍未來支柱的福特級航母,其首艦福特號的建造(不含研發經費)費用為105億美金,這也就是說,建造不到三艘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就等於建造了一艘福特級航母!

不過常言道:一分錢一分貨,朱姆沃爾特級之所以貴必然是有原因的。首先,它擁有超強的隱身能力,這主要得益於朱姆沃爾特級科幻的構型:體長185米、排水量達16000噸的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如果出現在雷達畫面上,僅是200噸漁船的效果。

其次,朱姆沃爾特級擁有十分先進的作戰系統,而它的優勢簡而言之就是四個字:高整合度;由於採用了ISDS(整合式防衛系統),使得該艦的戰鬥系統能夠與包括雷達、電子戰系統、聲納等在內的部分形成並聯,大大增強了自動化程度和作戰效率。

艦載武裝也是朱姆沃爾特級的一大看點:2門155毫米艦炮(英制AGS),採用模塊化供彈系統與自動化彈庫,射程可達185千米;主武裝另有MK-57艦載舷側垂直髮射系統,4管一個單元,一艘朱姆沃爾特級共搭載了20個單元,總彈量就是80發,裝填彈型涵蓋了防空、對陸、對艦以及反潛。

坦白講,朱姆沃爾特級雖然自誕生之日起就被冠以“世界最先進驅逐艦”的名號,但與之同行的還有來自各方的質疑和詬病:造價太貴、數量太少、中看不中用......不否認朱姆沃爾特級並非一艘完美無瑕的戰艦,但羨慕也完全可以理解,但因此發展成為嫉妒和恨就顯得不太理智。

因為在現代軍艦領域,美國是毫無疑問的佼佼者,作為一款可能成為美海軍未來戰鬥主力的驅逐艦,它的上馬和服役足以說明至少在技術層面是被軍方和研究建設人員所認可的,即便未來不會大規模生產和列裝,但形成的技術積累也具有極大的價值。

我是軍武最前哨!


軍武最前哨


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是當前世界第一導彈驅逐艦,名副其實!但是隻能說是生不逢時,誕生的年代錯了,沒有對手!這就導致美國的國會有話可說了,那麼貴,國會就要求削減訂單,導致這款世界第一的驅逐艦,最終的建造數量只有區區3艘,編號從DDG-1000到DDG-1002!

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可以說有些超前,這就導致它的位置非常的尷尬,按照美國的武器裝備的規律,武器一定要領先其它國家,所以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就誕生了!但是現在全球對美國構成嚴重威脅的軍艦,幾乎沒有。這其中俄羅斯海軍的軍艦就不用說了,完全靠的就是前蘇聯的海軍老底,最近服役的新式軍艦也只是排水量4500噸的護衛艦。

另外就是我們的055驅逐艦,雖然性能先進,但是距離美國的阿利伯克級還有一段距離,更別說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了。而其它國家要麼沒有實力,要麼有實力的,卻是美國的盟友。


所以美國靠目前的阿利伯克級及其升級版,就已經可以對其它國家形成優勢了,導致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目前沒有用武之地,地位就非常尷尬!

可以說DDG-1000驅逐艦,全身都是新產品,包括美國引以為傲和引領世界驅逐艦發展潮流的宙斯盾戰鬥系統,都是最新研製出來的新品!而宙斯盾作戰系統包括雷達系統和武器系統等等。

其中雷達採用的是1×AN/SPY-3 X頻多功能相控陣雷達,與以往的相控陣雷達四面天線佈局不同,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採用的是三面天線佈局,完成360度水平覆蓋,雷達的探測距離和精度,都比阿利伯克級上面的雷達有所提升。

武器系統主要是由MK-57先進垂直髮射器組成,一共80個發射單元,可以發射標準防空導彈、戰斧巡航導彈、對地攻擊導彈和反潛火箭等武器,該垂直導彈發射系統升級自美國成熟的MK-41垂髮系統,MK-41經歷過多場戰爭的檢驗,技術先進。

