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F]供應鏈金融市場解析

供應鏈金融前景越來越廣闊,市場規模持續增長,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參與進來。那麼,供應鏈金融的萬億市場在未來將如何發展?

[SCF]供應鏈金融市場解析

從2019年2月國務院頒佈的《意見》十二原文中可以看出,國家已經承認供應鏈金融在面對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上起到了有效的緩解,未來相信更多的企業會參與其中。

原文如下:

《(十二)減輕對抵押擔保的過度依賴。商業銀行要堅持審核第一還款來源,把主業突出、財務穩健、大股東及實際控制人信用良好作為授信主要依據,合理提高信用貸款比重。商業銀行要依託產業鏈核心企業信用、真實交易背景和物流、信息流、資金流閉環,為上下游企業提供無需抵押擔保的訂單融資、應收應付賬款融資。》

供應鏈金融的參與主體

1.金融機構

在供應鏈金融中為中小企業提供融資支持,通過與支持型企業、核心企業合作,在供應鏈的各個環節,根據預付賬款、存貨、應收賬款等動產進行“量體裁衣”,設計相應的供應鏈金融模式;金融機構提供供應鏈金融服務的模式,決定了供應鏈金融業務的融資成本和融資期限。

2.中小企業

在生產經營中,受經營週期的影響,預付賬款、存貨、應收賬款等流動資產佔用大量的資金。而在供應鏈金融模式中,可以通過貨權質押、應收賬款轉讓等方式從銀行取得融資,把企業資產盤活,將有限的資金用於業務擴張,從而減少資金佔用,提高了資金利用效率。

3.支持性企業

供應鏈金融的主要協調者,一方面為中小企業提供物流、倉儲服務,另一方面為銀行等金融機構提供貨押監管服務,搭建銀企間合作的橋樑。對於參與供應鏈金融的物流企業而言,供應鏈金融為其開闢了新的增值業務,帶來新的利潤增長點,為物流企業業務的規範與擴大帶來更多的機遇。

4.核心企業

在供應鏈中規模較大、實力較強,能夠對整個供應鏈的物流和資金流產生較大影響的企業。供應鏈作為一個有機整體,中小企業的融資瓶頸會給核心企業造成供應或經銷渠道的不穩定;核心企業依靠自身優勢地位和良好信用,通過擔保、回購和承諾等方式幫助上下游中小企業進行融資,維持供應鏈穩定性,有利於自身發展壯大。

供應鏈金融商業模式

1.銀行主導的供應鏈金融

以銀行作為外部金融主體的供應鏈金融體現出明顯的安全邊際,在貸款、授信、質押中強調各類憑證的有效性和真實性,對不符合資質的企業零容忍。同時,銀行也憑藉其金融系統職能,能夠幫助供應鏈企業做好中間環節服務,如資信調查、匯兌等。在銀行主導的供應鏈金融中,銀行是主要風控主體,由此導致在選擇供應鏈企業時,規模較大、資金數據全的企業成為銀行的優先偏好。而與此同時,銀行的資金借貸成本也相對較低。

2.第三方支付主導的供應鏈金融

第三方支付承擔的主要是通道功能,即交易中介,據此也會衍生出大量的數據。這些沉澱的數據一方面用於自身增值業務的拓展,另一方面也可以和銀行及其他外部金融機構合作,用於對供應鏈企業的資金、資產評估,賬戶管理,以數據打通整個鏈條。在這一點上,一些行業內的支付企業,有著不同場景下得天獨厚的先入優勢,憑藉對不同行業特性的瞭解,將數據+風控有機結合,不僅降低了供應鏈金融的風險,也讓資金供需雙方實現了高效對接。

3.電商主導的供應鏈金融

電商鏈條下的融資受控於平臺的風控要求,但形式較為多樣。以阿里巴巴為例,目前該平臺上共有3種主要的供應鏈金融產品:淘寶小貸、阿里小貸和合營貸款。額度從5萬-200萬元不等,可根據企業需求按日計息,隨借隨還。利息水平略高於銀行利率水平,但最高不超過萬分之六/每日。

4.供應鏈/物流企業主導的供應鏈金融

供應鏈或物流企業主要是通過預付類產品幫助供應鏈企業融資的。以怡亞通為例,在獲得採購商的委託合同後,其可以在客戶資源系統內匹配合適的供應商,並通過電匯、信用證或保函的方式代客戶墊付貨款,其後將貨物運送至客戶時收取貨款;而對於生產商而言,當怡亞通為其承運貨物時,怡亞通代採購商預付貨款,使得生產商能夠及時回收資金用於下一輪投產。

供應鏈金融重要意義

 在“供應鏈金融”的融資模式下,處在供應鏈上的企業一旦獲得銀行的支持,資金一旦注入企業,也就等於進入了供應鏈,從而可以激活整個“鏈條”的運轉;而且藉助銀行信用的支持,還為中小企業贏得了更多的商機。

