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谷:東西部扶貧協作 同心共築小康夢

攜手同心共築小康夢

——甘谷縣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綜述

今年4月,經甘肅省人民政府批准,甘谷縣正式退出貧困縣序列,由2013年的建檔立卡貧困村195個、貧困人口16.62萬人、貧困發生率29.5%降至目前的1828戶8374人貧困人口,貧困發生率下降到了1.48%,脫貧攻堅成績有目共睹。

期間,作為東西部扶貧協作幫扶城市的天津,為甘谷縣整縣脫貧貢獻了自身力量。

天津,環渤海地區經濟中心,首批沿海開放城市,經濟發達。

甘谷,甘肅省人口大縣、農業大縣、教育大縣、勞務大縣,也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脫貧攻堅任務十分艱鉅。

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中能與天津市對接,讓地處黃土高坡,經濟欠發達的甘谷縣在產業扶持、勞務協作等方面得到了大力支持,也讓相距千里的天津與甘谷,同心協力,共同書寫脫貧攻堅的新篇章,使甘谷縣脫貧攻堅戰打得更穩。

10月30日,記者走訪了甘谷縣部分鄉鎮、扶貧車間等地,親眼看到了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的累累碩果,也看到了東西部攜手同心共築小康夢的初心。

甘谷:东西部扶贫协作 同心共筑小康梦

強對接 有力推動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

今年以來,甘谷縣進一步完善工作思路,創新工作機制,緊緊圍繞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成效評價各項指標要求,推進各項任務落實,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

9月1日至3日,甘谷縣黨政代表團一行赴天津市東麗區進行對接交流,彙報了2019年幫扶項目進展情況,對幫扶工作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進行了對接,雙方就下一步幫扶工作進行了討論研究;

9月3日至4日,天水市黨政代表團赴天津市走訪對接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甘谷縣委書記申君明隨團赴東麗區對接,召開高層聯席會議,大力推動扶貧協作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今年甘谷縣曾先後召開3次專題會議研究部署、協調推進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確保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有力有序推進……

天津、甘谷兩地黨委、政府在前期深入對接的基礎上,還互相選派黨政掛職幹部和專業技術人才交流學習。

“我縣選派1名縣級幹部和12名科級幹部赴東麗區掛職,選派24名專業技術人員到東麗區學習先進理念和技術,組織116名鄉鎮、縣直部門領導幹部在東麗區委黨校和天津大學分別舉辦了黨務幹部能力提升培訓班和鄉村振興戰略培訓班。”甘谷縣扶貧辦副主任張維東說,東麗區選派1名縣級幹部和2名科級幹部來縣裡掛職,選派30名專業技術人才開展支教、支醫、扶貧活動,還開展了系列合作交流活動,架起了兩地溝通的“橋樑”。

在東西部扶貧協作過程中,甘谷縣還與天津市東麗區簽訂了“攜手奔小康行動”意向書,在教育培訓、醫療衛生、勞務合作、文化旅遊、產業經貿、幹部交流等6個方面確定了32項具體幫扶事項,近五年落實幫扶資金3860多萬元,通過發展到戶產業、建設扶貧車間、實施危房改造、開展勞務協作等方式,幫帶貧困人口3465戶15339人。

重民生 讓對口幫扶真正對口

甘谷縣古坡鎮山高谷深,氣候寒冷陰溼,不適合農作物生長,農戶收入微薄。但其境內卻有5.5萬畝天然草場——古坡草原,發展旅遊業前景廣闊。為此,古坡鎮因地制宜,全面落實中央《關於進一步加強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的實施意見》精神,積極申請天津幫扶資金100萬元打造中藥材藥用菊花基地,申請15萬元用於菊花基地管護棧道的修建及河堤護坡的維修,發展起了特色經濟。

“鎮上在瓦泉峪村和溝門村種植中藥材藥用菊花500畝,將古坡鎮打造成集旅遊觀光、採摘藥菊於一體的古坡草原觀光花谷特色區。”古坡鎮鎮長趙振東對記者說,通過打造藥用菊花項目,給鎮裡貧困戶增加了收入,加快了脫貧致富的步伐。另外,藥用菊花為一年栽植多年多次採收,預計一輪採摘期5—8年,可實現農戶的穩定持續增收。更重要的是藥用菊花花谷的種植,既豐富鄉村景觀,也提升鄉村形象,從而推動全鎮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

旅遊業作為富民產業,承載著古坡群眾在家門口就能掙錢的願景,而利用東西部扶貧協作的機會把中藥材藥用菊花和旅遊業結合起來,古坡鎮的成功經驗告訴我們,讓東西部扶貧協作的對口幫扶實現了真正對口。

