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出師表》到底是羅貫中寫的還是諸葛亮寫的?

觀易通


《後出師表》的真偽一直有爭議,清代乾嘉時期的文學家袁枚較早提出質疑,認為《出師表》是出師前的表文,按理應當表達必勝的決心,以堅定主上的信心,鼓舞士氣,《前出師表》就是這樣的。而《後出師表》盡說些喪氣話,對取勝根本就沒做指望,傻瓜都不會這麼寫,何況是諸葛亮呢。後來的傅斯年等人也贊成這個觀點。此外,陳壽的《三國志》收錄了《前出師表》全文,卻對《後出師表》隻字未提,他編的《諸葛氏集》中也沒有收《後出師表》,這也是一個重要的疑點。




其實,袁枚的質疑並沒有完全講到點子上,《出師表》並不是戰鬥檄文,不是給將士們看的,而是給後主劉禪的上書,因此並不需要慷慨激昂,富於鼓動性。這是在第一次北伐失敗之後,準備第二次出兵北伐,而朝廷內部很多人疑慮重重,後主也動搖不定的情況下寫的,文中主要陳述必須出兵的六條理由,以說服後主,結合當時的背景來看,倒也合情合理。

問題在於,第一,前後《出師表》反差太大,令人難以理解。

《前出師表》對北伐佔領中原信心滿滿,說“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後出師表》則對出兵明顯底氣不足,文章最後說:“凡事如是,難可逆料。臣鞠躬盡力,死而後已,至於成敗利鈍,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只說盡力而為,至於取勝則毫無把握,先就為失敗找好退路,迴避失敗的責任問題,這與《前出師表》相比簡直判若兩人。

在《前出師表》中,諸葛亮談到自己為北伐做了充分的準備,“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北伐的條件已經具備。第一次北伐雖然以失敗告終,但損失並不大,元氣未傷,而且時隔一年,應該有所恢復,而《後出師表》卻說蜀國的情況是“民窮兵疲”,似乎不合情理。




第二,《後出師表》還有一些話明顯違背常識,很難想象是出自諸葛亮的手筆。

文章開頭說:“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賊,才弱敵強也”。《三國志·諸葛亮傳》對他的評價是:“然亮才,於治戎為長,奇謀為短,理民之幹,優於將略。”就是他的管理才能優於軍事才能,這是歷史上真實的諸葛亮,那個“多智而近妖”的諸葛亮是小說的加工,因此他說自己“才弱”,並不完全是謙虛之辭。從蜀魏的國力對比來看,曹魏佔有青州、冀州等九個州,而蜀漢只有益州一地;曹魏人口443萬,蜀漢人口94萬,“敵強”也是明擺著的事實。按理說,弱小的蜀漢只能憑險固守,而文中說“然不伐賊,王業亦亡,惟坐而待亡,孰與伐之?”不北伐是等死,北伐是找死,與其等死,不如找死,至少從邏輯上說,這樣說是沒道理的。



文中還有一句:“今民窮兵疲,而事不可息,事不可息,則住與行勞費正等”。既然“民窮兵疲”,還要興師動眾,就很勉強,而理由是“住與行勞費正等”,駐軍和主動出擊的消耗是一樣的,這話絕對違背常識。哪怕將“住”理解為坐等敵人進攻,以逸待勞與勞師襲遠二者的耗費和風險也相差甚遠,諸葛亮不可能不知道這個道理。

所以,《後出師表》為偽作的可能性很大。但說是羅貫中所作,則缺少基本的歷史知識,裴松之注《三國志》時引的《後出師表》全文來源於《漢晉春秋》,而《漢晉春秋》又是引自三國時吳國大鴻臚張儼的《默記》,張儼死於266年,而羅貫中到1330年才出生,比張儼晚了一千多年,這也太穿越了吧。


二月楊花




先帝深慮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故託臣以討賊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賊,才弱敵強也。然不伐賊,王業亦亡。惟坐而待亡,孰與伐之?是故託臣而弗疑也。

臣受命之日,寢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並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顧王業不可得偏安於蜀都,故冒危難,以奉先帝之遺意也,而議者謂為非計。今賊適疲於西,又務於東,兵法乘勞,此進趨之時也。謹陳其事如左:

高帝明並日月,謀臣淵深,然涉險被創,危然後安。今陛下未及高帝,謀臣不如良、平,而欲以長策取勝,坐定天下,此臣之未解一也。

劉繇、王朗各據州郡,論安言計,動引聖人,群疑滿腹,眾難塞胸,今歲不戰,明年不徵,使孫策坐大,遂並江東,此臣之未解二也。

曹操智計,殊絕於人,其用兵也,彷彿孫、吳,然困於南陽,險於烏巢,危於祁連,逼於黎陽,幾敗北山,殆死潼關,然後偽定一時耳。況臣才弱,而欲以不危而定之,此臣之未解三也。

曹操五攻昌霸不下,四越巢湖不成,任用李服而李服圖之,委任夏侯而夏侯敗亡,先帝每稱操為能,猶有此失,況臣駑下,何能必勝?此臣之未解四也。

自臣到漢中,中間期年耳,然喪趙雲、陽群、馬玉、閻芝、丁立、白壽、劉郃、鄧銅等及曲長、屯將七十餘人,突將、無前、賨叟、青羌、散騎、武騎一千餘人。此皆數十年之內所糾合四方之精銳,非一州之所有;若複數年,則損三分之二也,當何以圖敵?此臣之未解五也。

