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2的《海上鋼琴師》復映,讓我想起那些「沒有家」的人

想必大家都聽到風聲了吧:

《海上鋼琴師》4K重製版定檔11月15日。

該片於1998年在意大利上映,豆瓣評分9.2,榜單位列第15。20多年過去了,它的地位一直沒有被撼動。

盼了好久,沒想到真的有一天可以在影院,看到那片把人襯的無比渺小的海,還有那個名為1900的鋼琴師的傳奇。

豆瓣9.2的《海上鋼琴師》復映,讓我想起那些「沒有家」的人

《海上鋼琴師》改編自作家亞歷山卓·巴瑞科創作的文學劇本《1900:獨白》。

1900正是本片男主的名字。

他是個被遺棄在弗利尼亞號這艘郵輪上,被善良的水手收養的男嬰,他沒有姓氏,沒有親人,於是這一年的年份成為了他的名字。

他從小便在充斥著鍋爐炭火灰燼和無數人汗液味道的船底動力室裡長大,但所幸大家都待他不錯。

一開始眾人都把他當做一個普通的小傢伙,直到有一天,還是孩童的1900敲下了鋼琴88個琴鍵中的某一個,小孩子無師自通的演奏震驚滿船的人。

從此之後,一個天才誕生。

豆瓣9.2的《海上鋼琴師》復映,讓我想起那些「沒有家」的人


長大後,1900成為了船上天才鋼琴家,他為形形色色的人演奏,無數的掌聲和榮耀為他而來。

弗吉尼亞號是一艘移民船,他無數次觸達這個移民們的夢想之地,每當船臨近靠岸,他都會深情凝望大陸,但卻從未曾踏上過任何一片土地。

最後,1900跟著弗吉尼亞號一同葬身於大西洋,他的一生都漂泊在海上,而他的輝煌和隕落也都在鋼琴裡。

豆瓣9.2的《海上鋼琴師》復映,讓我想起那些「沒有家」的人

1900無師自通、自成傳奇,有人說這樣的人物並不真實,1900更像是遺世獨立的旁觀者,是不能走進人群的天才。

因此註定一生漂泊於海上。

影片裡有一段我印象深刻,人們圍繞在1900身邊為音樂起舞,有人看見了自由女神,而鏡頭一轉,一下子所有的人呼啦啦作鳥獸散,只剩下1900孤寂的身影。

這讓我想起沈從文的一段話:“凡是美的都沒有家,流星,落花,螢火,最會鳴叫的藍頭紅嘴綠翅膀的王母鳥,也都沒有家的,誰見過人蓄養鳳凰呢?誰能束縛著月光呢?”

1900也是沒有家的。

可能有人會說,船是他的家,因此他不願下船,海是他的家,因此他註定漂泊。

可大家是否忘記,樹枝也能是鳳凰的棲息地,天穹也是流星的皈依?而這艘名叫弗吉尼亞號的船不如說是1900自我暗示的假“家”,它從始至終不是1900的船,更像是一個寄居地,海是他輾轉半生的地方,可也註定了他的流浪,最終卻不過是他的棺槨。

豆瓣9.2的《海上鋼琴師》復映,讓我想起那些「沒有家」的人

影片裡,沒有“家”的人還有很多。

王家衛在《阿飛正傳》裡,把旭仔描寫成一隻“無腳鳥”。那是一隻任性的鳥,只肯在死的時候停下來。它,也是沒有家的。

在生母缺失的童年中長大成人的旭仔,孤獨,冷僻,還偏要取暖。

然而一個冰冷的人取暖,就註定要冷了別人,可偏偏旭仔的冷卻沒人能暖熱。

養母、情人、朋友都無法填補旭仔被母親拋棄後,內心深處肆意生長的荒蕪。

於是他選擇不顧一切前往南洋尋找生母,但生母不願見他,他內心最後一根弦驟然崩斷,他頭也不回,告訴自己再也不會給母親機會,轉而痛苦的酩酊大醉倒在街上。最後,在火車上被一槍打死。

旭仔這隻無腳鳥,它一生“不停地飛”,傷害過別人,可歸根結底是一直在自我傷害,然而萬千風景皆過,他還是至死沒能找到歸宿。

豆瓣9.2的《海上鋼琴師》復映,讓我想起那些「沒有家」的人

玉嬌龍也是沒有家的。

《臥虎藏龍》裡的玉嬌龍,是華語影片裡少有的如此烈性的女子。

她“嬌,欲,狠”相織相纏,還帶有一兩分不易察覺的稚。這個女孩子,從骨子裡就是一團熊熊烈火的,誰要是惹她不痛快,便要打回去,而玉嬌龍的“打”,是拳拳到肉,非得出血的那種痛快。

豆瓣9.2的《海上鋼琴師》復映,讓我想起那些「沒有家」的人

這樣一個女子,註定是沒有家的,因為她本是大家閨秀身,卻長著一副江湖魄。

入了江湖的玉嬌龍,難以再被三從四德的深閨接受,而本身嚮往自由,一身反骨的她也早就拋棄了那個四四方方的深宅大府。

可入了江湖的玉嬌龍呢,羅小虎給她的愛情於她不過是人生第一次反叛,這種愛無法給她想要的天空海闊,師傅碧眼狐狸不是所謂的俠義熱腸,而是殺人不眨眼的匪徒,俞秀蓮固守規矩,道德,信義,可那些在玉嬌龍心裡都是不存在的,李慕白三番四次主動要收她為徒,但最終卻身死。

玉嬌龍追求的那種無邊無際的自由,現實中是不存在的,她心裡的江湖,也並非全是痛快的真。

於是江湖之大,無處立身,唯有自盡。

豆瓣9.2的《海上鋼琴師》復映,讓我想起那些「沒有家」的人


同樣是李安鏡頭下的角色,王佳芝也是沒有家的。

她稀裡糊塗的入世,本是一個滿腔愛國心的女學生,為了救國虛與委蛇的潛伏,但最終卻讓自己落入更深的圈套,她死的時候也是最輕的,一槍打死了倒在泥地裡,沒人知道她曾在世上走過一遭。

國都沒有了,家又如何能有?

豆瓣9.2的《海上鋼琴師》復映,讓我想起那些「沒有家」的人

還有楚門,楚門也是沒有家的。

他的一生都在鏡頭下,從沒有享受過半分半秒的真實。他的父母,親人,朋友,甚至大街上隨意一個陌生人,他們都是演員假扮的。他的語言,沒有一句不是臺詞,他的情緒,沒有一處不被展覽。

楚門曾問過好友馬克:“你有沒有這樣的感覺?好像一生都身不由己。”而這句話,是楚門人生的寫照。

豆瓣9.2的《海上鋼琴師》復映,讓我想起那些「沒有家」的人

有人說電影就像人生,它幫助我們延伸了生命的廣度與深度,足以讓我們體驗到無數不同,或許精彩,或許會痛苦的人生。

在電影裡,1900喪身大海,旭仔終於落地,玉嬌龍投崖入山林,王佳芝零落成泥碾作塵,楚門起身遠航……

他們之中有人永不認輸,有人苦苦找尋,有人坦蕩如砥。

他們留給我們背影,告訴我們不必追。

因為,他們確實“活”過一回,已經無憾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