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曆史中,曹操的父親到底是怎樣死的?

悟空20996


東漢末年,十常侍亂政,大漢天下也因此搖搖欲墜。後來,大將軍合金建議天子下詔,命令西涼刺史董卓率領大軍進京穩定局面。誰知天意弄人,在董卓率兵趕到之前,十常侍用計殺死了何進,何進死後,他手下的得力干將曹操和袁紹又率兵衝進皇宮,將十常侍趕盡殺絕,至此,這兩股勢力便同歸於盡,誰也沒有落得好下場。而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鷸蚌相爭漁翁得利,他們鬥得你死我活,卻讓董卓撿了個現成的,手裡有兵腰桿子就硬,率領大批西涼兵進城的董卓自然成為了新的權臣。

而董卓得勢之後便開始得意忘形,胡作非為,因此滿朝的大臣恨不得將他食肉寢皮。直到曹操刺殺董卓失敗逃離京城之後,諸侯割據的時代便正式開始了。而曹操雖然刺殺董卓失敗,卻落得了一個捨命護國的好名聲,因此獲得了很多能人的支持,後來佔據了兗州,被朝廷任命為兗州牧,成為當時實力比較強大的諸侯之一。

曹操穩定下來之後,便想把他的父親曹嵩接到兗州來享清福。而徐州刺史陶謙一直想巴結強大的曹操,因此在曹嵩路過徐州之時,他便派遣自己的部將張闓沿途護送。而張闓覬覦曹家隨身攜帶的財物,便在夜裡假扮盜賊,殺光了曹家所有人,帶著搶來的財物投奔袁術去了。而曹操得知父親死後,立刻以復仇為名興兵攻打徐州。那麼問題來了,曹操的父親是被張闓殺死的,他為什麼不去追殺張闓,反而要一味地按著徐州打呢?

首先,曹操作為一方勢力的當家人,是非常務實的。他的父親已經被害死了,即使他可以把張闓剁成肉泥,除了獲得了精神層面上的慰藉之外,沒有任何實際的好處,反而白白地耗費了錢糧和時間。而把殺父之仇報在陶謙身上便不一樣了,殺死了陶謙便等於取得了徐州,那可是一座擁有幾十萬百姓的大城啊!正好曹操早就對徐州垂涎三尺了,可是他一直沒有出師之名,否則早就打過去了。而現在殺死曹父的兇手本身就是陶謙的部將,而又是陶謙派他去護送曹家人的,這筆賬算在陶謙身上沒有毛病。

不過,歸根結底,親手殺死曹父的是張闓。而曹操明知道張闓已經投奔了袁術,他又坐擁幾十萬人馬,想殺死一個張闓可以說是手到擒來。但是曹操在攻取徐州之後,並沒有要追究張闓的意思。難道曹操不想為父親報仇嗎?他當然想!可是,他已經以報仇為名向徐州用兵了,如果再改口說張闓才是他的殺父仇人,那麼之前攻打徐州豈不成了故意挑起刀兵,圖謀徐州嗎?

這樣做一來會徹底在天下諸侯心中失去信譽,二來會將自己陷入興不義之師的尷尬境地,搞不好還會有被諸侯們圍攻、瓜分自己的底盤的風險。既然曹操可以以報殺父之仇為名出兵攻打徐州,那麼別人為什麼不可以以曹操汙衊陶謙、實則為了圖謀徐州為名出兵攻打曹操呢?以報仇的名義,曹操只能號召他自家的將士,而以維護大義和秩序為名,則可以號召天下諸侯的將士了。所以,曹操既然拿下了徐州,嚐到了甜頭,張闓殺死他父親的仇也就只能忍了,有舍才有得嘛。

最重要的一點,張闓殺死曹父後投奔了袁術。而當時袁術的實力要比曹操強大不少,況且他還有個更加強大的兄弟袁紹在為他撐腰呢!像曹操這種人,是絕不會被自己的不良情緒誤導,作出不理智的決定的。不僅如此,在當時諸侯割據的環境下,最重要的便是人才隊伍的建設。倘若袁術不護著張闓,任由曹操把他從自己麾下抓走殺死,那麼以後還有誰肯來為袁術效力呢?所以,袁術絕對不可能把張闓交給曹操,他反而會為了宣傳自己愛護屬下的名聲而不惜代價地與曹操一戰。本來曹操就不如袁術兵多將廣,再加上個袁紹,自己是完全沒有勝算的。所以,曹操放棄殺張闓並不是不在意自己的父親和家人,而是當時形格勢禁,迫於無奈,曹操除了嚥下這口氣之外別無選擇!


