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小的時候吃過哪些“野味”?

幻紫狐狸


我是一個地地道道、純樸的農村人,田野的味道我早已熟悉,我們這裡山清水秀,土地肥沃。記得小時候吃不飽穿不暖。其中,讓我映像最深刻的就是爺爺在大山裡找回來的一些山珍野味。

這個叫黃虎掌菌,每年八至九月生長在深山老林處。虎掌菌的菌帽肉質肥厚、香氣濃郁。雲南少部分地區才會生長十分珍貴。 黑虎掌菌在歷史上很早就被視為名貴山珍,很稀奇。

這種野菌叫做雞樅,每年夏天的雨後山裡才會有,雞樅的味道非常的鮮美,常常是可遇而不可求。

它的果實也是結在根部,長的還像蟲子,以前還有人因為沒見過,所以把它誤認為是冬蟲夏草,導致不少人被一些壞心的販子所矇騙,它的名字叫做地環。羊肚菌主要雲南較多,出產時間為每年的六七月的雨季。營養價值較高,常食有清熱除煩、養血、追風散寒、舒筋活血、補虛提神等作用,是中藥的主要配料之一。

這個叫做牛肝菌,它是一種珍貴的食用菌,不僅味道鮮美,而且在市面上一斤的牛肝菌高達幾百塊,野生的更是不便宜。


雲嶺出品


小時候吃過哪些“野味”?這你算是問對人了,我說出來你們可別羨慕啊,別說小時候,就是現在我回家,都還能吃得到野味。

我是廣西人,而且是鄉下農村的,都說廣西十萬大山,確實也如此。我們這裡都是山,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們山多,吃的都是山珍,小時候跟著老爸一起上山裝鼠夾,裝鳥套、小溪撈蝦米、上山打獵、田裡、河裡,實在是太多了,接下來我就分別介紹一下我下時候吃過的野味。

野豬,那時候野豬還不是保護動物,我記得非常清楚,在我外婆家,我舅舅和屯裡的其他人帶上獵狗和獵槍,去了一整天,後來抬了一頭野豬回來。那是我第一次見野豬,被綁著,還沒死透,看樣子,我以為只有幾十斤重,沒想到一上稱,一百多斤,果然肉很緊實。野豬肉相當好吃,這可是100%的純野豬啊,不像家豬那樣有肥肉,野豬都是瘦肉,肉非常鮮,雖然緊實,但是很嫩,那味道真是久久不能忘懷。

山羊,我們這裡叫“指羊”,不大,也就幾十斤這樣,主要是通過裝鐵夾子來捕獲山羊,野生山羊雖然說吃過,但次數真的不多,因為挺少的。野生山羊也非常好吃,都說物以稀為貴,其實也是如此,野生山羊有一種特別的味道,野味十足,配上我們農村的土灶,炒起來那個香啊。

野生甲魚,我們這裡叫“團魚”,以前在村子的小河裡就有,不過現在好像沒有了,真是可惜。小時候跟著太爺爺傍晚到小河的池塘邊去裝釣竿,太爺爺教我怎麼識別哪個池塘有甲魚活動,怎麼裝誘餌等技巧,十多年過去了,我都還記得。野生甲魚也非常好吃,那時候沒有錢買肉,都靠吃這些野味呢,野生甲魚煮的湯非常鮮美,那種味道不是現在市場上買的能比的。

除了河遊的、地上走的,還有天上飛的呢。小時候也去裝鳥套,用輪胎線和竹竿製成的捕鳥工具,到我們的油茶地裡去,最主要的是斑鳩,其次還有竹雞、寒雞、崖雞、野雞、毛雞公等。另外在山坡放一個樹樁,樹樁頂部放一個鐵夾子,經常能得一些貓頭鷹和老鷹之類,只不過這類鳥不太好吃,肉太硬了。

這沒說完呢,還有小溪裡的蝦米、溪魚、油棒(溪裡的青蛙);田裡的青蛙、黃鱔、泥鰍、田螺、蚌殼;河裡的桂魚、螃蟹、勾魚;山上的竹鼠、山鼠、紅腿、過山峰、野兔、果子狸、黃鼠狼、田鼠。另外還有素菜,叢樹菇、靈芝、水蕨菜、艾葉、野芹菜、椿木芽等,實在是太多了,還有很多都叫不上名,但是很好吃。

