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荒野
提及晉朝的北府軍,很多歷史愛好者必然想到的是那場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淝水之戰。
但其實在淝水之戰後,北府軍依然有很多亮眼表現。
比如東晉義熙五年(409年),當時的東晉名將、後來的宋武帝劉裕率領北府軍出師北伐,目標直指鮮卑慕容部在山東半島建立的南燕。
當時燕軍主力近10萬人猥集在臨朐城。聞聽晉軍已迫近臨朐,慕容超命公孫五樓率騎兵4萬去佔據四十里外的巨蔑水(山東境內古彌河,疑在今臨朐城南約四十里處的冶源水庫附近)。結果,公孫五樓與戰不利,退回臨朐城。
在之後的臨朐大戰中,劉裕命令將4000輛戰車放在大軍兩翼,以防止敵騎衝突,戰車上都張掛布幔,以遮擋敵軍的弓矢。同時再以輕騎兵在外圍遊走,作為步兵的支援。
而燕軍聞知晉軍已到,便傾巢而出以重甲騎兵猛攻晉軍。北府軍劉藩(劉裕北府起事二十七將之一,劉毅之弟)、劉道憐(劉裕之弟)、劉敬宣(劉牢之之子)等部合力迎擊。北府軍以車阻騎的戰術佈置收到了良好效果,燕軍鐵騎雖然勢大,卻不能衝破北府軍的步兵方陣。兩軍交戰半天未分勝負,劉裕看出燕軍後方命門所在,命大將檀韶(檀道濟之兄)、向彌、胡藩等人率輕騎進攻防守空虛的臨朐城。臨朐的燕軍此時都在城南與晉軍大戰,城內守軍數量少得可憐。檀韶等人一擊得手,打破臨朐城,拔掉慕容超的牙旗,俘獲慕容超所用御馬、步輦、玉璽、豹尾等,慕容超遂逃向城外的段暉部。燕軍後院起火,無心戀戰,北府軍趁勢猛攻,遂將燕軍擊潰,當場斬殺南燕兗州刺史段暉等10名大將,並在之後圍困住南燕的都城廣固。最後,北府軍攻破城池,南燕皇帝慕容超逃跑不成,被北府軍生擒,不久後被斬於建康。東晉因之收復山東泰山以東的疆土。
又比如,義熙十二年(公元416年),劉裕率領北府軍北伐羌族人姚萇在關中和隴右地區建立的後秦。
第一路,北府軍頭號大將王鎮惡、檀道濟出壽陽攻項城、潁川方向,目標是洛陽。攻入河南的北府軍銳不可當,連克新蔡、項城、潁川,俘虜潁川太守姚坦、大將楊業、新蔡太守董遵等。潁川以北的後秦部隊無不望風而降。
期間,北府軍在黃河沿岸畔城附近(今山東聊城西),擺下卻月陣,大破支援後秦的北魏騎兵。
北府軍一戰擊敗北魏部隊後,隨後沿河西上,最後一舉攻破長安。後秦主姚泓只好率宗族出降。姚泓本人被押送至建康斬首,宗族子弟皆被殺。後秦遂告滅亡。
總之,劉裕北伐南燕、後秦,收復山東、河南、淮北和關中大片失地,將東晉疆土擴至極大。其賴以成事的,都是北府軍。劉裕代晉建宋後,北府軍由地方部隊升級為中央軍,成為劉宋皇帝直接控制的軍事力量,是其皇權政治的基礎。北府軍重鎮京口也結束了東晉年間由大族勢力控制的狀態,改由劉宋皇室子弟直接鎮守。自此之後,南北形勢逐漸趨於穩定,作為北府軍基礎的北方流民逐漸減少,兵員漸漸枯竭。特別是劉宋立國前後,隨著劉敬宣、王鎮惡、檀道濟等一批北府舊將逐漸凋零,北府軍在劉宋文帝后已慢慢不再存在。
冷兵器研究所
東晉,一聽把這名字就覺得這是一個特沒有存在感的王朝,偏安南方的一個小朝廷,跟南宋差不多的存在,但是與南宋比相差甚遠吧!東晉王朝的成立其實很有戲劇性,他不是西晉王朝滅亡後,由西晉的皇室主動轉移到南方成立的王朝,他真正意義上來說是一個南方士族共同協商出來的結果,西晉滅亡了,南方的士族覺得咱們由必要成立一個新的王朝,雖說沒有這個王朝,南方依然會是由南方士族掌握,但有個名義好聽點不是,於是商量著成立了東晉這個朝代,正好,他們那有一個郡守是司馬氏後裔司馬睿,得皇帝就你了!這意思就是成立王朝很重要,誰當皇帝不重要!反正就是個擺設!