1.發展供應鏈金融可以實現四流合一

供應鏈金融很好的實現了“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商流”的四流合一。

物流:物質資料從供給者到需求者的物理運動,包括商品的運輸、倉儲、搬運裝卸、流通加工,以及相關的物流信息等環節。

資金流:是指採購方支付貨款中涉及到的財務事項。

信息流:在整條供應鏈中,和物流、資金流相關聯的各類訊息,也是物流和信息流的一部分,包括訂購單、存貨記錄、確認函、發票等。

商流:在供應鏈中,上下游供應商的資金鍊條均可被金融服務機構整合,從而形成商流。

在供應鏈中,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商流是共同存在的,商流、信息流和資金流的結合將更好的支持和加強供應鏈上、下游企業之間的貨物、服務往來(物流)。

2. 發展供應鏈金融有利於整個供應鏈鏈條的運轉。

為了確保整條供應鏈能夠順利進行,企業就必須縱觀全局,瞭解上、下游的企業具體情況,以及與之相關的物流和資金流的信息。

在許多案例中,我們可以發現供應鏈一旦出現了問題,基本上都是由於供應商無法正常按照合約(如:質量、數量、日期等)提供產品所引起的,並非是採購商無法支付貨款所引起的。因此作為下游的企業更應當與上游供應商保持緊密聯繫,及時瞭解供應商的各種信息,避免因供應商無法及時交貨而引起的供應鏈的中斷。

3.發展供應鏈金融可以藉助金融產品完善供應鏈管理

  在當前的金融市場上有許多方法可以加強企業的供應鏈管理效率,其中使用最為廣泛的就是銀行的供應鏈金融產品。目前有一種現象,就是銀行和企業之間缺少一定的必要溝通。銀行一般不會了解到企業的現金管理和營運資金的情況,除非是和自己業務有密切管理的企業信息。這樣的話,在單獨開展相應的融資服務的時候,銀行就會面臨很大的信用風險,企業當然也無法針對自己的資金狀況尋求到更為合適的銀行產品。

開展了供應鏈金融之後,這種局面就會得到很好的改善。因為供應鏈金融是基於供應鏈中的核心企業,針對它的上、下游企業而開展的一種金融服務。通過供應鏈金融將上、下游企業和銀行緊密的聯繫起來。供應鏈金融使得整根鏈條形成了一個閉環模式,銀行能夠準確地掌握各個環節上企業的信息。銀行通過核心企業的優質信譽,為它的上下游提供金融服務,在一定程度上規避的風險係數。企業通過銀行的幫助,也能夠做到信息流、物流、資金流的整合。在收到對方支付的款項之後,企業就可以及時地將物流進行跟進,這樣就實現了資金收付的高效率,加速了整條供應鏈的物流和資金流的高速運轉,提升了整體價值。

供應鏈金融發展趨勢

首先,將向更加細分行業發展,更加專業化、服務精準化

在線供應鏈金融在不同行業的應用,必然衍生出不同的行業特性,這將促使在線供應鏈金融向更細分、更精準、更專業的方向發展,產業在線金融的綜合服務將逐漸走向成熟。

[SCF]供應鏈金融市場解析

近幾年,各大金融機構已在細分產業、細分領域展開了線下的供應鏈金融,如民生銀行打造乳業產業鏈金融,與國內某知名乳製品企業合作,專門為其及上下游提供適合的金融服務。在線供應鏈金融會繼續沿用這一思想和模式,根據金融機構自身優勢和特點,在細分領域為客戶提供更加專業的金融服務。

其次,逐漸改變商業銀行原有信用評估體系。

信息獲取的成本將大大降低,信用體系將進一步完善,不同金融機構之間的數據將會實現共享。

在線供應鏈金融通過互聯網深度應用,交易、物流等數據將更加容易獲取,並經過大數據技術處理,形成特定信用報告,方便金融機構更好地去判斷和決策。

再次,大數據應用得到充分體現。

金融機構對貸款企業或貸款對象的監控,將從財務報表等靜態數據,轉變為動態數據的實時監控,將風險降到最低。目前已有大數據機構與金融機構合作,為企業客戶量身定製企業版的“體檢報告”,依託豐富的真實數據來源和大數據處理技術,計算出各標準數據的區間範圍,通過上下游企業數據的匹配,對其資信進行合理判斷。

此報告最大的亮點是數據實時變化,並提供了部分數據變化預測,對業務週期全程化進行監控,能夠做到及時通知和給出建議,從而將金融機構風險降到最低。

最後,與產業電商的深度結合推動產業金融走向成熟。

展望未來,傳統企業仍是中國經濟的重要支柱,電子商務本身並不能改變物流管理、資源調配和支付結算的本質,但卻可以極大地提高效率。

傳統產業鏈的電子商務化是未來實現企業利益的最大化和提升全供應鏈競爭力的必然趨勢。在這一過程中,產業電商和在線供應鏈金融的結合將日趨緊密,勢必衍生出更多新的增值服務,產生新的行業生態,推動產業金融服務的模式逐步走向成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