因為以前吃得太多了,而且隨著環境的汙染和人們對森林的砍伐破壞,現在河裡已經沒有了野生甲魚,野生烏龜基本也不見了,野豬變成了保護動物,但是數量也少,田裡也很少泥鰍黃鱔。童年的一些美味,都成為了記憶,現在只能吃到一些山鼠和竹鼠了,就連斑鳩都少了,斑鳩湯的味道也很難品嚐到了,不過偶爾還能吃到一些蛇肉和溪裡的青蛙。


範工聊美食


我是大瑤山的山裡人,山裡人靠山吃山,小時候家裡窮,沒錢買肉吃,只能上山打獵吃野味。。。。。。

小時候山裡人家家戶戶都有獵槍,想吃野味就上山,小時候我爸爸是村裡的民兵隊長,每到稻穀,紅薯,玉米,木著快成熟時都有野豬前來糟蹋,民兵那時的任務就是晚上守獵,保護樁稼,所以那時吃得最多的就是野豬。。。。。。

大瑤山的野生動物很多,山裡人都愛打獵,小時候我吃過山上野生的山羊,野生的山羊可不是現在飼養的山羊,野生的山羊一隻有兩百斤左右,很大很高的。。。。。。

黃猄,黑猄也是很笨的野生動物,有句老話叫黃猄走老路,只要發現有黃猄出現的地方,就用鐵夾子裝在那裡,不久就有黃猄肉吃了。。。。。。

小時候吃過箭豬,箭豬比刺猥大多了,身上的毛比箭還歷害,獵狗都怕箭豬,現在箭豬基本滅絕了。。。。。。

穿山甲那時也很多,穿山甲愛吃白蟻,所以有白蟻的地方就有穿山甲,只要發現有穿山甲的洞,山裡人就能捉到穿山甲,因為太容易捉捕,所以現在野過的穿山用也快絕跡了。。。。。。

山裡人靠山吃山,小時候我吃過的野味實在是太多太多了,我吃過猴子,山豬,黃猄,黑猄,山羊,抓雞虎,金錢豹,飛虎,灰虎,黃肚鼠,白肚鼠,藤鼠,果子狸,幹狸,白鼻狸,刀柄狸,希狸,野兔,芒鼠,山雞,竹雞,水雞,毛雞,半斤雞,寒雞,鷓鴣,老鷹,貓頭鷹,猴面鷹。。。。。。

小時候不懂事,什麼野生動物都吃,現在想想實在是罪過罪過,所,現在文明社會,人們懂得了生態平衡的千重要,很多野生動物都成了國家保護動物,所以我再也不吃野生動物了,同時也希望所有的人們都不要吃野生動物。。。。。。











老炒


小時候在老家,吃過的野味可太多了。

我家後面有一片樹林,一條河,小時候吃的野味一般都來自那裡。

1,知了

這個可能吃過的人比較多,在我們那叫爬炸。小時候夏天天快黑的時候,我媽就給我一個塑料瓶,拿著一個手電筒,帶我去房子後面的樹林捉爬炸。

那個時候,爬炸是剛從地裡破土而出,還在樹腰上,拿著塑料瓶輕輕一扣,再一抖,一兩個小時能抓大半瓶。晚上回家後,我媽會把它們倒進鹽水裡浸泡一陣,再加油鹽煎著吃,金黃焦脆,特別香。

2,水蛇

樹林後面有條不是很寬的河,但水挺深,河裡有很多水蛇。

有時候水蛇會上岸爬進家裡,看到院子裡突然出現條蛇,我會有點怕,但大人一點都不怕,還挺高興,來都來了,就別走了,一般下頓飯桌子上會多道肉菜。


3,蘑菇

還是後面那片樹林,一般下過雨,鬆軟的土地裡會冒出許多蘑菇,我媽一般都會在雨後給我找個小籃子,讓我出去採蘑菇,真·採蘑菇的小姑娘。

我把蘑菇採回來,我媽會洗一洗,切點肉,一起炒給我吃,童年回憶呀。


4,野魚野兔

這兩個是不分季節,只要能抓到或從別的地方搞到,就會喊親朋好友一起來吃的野味,但現在數量驟減,可遇不可求,再想像以前那些經常吃到,很難了。

寫到這突然有點想吃野魚了。


5,泥鰍

小時候泥鰍特別多,沒人特意去養殖,賣的還便宜,現在市場能買到的動不動就幾十塊錢一斤不說,大部人還是人工養殖的。

前一陣老家把一個池塘的水抽乾了,要重新建設,聽說裡面有許多野生泥鰍,我表哥知道這件事,特意開一兩個小時車前往,親自下手抓,只為吃一頓正宗的野生泥鰍,後來還在朋友圈曬圖,做了香爆泥鰍和椒鹽泥鰍兩種菜,隔著屏幕我感覺有點餓。