整個東晉就是這樣一個存在,司馬氏的主要任務就是當皇帝,士族的主要任務就是管理國家!真正的沒有立憲的君主立憲制!東晉的主要權利歸於四大士族輪流掌權,它從來就不是一箇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而當四大家族消失的時候,東晉也就到了滅亡的時候,不是士族子弟的劉裕廢了皇帝,建立了宋!
廢話了這麼多該說說咱們文章的主角了,北府兵,按說,像這樣一個鬆散的國家不會產生什麼什麼厲害的人物,厲害的軍隊,跟強字根本搭不上邊!但是就是在四大家族的謝家掌權的時候,謝家的謝玄組建了一支軍隊,成立這支軍隊的主要目的就是防禦逐漸強大的北方前秦王朝!那意思就是如果北方沒有強大的王朝,就根本不需要成立軍隊來防禦,這得是多粗的神經啊!
謝玄成立的這支軍隊就是北府兵,兵員全部是從北方逃難過來的災民中挑選,這些流民大多顛沛流離,吃盡苦頭,每個人都是從胡人的屠刀下逃脫的!國恨家仇,已使他們頑強如石。為了生存,很多流民都拉幫結派,組成武裝,在打家劫舍中練就了一身好功夫,他們中的首領謂之“流民帥”,這樣一批人不需要進行過多的培訓,只要將他們組織起來,讓他們勁往一處使,心往一處想,就是一支勁旅了。流民很多,而且個個生性勇猛,這就是謝玄為什麼能在短期內組建出如此彪悍軍隊的原因了。
只是勇猛還不行,得要心齊,由個共同的奮鬥目標啊,這個共同目標很好找:殺胡!哪一個不是被胡人弄的家破人亡,哪一個家裡沒有家人被胡人屠殺過,妻兒老小都被胡人當食物給吃了,還有比這更大的恨嗎!只要說是殺胡,拼死都能願意!他們已經帶著殘餘的親人避禍到南方了,但是胡人連南方都不放過,又來!現在好不容易有人領導抗擊,有人發錢發兵器,讓大家敞開了殺胡,有仇不報,更到何時!真真到了聞戰而喜的地步!而且,當時的北府兵待遇是非常好的,謝安可說是傾國家之力,保證這支部隊的供給,國家增稅,百官減薪,目標只有一個,就是扶持北府兵。
北府兵兵精糧足,士氣昂揚。跟這支勁旅相比,前秦軍就真可謂是烏合之眾了。前秦剛剛統一北方,自己家裡還沒安穩呢,就火急火燎的揮兵來攻,軍隊裡更是成分複雜,各個民族,各個階層的都有,軍隊數量太過龐大,指揮體系混亂不堪,就這樣苻堅都敢揮兵來攻!作死啊!
苻堅大舉入侵東晉,計步兵六十餘萬,騎兵二十七萬,由苻融和慕容垂率步騎二十五萬為前鋒,共計八十七萬餘人,只這數量,在整個中國冷兵器戰爭歷史上都是數得著的!要知道淮海戰役國民黨也就出了八十萬人!解放軍才六十萬!而當時東晉北府兵也就八萬人,十倍的差距!八萬對陣八十七萬,聽著就能絕望的對壘!
史書上留名的淝水之戰開始了,對於這場戰爭史書上是這樣描寫的:前秦的軍隊緊逼淝水而佈陣,東晉的軍隊無法渡過。謝玄派使者對陽平公苻融說:"您孤軍深入,然而卻緊逼淝水部署軍陣,這是長久相持的策略,不是想迅速交戰的辦法。如果能移動兵陣稍微後撤,讓晉朝的軍隊得以渡河,不也是很好的事情嗎!"前秦眾將領都說:"我眾敵寡,不如遏制他們,使他們不能上岸,這樣可以萬無一失。"苻堅說:"只帶領兵眾稍微後撤一點,讓他們渡河渡到一半,我們再出動鐵甲騎兵奮起攻殺,沒有不勝的道理!"苻融也認為可以,於是就揮舞戰旗,指揮兵眾後退。前秦的軍隊一退就不可收拾。
這一戰,八萬北府兵各個以一當百,殺得前秦軍隊狼狽逃脫,以一敵十,仍是所向披靡!國仇家恨,男兒報仇就在此時!這一戰贏得漂亮,贏得酣暢淋漓!八萬北府兵打出了他們的赫赫威名!打出了中國歷史上最輝煌的以少勝多的戰例,打出了漢族對胡人種族的壓倒性勝利!漢人不可欺!漢人不能辱!
北府兵憑藉這一戰,名列中國古代五大精銳部隊之列,與唐之玄甲,宋之背嵬一起名垂青史!壯哉!北府兵!
