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寶男”與“扶弟魔”哪個更可怕?“拎不清”是硬傷,都可怕


“媽寶男”與“扶弟魔”哪個更可怕?“拎不清”是硬傷,都可怕

01

網上有一個熱門話題:“媽寶男”與“扶弟魔”哪個更可怕?

有一個網友說自己因為弟弟買房的事跟老公鬧了不小的矛盾。她之所以選擇幫弟弟,是因為從小跟弟弟的關係都很好。然後她怎麼幫呢?她沒有用自己的錢幫,而是從老公的卡里拿出來十萬塊給弟弟買房。這個事後來她老公不是很樂意,很顯然,她沒有事先跟老公商量好。

沒有經過人家的允許,就擅自拿了十萬塊給弟弟買房,這不是“扶弟魔”是什麼?更何況,這個錢是給的,還是借的,該說清的要說清。

這個網友說自己很委屈,“我就這麼一個弟弟忍心看他日子難過嗎”,你弟弟人家以後會有自己的家,你這個姐姐幫得確實有點多,結婚之後還這麼幫,還拿自己老公的錢幫,於情於理都說不通。

因為當事女主拎不清和孃家的關係,她婆婆也在背後嚼舌根,說她是“扶弟魔”,我覺得人家還說得挺對的,是你自己沒有處理好跟原生家庭的關係。

現在呢她老公對這事也是不管不問,更多選擇聽自己媽的。單憑這個事還不好判斷她老公是不是“媽寶男”,但是有一點,你是“扶弟魔”是肯定的。

其實說到底“媽寶男”與“扶弟魔”哪個更可怕?

我個人說句公道話,都挺可怕的,二者都是“拎不清”跟原生家庭直接的關係。

“媽寶男”呢,是屬於男人拎不清跟自己母親的關係,一味的只聽從父母的,沒有一點主見。這種拎不清時間久了會影響夫妻倆之間的感情,破壞家庭和諧。

“扶弟魔”呢,主要是女人結婚後拎不清跟孃家的關係,該幫的幫,而且就算你幫了,可是要還的。記住,哪怕是自己的親弟弟,借的東西也是要還的,沒有應不應該的道理,關係再親,涉及到錢上就是得還。

夫妻二人想要好好過日子,就要拎得清跟自己原生家庭的關係,倘若是一味的拎不清,也是讓自己小家庭的利益受損,久而久之,你們夫妻倆因為原生家庭的一些破事吵得不可開交,還會有什麼夫妻感情。

“媽寶男”與“扶弟魔”哪個更可怕?“拎不清”是硬傷,都可怕

02

人與人之間的矛盾,更多都是因為彼此之間的“界限不清”產生的。

這種“界限不清”表現在婚姻上,公婆會強力干涉兒子、兒媳的婚姻,是因為兒子未能與父母劃清界限;岳父母也會大肆干預女兒、女婿的生活,對女婿索取無度,也是因為女兒未捍衛好小家庭的邊界。

年輕夫妻結婚後怎麼跟彼此之間的原生家庭相處:誰的家人搞出問題,誰就該出面解決,這也是伴侶相處的一個基本原則。

我們都渴望自己的家是溫暖的,這個家你們倆應該是相互扶持,你們的家不應該單方面扶貧其中任何一方的原生家庭。

舉個例子:我和先生結婚後,我們是屬於過自己一家三口的小日子。公婆對我們的生活向來是不干涉的,即便是住在一塊兒也是不干涉。我父母呢對於我們的生活也是不干涉。倘若我父母或我的兄弟姐妹遇到難處要借錢,這個錢是要還的,而且要不要借也得看我們自己的生活條件如何。

血緣至親也要“明算賬”,你要明白,人家憑什麼給你錢呢?誰的錢都不是大風颳來的,你怎麼好意思厚著臉皮求幫助借錢不還呢?