其實從DDG-1000朱姆沃爾特導彈驅逐艦的外形就知道,它明顯的特徵就是雷達隱身,所有的武器系統和雷達等系統都是內置式的,包括艦炮,不使用時候,也是收縮起來,這使得DDG-1000朱姆沃爾特導彈驅逐艦具有前所未有的雷達隱身特性,雷達反射截面積(RCS)非常小,雷達很難發現它。

所以DDG-1000朱姆沃爾特導彈驅逐艦先進是先進,但是目前來看,有點多餘了,阿利伯克級的升級型號已經足以應付世界其它國家海軍的驅逐艦了,再加上朱姆沃爾特級高昂的造價,註定它只能建造幾艘,目前無法大規模裝備。


資訊所長


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是當今世界上科技水平含量最高的驅逐艦,卻不是當今世界上單挑能力最強的驅逐艦。從裝備數據來看,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的垂直髮射單元數量並不多,對艦攻擊能力也不強,主要突出的是對地攻擊能力和隱身性能。如果在實戰中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被敵方的萬噸大驅發現,在失去隱身優勢的情況下,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的單挑能力並不強。



而且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的造價非常高,根據一些網絡消息,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的單艘造價達到了44億美元,幾乎相當於一艘航空母艦的造價。這也難怪美國在建造了三艘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後,便取消了繼續建造這類驅逐艦的計劃。因為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單挑能力差的缺點,很多人都並不看好這艘驅逐艦。

不過筆者認為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的歷史意義大過它的實戰意義,當前美國海軍在全球擁有著絕對的優勢,因為艦艇的建造週期比較長,在未來二十年的時間裡面,美國即使不繼續下水新的戰艦,也能夠保持海上第一強國的位置。因此美國並不需要大批量的下水主力戰艦,只需要在技術上保持領先的優勢即可。朱姆沃爾特級戰艦也是在美國海軍沒有旗鼓相當的對手的前提下,建造出來的一類未來戰艦。



實際上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並不是沒有實戰能力,只是這類艦艇不是用來爭奪制海權的艦艇,而是用來對地攻擊的艦艇。從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的造型特點、自動化水平、作戰構想等方面來看,這艘戰艦各方面設計都非常的前衛,對於美國海軍未來的發展肯定會有很大的影響。因此即使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是一個失敗的項目,但是這一項目也為美國積累了大量的經驗,未來美國很可能會依靠著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的研發經驗,研發出新一代的“未來戰艦”。


軍武小咖


  美國海軍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是在前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推行轉型時發展的一型驅逐艦,由於過於強調採用創新技術,致使設計方案几度更改,服役時間也一拖再拖。當時美國海軍戰略剛剛調整為“由海向陸”,所以該型驅逐艦非常注重對陸攻擊能力,一度被稱為對陸攻擊驅逐艦。

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

  當年美國海軍為DDG-1000設計了十大創新技術,有多項並沒有達到預期目標,例如雙波段雷達有可能被後來研製的“企業空中監視雷達”所替換,福特級航母的後續艦也不再裝備該雷達。

  “先進艦炮系統”也曾被捧上了天,但因其“遠程攻擊彈藥”的造價單枚竟高達幾十萬美元,堪比導彈的價格,美國人也用不起,導致該彈藥項目被終止,現在性能先進的艦炮只有普通彈藥可用,其存在的意義大打折扣。由於造價過高且沒有超群的作戰能力,所以美國海軍大呼上當,導致該級艦的建造數量從最初的27艘削減為3艘。