古國筆記
“北府兵”又稱“北府軍”,是東晉謝玄組建的軍隊。最出名的一戰就是“淝水之戰”,以少勝多擊敗前秦苻堅軍隊的主力聯軍,前秦敗亡,穩定了東晉王朝岌岌可危的局面,形成南北朝對峙的局面,“北府軍”功不可沒。(謝玄雕像)
“北府軍”的組建和得名。
東晉建國始於“門閥士族”的支持,建國初期有“王與馬共天下”之稱。其實東晉有王、謝、庾、桓四大門閥士族,輪流執政。公元377年(東晉孝武帝初年),前秦逐步統一了北方各國,前秦強大起來,威脅東晉政權。(謝玄像)
一、“北府軍”組建原因。東晉下轄的主要是荊州和揚州,他們抵禦北方的侵略,同時又是富庶之地。面對北方的威脅,荊州的桓衝兵力強大,威脅東晉的皇權。為了平衡門閥士族以及平衡荊州的方面的威脅,謝安推薦自己的侄子謝玄出任建武將軍,兗州刺史、領廣陵相、監江北諸軍事,鎮守廣陵,開始組建軍隊。
二、“北府軍”組成人員。
在謝玄的管轄的廣陵和京口地區,聚集著大量的北方躲避戰火的“流民”,這些流民很多不是簡單的老百姓,有很多組織武裝,他們曾經在北方和少數民族打過仗,有一定的作戰經驗。謝玄將一盤散沙,各自為戰的流民武裝統一起來,選拔身體健康,作戰經驗豐富的人,組建了一支軍隊。這支軍隊不同於毫無作戰經驗的新兵,他們都有作戰經驗,因此戰鬥力非常強。同時也有比較著名的指揮員,如:劉牢之﹑何謙﹑諸葛侃﹑高衡﹑劉軌﹑田洛﹑孫無終等,他們是後來北府軍的主要將領。
三、“北府軍”得名。
公元379年,謝玄將治所改到京口。京口是現在的江蘇鎮江,東晉時的人稱“京口”為“北府”。因此,這支軍隊被稱為“北府兵”,又稱“北府軍”。(江蘇鎮江京口)
“北府軍”戰績。
北府軍先後有五位主要的領導者:謝玄、司馬括、王恭、劉牢之、劉裕。前期主要是謝玄,謝氏家族把控這支軍隊,實現了私人化、軍閥化。387年,謝玄被東晉皇帝去職。“北府軍”的主要戰績是在謝玄掌控時期,主要有:
1.擊敗前秦的東線進攻。公元378年,前秦苻堅派遣苻丕率領7萬人馬攻打襄陽,次年打下了襄陽,這是西線戰場;為了配合西線戰場,苻堅又派遣部隊攻打東線,也就是揚州一帶,牽制東晉的軍隊。新組建的“北府軍”投入戰場,北府軍戰勝盱眙的前秦軍隊,燒斷前秦在淮河上建立的運輸橋樑,在君川再次擊敗前秦軍隊,劉牢之將前秦的運輸船隻焚燬,前秦將領只帶領少數人逃跑。前秦在東線的攻勢被新組建的“北府軍”擊敗。
2.淝水之戰。公元383年,前秦皇帝苻堅親自帶領聯軍87萬,步兵60萬,起兵27萬,大舉進攻東晉,苻堅想統一全國,一戰定乾坤。北府軍擊敗苻堅的前鋒與前秦軍隊對峙淝水兩岸。前秦的軍隊應該是個大雜燴,前秦建國時間短,還沒有整合好原來各國各族的部隊,戰鬥的合力並不強。謝玄讓前秦軍隊稍微後撤,以便渡過淝水作戰。苻堅答應了,在北府軍渡河到一半時,“半渡而擊之”,這是常規戰略。苻堅的大軍後撤,而在前秦軍陣後方的東晉降將朱序在後方大喊“秦兵敗矣”,前秦軍隊頓時大亂,前鋒苻融也被晉朝軍隊殺死,一發不可收拾,苻堅中箭逃走,其他部隊也紛紛逃走,北府軍大勝。(淝水之戰繪畫)
這一戰,北府軍進攻到了黃河流域,佔據了大片領土。387年,司馬道子控制北府軍後,北方領土陸續被北方政權佔領。
“北府軍”的衰亡。
397年,王恭掌控北府軍。他起兵反對司馬道子和王國安,次年再次起兵,被部將劉牢之反戈一擊,殺死了王恭。劉牢之掌控期間,他鎮壓了孫恩、盧遁起義。
公元402年,劉牢之投降的桓玄,被解除了軍權。北府軍的主要將領高素、竺謙之、竺朗之、劉襲、劉季武、孫無終等被桓玄殺害,他收編了北府軍。(劉裕像)
北府軍的將領劉裕在京口重新組成“北府軍”。這個“北府軍”就是那個“氣吞萬里如虎”的劉裕起家部隊,已經不是原來的“北府軍”了。不過這支軍隊在劉裕的帶領下北伐,佔領了北方的洛陽、長安等地,恢復了不少領土。不過“北府軍”也埋葬了東晉王朝,劉裕殺盡司馬皇室,建立了北宋。
穿越再現彼岸
北府兵是一隻神秘的,又所向無敵的軍隊。是東晉時期建武將軍謝玄組建起來的一支軍隊。開始是屬於謝家的府兵,後來幾度易手,最終成為南朝軍隊的主力。
《資治通鑑》中記載:“玄募驍勇之士,得彭城劉牢之等數人,以牢之為參軍,常領精銳為前鋒,戰無不捷。時號北府兵。”
東晉(317年-420年),是由西晉宗室司馬睿南遷後建立起來的政權,建都在建康(南京)。建武將軍謝玄負責北面的防衛,住京口,京口稱為北府,所以謝玄的這隻軍隊就被稱之為:北府兵。
北府兵到底有多厲害呢?