野味雖獨有魅力,但現在很多動物被列入了保護範圍,建議大家不要盲目亂吃,吃之前最好查一查,一起做守法愛法好公民。

最後,大家可以根據上面的野味,猜一下小編是哪裡人。


飲見調酒


很高興能回答這個問題。

這個問題,讓我想起了,那流著口水的童年時光。

對於很多農村長大的孩子來說,尤其是男孩兒,上樹捉鳥,下河摸魚,雪地追兔,都是令我們異常興奮的事兒,不僅能收穫快樂,還能吃到很多野味。下面就給大家分享一下小時候吃過的野味。

一: 斑鳩 小時候我們那邊斑鳩很多,會用彈弓打斑鳩的人也很多,我也學著大人們練就了一手打斑鳩的“好本領”。那個時候,吃斑鳩也不太講究,大多都用來煮湯了,味道很鮮美,肉吃起來,有點像鴿子肉,比雞肉也更嫩一些。甚至有時候,小夥伴們打到斑鳩後,直接像烤麻雀那樣,穿上鐵絲烤著吃,而且斑鳩毛也很好拔,烤熟之後,那味道,讓人口水直流,特別香,很鮮嫩。也有小夥伴,斑鳩毛也不拔,直接烤著吃,伴隨著羽毛燒焦的獨特香味,也別有一番滋味。

二: 青蛙 青蛙應該是我小時候最熟悉的小動物了。每次,下雨漲水,河邊,池塘邊,甚至地頭兒的水溝裡,到處都是,此起彼伏的蛙叫聲,聲聲入耳,很是聒噪。我和小夥伴們捉青蛙,主要是為了玩,之後就放了。而大人們捉,更多的為了吃。青蛙炒著吃最鮮美,我印象中,大人們炒青蛙,都是隻炒青蛙的兩個大腿,其它丟了不要,或者餵雞鴨。青蛙腿很好熟,而且,那時候也沒啥調料,只放不多的油和少量的鹽就行。村子裡的街坊鄰居,大家都很熟,誰家炒青蛙,小孩子們都會聞著香味過去,太香了,每次吃都會吃的滿嘴流油。

三: 野兔

比起小時候隨處可見斑鳩和青蛙,野兔算的上是難得的美味了。捉野兔,須在大雪過後,穿上膠筒鞋,帶上兔子鏟,最好再領著大黃狗,順著兔腳印,就可以找到兔子窩,無論是找兔子窩,還是追兔子的過程,都讓人很興奮。有經驗的大人們,一次出去能帶回來三四隻。兔子肉,做起來,也很簡單,可以煮這吃,也可以炒著吃,很有嚼勁,很香,而且兔子皮也可做成冬天的大衣領子。