今民窮兵疲,而事不可息;事不可息,則住與行勞費正等。而不及今圖之,欲以一州之地,與賊持久,此臣之未解六也。

夫難平者,事也。昔先帝敗軍於楚,當此時,曹操拊手,謂天下已定。然後先帝東連吳越,西取巴蜀,舉兵北征,夏侯授首,此操之失計,而漢事將成也。然後吳更違盟,關羽毀敗,秭歸蹉跌,曹丕稱帝。凡事如是,難可逆見。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至於成敗利鈍,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諸葛亮是歷史上著名的人物,不論多少人認為三國演義當中對其形象的美化過於誇大其詞,其作為著名而成功的政治家軍事家以及文學家的多重身份都是不可撼動的地位,的確,諸葛亮不僅擅長治理國家,在軍事方面有著深謀遠慮,是一位軍事奇才,更是寫下了感人至深的歷史名篇出師表,不過在陳壽所著的三國志當中卻只收錄了前出師表,沒有收錄後出師表,因此後出師表的作者是何許,人一直都是人們所爭論的。


其一,在《三國志·諸葛亮傳》中只“伐魏宣言”只有一篇,就是早期那篇,後面就沒了,所以後人認為這有可能是偽造的。再則在《後出師表》裡面出現的好些將領幾乎是沒人知曉的,也不曾在其他的地方出現過。

其二,當時劉備死後,雖然後主劉嬋繼位,但是由於後主的軟弱和無能,實際上大權都是在諸葛亮這個宰相的手中,沒有人會懷疑諸葛亮北伐的決策。但是時隔多年以後諸葛亮已死,他侄子拿出這麼一篇高大上的文章,這目的就很值得懷疑了。

其三,文章的風格迥異不同,在早期的那個“伐魏宣言”裡,諸葛亮鬥志昂揚,信心滿滿,自信自己一定能成功歸來興復漢室,但是在“新伐魏宣言”裡,諸葛亮憂心忡忡,充滿擔憂。絲毫沒有一點的鬥志,前途一片“黑暗”啊,彷彿出征北伐實屬無奈之舉。曾經那個雄心勃勃、敢作敢當,有責任感的大軍事家,僅僅是隔了一年的時間就變得意志消沉,逃避責任了嗎?這顯然不符合諸葛亮的品性。

其實後出師表不是諸葛亮寫的,也不是羅貫中寫的,而是由南朝的一個名為裴松的後人後來加入的,而裴松更是指出,他是在漢晉春秋當中找出後篇的,而並非諸葛選集,這一批註也成為了後世人們對於真實作者爭論的一大證據之一,不僅如此,很多人甚至認為出師表的前後兩篇風格迥異,完全不像是同一個人寫的,在文風上前篇中滿是悲壯,但是在後天之中衰颯卻佔大多,而在行文上,前篇雖然飽含著無盡的情感,但是卻言簡意賅,後邊相比之下卻多了很多繁重的用詞!


不過專家指出,在後出師表當中,其所表達的鞠躬盡瘁的精神是與前篇所相呼應的,如果非諸葛亮所作,是不可能將此情感表達得如此貼切的。再加上張衍和諸葛亮是同時期的人,所以將文章收入默記之中也是情理當中的事了。不僅如此,這篇後片更是揭露了我們一直認為的錯誤觀點,在三國志當中記錄趙子龍死於建安七年,而事實上根據諸葛亮本人在後邊中記載,趙子龍其實是死於建安六年的。



芷若幽蘭詩詞666


《後出師表》是不是諸葛亮寫的目前還有爭議,但是肯定不是羅貫中寫的,因為在裴松之所注的《三國志》裡就引用了,這個時候根本沒羅貫中呢。

諸葛亮的《出師表》不用多說,大家都很熟悉,畢竟課文上都有,相對來說《後出師表》的名氣會稍微小一些。關於《後出師表》是否是諸葛亮本人所寫,歷史上一直很有爭議:

首先,《後出師表》並沒有被《三國志》所收錄,陳壽寫的《三國志》裡諸葛亮單獨成傳,是極少數單獨列傳的臣子,而且他花費了大量的筆墨描寫諸葛亮,包括《出師表》都完整的摘錄了。從這些方面來說,陳壽對諸葛亮是很推崇的,如果《後出師表》真的是諸葛亮所寫,陳壽沒理由不摘錄。

其次,《後出師表》裡寫了太多的負面因素,和《出師表》裡那種銳氣截然相反,給人以文風完全不相稱的感覺。而且《後出師表》也是給劉禪看的,諸葛亮即使對蜀漢的前途有憂慮,不應該這麼直接打擊自己人的信心。

第三,在《後出師表》裡提到的人物除了趙雲外,其他陽群、馬玉等人在其他地方都沒有出現過。

當然,也有人認為《出師表》和《後出師表》兩者之間都體現了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從這點來說也可能是諸葛亮所寫。

但是不管《後出師表》是否諸葛亮所著,早在裴松之注《三國志》時,就已經把《後出師表》收錄其中。裴松之是南北朝時期的人,死的時候不過公元451年,而羅貫中是元末明初人,大約出生在公元1330年,此時裴松之死了都快900年了。

所以《後出師表》肯定不可能是羅貫中寫的,至於真實作者是誰,還有待更多的史料發現來證實。


不沉的經遠


羅貫中寫的。第一其他文學作品沒有聽說過《後出師表》。二孔明是羅貫中的粉絲,而且三國演義是羅貫中寫的,他很有可能借孔明之口來表明自己的敬仰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