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軌道上的成德眉資”規劃建設

如何在全省構建“一干多支、五區協同”區域發展新格局中擔當“主幹”責任?10月23日,記者從成都市政協十五屆八次常委會議上獲悉:成都市政協課題組日前形成了加快“成德眉資”同城化的調研報告,提出8點建議,建議抓住最緊迫且能達成一致共識的關鍵性問題,形成示範帶動效應。同時,將探索成德眉資四市政協“並聯”協商工作格局,更廣泛地凝聚共識和力量。

推动“轨道上的成德眉资”规划建设

現狀

多線“破冰” 共識已成

2018年,成德眉資四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9879.2億元,佔四川省GDP比重高達48.9%。

在全省構建“一干多支、五區協同”區域發展新格局下,成德眉資同城化提上日程,去年7月以來已召開兩次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黨政聯席會議。四市共同制定了五年行動計劃和項目表,成德、成眉、成資分別明確了25項、29項、34項重點工作任務,形成區域規劃等8個同城化發展重點領域具體任務。

交通方面,成都與德陽、眉山、資陽間日發送動車分別達到40對、25對、22.5對。成都中心城區與德陽、眉山、資陽的主城區現已建成“1高1普”鐵路通道,基本建成30分鐘高鐵交通圈。開通全省第一條“三九大”旅遊專線——成德國寶旅遊專線;全省第一條跨市公交線路——成都興隆湖至眉山視高跨市公交,跨市交通“成資通”卡已累計髮卡超過10.5萬張;啟用全省首個城市候機樓——德陽·成都雙流國際機場候機樓。

產業方面,成都分別與德陽、眉山、資陽的政府和企業簽署17、23、30項合作協議,意向合作金額分別為21.78億元、109億元、66億元。打造金青新大港區產業帶、天府新區高新技術產業帶、臨空經濟產業帶,推動三市近60家重點企業與成都高校400餘項優質科技成果開展對接。

調研組認為,四市同城化已達成多項成果,從理念到實踐,均已實現“破冰”。

建議

處理好“五對關係”

調研報告認為,區域協調發展一般要經歷“區域協同——一體化——同城化”三個發展層次,其中同城化是區域協調發展的高級階段。

儘管成德眉資四市高度重視、跨越式推進,奠定了許多基礎性工作,但仍存在如體制機制不夠健全、規劃體系還不完善、政策的協調性和配套性還不夠、部分工作管理體制尚未完全理順等問題和不足。

下一步該怎麼幹?通過同城化一般規律研究和學習借鑑長三角、京津冀、粵港澳大灣區等區域協同發展先進經驗,調研報告提出8點建議,首要的一點是推進同城化需要重點處理好“五對關係”,即“行政區劃與經濟區域”“中心城市與腹地城市”“競爭與合作”“政府與市場”“必要性與可行性”等。並建議堅持政府主導、市場導向,發揮各自優勢特長,明確各階段性工作重點,抓住最緊迫且能達成一致共識的關鍵性問題,形成示範帶動效應。

另外7點建議包括建立省級統籌協調機制、加快編制總體規劃和重點專項規劃、推進政策協調配套、加快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進度、協作共謀產業協調發展、推進公共服務一體化建設、優化常態化工作推進機制等。其中多項建議具有改革和創新意義,如“構建4大項、10小項的同城化指數綜合評價測度體系”,推動“軌道上的成德眉資”城市規劃建設,以四市交界地區為突破口開展全方位合作等。

眉山市優化營商環境再添“加速度”

為全力打造環成都經濟圈營商環境高地,近日,眉山市政務服務管理局、市市場監管局、市公安局、市稅務局圍繞簡化流程、壓縮時間,方便企業快速進入市場,提升企業開辦快捷度和滿意度,強力推行常態化企業開辦全流程8個工作小時辦結改革,並聯合下發工作《實施方案》,要求各地各部門貫徹執行。

《實施方案》明確指出,按照黨中央、國務院以及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一系列工作部署,從11月1日開始,全市常態化企業開辦全流程涉及的企業設立登記(包括企業名稱核准)、印章刻制、涉稅事項(包括髮票領用)在申請資料齊全、符合法定審批辦理條件情況(停電、網絡、系統故障等特殊情況除外)下,由原來的3個工作日直接壓減至8個工作小時內予以辦結,實現企業開辦提速增效。

《實施方案》明確要求,企業登記要按照“能快則快”的原則,由各級市場監管部門負責,受理企業申請4小時內完成審批辦結;公章刻制由公安部門負責監督印章刻制單位在企業獲取營業執照後2小時內完成印章刻制;發票領用由稅務部門負責,受理企業申請2小時內完成發票核發。

樂山市“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創建核驗工作通過驗收

10月31日,從樂山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傳來好消息,近日,樂山“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創建核驗工作順利通過省住房城鄉建設廳驗收。

什麼是“智慧城市”呢?簡單的說,就是運用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空間地理信息集成等新一代信息技術,促進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和服務智慧化的新理念和新模式。