以上三種是我小時候經常能吃到野味,現在回憶起,仍然覺得幸福滿滿。

時光匆匆,如今的野味大多成了保護動物。而童年的無憂無慮也隨著讓人流口水的野味一去不復返,留下的只有幸福的味道和美好的回憶。


巴山夜雨愛美食


本人七零後,大西北甘肅人,甘肅是全國經濟比較落後的,八十年代那會更是不用說,那時候我只有十幾歲,生在農村,離縣城比較遠,本來落後的甘肅而我還身處農村,我們這裡屬於乾旱地區,全是山地,靠天吃飯,所以生活水平差那是不用說的,我家鄉有一篇原始森林,主要生長油松和柏松,森林裡有很多不知名的野菜,還有很多小動物,山鼠啊,山雞啊等等。由於長時間吃不到肉和蔬菜,閒時約上小夥伴們去森林裡挖些野菜,但這些野菜我說不上名字。在就拿些繩子和糧食,繩子做成環固定好,上面撒些糧食,然後我們就去挖野菜,一直從早上到下午,野菜也挖夠了,也玩累了,就互相聯繫夥伴,方法是以吼為主,夥伴們都到來後就下山奔繩套而去,到哪裡收穫多多,有時候十幾個幾個不等。但是絕對不會空手。還有挖山鼠,一群小夥伴看見山鼠就追,追到洞穴裡就開始挖,或者把水罐到洞裡,山鼠嗆得不行就出來了,我們就有收穫了。這些野菜啊山雞啊山鼠啊拿回家讓媽媽剝皮拔毛收拾乾淨。能美美的吃一頓,現在生活水平好了,倒吃不到那樣的美味了,說起來都是回憶,那時候雖然清苦但很快樂。現在想起來那些野味真饞人。


車伕哥仔


阿彌託福,哦不對,是阿彌陀佛,罪過罪過。這個問題殺孽太重了……

我小時候吃過的野味還是有不少的。最多的是野兔,正式名稱應該是草兔。我家有一條狗,大概是傳說中的細犬,沒事兒就躥出去逮兔子,它自己也不會全吃掉,就是血肉模糊往院子裡一扔。那會兒生活條件差,也顧不上什麼衛生不為生,洗剝乾淨就給紅燒了。野兔吃的最多,我家窗戶下掛滿了兔子皮……

還有就是大雁野鴨之類的水鳥了。老家毗鄰東平湖,就是梁山水泊那個水泊,經常有水鳥棲息,拿火銃對著鳥群放一槍,總有幾隻被打中的。

還有一次是小學時候了,某天突降冰雹,電閃雷鳴,特別嚇人。雨過天晴之後,鄰居阿姨拿著麻袋就出去了。拎回來一麻袋鳥啊,主要是麻雀,也有灰喜鵲斑鳩之類,都是被冰雹砸死的……那一次紅燒油炸連吃好幾天,可以說是相當過癮了。

其實不止這些,成年之後在各種農家宴也吃過,像什麼山雞野豬,以及狍子。總的感覺就是野生的東西一般肉質柴而且硬,脂肪含量低,沒有香味兒,還不如家養的好吃。


五次方物語


哈哈,這個真吃過。這都是三十年前的事情了,現在很多都是三有動物了,別亂吃。


1.知了猴,也就是蟬的幼蟲了。這個是小時候,每個夏天最興奮的時候,看到地面上有個小孔就要去挖一挖。當然,如果在晚飯之後,天剛黑的時候,就可以拿著手電去楊樹林或者榆樹林裡面找了,這個時候知了剛上樹。運氣好,一晚上可以抓一飯碗。回到家,清洗乾淨,用淡鹽水泡上。第二天早晨,外婆會用油一炸,酥脆的外殼加上背部的軟肉,簡直是人間美味啊。

2.綠頭鴨,當時不知道叫叫綠頭鴨,就知道是水鴨子。沒見過活的,都是湖邊的親戚買魚乾的時候,跟漁民買到的。只有一個印象,那就是需要燉很長很長時間,否則根本就嚼不動,所以呢,這東西真的真的,不好吃。也就完全沒有念想。


3.螞蚱,這個東西咋說呢,就像縮小版本的知了猴,只能是烤乾炸脆了吃,然後只有一個脆脆的殼子,然後就沒有其他特別可吃的部位了。

4.麻雀,其實並沒不能算認真吃了。真的沒啥可吃的,當時的麻雀被認為是有害農業生產的,所以要被驅趕和捕殺,於是打下來的麻雀,很多都喂貓了。汗死。也有一些被小朋友扔進了夏天燻蚊子的火堆烤熟了,然而,真的沒啥可吃的。



5.野兔,現在想來應該是跑到外面的穴兔,因為它們是會打洞的。其實跟家養的兔子並沒有啥不一樣,只是多了很多草腥氣,而且肉比較柴。也不好吃。


總之野味沒啥好吃的,要相信,真正好吃的動物幾乎都被馴養了。

只有一個野味我服氣,那就是目前的網紅竹鼠,真的是好吃,脂肪和肌肉配合的剛好,又有足夠的鮮味兒,就是最美好的野味了。


植物人史軍


很榮幸能回答這個問題,我是夷人。

本人居住於有著古蜀王國之稱四川。四川多屬丘陵地帶山高林密,滋養著許多動植物。植物當中比較出名的就屬 金絲楠木了,而動物就數不勝數了,大熊貓不用說了吧,不過大熊貓我想誰都沒吃過吧!其它像野雞、野兔、獾、竹雞、鼯鼠、猴子、野豬、松鼠、白鷳……等等。

