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你看,咱們村的“臉面”

當你走進花都各鎮街鄉村,你會發現在村口處都有一個牌坊(又稱門樓),它們就像哨兵一樣堅守屹立在村頭,迎接各方人士的到來。

村門牌坊對於鄉村而言意義重大,有利於凝聚民心民智,被譽為一個村的“臉面”。村門牌坊已成為花都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這些牌坊建築特色風格各異,碑刻楹聯意義深遠,也記載各自立村創業的來歷。據筆者瞭解,花都新華、花東、花山、獅嶺、赤坭、炭步等鎮的牌坊非常多,炭步鎮的鴨湖、步雲、㘵溪、茶塘、環山、東風、塱頭、平嶺頭、橫崗、華嶺、文一、文二等村的牌坊各具特色。

為一睹這些村牌坊的芳容,尋找牌坊的故事,上週末,筆者冒著酷暑驅車前往炭步,首先回到生我養我的家鄉橫崗村,家鄉的山水,家鄉的父老,是那麼的熟悉,孩提時的感覺依舊清晰,家鄉的環境空氣清新,村風土人情民風淳樸。

橫南、橫西兩條自然村也建有牌坊,橫西牌坊書寫著“橫創宏圖萬家同心齊致富,西意萬馬千里騰飛奔小康”,牌坊在陽光照耀下熠熠生輝,楹聯意義深遠,表達村民同心合力創業齊致富奔小康的美好願望。

離開橫崗,隨著入東風坳頭村牌坊的“坳裡隱桃源願借東風吹綠坳,頭前環樹帶喜聽好鳥唱枝頭”楹聯,入坳東、進坳西、逛旺邊、踏湯邊走一走,體驗了“坳東坳西坳坳相通人人無謂坳,頭遠頭近頭頭是道處處有奔頭”的意境。

在東風坳東牌坊下,據村中老人講述,東風村坳東的牌坊門樓是已故旅港鄉親,原花都政協委員黃蘇先生在1988年和黃錫芬先生兩人慷慨捐投資七萬多元興建的,當時算是投資不菲的熱心家鄉事業的項目,他們熱心家鄉公益事業的善舉深受鄉親們的敬重和讚賞。

看完東風,筆者又來到平嶺頭村,隨著“平地湧源頭育就棟樑肩重任,嶺松棲鶴翼招來俊傑結良朋”的入村牌坊,走進平嶺頭村參觀。每到一村,停車駐足細心觀察牌坊和楹聯,心中便自然產生對熱心人士的感懷,被吸引不願離開,唯有把它拍攝下來與大家分享並作永久留念。(文/龔越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