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性之作的約束之花

感性之作的約束之花

《朝花夕誓於離別之朝束起約定之花》這部動畫在上一年的八月份就上映了,相信各位喜歡動畫的朋友應該也看過。

其實嘞,具體時間我忘了,但我在八月份確實看到相關的宣傳。不過這不是重點喇哈哈。再看下去之前,我先提醒下以下寫的東西涉及部分劇透以及本人的一如既往的「主觀」同「偏見」的,大家都懂啦!當成動畫吹水的文章即可。

感性之作的約束之花


感性之作的約束之花

先說下個人,其實這部片我上一年剛上映就很想看的,畢竟聽說日本那邊大眾對此片的評價不錯,但無奈沒時間,所以拖了一年半才看,直到最近看完我才知道導演是岡田磨裡。

這部片也是她首次挑戰導演的作品,當初我還猜想劇情是否是像金庸那樣《神鵰俠侶》那樣男女主角互相依賴接著產生感情,或者類似某部輕小說改編的動漫裡面赫蘿那樣的結局。

感性之作的約束之花

不過。

看來我是想多了。

兩個鐘頭的劇情單純表達兩個主題,什麼是「無私奉獻的愛」,以及「依依不捨的離別」。有不少令人感動的要素,相對娛樂的要素極之少,雖然不少展開感覺「跳躍性」太強,以及可能是篇幅原因,很多角色裡面的故事感覺未講完,還可以繼續發掘,但整部片所想表達的「無私奉獻」這個估計不會太難懂。

加上此片優秀的背景動聽的音樂,尤其是艾瑞爾和瑪奇亞互相坦白以及結尾的回憶。我覺得此片相對於男性,可能女性觀眾會對此片的劇情會有更多的共鳴。

感性之作的約束之花


感性之作的約束之花

雖然這是一部充滿感傷的作品,但這不是悲劇。

就像片中所講的,離別是為了下一次邂逅。

其實有些展開,不知道是不是致鬱動畫看多了,總是想到壞的方面。

下面講下對於各位角色的看法。

瑪奇亞,一開始劇情可以推斷她應該是無父無母的人,渴求親情和父母之愛,村子被梅薩帝攻擊孤獨一人時,因哭聲邂逅跟她一樣孤單的嬰兒,原本想輕生的她,不願看到這個嬰兒因此死去。接著這個嬰兒給了她活下去的動力。

不用多說,一個十五歲的小女生養一個小孩,想必瞭解母親和成為母親的過程吃了不少苦,在長老的教育下,長生不老的她知道愛一個人會有如何結果,但還是無私的付出,最後看到養育長大的孩子努力活到最後。最後離別自己從小看到大接著慢慢消逝的小孩,也明白離別不只是只有悲傷的意義。

感性之作的約束之花


感性之作的約束之花

劇情前半段節奏稍微慢一點。多數講述一個單親年輕媽媽養育小孩的過程,也描寫了四處碰壁後因為孩子胡鬧所以遷怒孩子這些有點老土的展開,但就是老土且普通才能表現單親媽媽養育小孩的點點滴滴。

至於艾瑞爾,小時候超粘猶如母親的瑪奇亞,逐漸長大後瞭解瑪奇亞異於常人且和自己無血緣關係後,態度變得有點冷漠,與瑪奇亞關係變得有些隔閡,有點類似青春期男生的反應。

也許是對喜歡母親感到羞恥,加上母親的外表實在不能稱上母親,有一段劇情就是他被灌醉接著撲倒瑪奇亞接著被她打了一巴掌,說實話這一段我個人感覺他比較像不理解為何瑪奇亞與自己沒有血緣關係但依然這樣付出。最後選擇從軍逃避,兩人因此分離。

感性之作的約束之花

從蒂塔懷胎時間推斷兩人離別的時間至少十個月以上,這裡我稍微說一下,可能是篇幅的原因沒有明說吧,但為何對方怎樣也是養育自己的人,為何十個月都沒打聽下落或者回家看看?不知道是否是篇幅原因,我覺得這一段劇情還可以繼續發掘。