小馬哥經典影視


曹操的父親曹嵩(?—193年或194年),字巨高,沛國譙縣(今安徽省亳州市)人,曹嵩性情敦厚,為人忠孝。漢靈帝時,曾是朝廷要臣,位列“三公”之一。

關於曹嵩的死有兩種說法:第一種說法,曹嵩是徐州牧陶謙殺的。公元194年,曹操的父親曹嵩打算前往曹操所在的兗州,在半路上,被陶謙派兵殺害,曹操遂進兵徐州,向東南擴展勢力。關於被殺經過,《世語》說的很詳細,曹嵩在泰山華縣。曹操命令泰山太守應劭護送曹嵩一家到兗州,也就是曹操的大本營,應劭的兵馬還沒到,陶謙秘密派遣數千騎兵追殺,當時曹嵩以為是應劭來迎接,沒有防備。陶謙的兵到了,殺了曹操的弟弟曹德。曹嵩非常害怕,跑到後院要翻牆逃跑,讓他的小老婆先爬牆,可 是他的小老婆太胖了,爬不上去。曹嵩於是跑到一個廁所,後來和小老婆一起都被殺,全家都死了。應劭知道以後,非常害怕,棄官投奔了袁紹。後來曹操擊敗袁紹,平定冀州,那時應劭已經死了。第二種說法,曹嵩是陶謙手下的部將張闓殺的:曹操派人接他老爹曹嵩,車輛錢物很多,陶謙派部將張闓帶領兩百兵士護送曹嵩,走到泰山華、費間,張闓見財起意,殺死了曹嵩一家,帶著財物跑到了淮南。曹操因此怨恨陶謙,所以帶兵討伐陶謙。


野史共享


曹嵩,字巨高,沛國譙縣(今安徽省亳州市)人,是曹操的父親,東漢末年宦官中常侍大長秋曹騰的養子漢靈帝時,依靠買官升遷為太尉,太尉位列三公之首。

曹嵩死於徐州穆陶謙 ,原因是,曹操與陶謙有隙,並且,曹嵩是一個有錢人。現在摘幾個曹嵩死於徐謙的歷史證據。如下

騰卒,養子嵩嗣。種暠後為司徒,告賓客曰:"今身為公,乃曹常侍力焉。"嵩靈帝時貨賂中官及輸西園錢一億萬,故位至太尉。及子操起兵,不肯相隨,乃與少子疾避亂琅邪,為徐州刺史陶謙所殺。——《後漢書·宦者列傳曹騰傳》

興平元年春,太祖自徐州還,初,太祖父嵩,去官後還譙,董卓之亂,避難琅邪,為陶謙所害,故太祖志在復讎東伐。夏,使荀彧、程昱守鄄城,復徵陶謙,拔五城,遂略地至東海。還過郯,謙將曹豹與劉備屯郯東,要太祖。太祖擊破之,遂攻拔襄賁,所過多所殘戮。——《三國志·魏書·武帝紀》

興平元年,前太尉曹嵩及子德從琅邪入太山,劭遣兵迎之,未到,而徐州牧陶謙素怨嵩子操數擊之,乃使輕騎追嵩、德,並殺之於郡界。劭畏操誅,棄郡奔冀州牧袁紹。——《後漢書·楊李翟應霍爰徐列傳第三十八·應劭傳》

曹操父嵩避難琅邪,時謙別將守陰平,士卒利嵩財寶,遂襲殺之。——《後漢書 劉虞公孫瓚陶謙列傳》,

興平元年,前太尉曹嵩及子德從琅邪入太山,劭遣兵迎之,未到,而徐州牧陶謙素怨嵩子操數擊之,乃使輕騎追嵩、德,並殺之於郡界。——《後漢書應劭傳》

從以上記載來看,對於曹嵩被害,陶謙都脫不了干係。結合當時中原地區的形勢及曹、陶之間的矛盾衝突來看,曹嵩一家移居兗州,發生在獻帝初平四年(公元193年)。時值曹操與陶謙之間爆發的發乾之戰結束不久,曹嵩眼看局勢較為平靜,便舉家從琅琊遷往兗州,不料陶謙卻依然對一年前被曹操擊敗耿耿於懷,便對曹嵩一家下了毒手。



小貓打卡古蹟


東漢末年,十常侍亂政,大漢天下也因此搖搖欲墜。後來,大將軍合金建議天子下詔,命令西涼刺史董卓率領大軍進京穩定局面。誰知天意弄人,在董卓率兵趕到之前,十常侍用計殺死了何進,何進死後,他手下的得力干將曹操和袁紹又率兵衝進皇宮,將十常侍趕盡殺絕,至此,這兩股勢力便同歸於盡,誰也沒有落得好下場。而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鷸蚌相爭漁翁得利,他們鬥得你死我活,卻讓董卓撿了個現成的,手裡有兵腰桿子就硬,率領大批西涼兵進城的董卓自然成為了新的權臣。

而董卓得勢之後便開始得意忘形,胡作非為,因此滿朝的大臣恨不得將他食肉寢皮。直到曹操刺殺董卓失敗逃離京城之後,諸侯割據的時代便正式開始了。而曹操雖然刺殺董卓失敗,卻落得了一個捨命護國的好名聲,因此獲得了很多能人的支持,後來佔據了兗州,被朝廷任命為兗州牧,成為當時實力比較強大的諸侯之一。

曹操穩定下來之後,便想把他的父親曹嵩接到兗州來享清福。而徐州刺史陶謙一直想巴結強大的曹操,因此在曹嵩路過徐州之時,他便派遣自己的部將張闓沿途護送。而張闓覬覦曹家隨身攜帶的財物,便在夜裡假扮盜賊,殺光了曹家所有人,帶著搶來的財物投奔袁術去了。而曹操得知父親死後,立刻以復仇為名興兵攻打徐州。那麼問題來了,曹操的父親是被張闓殺死的,他為什麼不去追殺張闓,反而要一味地按著徐州打呢?

