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法的流暢性與連貫性,與身體重心的位置,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想必各位球友都知道,在打羽毛球的過程中,要想把球回到位,身體重心的位置佔有重要的作用,在平時生活中,如果重心不穩,可能連站都不能站穩,在球場上也是同理,如果不能控制好自己的重心,要麼被對方牽著打,要麼就是出現各種回球不到位的被動狀況。



步法的流暢性與連貫性,與身體重心的位置,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只有控制好重心,才能提前到位,才能爭取每一拍球的主動性,回擊球時才更能遊刃有餘,重心位置,影響啟動,從而影響身體的到位情況。步法的流暢性與連貫性與身體重心的位置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步法的流暢性與連貫性,與身體重心的位置,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步法好的體現:一是移動快速到位,二是身體重心穩定。啟動速度和重心的調整有著密切關係,重心越穩越不利於啟動,啟動,二次啟動都與重心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步法的流暢性與連貫性,與身體重心的位置,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李宗偉觀察到林丹啟動向後移動時,手腕變向,打了個網前,林丹靠著自己的二次啟動,把球救起;

在羽毛球場上,重心一般分-前、後;左、右;高、低,一般而言,防守時,雙腳的前腳掌撐地,腳跟微微踮起,重心靠前;進攻時,重心一般集中在右腳上(以下都以右手持拍為例),重心“高和低”指的是:當你處於進攻時,重心要提高,以便能快速連貫下一拍;



步法的流暢性與連貫性,與身體重心的位置,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當你處於防守時,重心要降低,更容易控制球路。



步法的流暢性與連貫性,與身體重心的位置,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重 心 應 用 的 技 巧:

①:在預判的同時,啟動重心,當對方即將擊球時,預先稍稍上提身體重心,並讓重心自然落在自己稍靠前站的前腳掌上,上提身體重心時兩腳可稍離地,但不宜提得太高,關鍵是要把握好上提重心的時機,過早和過遲都將不利於啟動。

②:當你要啟動向前移動時,在腳步移動的同時,先將身體重心前移,並使身體前傾,這樣啟動要比先出腳、再移身體重心要快得多。



步法的流暢性與連貫性,與身體重心的位置,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③:當你要向右側並步時,應先將重心移至你的左腳,然後再把重心移到右側,向左側移動時則相反。



步法的流暢性與連貫性,與身體重心的位置,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④:當你在後場起跳殺球后,應儘量使你的左腳後撤落地,由於你的重心偏前較多,你的右腿必然前跨以維持身體平衡,從而也就加快了你殺球后上網的速度。



步法的流暢性與連貫性,與身體重心的位置,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⑤:當進攻準備擊球時,兩腿不要分得過開,也不宜屈膝過多(特殊情況除外,如接對方中場殺球時),否則將有利於重心的穩定,而不利於平衡的打破。

⑥:主動的擊球一般都是在身體前方或重心前擊球,而且擊球完後身體、重心向前;被動的球一般都是在身體後或重心後擊球,擊球后身體重心向後倒。

⑦:如果你能提前看到對方身體的重心移動趨向,然後把球打到相反的方向,肯定會給對方造成被動局面。



步法的流暢性與連貫性,與身體重心的位置,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⑧:被動球要接好,一定要重心穩定;被動接球后,首先要做的就是調整好身體重心,比如通過擊出高遠球來獲得調整重心的時間。

⑨:重心所在的身體一側,是發力的一側;重心所在的腳是發力腳,重心不在的腳是移動腳,很多人都在場上打球時,感覺晃晃悠悠,很明顯就是重心來回擺動的原因,移動中身體重心的搖擺和不必要的起伏,主要指擊球者的上身在移動的過程中,前後、左右晃動或仰伏過大,身體的基本姿勢缺乏必要的穩定性。



步法的流暢性與連貫性,與身體重心的位置,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這種現象不但在初學者身上容易發生,在很多老手身上也經常發生,這種重心的不穩定,對於擊球的控制非常不利,譬如在移動時,兩膝屈伸幅度過大,或兩腳過多地跳躍,造成移動中身體重心不必要的上下起伏;

在上網移動到位制動時,雖然腳步動作完成得較好,但不注意同時利用背肌的力量,克服上體向前運動的慣性,而任其前傾,使膝蓋超過腳尖,長此以往,膝蓋將承受不可逆轉的損傷;



步法的流暢性與連貫性,與身體重心的位置,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在後退擊球移動中不注意保持身體重心的穩定,上體過於左右晃動;擊球后,球拍不及時收勢回位,隨勢動作過大而造成人體擺動幅度過大等。



步法的流暢性與連貫性,與身體重心的位置,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移動中出現重心不穩定,除了會影響擊球者的移動和回動速度外,對擊球的質量和穩定性也會帶來極其不利的影響。



步法的流暢性與連貫性,與身體重心的位置,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平時多練習基本的動作及熟練的步法,對於穩定重心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平時練習打球時,要多體驗重心不同,對啟動、擊球穩定等各方面的影響,找到擊球時最合適的重心擺放位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