小徐說天下


冒昧回答下。不請自來見諒。只因為興趣。

DDG1000也叫朱姆沃爾特級隱身武器庫類型驅逐艦。

一萬多噸,內傾斜艦體設計,前面兩門155 主炮,據說人家要上電磁炮,結果電力供應系統問題沒能明白所以用現在的主炮了。雙波段雷達,全電推進。從理念到體系設想都牛逼,先進的一塌糊塗。當然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幹。當天朝的052D,055,遼寧艦,東風21D等區域拒止武器出來的時候,老美死的心都有了,特別是研發朱姆沃爾特的團隊。為什麼?因為美國的朱姆沃爾特艦和濱海戰鬥艦,福特級航母的作戰理念是,趴在中國的海岸線上和我們頂著幹。他們要用F22,F35 配合隱身無人機和超音速巡航導彈,隱身聯合巡航導彈等。對我們進行不對稱封鎖和縱深打擊。摧毀我們的陸地縱深節點目標。完全摧毀我國海空軍。濱海戰鬥艦是用來對付核潛艇的。這套戰法的前提是天朝還在韜光養晦,還在用殲八,051,053等武器。問題是我們跨代發展了。有了殲20,055,052D。我們目前的海空軍力量加上火箭軍的力量完全有能力摧毀第二島鏈以內任何飄在海上的東西。

特別是我國快速發展的高分辨率光學氣象衛星網絡,有紫外線的,有雷達的,有白光的。有的是靜止軌道衛星。老美不得不回到海上決戰這個戰略方向上來。問題是老美走了彎路。我們跨代發展,一進一退之間我們的差距被拉近了。中國這個變量正在北約內部和全球發揮著他的影響力。

至於朱姆沃爾特,已經廢了。


風車騎士45541173eg


1、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英語:Zumwalt-class destroyer,中文: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是美國海軍新一代多用途對地打擊宙斯盾艦。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從艦體設計、電機動力、指管通情、網絡通信、偵測導航、武器系統等,無一不是超越當代、全新研發的尖端科技結晶,展現了美國海軍的科技實力、財力的雄厚以及設計思想上的前瞻,是美國海軍的新世代主力水面艦艇。

2、2013年10月28日,首艦朱姆沃爾特號在馬里蘭州巴斯鋼鐵造船廠下水,2015年12月7日開始海試,兩艘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延遲交付,二號艦和三號艦預計將分別於2016年11月2018年12月交付。2016年5月6日,美國海軍官員透露,DDG1000已經開始“驗收試驗”,以評估、完善和進一步發展它所搭載的許多技術,包括導航、推進、輔助系統、防火與損失控制能力。2016年10月15日,朱姆沃爾特級首艦“朱姆沃爾特”號正式服役。  2018年2月,二號艦邁克爾·蒙蘇爾號在美國東海岸順利完成了美國海軍的驗收試驗。2019年1月26日,美國海軍在西部城市聖迭戈為“邁克爾·蒙蘇爾”號驅逐艦舉行服役儀式。

★【動力系統】:採用革命性的整合式全電力推進系統(Integrated Electric Propulsion,IEP)。除了DDG-1000外,英國新一代的45型驅逐艦與伊麗莎白女王級航空母艦也採用整合式電力推進系統。為了研究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的整合動力系統項目,美國海軍研究辦公室(Office of Naval Research,ONR)主導製造了一艘長40.6米、排水量120噸的實驗艇──先進電力推進船隻展示平臺(Advanced Electric Ship Demonstrator,AESD),整個艇體構型宛若DDG-1000的縮小版,上面可容納2名操作人員。AESD由位於華盛頓的Dakota Creek Industries製造,在2005年8月24日下水。AESD的頭一個實驗工作,便是測試勞斯萊斯海軍海事公司(Rolls-Royce Naval Marine)的AWJ-21水噴射推進系統。與傳統水噴射推進器不同,AWJ-21完全沉入水面以下,可減少噪音與航跡,並增進推進效率;此外,此型推進器外型緊緻,吃水深度低,利於在淺水環境操作。AWJ-21本身兼具推進與轉向功能,使船隻得以省略船舵,不僅靈活度大幅提升,也簡化了機械的複雜度。AESD的動力系統包括柴油發電機與蓄電池,以柴油發電機驅動時的航速可達16節,單純使用蓄電池時則可達8節。

★【隱身設計】: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採用先進而全面的隱身設計,使其擁有潛艇般的隱身性──在海上作業時被發現的機率遠低於10%。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的艦面上只會有一個單一的全封閉式船艛結構,即稱為整合式複合材料船艛與孔徑(Integrated Composite Deckhouse and Assembly,IDHA),整個結構與上面的天線設計都由雷神公司負責。IDHA是一個一體成型的模塊化結構,採用重量輕、強度高、雷達反射性低且不會鏽蝕的複合材料製造,整體造型由下往上向內收縮以降低雷達反射截面(RCS)。