首先,曹操作為一方勢力的當家人,是非常務實的。他的父親已經被害死了,即使他可以把張闓剁成肉泥,除了獲得了精神層面上的慰藉之外,沒有任何實際的好處,反而白白地耗費了錢糧和時間。而把殺父之仇報在陶謙身上便不一樣了,殺死了陶謙便等於取得了徐州,那可是一座擁有幾十萬百姓的大城啊!正好曹操早就對徐州垂涎三尺了,可是他一直沒有出師之名,否則早就打過去了。而現在殺死曹父的兇手本身就是陶謙的部將,而又是陶謙派他去護送曹家人的,這筆賬算在陶謙身上沒有毛病。

不過,歸根結底,親手殺死曹父的是張闓。而曹操明知道張闓已經投奔了袁術,他又坐擁幾十萬人馬,想殺死一個張闓可以說是手到擒來。但是曹操在攻取徐州之後,並沒有要追究張闓的意思。難道曹操不想為父親報仇嗎?他當然想!可是,他已經以報仇為名向徐州用兵了,如果再改口說張闓才是他的殺父仇人,那麼之前攻打徐州豈不成了故意挑起刀兵,圖謀徐州嗎?

這樣做一來會徹底在天下諸侯心中失去信譽,二來會將自己陷入興不義之師的尷尬境地,搞不好還會有被諸侯們圍攻、瓜分自己的底盤的風險。既然曹操可以以報殺父之仇為名出兵攻打徐州,那麼別人為什麼不可以以曹操汙衊陶謙、實則為了圖謀徐州為名出兵攻打曹操呢?以報仇的名義,曹操只能號召他自家的將士,而以維護大義和秩序為名,則可以號召天下諸侯的將士了。所以,曹操既然拿下了徐州,嚐到了甜頭,張闓殺死他父親的仇也就只能忍了,有舍才有得嘛。

最重要的一點,張闓殺死曹父後投奔了袁術。而當時袁術的實力要比曹操強大不少,況且他還有個更加強大的兄弟袁紹在為他撐腰呢!像曹操這種人,是絕不會被自己的不良情緒誤導,作出不理智的決定的。不僅如此,在當時諸侯割據的環境下,最重要的便是人才隊伍的建設。倘若袁術不護著張闓,任由曹操把他從自己麾下抓走殺死,那麼以後還有誰肯來為袁術效力呢?所以,袁術絕對不可能把張闓交給曹操,他反而會為了宣傳自己愛護屬下的名聲而不惜代價地與曹操一戰。本來曹操就不如袁術兵多將廣,再加上個袁紹,自己是完全沒有勝算的。所以,曹操放棄殺張闓並不是不在意自己的父親和家人,而是當時形格勢禁,迫於無奈,曹操除了嚥下這口氣之外別無選擇!








歷史君說歷史


初平四年(公元193年),一直居於山東的曹操與徐州陶謙發生的爭端,華縣正是前線。次年(興平元年)曹嵩(曹操父)帶著次子曹德與妻妾,打算離開刀兵之地前往曹操的大本營兗州。不料行蹤洩漏,被陶謙部將張闓圍住,曹操派兵將接應不及,曹嵩及次子曹德,夫人鄒氏(曹操之母),姬妾趙氏皆成了刀下亡魂。








正大光明


曹操的父親,東漢末年宦官中常侍大長秋曹騰的養子,漢靈帝時,依靠買官升遷為太尉,太尉位列三公之首。後被曹丕追封為太王,曹丕稱帝之後在追封被太皇帝。

興平元年(194年),曹操在兗州時,曹嵩和少子曹德去投奔曹操。父子一行從琅邪郡趕往泰山郡時,泰山郡太守應劭前去迎接,還未趕到,曹嵩和曹德已被徐州牧陶謙派輕騎追殺至郡界而死。

另一說法是被陶謙部下所殺。這種說法,記載於《吳書》。陶謙並沒有想殺害曹嵩,曹嵩趕路的時候帶著幾十車的金銀財寶上路,結果被陶謙的手下見財起意,殺了,對此,陶謙並不知情。


汐於子


主要兩種說法,一個是陶謙派人殺的,一個是陶謙手下自己動手的,無論哪種都和陶謙有關係。其實我認為,這是征伐陶謙的一個理由而已,但是曹操錯誤估計了形式,第一次打陶謙的時候,後院起火,結果很多地盤被呂布等人佔領了,不得不退回防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