退回去二十年,那時候還沒有禁槍。山裡的人家家戶戶基本都有火藥槍也叫土銃。那年代物質匱乏,一到沒事或農閒的時候,大家都會拿槍進山打野味。

我家自然也少不了槍,父親是個鐵匠除了農忙的時候打鐵比較忙,一年到頭幾乎都是閒著的。所以父親一沒事就進山打獵。野雞野兔幾乎家裡就跟吃飯一樣頓頓都有,因為那時野雞野兔太多了,不像現在因為農名打除草劑的原因,現在別說吃,連看都看不到了。

野豬不是經常抓到,但抓到一隻一般都能吃很久,記得父親抓野豬都是放夾子。把夾子放在野豬經常走的地方,沒隔幾天去看一下就行了。

最好吃的就屬 果子狸跟竹雞了,果子狸跟竹雞都是要晚上去捕捉。因為果子狸屬於夜行性動物,白天獵人到果樹下看到有果子狸拉的屎,到了晚上就回去那裡捕捉。而竹雞的話晚上最好捕,到了晚上竹雞在樹上都是一排一排的站著,一獵槍可以打好幾只下來。

很多野味都現在都絕種了,有的是棲息地的改變,有的則是人類的捕殺。現在吃的基本都是人工養殖的。很懷念小時候那種天天有野味吃的日子。







夷人


許多美食在隨著時間的流逝而逐漸消失,兒時的眾多美味在現今也是難尋蹤跡。作為80後的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小時候吃過的四種炸食了,其食材都是在田間地裡抓回來的。說到這裡,不知你想到了什麼沒有,如今雖然偶爾也能吃到,但不知道是因為生活條件好了,還是都是人工養殖的原因,再也找不到原來的味道了。

NO.1炸螞蚱

說起螞蚱,那是很多人的童年回憶了,年紀大的人小時候都吃過燒螞蚱,這裡說的燒是直接放到火上烤,烤熟後撒點鹽,然後就直接吃,由於火候控制不好,要麼是不熟,要麼就是烤糊了,那時還覺的是美味,現在回想起來,那味道真不怎麼樣。

後來,生活條件好了,螞蚱的做法也升級了,捨得放些油炸著吃了,將螞蚱炸至變脆呈深紅色,再撒點鹽,那叫一個香。

NO.2炸知了猴

知了猴是知了的幼蟲,各地的叫法不同,在炎熱的夏季,晚飯過後,閒來無事,抓知了猴就是小夥伴們重要的娛樂項目了。知了猴在夏季的傍晚開始從土裡爬出,在其蛻變成知了之前將其捉住並溺死,否則就不能吃了。

現在才知道知了猴的營養價值,小時候只是為了好吃,將溺死的知了猴洗淨,就可以炸來吃了,炸好後放些椒鹽,咬上一口口齒留香。

NO.3炸青蛙

小時候吃的青蛙都是自己捉來的,口感不是現在人工飼養的牛蛙所能比的,只是沒有牛蛙肉多。在夏季的雨後,拿著手電筒,沿著水溝找,一會兒就能抓很多。

現在青蛙的吃法有很多,但小編個人感覺還是小時候簡單炸透後,再撒些鹽的做法才是最美味的,那才叫外酥裡嫩,連骨頭都是酥的。

NO.4炸麻雀

麻雀是全國各地都有的一種小型鳥類,各地的叫法略有不同。好像現在已經是保護動物,不能隨意抓捕了。記得麻雀是小編小時候可以吃到的為數不多的飛禽之一,抓麻雀也是孩子們假期裡的一大樂趣,那真是樂此不疲啊。

抓到十幾只麻雀就可以炸一盤了,炸好的麻雀呈金黃色,既酥脆又不油膩,至今仍讓小編念念不忘,不知何時才能再食此味。

可以說炸螞蚱、炸麻雀、炸知了猴、炸青蛙是小編小時候吃過四種絕世美味了,現在回想起來,仍覺口有餘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