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疾病保險到底有沒有必要購買呢?

超級險微鏡


先給大家分享一個真實經歷,上個月參加了一個朋友的追悼會。才37歲,從確診胃癌到匆匆去世,一年不到,就花了家裡80萬。他的妻子說,確診之後第一次化療就花了10萬,後面一直住院,然而光是住院費每個月就要1萬多。癌症病人的藥費單據永遠看不到盡頭,一支抗癌用的鉑藥4000元,一個月三次;後來病情變化,用上了進口紫杉醇,一次1萬元多。

也是什麼都不懂,以為大病醫保可以報銷醫藥費,可是由於很多藥物是進口,統統不能報銷,只能自費。他吃了5個月的藥,花光了家裡的積蓄;治病半年,已經把車賣了,下一步就賣房子了。可治病不是投入了就一定有產出的事,即使做了這麼多的努力,人還是沒留住。只留下追悼會上痛苦的父母妻女和一病歸零的家庭。

一場大病,直接摧毀了一個家庭的幸福。兩代人奮鬥起來的家業,看似堅實,結果不到一年就崩塌了。
生活看似安定,卻往往毀於一瞬,令人忍不住感慨,保險真的是太重要了。


重疾險的作用

重疾險給給付型,患重疾直接賠付保額,比如買了50萬保額重疾險,不幸患癌症便可以直接獲賠50萬,這筆錢對以下幾個情況能起到很好的幫助:

  • 醫保外的治療費用
  • 持續康復費用
  • 失去工作的收入損失補償

重疾險保什麼

重疾、輕症、中症、身故/全殘

  • 重疾:通常會危機生命,治療過程花費你巨大,高發重疾包括惡性腫瘤、腦中風後遺症等。

無論保險產品宣稱保障多少種疾病,60種也好,80種也好,120種也好,佔所有重疾理賠案95%以上的25種重大疾病,銀保監會都已經規定所有大陸重疾險必須包含,而且疾病定義和理賠標準都必須保持一致,保險公司不得修改。所以重疾這一塊我們重點關注病種的質量而不是數量。
  • 輕症:病情不重,治療費用不大,病種沒有統一,高發輕症包括不典型心肌梗塞、冠狀動脈介入手術等。

輕症這塊我們關注兩點:一是高發重疾對應的高發輕症是否齊全,二是賠付的比例。
  • 中症:病情介於輕症、中症之間,病種沒有統一,目前含中症的產品不多

  • 身故/全殘:含壽險責任的重疾險,除了疾病,還可以賠償身故、全殘

學霸說保總結

一場重疾會給家庭帶來鉅額的財務損失,同時,患病期間帶來的收入銳減也給經濟帶來巨大壓力。預防突發,需要我們選對[重疾險],讓重疾不再[重]。點這裡

https://ceping.275.com/mini/?gid=45396

測一下自己適合買什麼保險。


學霸說保


關於重疾險的四個謠言

1,重疾險是報銷醫療費的,是解決看病錢的。重疾險從來就不是報銷醫療費的,和住院的花費多少,沒一分錢關係。舉例子,山東東營某先生通過同學買了20萬重疾險,兩年後確診主動脈夾層瘤,需要手術,急需20萬,他給同學打電話說能賠嗎,同學說能,他拿著診斷結果去保險公司申請理賠,結果被告知賠不了,必須做完手術才能賠,他說沒錢怎麼做手術啊,說了提前給付的重大疾病金額,他同學已經做到了營業部經理,竟然不懂條款。提前給付是相對於主險的壽險來說的,而不是說看病前就給理賠。重疾病種中,有雙目失明,雙耳失聰,失語,小王過年回家,在村裡被一個🧨給震聾了耳朵,去醫院診斷為不可逆的耳聾,保險公司賠了一筆保額,可小王在在醫院只花了一個掛號費,檢查費,一共45塊錢,那他憑什麼能拿到幾十萬的保額呢?重疾保額根本不是賠治療費的,

是大病後期的康復費用,

是大病後家庭的收入損失,

2,重疾險理賠門檻太高,謠言是真的嗎?

是真的,這個是真的,門檻高就是為了讓重疾賠收入損失,而不是醫藥費,如果一旦賠出去了醫療費,這款重疾險就會賠穿,結果就是停售,條款不改的結果就是保費貴出一大截。

原來腦中風有的不限制有後遺症,如今99%的重疾險都要求有後遺症,還需要180天后。在醫院的合理花銷,那是醫療險要做的,重疾險和醫療險分工明確,所以重疾險的理賠門檻,嚴格是有必要的。

3,謠言:重疾險沒有用。

重疾險的發起人,巴拿德醫生的初衷也不是為了報銷醫療費,心臟移植後的女病人,不能工作,但還需要養家餬口,重疾保額是她養家的錢,如果有一筆錢給到她,她就不用犧牲健康,拼命工作,最後死掉了。

前面提到的小王,如果還有一個同行的小李,兩個都被震聾了,小王有50萬重疾,小李沒有,結果能一樣嗎?