★【防衛系統】採用名為整合式防衛系統(Integrated Ship Defense System,ISDS)的分散式高整合度艦載戰鬥系統,以其為核心,連結整合式寬頻主被動聲納、主動相控陣雷達與電子戰系統。與過去的作戰系統將不同感測器與不同武器所需要的輸出/輸入系統分別配置的作法不同,ISDS將整合控制所有的艦上裝備,一如人體大腦對肢體的控制,概念與第五代戰鬥機類似。2006年11月,雷神公司選定早已參與DDG-1000計劃的L-3通信公司海事系統分部,作為DDG-1000的整合艦橋系統(CINB)的承包商,合約價值1800萬美元。採用開放式架構,符合民間業界標準,整合有電子海圖製圖顯示器與資訊系統(ECDIS-N)、航海規劃,整合導航態勢圖、避碰與水雷規避、艦艇機動控制等功能,可實施自動化航行作業,包括航路規劃/執行、操縱以及通信等,並符合美國海運署海軍艦艇的相關規劃。CINB的整合與自動化程度極高,只需一名人員就能在整合顯控臺進行操作。依照雷神的說法,DDG-1000的戰鬥系統還是整合了SM-2與SM-6防空導彈的射控能力(但現階段不具備反彈道導彈功能)。由於ISDS的高度自動化以及整合化,使的DDG-1000的人力需求可以大幅降低至150人以內,遠低於以往驅逐艦動輒三、四百人,甚至比佩裡級護衛艦還低。

★【雷達系統】:DG-1000最主要的雷達系統為雙波段雷達系統(Dual Band Radar,DBR),主承包商為雷神公司,分為兩個部分,第一是由洛馬研發的長程廣域搜索雷達(Volume Search Radar,VSR),其次則是由雷神開發的多功能雷達(Multi Fuction Radar,MFR),兩者相輔相成,滿足艦上需要的所有雷達機能,包括對空/平面搜索、早期預警、防空自衛及對海對地作戰所需的追蹤/標定/射控。

★【反潛系統】:反潛偵測方面,DDG-1000配備AN/SQQ-90整合式水下作戰系統(Intergrated Undersea Warfare,IUSW),整合的各次系統包括AN/SQR-20多功能拖曳陣列聲納系統、擁有主/被動模式的輕量化寬頻可變深度聲納、整合式雙頻(高頻/中頻)主被動艦首聲納、直升機載吊放聲納、投送式探溫儀、拖曳魚雷對抗系統、水下聲學對抗系統(可對敵方魚雷聲納進行雜訊干擾或製造假目標)、相關的數據傳感裝置以及軟硬體等,所有聲納系統構成一套雙基(Bistatic)接收機,並採用未來作為美國海軍通用標準的開放式系統架構。

★【武器系統】:以對地攻擊任務為主的DDG-1000以聯合防衛公司(United Defense,在2005年被英國BAE併購)與雷神(Raytheon)新開發的周邊垂直髮射系統(Perip heral Vertical Luanch System, PVLS,正式名稱為先進垂直髮射系統,Advanced Vertical Luanch System,AVLS)以及聯合防衛的155mm先進艦炮系統(AGS)作為主要武器系統,以遂行對地縱深打擊等任務。DDG-1000配備數種垂直髮射的對地攻擊導彈,包括戰斧巡航導彈、戰術型戰斧巡航導彈(TACTOM)、對地型標準導彈(Land Attack Standard Missle,LASM)以及先進對地導彈( ALAM),涵蓋不同等級的射程範圍並滿足不同的需求。其中除了戰斧巡航導彈是現役裝備外,後三種都仍在研發階段。

