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師兄”價格漲“上天”?攤販卻苦不堪言,到春節能降下來嗎?

先是蘋果價格上漲,再到雞蛋、蒜價,豬肉的價格更是漲“上天”。進入11月份以來,全國的生豬價格開始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從10月29日開始部分養豬大省已經實現了4連跌,但緊缺地區的豬肉價格依舊居高不下。豬肉從老百姓餐桌上的常客轉變成了一種“奢侈品”,就連雞、牛、羊肉等肉類替代品的價格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上漲。

“二師兄”價格漲“上天”?攤販卻苦不堪言,到春節能降下來嗎?

面對高昂的肉價,不少人心中都會有一個想法:難道以後只能吃素了?眾所周知,中國是豬肉消費最多的國家,在未受今年非洲豬瘟的影響前,我國的豬肉市場基本可以保證自給自足。但現在生豬的缺口已經被打開,受到種種因素影響,想要補上缺口還需要不短的時間。

現在一些地區的豬肉攤販上,排骨的價格已經已經突破45元/斤,五花肉和後腿肉也超過了30元/斤,肉價上漲這麼多,那豬肉攤販們不是應該大賺了一筆?實際上並不是這樣,不少豬肉攤販也迫切的希望豬肉價格能早日降下來。

“二師兄”價格漲“上天”?攤販卻苦不堪言,到春節能降下來嗎?

因為肉價上漲,不少人為了節約生活成本,選擇不吃豬肉或是用別的肉代替,買的人少了,攤販賺的錢也就少了。實際上攤販賺的是批發後賣出的差價,豬肉價格上漲後成本增加了,買的人少了,他們反倒賺不到什麼錢。

有攤販說,原本一天進貨100斤豬肉根本不愁銷量,現在每天進貨50斤,價格又貴,而且就算賣力吆喝也很少有人來買,還好臨近冬天豬肉變質較慢,不然損失會更大。不少賣豬肉的商戶為了避免虧損乾脆選擇關門大吉,轉行做別的營生。

“二師兄”價格漲“上天”?攤販卻苦不堪言,到春節能降下來嗎?

生豬價格上漲的同時,養殖成本也在不斷增高,那麼到底是誰在高昂的肉價中獲利最多呢?答案很明顯,是養殖戶與商販之間的大型豬肉加工企業。據瞭解有些加工企業在上半年豬肉價格剛出現上漲勢頭時就已經囤下一大批豬肉,在肉價上漲後拋售到市場中,大賺一筆。

要知道每年到了元旦、春節等傳統節日時,國內對於豬肉的需求量加大,豬肉價格會出現一定的上浮。現在國家為了填補市場缺口,已經投入了大量儲備豬肉,並且加大了從國外進口豬肉的數量,但與中國人月均500噸的豬肉需求相比,還是杯水車薪。

“二師兄”價格漲“上天”?攤販卻苦不堪言,到春節能降下來嗎?

由於非洲豬瘟還未找到確切的預防辦法,不少養殖場還不敢大幅增加豬仔的上欄數,現在市面上出欄的生豬大多是今年3、4月份倖存下來的。要想豬肉的價格恢復成以往的水平,就先要保證市場上流通的生豬數量充足,也就是豬仔的存欄量要恢復到以前的規模,但生豬上市前還需要大半年或是一年的培育期。

“二師兄”價格漲“上天”?攤販卻苦不堪言,到春節能降下來嗎?

​“二師兄”價格漲“上天”,攤販卻苦不堪言,到春節能降下來嗎?按照現在的情況來看,雖然豬肉價格已經出現了下跌的趨勢,春節時是豬肉消費的旺季,豬肉價格的回落空間不大,今年春節前豬肉想回落到以前的“10元一斤”的水平還是十分困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