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代親能親到什麼程度?媽媽們的討論把我看哭了

#隔代親能親到什麼程度#

最近一條新聞把我看得又笑又哭的。

杭州一位媽媽輔導一年級兒子寫作業,因為連連出錯,氣得媽媽嗓門越來越大,結果把在門外的孩子爺爺給聽得心疼了,只要媽媽聲音一大,爺爺準要進去,短短10分鐘,爺爺進去了3次。第一次理由是送點水果;第二次說是孫子嗓子冒煙沒法寫作業,送點水;第三次直接打著奶奶的旗號,說要拿回裝桃子的盤子。知道爺爺的意思,媽媽就和爺爺直說了,孩子寫作業時不要進來。

過了會兒媽媽讓兒子好好反思就推門離開了,哪知推門那一剎那直接就撞上了正貼著門的爺爺,原來爺爺一直在“側耳傾聽”,眼睛竟然都是紅紅的。

隔代親能親到什麼程度?媽媽們的討論把我看哭了

呀,爺爺可是當了幾十年的老兵啊~ 之前在家裡一直都是硬漢形象,脾氣也很大,孩子爸當年就是被他打著長大的。沒想到對自己兒子下得了狠手的鋼鐵硬漢,到了孫子便成了“流淚的柔情老漢”。

之前有個關注度很高的話題:#隔代親能親到什麼程度#。好多媽媽都分享自己家老人愛孩子不愛自己“心酸事”,既搞笑又很暖心。

比如有微博網友說:我小時候我爸都不抱我,也不喜歡我,我姥姥說可能不喜歡女孩,結果我弟弟出生後,我爸不但不抱還上手打上了。但是我家孩子出生了就不一樣了,這個喜歡啊,以前讓他上我家來,說走不動,上樓累,我家才4樓,現在走的可勤快了,沒事就接外孫子放學,發朋友圈,說這我外孫,唉,我不能當他面說一句他外孫子的不是。還有個微博網友說: 我在國外,跟我媽視頻,剛打開之後鏡頭自然對著我的大臉,剛想撒會嬌“麻麻~”但還沒等我把這兩字說清楚就聽母上那邊說“你起開,我要看我寶寶(她

倆大外孫子)”至此我就成了手機架了......

雖然我們經常也會怨老人們太過寵溺孩子的做法並不妥當,但是暫且撇開這些,老人們給娃的愛也是發自己內心的、是真摯的。

看到很多留言都很共鳴,所以也想分享給大家一起樂樂,真的是同一個世界,同樣的祖孫情,即使老人方式方法不對,咱們也可以適度寬容一些。

隔代親能親到什麼程度?媽媽們的討論把我看哭了

孫子的要求都是聖旨,

我的要求皆是“狗屎”

@過期的兔子我家姑娘兩歲多不會玩滑板車,但是小區大點的孩子都有,回來就開始哭,說她沒有滑板車。都快晚上十點了我爸還開車出去給她買滑板車。而我讓我爸買個雪糕回來,他說滾。

@英子的口袋裡不揣糖我爸媽無疑了 過年的時候,他們的親閨女我說想吃某菜,但外甥女不愛吃要吃別的。我媽就下頓下頓的給我往後推,已經兩年了……我也沒吃到那道菜。OK媽說:

我曾經和OK爸討論過這事,為什麼我們爸媽更愛在孩子面前“獻殷勤”?是不是老人把所有的彩虹屁都拍到了孩子身上。

OK爸說,因為孩子的回應比我們強烈,更讓人受用。

嗯,有道理,不要怪老人太忽視我們,自檢一下,是不是我們對老人的回應也比較淡漠呢?是不是我們的一次次忽略,讓老人更願意從孩子身上找存在感呢?!

受傷的是我,

被心疼的卻是娃

@青青子衿吾之心記得有一次給孩子餵奶特別不舒服,扎心的疼,我就不想給孩子餵了,結果我媽說:趕緊喂,別讓娃兒餓著了,你疼是小事兒!@汐世寧仞布丁(我閨女)6個月的時候天天拽我頭髮,我媽媽(我親媽)阻止,小心翼翼拉開,我以為她是擔心我太疼,結果她說,別把布丁的手拉拽疼了

@網友難得放假,寶寶就自己帶著。晚上睡覺。我不小心掉地上了,摔的腰閃了,吃飯時沒上桌。爸媽說,難怪沒臉吃飯,因為帶個孩子都不行!真是好在是自己親爸媽,不然真的吵起來……@安Q拉baby我說:咬到舌頭出血了。我媽從廚房跑出來:誰?誰舌頭出血了!我:我!媽:嚇死了,我以為是蔸蔸,還好是你。接著又走進了廚房繼續炒菜

OK媽說:

雖然有點扎心,不過看到老人心疼自己的孩子,當媽的其實心裡也是很甜蜜的,畢竟孩子也是自己的心上肉。

老人的這種愛,也會讓我們感受到愛的不同方式,對幼小的孩子,愛是時時刻刻的心疼;對已經成年的兒女,愛是放在心裡的牽掛。

這輩最大方的時候,

就是給孫子花錢的時候

@Cai露yy

我女兒生下來不久,我公公就在給我們操心學區房,我們自己沒錢想都不敢想,他直接叫我們去看,他給錢。

畢竟不是自己的錢,我們打算買個相對比較好的學區,我公公知道我們的打算,直接把我老公罵了一頓,讓我們找最好的,然後他一毛錢也沒讓我們出,全款買了。感謝我公公。

@曬月亮的貓兒-

我爸拿了一捆新錢,大概一萬吧。我女兒要玩,我爸全部給她了,說撕了就撕了吧,姥爺不心疼!

