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無前例!深圳向全球集中推介30平方公里產業用地,哪些產業有機會

11月5日,深圳在產業領域又推出了大動作。

上午9點半,深圳在市政府新聞發佈廳舉行“30平方公里產業用地全球推介計劃新聞發佈會”。

2016年,深圳出臺《關於支持企業提升競爭力的若干措施》,提出加強產業用地統籌管理,確保中長期內全市工業用地總規模不低於270平方公里,占城市建設用地比重不低於30%。

深圳全市的建設用地規模約為900平方公里,土地開發強度已逼近極限,此次一次性集中拿出30平方公里產業用地向全球推介,可謂史無前例。

深圳常務副市長劉慶生在發佈會上表示,“大家經常聽到議論,深圳沒有土地,但這個問題需要用辯證的思維來看待,只要是符合深圳未來發展定位的產業,願意到深圳來的,我們非常歡迎,用地予以保證,要多少地給多少地。”

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聯合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在今年出臺了《關於促進工業區轉型升級支持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工作方案》,其中提出,在空間上,以政府主導的連片工業區為突破,打造具有持續增長動力和全球競爭力的產業發展新引擎,以市場主導的各類工業區為主體,激發一批工業區自主轉型升級典範。力爭實現全市工業區向創新驅動、功能完善、空間優質、成本適中、集約高效的高質量產業空間轉型。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發佈會上了解到,此次推出的30平方公里產業用地中,位於深圳市域範圍內的約25平方公里,另有約5平方公里位於深汕特別合作區,共有35個地塊,面積大於1平方公里的地塊共有9個,面積最大的地塊達到4.8平方公里,位於光明科學城。

具體來看,以新興產業、先進製造業為主導的片區主要分佈在寶安、龍崗、龍華、光明、坪山和深汕合作區;以總部基地為主導的片區主要分佈在南山和福田;以科技研發為主導的片區主要分佈在光明和大鵬;以高端物流為主導的片區主要分佈在寶安和鹽田。

簡單梳理可知,除了羅湖區之外,深圳其他各區都參與了此次產業用地集中供應。

圍繞本次推出的30平方公里產業用地,深圳將重點佈局3個方面,重大創新載體,新興產業集群和產業鏈重點領域關鍵環節,包括新型顯示器件產業集群、人工智能產業集群、生物醫藥產業集群、集成電路、射頻器件、微機電系統、核心工業軟件、醫療影像設備等領域的設計、研發、製造中試環節等。

據深圳發改委主任聶新平介紹,12月中旬,深圳還將舉辦全球招商大會,屆時將發佈更為詳細的產業政策和地塊信息。

11月4日,深圳統計局發佈了今年前三季度的經濟數據,GDP增速為6.6%,其中第二產業增速為5.5%,這對比上半年第二產業7.3%的增速下降了1.8個百分點。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同期的0.1:40.2:59.7調整為今年前三季度的0.1:39.3:60.6。

劉慶生在發佈會上介紹,深圳的一產比重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二三產的比重大約為四比六,意味著深圳的發展結構中,以工業為代表的第二產業發揮著支撐性、基礎性的作用,是深圳工作的重中之重。去年深圳規上工業的產值突破了9000億,成績不可謂不大,但如果橫向縱向分析的話,深圳還應該做得更好。

劉慶生還表示,從地均產出的角度來看,深圳每平方公里的產出大約為13億元,香港大約為21億元,新加坡大約為33億元,紐約接近90億元;從人均產出的角度,深圳大約是28000美元左右,香港、新加坡、東京、紐約等城市都大幅超過深圳。

“這種現狀,支撐不了(深圳成為)全球標杆城市,我們必須要進一步努力,使深圳發展的能級更高,更強。”劉慶生說。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