北府兵的成名之戰便是著名的淝水之戰。在淝水之戰中,北府兵面對十倍於自己的強敵,無所畏懼,以一擋十,將八十萬敵軍殺得人仰馬翻,創造了世界軍事史上的奇蹟!
北府兵從此在劉裕的統領下,成了南朝軍隊的主力,所向無敵。
北府兵為什麼如此厲害呢?
第一、兵源。北府兵主要是徐州、青州、兗州等地的流民。這些地方原本民風彪悍尚武,一直是最佳兵源地。流民又無後顧之憂,要想活命或有出路,只能相互抱團,拼命廝殺,獲得升遷和保命。
第二、制度。北府兵是私家兵,只認將軍不認朝廷。謝家是四大家族之一,實力雄厚。通過賞田地、賜婚、賞金錢喝家宅等方式,對作戰有功勞的士兵賞賜。使得這些府兵有目標有追求有希望,通過忠誠和搏命,來換得幸福生活。比起朝廷的義務兵來說,他們目標明確。
第三、將領。俗話說“兵慫慫一個,將慫慫一窩。”北府兵由謝玄組建,第一任參軍是劉牢之。將門出身,性格深沉剛毅,為人足智多謀。制定了北府兵最基本的制度和練兵方式。並將流民訓練成一支鐵血精英隊伍。
淝水之戰以後,劉裕帶領下的北府軍,戰鬥力達到了最大。從京口出發,到徐州,入山東,滅南燕慕容,又溯黃河而上,北破拓跋,西攻潼關,進軍長安。
北府兵是所向披靡,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無堅不摧。猶如一柄鋒利的鋼刀,劃到哪裡,哪裡必破。
王夫之在《讀通鑑論》裡,對此感慨:劉裕之功,烈於曹操!
阿呆夢話
人們都知道美國海軍陸戰突擊隊海豹。殊不知早在一千七百多年前。在中國的大地↑就有一支特戰部隊。它是謝玄親自組建和領導的一支部隊,直接歸中央朝廷管轄。謝玄此時駐守廣陵此地民風彪悍,謝玄招募士兵嚴格訓練,組建一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精兵,因為謝玄是許州刺史治所在京口。所以這支隊伍人稱;北府軍;。在淝水之戰前,北府軍就數次擊敗來犯的前秦部隊,曾五戰五捷,在淝水之戰中更是以八萬破前秦的近百萬部隊,一舉成名天下。拯救了處於風雨飄搖中的東晉王朝,拯救了中華文明,推遲了五胡亂華的時間,使岌岌可危的東晉王朝又苟延殘喘了幾年,留下了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的典故,為中華民族的文學寶庫增添了膾炙人口的成語。北府軍多次北伐,收復了大片領土。鎮壓了孫恩歧義。。謝玄死後北府軍在劉牢之的帶領下,沒有政治立場,淪為軍閥混戰的僱傭軍,只要北府軍投降那方,那方必勝,桓炫看不起出身卑微的劉牢之,奪取了他的兵權劉牢之憤恨不平,想帶領北府軍繼續投靠別人,將士門不答應,劉牢之自殺,叱吒風雲五十餘載的北府軍就此殞沒,至於後來劉裕重建的北府軍和這個北府軍算是血緣關係吧,劉裕依靠北府軍建立了宋朝,威震敵膽北府軍,以少勝多傳佳話。。
約定9521
淝水之戰見分曉,雖說是苻堅的主要指揮腦殘了但是北府兵的戰鬥力絕對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