值得一提的是後期戰爭爆發,與瑪奇亞巧遇之後,他沒有選擇去追瑪奇亞,而是想繼續留下來戰鬥保護家人,算是從青春少年變成穩重男人的表現吧。

也許是最後在分離期間領悟到什麼,或許是蒂塔懷孕有關,領悟到何為親情,最後還是藏不住內心的情感,將其表達給瑪奇亞。

感性之作的約束之花

不過後半段因為跳躍太快了,從孫女不認識瑪奇亞來看,瑪奇亞和艾瑞爾應該從戰爭後就沒有再見面了,我覺得這一段有點奇怪,按道理應該時不時都會過去互相見一面啊。

當然,可能是「離別一族」的村莊因為戰後還是與外界保持一定隔絕,還是那個世界科技不發達,但是科技不發達感覺說不過去,也許是前者的可能性多一點,直到臨終才見面,那句「歡迎回來」滿令人傷感的。

後面有一點我也覺得奇怪,為什麼蕾莉亞好不容易見到自己孩子卻要自殺,我覺得有可能是不想孩子對自己思念有所負擔,但這樣有點無情。為什麼不帶自己的孩子一起走呢?

感性之作的約束之花


感性之作的約束之花

可能是為了劇情更加魔幻或者唯美吧。但理論上來說,放下孩子留在國家會不會不太好,畢竟戰敗國的王親國戚一般待遇都不太好。

不過最後彩蛋那一幕也看到伊歐夫人和混血伊歐夫人都和睦相處,估計是村莊最後逐漸和開始與外界交流了吧,不然女主角怎麼回去看兒子呢哈哈。也算是大團圓結局吧!

感性之作的約束之花

接下來就是對鏡頭色彩運用方面的吧!

動畫的場景我可以看得出用了很多心思,美術設定我看了下staff是東地和生負責,在名古屋專攻油畫畢業後就投身動畫公司,擔任過《angel beats》、《風平浪靜的明日》等PAwork製作的動畫作品美術監督,在光與影天空海洋藍色的描繪別具特色。

感性之作的約束之花

東地和生憑藉縝密的取材,描繪出pa相契合的鄉愁風景,但從一開始感受到的是充滿異國情調的氛圍,有一種與以往作品不同的宏偉壯大感。

在本作中可以明顯感受到光線反射與明暗使用上的微妙之感,片中大量水面反射可以感受到角色內心純樸的透明感,街燈閃爍也可以呈現一種幻想氛圍,這一點我從以前的作品確實沒有感覺到。

感性之作的約束之花

類似光影明暗的使用,通過明暗關係來表現角色心情這種蒙太奇手法估計涉獵過電影手法的人估計不陌生,譬如瑪奇亞幫助蕾莉亞逃婚,蕾莉亞退步到陰暗處這一段可以看得出。

這種有點不遵守現實光影雖然有點點違和,但是可以增添作品幾分幻想色彩,譬如Clannad有一段雙胞胎線的ova裡面姐姐(我忘記名字了,唔好意思)向男主角說把自己當成妹妹那樣就有了,天氣的變化與明暗都和角色的心境變化而變化,方便觀眾感受氣氛代入其中。

感性之作的約束之花


感性之作的約束之花

有一段描寫我特別喜歡,就是戰爭開打後,蒂塔剛好開始生產,有一段就是一個士兵被艾瑞爾殺死那瞬間血液飛濺接著與此同時新的生命剛好誕生,生命的逝去和生命誕生同時進行,雖然常見的對比手法但又體現得出「生命延續」。

約定之花到底是什麼呢?其實本作可以描寫花的場景,除了克里姆和蕾莉亞偷偷約會盛開的藍色之花,再來就是艾瑞爾第一次和最後一次叫媽媽告別的蒲公英,這裡我希望大家查一查蒲公英的花語,也不難理解了。

感性之作的約束之花


感性之作的約束之花

雖然整體後期我個人感覺此片節奏有點快,而且我個人覺得此作品可能更加適合年度番多過劇場版,但從音樂以及作畫以及場景氛圍的製作。

整作品基調較為壓抑悲傷的風格,註定不是娛樂大眾商業大作,但溫柔和哀愁思緒可以從這部作品中表達出來,就算不是神作也算是佳作吧!

本人好久沒寫感想稿了,謝謝抽出時間閱讀的你。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