★【水雷對抗系統】:DDG-1000裝備由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研發的AN/WLD-1遙控偵雷/獵雷載具(Remote Minehunting System,RMS),使其能自力解決水雷問題;除了獵雷之外,WLD-1還具有反潛功能。而美國海軍下一代的Nulka主動式消耗性誘餌(AED)也會是DDG-1000的裝備。海麻雀ESSM導彈與MK-110艦炮為DDG-1000服役初期之配備,日後隨著科技進步,DDG-1000也將在服役生涯中換裝幾種仍在研究階段、更具前瞻性的嶄新武器,例如能勝任近迫反導彈/反魚雷系統的電磁炮,電磁推進炮彈的速度預計高達水中音速(1500m/s)的5倍。

★【艦載機】:DDG-1000擁有兩個直升機庫,可配備兩架MH-60R近海作戰直升機,或者由一架MH-60R直升機搭配3架諾格公司的RQ-8A/B型垂直起降戰術空中載具(UTUAV )的組合。MH-60R可攜帶由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研發的空載水雷壓制系統(AMNS),擔任水雷對抗任務。 除了航空器之外,DDG-1000位於直升機起降甲板下方的艦體還設有小艇收容船塢(Boat Bay),收放艙門位於艦尾,其空間可容納2艘長度11m的硬殼膨脹快艇(RHIB),暫時預定配置2艘長7m的RHIB。

3、由於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集合了大量先進技術,使其造價出奇昂貴,造價從最初的 30 億美元逐年上漲已經達 70 億美元,比福特號全電航母還貴,福特號才四十億美元左右。最貴的是日本的金剛級,'' 金剛 '' 級 1993 年的每艘造價為 11.2 億美元。韓國的世宗大王號造價約合 10 億美元,伯克級 1 型和 2 型也不過 10 億美元左右。美國海軍原擬建造32艘與朱姆沃爾特號同級的軍艦,但因經費問題建造數量縮減為24艘,後來又縮減至3艘,分別排定為DDG-1000、DDG-1001與DDG-1002。三艘艦船的造價預計將達到約225億美元。另外兩艘現時仍在建造中分別是邁克爾.蒙索爾號和林登.約翰遜號。

4、另外,朱姆沃爾特驅逐艦平均 1 月出次事故,一出門就 '' 趴窩 ''。事故原因很多,有發動機故障,機械故障,潤滑油故障,綜合電力系統故障。曾發生過海水侵入主軸潤滑系統,穿越巴拿馬運河時,DDG1000 發生機械故障無法航行,被迫用拖船拖到原美國海軍在該區域的海軍站進行維修。主要原因在於綜合電力系統不過關,時不時會燒機器。

5、再者,DDG-1000 擁有八十個導彈發射艙口,水面打擊力量號稱是現役阿里帕克級的三倍以上。但考慮到費效比,明顯伯克級佔優勢。伯克級造價才 10 億美元,現在的 DDG1000 達到 70 億美元,相當於 7 艘伯克價格,但無論如何,一艘 DDG1000 也不如 7 艘宙斯盾編隊作戰的威力。最新的伯克 3 型造價也不過 30-40 億美元,已經是天價,美國海軍都已經燒不起了。


光磊軍工


朱姆沃爾特級是由於海軍戰略思想指導下戰略誤判、技術方案不成熟而產生的失敗產品。

朱姆沃爾特級(DDG-1000)可以追溯到DD21計劃,當時美國海軍的指導戰略轉變為“由海向陸”,而DD21正是美國海軍專門研製的“對地攻擊驅逐艦”,其核心裝備就是“先進艦炮系統”(AGS),是一種以對地攻擊為主要任務的多用途驅逐艦。

小布什政府時期,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否決了包括科曼奇隱身武裝偵察直升機、十字軍戰士支援火炮系統、DD21對地攻擊驅逐艦在內的幾種“冷戰思維裝備”。但是美國海軍沒有放棄,將DD21重新包裝為DD(X)計劃,換湯不換藥的繼續推進這種“對地攻擊驅逐艦”,首艦艦名依然是朱姆沃爾特。

而DD(X)計劃的最終成果,就是目前僅存三條的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

朱姆沃爾特級的問題主要在於以下三點:

