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源縣簡介(2019年11月)

鹽源縣簡介(2019年11月)

鹽源縣位於青藏高原東南邊緣、涼山州西南部,是一個少數民族聚居的國家扶貧工作重點縣,已有2000多年建制歷史,全縣幅員8412平方公里,有彝、漢、蒙、藏等14種常住民族,轄30個鄉鎮、252個村(社區),總人口38萬,有貧困村122個(其中極度貧困村7個),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5075戶68777人,截止目前已經有105個貧困村退出、55735人脫貧,貧困發生率從18.4%下降到3.3%,按計劃將於2019年脫貧摘帽。

鹽源縣簡介(2019年11月)

鹽源礦產資源富集,地下礦藏達41種以上,初步探明煤儲量5.9億噸、鐵礦石儲量2.02億噸、銅礦23.6萬噸、岩鹽儲量31.8億噸;農牧業資源得天獨厚,氣候適宜,光熱條件優越,有耕地近100萬畝、天然草場340萬畝、林地880萬畝,已發展核桃120萬畝、花椒70萬畝、蘋果40.03萬畝,是西南地區最大的蘋果生產基地、全省重要的核桃鮮果生產基地、花椒生產基地;水能資源富足,裝機840萬千瓦、有世界最高拱壩的錦屏電站位於鹽源與鄰縣交界處,中小河流理論蘊藏量190萬千瓦,技術可開發量在60萬千瓦以上;清潔能源開發前景廣闊,已建成30萬千瓦的光伏發電項目、10萬千瓦的風力發電項目,新能源可開發量在420萬千瓦以上;旅遊資源絢麗多姿,瀘沽湖優美的自然風光與獨特的母系氏族人文風情舉世聞名,被譽為“神仙居住的地方、香格里拉的源頭、母系氏族的家園”。近年來,鹽源縣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和“四個全面”戰略佈局,準確把握“五大發展理念”,緊緊圍繞省委“兩個跨越”奮鬥目標,深入貫徹“三大發展戰略”,堅持“農業立縣、工業強縣、旅遊興縣”總體思路,不斷加快“兩區兩帶”(山區、壩區,G348國道沿線經濟帶、雅礱江沿線經濟帶)開發步伐,奮力推進幸福鹽源、產業鹽源、暢通鹽源、美麗鹽源和法治鹽源建設,經濟社會保持平穩較快發展。

鹽源縣簡介(2019年11月)

2018年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90.01億元,增速6.1%。實現一般公共預算收入7.82億元,增長3.23%。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3.34億元。實現農業產業增加值23.96億元,增長3.9%。實現工業增加值22.24億元,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5%。完成服務業增加值23.84億元,增長8.5%。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6.13億元,增長10.6%。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054元,增長11.0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822元,增長7.7%。

來源|鹽源縣委宣傳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