@ss菜頭

我爸我媽客廳一直不安空調,老兩口最熱時開風扇,夏天36度也能忍。今年我懷孕了,老兩口去蘇寧買了立式空調花了,一萬多 說明年不能讓大孫兒熱到。

@Bo_o0

我媽要是看到有哪個小朋友有什麼玩具不給我女兒玩,那真是簡直了,立刻馬上飛速帶我女兒去買同款,慢一秒都不行,說怎麼能讓我外孫女委屈!

OK媽說:

老人對孩子的金錢觀可以算得上是現象級的。對自己省吃儉用、買菜為了幾毛錢都能和攤主爭半天的,給孩子買起進口零食、進口水果那是眼都不帶眨的。

所以不是有那麼一句話麼:一個人愛不愛你,就看他肯不肯為你花錢

(哈哈,開玩笑)。

他們為孩子花錢,其實也因為愛我們!

我自己的孩子我不能教訓,

因為爸媽下令我不能打

@知乎網友

“我閨女小時候,大概3歲的時候,調皮犯錯誤,我吼哇,還蹲下來要目光平視地繼續嚴厲教育。哪想我媽在後面一腳把我踢了個跟頭,說孩子還小,那麼厲害吵孩子幹什麼!”

我說:“我小時你還打我。”

我媽說:“你是我生的,不聽話我就能打。”

我說:“那我女兒也是我生的,不聽話我也能打。”

我媽又說了:“你是我生的,我不讓你打,你就不能打。”無語望天……

@今天的晚安呢:

小時候我媽打我,我使勁大哭,用力太猛,流了鼻血,而且成功的引起了奶奶的注意心,我奶奶硬說我的鼻血是被我媽打出來的,於是乎上演了一場婆媳大戰。

@王海萍&安利&Amway

我媽買了羊毛沙發墊,我手賤,把沙發墊上的毛拔下來了,我媽大罵:這個很貴的知道麼,不要亂來啊!

轉身看見我一歲的女兒也拔了一搓,我媽笑著說:哎呦,囡囡這麼能幹啊,小手力道真足……

@愛吃甜的甜甜

每次我打孩子,我家七大姑八大姨都會知道,然後挨個打電話問候我,我媽的功勞。每次見了孩子第一句話就是:她又打你了嗎?給我說

我是虐待狂還是咋地。

OK媽說:

區別對待,這事也特別常見。

還不止是老人,我對OK和OK爸也會這樣。上次出差了好幾天,晚上OK要和我視頻,雖然我很累,但見他興致很高,也忘了自己的疲憊陪他聊了半個多小時。後面OK爸見我興致不錯,也想和我嘮幾句,我一見OK爸上線,立馬哈欠連天,完全沒有要掩飾自己疲憊的樣子,OK爸很寒心地默默掛掉了電話。所以換位思考老人,就可以理解了,不是他們不愛我們,只是,真的不太一樣吧。

就像我媽就是,自己罵是可以,但是你們罵就是不可以,典型的“孩子是受我保護的,你們罵她就是在罵我”的思想意識。或許旁人看到的罵聲,永遠會比當事人自己覺得要放大N多倍。

不管生幾個,都得接受

地位不保的現實

@喝可樂也會醉

我媽說:“我已經愛你30多年了,現在你已經排不上位置了”,我……“五年前有老大的時候你還能分50%,現在有老二你就沒份了”。我……我也不知道我生倆是為了啥了……

@微博網友我奶奶以前最疼我的,自從兒子出生後我的地位一落千丈,二兒子出生後就別提了,現在去孃家,一下車只要沒看到我倆兒子,我奶奶一臉不高興,只會自己來,我那倆寶寶呢?我成了外人了。

1

OK媽說:

當了媽之後就是學會接受現實,自己不再是親媽、隊友捧在手上的小公主,想要愛,自己給自己!


OK媽說:

雖然隔代育兒會有太多分歧,但歸根到底是每一代對待愛的方式不同。

老人對待孩子的這些包容,有時會被我們視為無底限的溺愛,因為經常會打破我們立好的規矩,干擾到我們教育孩子。但站在他們的角度想想,我們或許能理解一些。因為我們的工作生活忙碌,即使每天相處,交流得也不多,其實真的很少關注他們的內心世界。但老人也很需要愛與被愛,在孩子身上,他們往往更容易找到愛的釋放。

如果你家裡也有爺爺奶奶、外婆外公的趣事,也歡迎留言分享告訴我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