1、“由海向陸”戰略對於美國海軍冷戰後作戰環境的假設已經跟不上時代的變化,中國海軍的快速崛起與對海權的控制慾望已經讓“由海向陸”的美國海軍戰略處於極其尷尬的境地。而根據“由海向陸”戰略設計的朱姆沃爾特級對地攻擊驅逐艦與LCS瀕海戰鬥艦都被質疑不符合未來作戰需要。戰時作戰半徑僅有100公里左右的朱姆沃爾特級開到中國近海無異於自殺式行為。“對地攻擊驅逐艦”這個概念已經事實上破產,裝備戰斧巡航導彈的通用型驅逐艦擁有更好更廉價的對地打擊能力。

2、朱姆沃爾特級使用的大量新技術出現了種種問題,包括但不限於:AGS先進艦炮系統未達到預期性能,其原定配套的遠程對陸攻擊炮彈(LRLAP)開發遇到巨大困難,性能不達標、價格遠遠超出預期(單發價格已經超過戰斧巡航導彈),已經確定不列裝,轉而尋求意大利制的廉價制導炮彈;原定安裝的雙波段雷達(DBR)被認為性價比過低,技術不夠先進,14000噸級的朱姆沃爾特級將僅裝備其中搜索距離較近的X波段SPY-3型多功能雷達,不具備完整的區域防空能力與彈道導彈防禦能力;綜合電力推進系統由於採用中壓交流技術路線,已經暴露出性能不可靠的巨大缺陷。一是所用設備的體積和重量偏大;二是系統效率偏低;三是供電連續性不高。

3、項目預算嚴重超支,建造數量從預計的12艘減到5-8艘,到最後決定只建造3艘。朱姆沃爾特級44億美元的超高單價使其性價比極低。

總的來看,朱姆沃爾特級可說是十分失敗的產品。

單純討論一下它的失敗原因:

DD21項目在2003年被拉姆斯菲爾德否決,32艘的造艦計劃成為歷史,重新立項的DD(X)最早也只希望建造12艘,後來進一步減少到5-8艘,這實際上已經是一種重大修正了(從一種常規主力戰艦變成一種功能型特種艦)。而最終朱姆沃爾特級只建造3艘,當特種艦都嫌少。

朱姆沃爾特的核心是AGS,而AGS是一改再改,從早期的垂直髮射電磁炮變成常規火藥身管火炮,從使用185km射程的LRLAP炮彈變成射程100km左右的意大利“火山”制導炮彈,其戰鬥性能與原計劃相比已經嚴重縮水,即使是相對廉價的“火山”制導炮彈,與戰斧巡航導彈相比,其效費比仍然沒有任何優勢。戰斧巡航導彈造價約是“火山”制導炮彈的5倍(100萬美元對20萬美元),而戰鬥部質量是“火山”的30倍(454千克對15千克),裝藥量是“火山”的35倍(70千克對2.5千克),射程是“火山”的17倍(1700千米對約100千米),而且戰斧不需要由昂貴的AGS來發射。

CG(X)取消以後,美國註定在2030年之前都沒有新一代防空巡洋艦(至2018財年依然沒有新提案提交,結合研製生產的必要週期研判),所以不必要再等,伯克3就是未來的高端防空艦,巡洋艦的缺口通過交替使用延壽後的CG47來湊合。

至於說SC21計劃(包括CG21和DD21)的艦船在1992年提出前沿構想吹噓如何厲害,我覺得沒有任何意義,因為DD21原本計劃2003年宣佈中標項目,而CG21更是連選型都沒開始,1992年這些艦船連初步設計都沒有,把應該出現在21世紀10年代的艦船穿越到1992年來談作戰能力?就等於把J-20穿越到1992年不一樣是天下無敵的存在嘛?

現實是美國取消了CG(X)(準確地說壓根就沒立項),基本取消了DD(X),LCS則要進行“重大改進”,同時提交FFG(X)倡議,SC21計劃設想的水面作戰艦艇幾乎全軍覆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