古坡鎮中藥材藥用菊花產業只是東西部扶貧協作產業合作的例子之一。

為了加強東西部產業合作,甘谷縣從2019年天津幫扶資金中列支20萬元用於扶持東谷亮麗扶貧車間發展,並積極為東谷亮麗扶貧車間提供稅收優惠和相關政策支持。同時,協調引進東麗區企業家在縣裡註冊成立了甘肅省東谷亮麗智能照明系統有限公司、甘肅洲碩商貿有限公司、甘肅隴上匯農貿有限公司、鋤禾優品(甘肅)科技有限公司等4家企業。

為了加強東西部產業合作,天津市東麗區通過微信平臺愛心認購、2019年中國·天津投資貿易洽談會、消費扶貧展賣活動、藝術交流書畫作品義務展賣活動及線下扶貧展賣館銷售等方式,共計幫助銷售甘谷辣椒、蘋果、花椒、純手工麻鞋等農特產品價值1590萬元。通過消費扶貧活動帶動710名建檔立卡貧困群眾增收致富。

據張維東介紹,天津市東麗區還投資218萬元扶持1837戶貧困戶發展產業。投資89.5萬元種植高原夏菜架豆1790畝;投資68萬元新建蔬菜鋼架大棚68畝……甘谷縣與東麗區簽訂了《結對認親幫扶協議書》,共有71戶建檔立卡戶與東麗區各級領導建立結對幫扶關係,每戶捐款1000元。同時,積極動員東麗區愛心企業、社會組織為甘谷縣捐贈實驗教學儀器、助學金、衣物、慈善資金、喜馬拉雅有聲圖書館、小雅智能音箱、醫療器械、醫療用品、路燈、大米等共計267.755萬元,其中物資折款168.955萬元。

拓路徑 加強勞務輸出攜手奔小康

親戚越走越近,感情越走越深。合作越走越多,道路越走越寬。

甘谷縣作為勞務輸出大縣,怎樣能讓外出的務工人員找個可靠、收入有保障的工作,是其脫貧致富的關鍵。

為此,甘谷縣列支10萬元對符合條件的貧困勞動力赴天津務工人員給予各類補貼補助,併成立了天津市東麗區甘肅省甘谷縣勞務協作服務工作站,協調組織東麗區40多家企業在甘谷縣參加舉辦勞務協作專場招聘會,提供就業崗位1393個,當場簽訂就業意向協議32人。目前共輸轉15名貧困勞動力到天津地區就業,推薦1013名貧困勞動力到省外其他地區就業,有力促進了甘谷縣貧困勞動力就業增收。

“經過多次籌劃,確定了以護眼燈、樓梯亮化、市政景觀、夜間廣告牌等智能照明系統作為當地精準扶貧的產業項目。”東谷亮麗智能照明系統扶貧車間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車間帶動40名群眾就近就地就業,其中建檔立卡貧困人口20人,通過利益聯結機制帶動貧困人口60人。扶貧車間項目的建成運行,讓當地更多群眾實現“一人工作、全家脫貧”的美好願景,還為更多具備一技之長的人提供平臺,幫助他們從農民到技能工人的轉變,培養出一批新型農民和致富帶頭人,在帶動貧困群眾共同富裕的同時,帶領東麗區的年輕企業家一起加入到脫貧攻堅的隊伍中來,使更多的貧困勞動力就地就近就業,讓貧困群眾就地致富,實現空巢老人、留守兒童、殘疾人士等無勞動能力人群足不出戶,也能獲得分紅,確保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

記者瞭解到,天津市東麗區幫扶援建扶貧車間幫助204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就近就地就業,通過村級服務性崗位幫助2402名貧困勞動力就近就地就業,組織貧困學生到東部職業(技工)學校就學,目前甘谷縣共計組織246名貧困學生到東部職業(技工)學校就學。

“天津市東麗區共落實到位我縣財政援助資金2530萬元,用於產業扶貧和就業扶貧資金1341.9萬元,佔比53.04%,惠及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2000人;利用東麗區幫扶資金32萬元培訓貧困村創業致富帶頭人200人,截至目前創業成功134人,帶動貧困人口716人;與東麗區共完成鄉鎮結對3個,社區與村結對2個,企業與貧困村結對73個,社會組織與貧困村結對1個,學校結對4個,醫院結對3個。”張維東說,依託東部資源培育貧困村創業致富帶頭人,東部強鎮、村、企業、社會組織以及學校、醫院結對甘谷縣貧困鄉鎮、貧困村和縣鄉學校、醫院等進行幫扶。

東西心連心,攜手奔小康。一個個扶貧協作的事例,記錄了兩地共建的故事;一組組殷實的數據,直觀地展現了東西部扶貧協作的成果和生動實踐。東西部扶貧協作凝聚了天津和甘谷跨越千山萬水的深情,合力奏響了脫貧攻堅大合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