摺疊屏的功能,為什麼不能用兩塊硬質屏幕呢?只要算法能把兩塊屏幕協調就行吧?

白鴉月染



當然啦!弄兩塊LCD屏幕,中間加一個轉軸,鏈接到一起,不也就是摺疊屏設備麼?

其實中興前幾年的天機Axon M不就是這樣設計的嗎?上個月,微軟新發布的Surface Neo摺疊平板和Surface Duo不也都是這樣?兩塊LCD屏幕,中間加個鏈接結構,就可以實現摺疊的形態。坦率的講,如果像是微軟這種能夠在工業設計上做得非常好看,在功能上做得非常實用的,消費者還可以接受。但是像中興天機Axon M那種為了摺疊而強行加一個小屏幕的做法,消費者只會被氣死。

為什麼三星和華為不做兩塊屏幕摺疊的道理很簡單,無而非就是兩點:第一點是醜,無論再怎麼設計,看起來都很奇怪,微軟已經盡力了,但是從目前發佈的測試機來看,兩塊屏幕之間的結構,看起來還是很奇怪......像一本沒有裝訂好的書骨......;第二點是厚重,如果Surface定義成為筆記本電腦,做厚一點都可以理解,但是三星和華為這總做的可是手機哦,本身LCD屏幕就比OLED屏幕厚,考慮到續航的大電池和主板等結構,最後摺疊起來,厚度可想而知。

更何況,如果是分屏設計,中間鏈接結構的阻隔是沒辦法消除的,從視覺統一性來看會受到比較大的影響,或者說逼死強迫症的設計吧

......

Surface選擇這種產品結構,只不過是考慮到本身可以作為分屏操作,做了屏幕觸控板這樣的巧妙設計,將兩塊屏幕比較合理的利用起來了。

當然了,從技術的角度來說,華為和三星的摺疊屏幕其實更加複雜,也是在未來很大的一塊行業壁壘,其它廠商無法跟進,在技術方面也有一定的原因。

從屏幕本身來講,OLED屏幕已經不是非常高端的技術,中國的京東方、柔宇都可以量產OLED柔性屏幕,只不過品質不如三星的OLED屏幕好罷了。但是摺疊屏幕的技術不同,需要的不僅僅是可彎曲,而是可摺疊。對於屏幕來說,也就意味著受力的改變和損耗。這就需要有新的材質,新的粘合技術,新的封裝工藝。

從鉸鏈結構來說,很多人認為鉸鏈只不過是起到一個鏈接兩個主板的結構,其實真實作用遠遠超過所想的這麼簡單。鉸鏈的核心不是鏈接,而是幫助屏幕抵消所受到的應力。比如說拿華為這種外折屏幕的解決方案為例子,平鋪的時候屏幕受力是均勻的,但是如果彎曲,由於屏幕有一定厚度,內屏和外屏兩層材料的受力是不同的,此時就需要鉸鏈結構來支撐住內屏,確保外屏不會被應力撕裂,其實這是很複雜的結構設計。


所以說,無論是採用分屏設計,還是柔性屏設計,其實是從產品和技術兩個層面來綜合考量的結果。你要說分屏設計的Surface會比柔性屏幕更便宜嗎?反正我不信。


宋東珂


你好,其實關於這個問題,有一點需要認清。就是兩塊硬屏在一起的組合本來就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摺疊屏。如果說兩塊屏幕在一起也算是摺疊屏的話,那麼中興的AXON M早就實現的摺疊屏手機商用。但是兩塊硬屏在一起只能算是雙屏手機。

雙屏與與摺疊屏在使用時,還是有一定差距的。即使邊框做的再窄,雙屏合在一起中間還會會有一條線,試想一下你在看視頻或者玩遊戲是,屏幕中間有一條線,體驗一定非常差。同時兩塊屏幕從操作性方面考慮,其整體的體驗是遠遠不如一塊屏幕。

另一點就是技術難度問題,目前手機市場發佈了摺疊屏的廠商分別是柔宇,三星和華為。相對而言三星和華為的技術更加成熟。從屏幕之間的貼合度看,柔宇的技術還不夠成熟,在摺疊之後,摺疊處還留有較大的縫隙。而三星因為屏幕和鉸鏈的技術原因,在發佈之初就遇到了屏幕門的問題。可想而知三星這樣的大廠,在摺疊屏技術面前的表現還是不夠成熟。摺疊屏不但考驗了廠商的系統算法,對硬件設計能力有著更高的要求。

從目前手機的售價看,摺疊屏手機目前就不是為普通用戶做準備的。三星Galaxy Flod和華為Mate X都是動輒上萬元的價格就是到,這兩款手機就只能實現小規模的量產。總的來說,雙屏手機的技術難度和摺疊屏完全不是一個等級。

歡迎大家關注開箱迷,瞭解更多好玩有趣的數碼資訊。


開箱迷


你說的那就是微軟的surface duo。但人類本來就是對技術痴迷的,一塊屏幕能摺疊和兩塊屏幕連一起是兩件事情,微軟的迷之操作估計又要在手機上翻車


huibiao


可以使用兩塊普通屏幕,但是普通屏幕的封裝必然帶來黑邊,意味著兩塊屏幕即使連在一起,依然有一部分是無法顯示內容的,也就是說難以實現一整塊大屏幕的設計,這樣的話恐怕用戶也不會買單吧?不能合成一塊大屏幕,對於觀賞性來說就和現在的手機沒有區別了,沒有人真正需要雙屏手機,都只是其中一兩個可能的便利性而已,而這些便利性在整塊屏幕面前顯得微乎其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