天底下沒有這樣的道理,哪怕是父母也不能一味的啃小,年輕人也不能一味的啃老,唯有各自獨立,想過什麼日子更多靠自己奮鬥,一個家才沒有那麼多事。

我還記得之前我爸提過讓我們姐妹幾個多多少少在我哥買房上給點幫助,當時我媽就說了:

“閨女也不容易,誰都不容易,憑什麼要幫忙呢?真要是需要幫助,可以幫,但是這個錢不是給的而是借的。人在很多時候,壞毛病就是給慣出來的,你今天買房上給了錢,是不是改天還會覺得是應當的。再說了,都是咱們的孩子,孩子之間互相幫助也不是這個幫法,長期下去只會把彼此之間的親情給沖淡。”

我媽是屬於拎得清的,她雖然也看重兒子,但是絕不會從女兒身上搜刮錢去幫兒子。畢竟女兒也有自己的家,大家都有自己的家,唯有自己為自己的家奮鬥,才會真的好。

女人要記住,千萬不要當“扶弟魔”,你要拎得清自己跟原生家庭之間的關係。倘若借錢的事一次借了後來賴賬甚至不還,這錢就不該借第二次。兄弟姐妹之間更沒有那麼多應該,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小家,想過上什麼日子,獨立才是最重要的。

“媽寶男”與“扶弟魔”哪個更可怕?“拎不清”是硬傷,都可怕

03

再說一個我先生跟我公婆之間的事。

我跟先生是網戀奔現的,結束異地後又談了三年多戀愛,然後兩個人的感情遭到了雙方父母的反對。我婆婆那個時候就是覺得自己的兒子優秀,還有些封建,我們小年輕之間的一些行為她很是看不慣。還沒結婚呢,她看不慣一張照片,然後就把氣撒在我身上。這也是我們唯一一次在婚前正面衝突的事情。

但是我先生能拎得清,他先是說我婆婆哪裡做得不對,然後當我氣得出去的時候,他也是選擇先撫慰我的情緒。他解決問題一向是自己先把事情給捋清了,看到底根源出在誰那,好解決問題。

因為是他的母親在婚前鬧出來的事,這些事我也不變摻和,全部都交給他去解決。自那之後,我跟婆婆有很長一段時間沒見過面,也沒有接觸過,我們之間的聯繫全靠先生建立起來。其實就是這樣,我跟婆婆的關係原本就是因為中間的男人產生的。

我們倆因為雙方父母反對戀情的事鬧了有大概一年多,兩個人經常因為父母反對的事吵架。最後想通了,還是在一起,就各自搞定各自的父母。

我損過先生:“你啊,還是當媽寶男,按照你媽的要求去一個讓她滿意的媳婦吧。”

先生懟到:“我想娶誰還是我自己說的算,我娶誰當老婆又不花我父母一分錢,我當然要自己說的算。”

我們當時鬧得嚴重的時候,先生直接打電話跟他媽講:

“請不要再破壞我的家庭,我就是喜歡她。人家跟著我什麼都不圖,你還有什麼不滿的。再說了我們結婚買房子也沒有花你一分錢,什麼都是我們倆自己來,媽,這樣的姑娘你就知足吧。”

先生能拎得清,要不要結婚也是我們倆自己做主。很多事,包括誰照顧我坐月子,以及怎麼帶孩子,孩子生病的事,總而言之,婚姻裡有什麼問題都是我們倆自己解決。

結婚之後,後來經過先生一年多的努力,我跟婆婆也不計前嫌的和好了。兩個人都不提過去的不愉快,互相尊重,她對我很好,我也對她很好,她不幫我帶孩子我也不怨她,我更希望我們能維持這種有距離的和諧的婆媳關係。

男人要正確的處理家庭關係,不要當“媽寶男”,你媽的問題你解決,不要扔給你老婆。男人要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而不是不作為。

“媽寶男”與“扶弟魔”哪個更可怕?“拎不清”是硬傷,都可怕

04

“媽寶男”與“扶弟魔”哪個更可怕?“拎不清”是硬傷,都可怕!

幸福家庭的第一定律,是夫妻關係優於其他關係。也就是說在結婚之後,伴侶之間的關係要大於跟父母和子女之間的關係。只有你們倆之間的夫妻關係穩了,解決各自的問題也不是什麼難事。

女人不要損害小家庭的利益去一味的幫扶孃家,男人也不要委屈老婆一味的幫自己的母親說話。夫妻之間也是相互的,平衡好彼此之間的關係,你們才可能更和睦友善。

記住:婚姻是你們倆相互扶持,而不是單方面對原生家庭的扶貧。不要充當原生家庭的“提線木偶”,而是你要拎得清,有自己的想法,捍衛好小家庭。

今日話題:“媽寶男”與“扶弟魔”哪個更可怕?歡迎留言。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