其實早在2013年,樂山就開始了智慧城市試點申報工作。2015年4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正式確定樂山為國家智慧城市2014年度新增試點城市(創建週期為2015年至2018年)。

在創建工作中,樂山以實現“數據來服務,群眾少跑路”的工作目標,先後完成了城市公共技術數據庫、城市公共信息及運營管理平臺、智慧政務項目、智慧社區項目、智慧雲亭項目、地下管線綜合管理項目、智慧房產項目、智慧交通項目、智慧城管項目、智慧安全項目,智慧文化旅遊項目以及心連心服務中心等項目的建設,實現了讓企業、市民及遊客充分享受到信息暢通、辦事簡潔、生活出行便捷的智慧城市成果。

接下來,樂山市將按照相關要求,結合《樂山市智慧城市“1+N”項目建設工作方案》,整合相關資源,積極分步實施、快速推進由1個智慧城市運營服務中心(市“心連心”服務中心升級改建而成)加上N個服務平臺(智慧旅遊、智慧醫療、智慧交通等)共同構建的樂山智慧城市“1+N”項目。

據悉,該項目以1個平臺為基礎,支撐N個應用,契合旅遊經濟、特色產業、民眾服務等產業發展及城鎮需求,開展智慧旅遊、智慧醫療、智慧交通等各領域應用創新,提升城市智能化服務水平,賦能企業信息化轉型,優化惠民服務。最終形成基礎設施先進、信息網絡暢通、系統互聯互通、部門協同聯動、生產生活便捷、城市管理高效、公共服務完備、生態環境優美的“美麗樂山、幸福樂山、智慧樂山”。

綿陽市成為西部唯一的全國首批5G商用非省會城市

10月31日,我國首批5G商用城市名單出爐,綿陽被中國電信集團、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列入“大名單”,成為西部地區唯一入選的非省會地級市。當日上午,中國(綿陽)科技城5G商用啟動儀式舉行。

5G作為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發展的主要方向,將開啟萬物互聯的數字化新時代,對於打造智慧社會、發展數字經濟具有重要戰略意義。作為全國重要的電子信息產業基地,綿陽高度重視5G產業發展,堅持政府搭臺、企業主體、園區支撐、優先保障,組建科技城5G智造聯盟,加強與中國電信、中國移動等企業合作,積極開展“5G+智能製造”“5G+8K超高清視頻”等重點領域應用示範,著力構建具有科技城特色的5G產業生態體系。

當前,綿陽正大力推動新一代移動互聯網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加快製造業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努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此次中國電信、中國移動將綿陽列為全國首批5G商用城市,充分體現了對綿陽未來發展前景的一致看好。綿陽將以啟動5G商用為契機,積極促進5G網絡、技術、產品與應用深度融合,攜手打造產業集聚發展、應用特色鮮明、具有全國影響力的5G產業集聚地。

目前5G網絡已覆蓋綿陽行政辦公區、重要交通樞紐、綜合商業體等,5G建設規模、速度、進度全省領先。下一步,中國電信四川公司將搶抓5G發展機遇,深化與綿陽交流合作,共同推動“魔鏡”“魔方”等5G產業項目加快建設,加快構建智慧城市、智慧政務、智慧安防等多元化應用場景,合力推動綿陽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中國移動四川公司將加快推動5G融入百業、服務大眾,加快推動5G與人工智能、物聯網、雲計算等新興技術融合創新,加快在綿陽打造智能製造、智慧醫療、智慧教育以及“5G+8K”等行業示範應用,推動綿陽5G產業向更高層次邁進。

雅安市在京舉行大數據產業推介會

簽約項目16個 投資總額128億元

10月30日下午,由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廳、省經濟合作局、省大數據中心、雅安市政府主辦的“西部數港·中國雅雲”2019中國雅安大數據產業推介會,在北京中關村舉行,廣泛宣傳推介雅安發展大數據產業得天獨厚的優勢和美好前景。推介會上我市共簽約項目16個,計劃總投資128億元。

雅安擁有天府之肺、熊貓故鄉、中國和世界茶發源地、國家醫療康養試點市、民族文化燦爛五張亮麗的名片。雅安發展大數據產業,政策支持強力,省委、省政府將雅安納入全省八個重點打造的大數據產業集聚區之一,支持雅安建設水電消納產業示範區;電價優勢明顯,雅安新增綠色載能企業全年平均電價0.35元/千瓦時、大數據企業全年平均電價0.34元/千瓦時;交通優勢突出,雅安正全力打造4條鐵路、8條高速公路、14條國省幹線為骨架的川西門戶樞紐;通信設施良好,雅安是四川省首個直連國家一級骨幹網絡節點的數據中心;營商環境優越,行政審批“最多跑一次”服務質量與效率一流,擁有優良的空氣、水資源。