再看看水滴籌那些患者,他們需要的後期治療費用,他們的家庭的破產,除了重疾險,哪個能做到改善現狀,哪個能給一筆錢?

4,謠言:重疾險,病種的條款治療方式太落後,開胸,開腹,開顱等,異體移植等,片面理解,重疾險25種是行業標準,其他的各家公司各不相同,尤其是輕症中症,但是如今先進的治療方式,比如激光,介入手術,微創,鎖孔,創傷小的治療方式,程度較輕的症狀都在輕症或中症中,賠付的比例有的20%,有的45%,有的60%,有的70%,各家公司均不一樣。如果真要說落後,那是行業統一標準的那25種,25種之外已是相當先進了,注意挑選。人人都有醫保和農合,每天那麼多水滴籌,醫保算落後嗎?

商業車險中,除了車損險,還需要三責,醫療險是用來報銷醫療費的,車損是用來報銷修車費的,如果開車撞了別人的車或者撞了人,車損險能賠嗎,不能。

那你說,重疾是賠收入損失的,那麼孩子沒有收入,還需要買嗎?需要,而且保額要高,孩子是父母的心頭肉,如果孩子出了險,做父母的收入不受影響嗎,即便是父母是做生意的老闆,不用固定上班,如果孩子病了,父母的生意真的不受影響嗎?



超級險微鏡


在解答到底要不要買重大疾病這個問題之前,需要搞明白幾個問題!如下:請仔細考慮……

1.是否瞭解社保/商業醫療/重大疾病,3種險種的不同;

2.你的家庭結構圖我建議自己畫一下,畫完之後請將感受寫在一張白紙上(並思考我讓畫家庭結構圖的原因);

3.請分析一下家庭收入類型:主動收入(靠人賺錢)還是被動收入(靠資產賺錢)或者各自佔比多少?

4.是否能夠清楚的表達出家庭的某些財務目標(比如:子女教育、贍養父母,退休養老,資產傳承)而這些目標關係到所需險種的保額問題,你需要找一個專業的人來幫你測算甚至需要幫助你梳理清晰的財務目標而非籠統的;

5.如上的財務目標是否有定向的資產來應對人生中可能發生的(因病挪用,收入中斷,履責佔用,投資失利,離婚分割)等風險因素髮生所可能影響到家庭的財務目標?這裡大概需要分析你現有資產應對如上風險是否合理的問題,從所持有資產的屬性來分析;

6.當如上這些事情搞明白之後,才能針對你個人家庭情況來分析需不需要買重大疾病保險,買多少的問題;

7.如果如上這些叨叨,你認為有道理,那在尋找相關從業者時,與其溝通內容有沒有聊到以上所說的相關內容是判斷你有沒有找對人的關鍵所在~

總結:要不要買重大疾病保險,每個人,每個家庭或許都不一樣,以上1-7條,建議仔細閱讀,走心,才能發現我的良苦用心,希望能幫到你~


於果之家


關於這個問題很簡單也很普遍,對於一個非常健康的人來說買重疾實在是有些違背常情,正常情況下消費觀是你有了需要才購買;而保險洽洽相反,等你需要時人家不賣了!所以很樂意買保險的人我們把他(她)歸納總結成以下幾類人:

1、沒安全感的人;從小自身或者家人身體健康欠佳,或者身邊有早年重病或離世的人,這些成長環境給我們一些提醒,懂得了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因此對保險有了自然的需要.

2、有責任感的人;有擔當和保護的精神,願意為自己所愛的人付出一切代價,而且是永遠的!或活或死都有個交待🤔

3、有愛心的人;這種人無私有愛,不願給別人添麻煩(現在及將來)哪怕是一種可能性都會去落實!

4、人生有規劃的人;凡事都提前籌劃,五年十年二十年,有居安思危未雨綢繆的遠見之心,讓生活有節奏有從容有盼望!

您對應以上這幾類人群是不是也覺得自己在其中呢😊


保險經紀人餘小英


重大疾病保險還是必要買的。

人在不同階段需要配備的保險是不一樣的。單身階段優先配置意外險+重疾險+醫療險;家庭形成期,需要有意外險+重疾險+醫療險+子女教育險+個人養老;家庭成熟階段需要意外險+重疾險+醫療險+子女教育險+個人養老+資產傳承。

由此看出,重疾險在一生中都是有必要的。

此外,人一生患重大疾病的概率是70%以上(雖然很多人不相信,但是有數據依據的);

既然是保重疾的(具體疾病種類在保險合同上有),那輕度疾病是不會報的(如果沒加輕度疾病的話);還有如果在投保時被保險公司除外的疾病或之前得過的重大疾病,也是不會報的。

保險是保,而不是包!!


黃明明5128


\n

{!-- PGC_VIDEO:{"status": 0, "vid": "v02004780000bjq8aks81ukmq8or1qcg\

王曉波頻道


是保險都有用,看適合哪些人,重疾險氛分為定期,終身的,消費型,返還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