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鼓戲也玩“串燒”今年不可錯過的花鼓戲鉅作

花鼓戲也玩“串燒”今年不可錯過的花鼓戲鉅作

11月4日晚,汨羅市第十屆花鼓戲藝術節開啟帷幕。

花鼓戏也玩“串烧”今年不可错过的花鼓戏巨作

二胡獨奏《長城主題隨想曲》。

花鼓戏也玩“串烧”今年不可错过的花鼓戏巨作

舞蹈詩歌劇《楚韻九歌》之《山鬼》。

花鼓戏也玩“串烧”今年不可错过的花鼓戏巨作

傳統花鼓戲《仁宗認母》。

紅網時刻岳陽11月5日訊(記者 葉芬)老調《山伯訪友》、比古調《劉海砍樵》《穆桂英下山》……玩起“串燒”的花鼓戲魅力十足。11月4日晚,汨羅市第十屆花鼓戲藝術節開啟帷幕。正值汨羅市舉行“中外詩人汨羅行”採風活動和中國屈原學會第十八屆年會,花鼓戲藝術節開幕迎來了許多中外詩人和國內外屈學專家觀看。在接下來的 8天時間裡,汨羅市花鼓戲劇團聯袂省內知名劇團,將在這裡同臺獻藝,給人們帶來豐富多彩的精神文化大餐。

花鼓戲作為汨羅江流域極具特色的民間曲藝文化,通過歌舞說故事,在聲腔上有自己獨到的藝術特色,為廣大觀眾喜聞樂見。當晚第一場傳統花鼓戲《仁宗認母》上場,講述了北宋時期一個曲折離奇的故事——狸貓換太子,弘揚了孝道和懲惡揚善的精神,其演員陣容龐大、唱腔氣勢恢弘、服飾華麗,贏得觀眾陣陣熱烈掌聲。

開幕式上,除了傳統花鼓戲《仁宗認母》、花鼓戲串燒,許多精彩的文化表演。舞蹈詩歌劇《楚韻九歌》之《山鬼》將一個瑰麗而又離奇的神鬼形象帶到了觀眾們面前,洋溢著濃郁楚地風情,觀眾們屏氣凝神觀看;二胡獨奏《長城主題隨想曲》大氣磅礴,如椽大筆勾勒出長城壯闊之姿,令人如痴如醉;獨唱《洞庭魚米香》呈現了湘北特色的洞庭漁歌和戲曲四大聲腔之一的高腔的完美融合,具有鮮明的湖湘區域特色和文化個性;汨羅市京劇票友協會的“戲迷”也為本次活動獻上節目戲曲歌伴舞《中國脊樑》……舞臺上,百花齊放。

汨羅市花鼓戲劇團成立於1950年,60餘年來,先後創排了《春花爛漫》《八品官》《杏花春雨》《趙鄉長轉圈》等一大批優秀劇目,榮獲了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文化部“特別演出獎”等省級以上大獎。特別是近幾年創排的大型現代花鼓戲《平民領袖》,榮獲了文化部第十四屆“文華劇目獎”、湖南省委宣傳部“五個一”工程獎、湖南省藝術節“田漢大獎”,並進京為“十八大”獻演,榮獲了“優秀劇目展演獎”。創排的國家藝術基金項目《甜酒謠》獲第六屆湖南省藝術節田漢劇目獎,並獲田漢劇作獎、田漢表演獎、田漢音樂獎三個單項獎。

本屆花鼓戲藝術節特別邀請了省內知名戲劇團同臺獻藝,演出時間持續至11月11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