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陽日報」扶貧車間促共贏 多項舉措助脫貧——隆回縣精準扶貧系列報道之二

11月2日出版的《邵陽日報》在二版發表題為 《扶貧車間促共贏 多項舉措助脫貧》的文章,推介隆回縣脫貧攻堅工作經驗和做法。

「邵陽日報」扶貧車間促共贏 多項舉措助脫貧——隆回縣精準扶貧系列報道之二

扶貧車間促共贏 多項舉措助脫貧

——隆回縣精準扶貧系列報道之二

邵陽日報記者 蘭紹華 通訊員 羅佳成 曹良海

企業建在家門口,掙錢就在村裡頭。10月21日,湖南和亞運動用品有限公司金石橋鎮金南村扶貧車間開業投產,261名村民實現就近就業,其中,貧困勞動力60人。這是隆回縣積極推進就業扶貧的一個縮影。

今年來,隆回縣緊緊圍繞“就業一人,脫貧一家”的工作目標,及時制定出臺切合實際的就業扶貧政策。該縣以就業扶貧服務中心和農村勞務經紀人為依託,紮實開展貧困勞動力信息採集與維護、就業技能培訓、“311”就業服務、勞務協作脫貧、就業扶貧政策落實、就業扶貧車間的建設等工作,助力脫貧摘帽。

扶貧車間 力促共贏

三閣司鎮中洲村扶貧車間,由湖南和亞運動用品有限公司投資2300萬元建成投產,共有員工140多人。該車間採用貧困戶優先就業的模式,解決了87戶建檔立卡貧困戶的就業問題。

53歲的中洲村村民石冬連,之前在東莞務工10年。為照顧小孩和年邁的婆婆,她於2015年回村務農,收入微薄。現在,她每天走路十幾分鍾就能到達扶貧車間,主要工作是給鞋面刷膠。和石冬連差不多年齡的工人,在這裡並不鮮見。“扶貧車間”花名冊顯示,約七成工人在40歲至55歲之間。

和亞運動用品公司負責人謝銀說,中洲村扶貧車間主要負責鞋面配套,目前運營良好,每月出貨量達4萬多雙。在隆回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該公司將“優勢產業下沉”與“扶貧車間設立”相結合,除了新投產的金石橋扶貧車間外,還將在六都寨、巖口等鄉鎮建立多個扶貧車間,預計可提供上千個就業崗位。

今年,為更好地鼓勵企業和相關組織積極吸納貧困家庭勞動力就地就近就業,促進長效脫貧增收,隆回縣進一步細化了扶貧車間建設的標準和相應補貼辦法,下發了《關於開展就業扶貧車間創建工作的通知》。以中洲村扶貧車間為例,現在,該車間已申報了場地費補貼6.8萬元、以工代訓補貼2.4萬元。

目前,該縣已認定的69家扶貧車間,共開發崗位504個,崗位招聘人數7275人,吸納就業人數3336人,其中貧困勞動力就業1003人。

該縣山界回族鄉架梘村扶貧車間採用“公司+村集體+貧困戶”的利益聯結機制,由公司對貧困戶進行免費培訓,長期不間斷提供訂單、負責銷售。貧困戶培訓期間月工資1500元保底,包吃住,正式上崗後,實行計件工資,多勞多得。目前,扶貧車間800平方米的廠房已建成,並投入使用,主營業務從製衣加工和農產品電商做起。架梘村扶貧車間不僅帶動村民學技術就業,而且產權和收益均為村集體所有。

扶貧車間實現了“貧困戶、企業、村集體”三方共贏,貧困戶“足不出戶、就地致富”,企業整合資源降低運營成本,村集體也獲得了租金收入。

多項舉措 助力脫貧

除了扶貧車間,隆回縣還積極推進職業培訓、轉移就業、開發公益性崗位等工作,助推脫貧摘帽。

今年,該縣在以往工作基礎上,結合實際,對勞務經紀人和各鄉鎮與就業扶貧工作相關人員進行了業務培訓。同時,下發了《關於開展就業扶貧車間創建工作的通知》《關於規範隆回縣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交通補貼發放辦法的補充通知》等一系列文件,將就業扶貧工作任務分解給各個鄉鎮(街道),並加大了職業培訓力度。截至8月30日,該縣共完成職業培訓6452人。

李秀霞是隆回縣城人,先天性雙目失明,一級殘疾。她家是建檔立卡貧困戶,享受低保政策,子女讀書享受教育扶貧政策。她經過職業培訓後成為盲人按摩師,在按摩中心做兼職,每年能增收6000多元。同為盲殘人士的錢垂偉,早年靠技能培訓當上了按摩中心老闆。現在,他的店裡有十多名盲殘人士務工,靠按摩技能實現脫貧。

就業培訓,使貧困人口獲得了技能,增強了就業競爭力,激發了脫貧信心。今年來,隆回縣在長沙開展勞務對接6次,在縣內召開各種大型招聘會6場次,吸納1700人在縣高新區企業就業。其中,貧困勞動力388人,推薦去縣外就業156人。根據省平臺數據顯示,截至今年8月底,該縣共有建檔立卡農村貧困勞動力86259人,已就業58071人。

此外,該縣大力開發扶貧公益性崗位,今年共吸納貧困人口2515人就業,他們的就業崗位包括生態護林、農村保潔、道路維護、水庫看護、人社協理、孤寡老人看護等。

該縣大水田鄉木瓜山村7組貧困戶趙美連的丈夫患病,需經常服藥,兒子也患病。以前,家裡除了2畝水稻,養了一些雞鴨外,沒有其它收入來源。2017年9月,趙美連被聘為村級保潔員,每月收入1200元,經濟狀況好了許多。今年,她丈夫做手術,花了一些醫療費用,但享受了健康扶貧有關政策,經濟壓力減少了許多。趙美連說:“我家情況特殊,出去務工基本不可能。在家門口就能有保潔員的固定收入,脫貧沒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