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職稱有“積極”作用?還是“令人生厭”?一線教師這麼看……

每到晉級評職稱之時,老師們或高興、或著急、或厭煩……有時候,還真影響了正常教學秩序……不少老師就對晉升職稱有了看法!

評職稱有“積極”作用?還是“令人生厭”?一線教師這麼看……

晉級

評職稱已偏離正確方向

晉升過程:學校考核小組排名打分:根據學校賦分標準計算分數:教齡、任現職年限、學歷、任現職以來名師、優秀、賽課、論文、課題、交流、班主任、教研組長、備課組長、年級組長、工會團委、中層、校級、校長……一條龍排下來,分值越高機會越大!每年的賦分標準會有一些小調整,如果有領導參評,來一條有利於領導的分數,今年我們這裡一位領導晉升,加上了外出交流的分數,8分!其他老師只能“呵呵”了!個別地方還有答辯:先是筆試,考查一些教育理論和學科練習題,理科類會有實驗操作,文科類是教育理論考察……如果是高中教師,習題包括初中、高中內容,還有高考題……習題有難度。面試比較靈活,評委檢查你批改作業、論文證書、刊物級別、賽課證書……老師們按照這個準備就是了,怎麼會有那麼多的“怨氣”呢?

評職稱有“積極”作用?還是“令人生厭”?一線教師這麼看……

賦分規定

個別老師認為,評職稱已偏離正確方向

影響教學工作:評職稱的那段時間,大家都換課,學校日常教學工作幾乎癱瘓了!

強烈要求取消評職稱,貓膩太多,不公平!職稱跟教師教學水平、成績、師德、教風、越來關係越遠……滋生出一系列問題,能不讓人反對嗎?評高級教師,讓老師們變得浮躁、急功近利、拉關係、造假成風!為了評職稱,搞各類證書,互相舉報……焦頭爛額,嚴重影響了教學正常進行……一門心思搞教學的老師,永遠評不上高級職稱!舉個例子:一個有關係的老師13年教齡就評上了副高級,沒關係老師多少年教齡也評不上副高級!評一次職稱就要剝一層皮!元氣大傷,精疲力竭!我在小學任教37年,當年能把全鄉鎮倒數第一的班級,經過一年努力,教學成績達到全鎮第一名!遙遙領先!可離高級職稱彷彿還需要“十萬八千里”,心灰意冷,等退休吧!職稱是老師最大的痛點!為此,我們學校有一位教師,即使工資少也不評職稱!他說評職稱是自尋煩惱!遠離“是非”!他的教學成績特別優秀!學生特別愛上他的課!

評職稱有“積極”作用?還是“令人生厭”?一線教師這麼看……

多勞多得與職稱工資

目前的教師工資有點“多勞少的、少勞多得”!高級乾的初級教師應該乾的工作,拿的是高級教師工資;初級教師幹了高級教師的工作,拿的是初級教師工資!我們學校30多位副高,一半不任課,還有一些也就正常教師的一半課時量,還有常年請假的……其中有不少人是學校或大或小的領導(不上班,可報表報的是一線上課,皇帝的新裝啊)!是不是就我們這裡如此呢?難道獨獨是我們這裡的校情?基層中小學高級教師上課情況就是如此!誰要不信?到基層教師中間座談調研一下……只要評上高級就不不想幹活了!這是常態!強烈要求取消職稱工資!(老教師也有反駁:長期奮鬥在教學一線,評上高級後年紀也大了,身體也差了,上點副科的課程,也是情有可原的!)

晉升職稱還是有激勵作用的:

一個教師通過努力,能夠獲得高級職稱,說明這位老師明白自己需要什麼?怎麼實現自己的目標,心裡明白亮堂!也有不少老師渾渾噩噩,連申報高級職稱的勇氣都沒有!當教師地奉獻與收入不成比例,而只有提高職稱才能提高收入時,用心的老師們肯定會全力以赴!值得點贊!參加教學比賽等一些列活動,提高老師的基本技能和教學水平,對師生來說就是好事!

假如沒有職稱,老師就不會主動學習,就不會進步!怎麼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學任務?培養優秀的下一代?

評職稱有“積極”作用?還是“令人生厭”?一線教師這麼看……

精心講課

一線教師有機會獲得職稱!本人53歲評上高級職稱,完全是自己日積月累的結果……我們學校13位高級教師,除校長外,都是一線老師!10位高級教師還擔任班主任!那些評上高級就不上講臺、不在崗的……肯定是少數!我們這裡不存在!

我們學校中層以上領導,都是靠自己努力工作,打拚出來的!其中一位,曾經是高二、高三各一個班英語課,兼任高三班主任、校團委書記、校辦公室主任!想想有多累?我也是高級教師,27年教齡,一直在一線上課,高中兩個班數學課兼班主任!我學校20多位高級教師全部在一線上課!跟大家說:校長上課,一個班的語文!有些老師,自己評不上高級職稱,不找自身原因,就知道怨天尤人,甚至往別人身上潑汙水!這種做法很難評上!我沒花一分錢,十幾年前評上了副高,現在還在上課。要是隻想到“歪門邪道”,那就只能一輩子二級職稱了!

評職稱有“積極”作用?還是“令人生厭”?一線教師這麼看……

高級教師年齡較大

高級教師評的是有心與無心,水平高和低……教齡短不一定能力低成果少,教齡長不見得教學水平高,更不見得能達到高級教師的要求!

當然,不良風氣也會吹進教師隊伍,那畢竟是少數。高級教師大多靠自己努力或教齡長得來的。有些人評上高級職稱不樂意多幹活,肯定有這樣的老師!還是想想自己是什麼原因評不上?自己心中最有數!評不上的認為不合理,評上的心裡“偷著樂”……還是靠真本事“積極進取”吧!

總之,教師職稱評定條件,要有科學性、公平、公正,不能讓勤勤懇懇、任勞任怨的老師寒了……尤其是領導不能跟一線老師一起評!學習一下公務員的職級制……老師不可能混日子,每年兩次統考,考得不好怎麼跟領導、家長、社會交待?在同事之間根本抬不起頭來!知識分子最愛臉面!所以,老師不評職稱也是“不用揚鞭自奮蹄”,走上講臺就進入忘我的境界!加大業績、教齡、學歷分值……來決定職稱賦分!既照顧老教師,又激勵青年教師……目前,取消職稱還不現實……縮小工資差總可以辦到吧!

讓晉升職稱發揮應有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