推介會上共簽約項目16個,計劃總投資128億元,包括中科院計算所信息高鐵接入站項目、北京中關村信息穀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創新中心項目、杭州順網科技GPU雲計算項目、東方網力天府雲眼運營中心項目等,涉及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網絡安全、創新孵化等領域。

其中,通過多次考察,杭州順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計劃在川西大數據產業園數據中心打造中國最大的GPU雲計算中心,總投資約20億元。

“我們互聯網娛樂平臺服務商,在雅安在機櫃租賃價格、電價、網絡傳輸延時等方面有較強的競爭優勢。”杭州順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蔡翔說,GPU雲計算中心對帶寬、電力、機架消耗較大,對自然環境要求也很高,而雅安優勢明顯。

此次簽約的北京中科睿芯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計劃在雅安建設高通量計算信息高鐵接入站,為音視頻處理、社保、醫保等政務服務提供安全可靠、運算優秀的算力支撐,在業務發展到一定階段時,升級為信息高鐵站。

“20世紀90年代美國提出了建設信息高速公路的概念,構成了現在的信息傳輸網絡。而下一個階段,是人機物三元融合的社會,‘信息高鐵’依託自主可控的高通量芯片設計技術,推動物聯網、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北京中科睿芯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創始人、執行董事範東睿介紹。

實際上,今年6月底開園的川西大數據產業園,已吸引了23個項目簽約,涉及雲計算、人工智能、5G應用等領域,協議總投資97億元。我市通過中外知名企業四川行、貴陽數博會、綿陽科博會、成都西博會等平臺,廣泛宣傳推介川西大數據產業園發展優勢和招商政策,全力打響了“西部數港·中國雅雲”雅安大數據品牌。

作為全國十大水電基地之一,我市電價優勢明顯,綠色載能產業項目電價0.35元/千瓦時,大數據產業電價0.34元/千瓦時,形成了“500千伏電網為骨幹。雅安擁有川藏、川滇等5條國家一級骨幹和10條國家二級骨幹網覆蓋,更方便實現“雅安存儲、全國交易、雅安研發、全國運用”的商業模式。

不僅如此,我市先後出臺了《雅安市加快大數據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雅安大數據發展行動方案(2019-2023)》等政策文件,在土地、人才、融資等方面給予大數據企業落戶發展充分支持。產業園區已經實現“拎包入駐”,在機櫃租金、上繳稅收、產業孵化和科技創新上也制定了相應的減免和補貼政策。

遂寧市12家企業入駐康佳電子科技產業園

10月28日,遂寧康佳電子科技產業園迎來首期12家企業正式簽約入駐,標誌著遂寧康佳電子科技產業園的集聚效應開始凸顯。

從去年10月“牽手”遂寧經開區,到今年一季度正式開工建設,再到首期12家企業正式入園,遂寧康佳電子科技產業園向西南佈局發展邁出了重要步伐。

“本次簽約的12家企業包含智能終端製造項目、電子半導體項目、柔性線路板生產項目及電子電路配套設備、耗材等項目,總投資40億元,投產後年營業收入可達60億元。”遂寧康佳電子總經理翁居榮說,首期12家企業的入駐,為產業園發展開了一個好頭。

據瞭解,遂寧康佳電子科技產業園延續康佳集團“科技+產業+園區”這一發展新模式,以產業園為基礎,實現產品線、價值鏈的多元化,將以康佳電子為龍頭,匯聚電子產業鏈各環節的優質企業,形成全產業鏈園區。

在康佳電子這個龍頭的引領下,遂寧康佳電子科技產業園將打造156畝的視訊產品生產基地,將康佳自身的產業智能彩電產品、商業顯示產品、數字機頂盒及智能安防產品研發生產聚集。以柔性線路板耀德科技為主導產業的電路產業園,將聚集電路板產業鏈上下游的合作企業打造強大的產業集群。

“這是遂寧經開區繼歐美產業園後,以企招商、以商招商的成功範例,對全區電子信息產業起到了沿鏈、補鏈作用。”遂寧經開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李擁軍告訴記者,遂寧康佳電子科技產業園有效填補了全區電子信息產業鏈的終端環節,集聚效應不斷凸現。

翁居榮告訴記者,“遂寧市委、市政府和遂寧經開區‘重商愛商’的理念和行動讓康佳深受感動。”這也成為康佳集團“牽手”遂寧的最大動力。在遂寧獨特的區位優勢、充足的要素資源、良好的產業基礎支撐下,康佳對在遂發展信心十足,後續將發揮康佳在行業的影響力和產業集群的號召力,通過內部自身產業為引領,以合作招商、投資招商、訂單牽引等方式,招引更多優質電子信息企業進入遂寧康佳電子科技產業園。

“我們將以零距離的‘保姆式”服務,為康佳電子及12家新入園企業提供全方位服務,讓項目在遂寧經開區落地落實。”李擁軍表示。

目前,遂寧康佳電子科技產業園視訊產品生產基地已開工建設,預計2020年年底投入使用。電路產業園配套基礎設施也已啟動建設,遂寧康佳電子科技產業園正加速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