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旺兔子肉
滷肉湯出現糊鍋味,應該是在所有滷水製作中出現的最低級錯誤,因為很多原因都是可以很輕鬆避免的。並且一旦出現糊鍋味,如果大蔥也去除不了,就預示著這鍋老滷要倒掉了,如果不倒掉而繼續使用,就會影響成品滷肉的風味。
下面以我多年滷水的經驗,先盤點一下常見的滷肉湯出現糊鍋味的原因:
1.桶底沒有放墊鍋篦:這種情況一般是忘記放了,或者是感覺滷的食材少,太大意。經過滷製,食材下沉沾鍋底,出現糊鍋味。
2.滷肉鍋底太薄:這種情況一般出現在用桶底比較薄的鍋,滷大量的食材時。比如我們常用的不鏽鋼桶,桶底一般很薄。滷桶經過長時間燒製,桶底會凹凸不平(特別是劣質鍋),滷肉時有少許碎渣雜質落入不平處,就會容易引起糊鍋,出現糊鍋味。
3.滷湯沒燒開就下入食材:這種情況一般出現在大批量製作的滷肉時,滷湯還沒有開鍋,大量食材就下鍋了,致使滷湯長時間沸騰不起來,就容易引起糊鍋,出現糊鍋味。
4.滷帶皮的滷肉,皮朝下襬放:一般滷五花肉、豬頭肉等帶皮食材時,肉在加熱過程中,肉皮膨脹,特別容易貼到鍋底,加之火候控制不好,就容易沾鍋底,出現糊鍋味。
5.食材不焯水:不焯水下入食材,就像上面3中出現的情況差不多,滷水長時間沸騰不起來,就容易糊鍋。特別是滷肉湯沒開鍋,食材又沒焯水,糊鍋最甚。
6.滷肉湯和食材比例不對:在正常比例滷肉時,滷水開鍋沸騰,會將滷肉浮起,最下方桶底的滷肉應該排放鬆散。如果滷肉湯少,食材多,上面又蓋上壓鍋篦,就會導致食材全都壓到桶底,而沒有了滷水空間,火候再控制不住,就特別容易引起糊鍋,出現糊鍋味。
7.滷肉湯長時間不清理:這應該是最常見的錯誤。一鍋滷肉湯用很久,都不清理,滷肉中的血沫雜質沉入鍋底或者貼在鍋壁上,經過燒製,就會引起糊鍋,出現糊鍋味。
8.滷水長時間不循環:這應該是最低級錯誤。每次滷食材都是那些老湯,加之滷水保養要燒開,或者長時間空燒,滷水會越來越稠、越來越黑,稍不注意就糊鍋,出現糊鍋味。
以上就是我總結的幾種常見的滷肉湯出現糊鍋味的原因,再來看一下如何製作才能避免出現上述錯誤,希望題主參考。
1.要習慣使用墊鍋篦:不管是滷少量的食材還是滷大批量的食材,鍋底都要放入篦子,防止糊鍋。
商用製作可以特製不繡鋼墊鍋篦,比較好清理並且不掉色。家庭小夥伴可以選用竹網,某寶有售賣,很便宜,不管滷肉還是燒魚都可以用到。
2.選用質量好的滷鍋:商用滷肉可以選用304不鏽鋼加厚滷桶,不管是加熱還是保溫,效果都比一般桶要好的多。家庭小夥伴可以選擇大一點的砂鍋或者高壓鍋,效果也都不錯。
3.滷湯開鍋再下食材:不管做何種滷肉,下食材時,滷湯一定是開鍋的,這樣操作不僅避免糊鍋,並且方便開鍋計時(如果開不了鍋下食材,食材就屬於燜制,不僅影響顏色,不利於計時口感也極差)。
4.食材一定要焯水:食材焯水不僅可以去除食材血汙、腥臭異味,避免帶入滷水中使雜質變多,並且可以使滷肉表面收縮,去多餘水分,使滷肉湯快速開鍋。
5.合理搭配食材和滷肉湯比例:在一般滷大件食材時,滷水和食材比例不能小於1.5:1。也就是說15斤滷肉湯可以滷10斤食材。滷小件食材時,滷水和食材比例不能小於1.2:1,12斤滷肉湯可以滷10斤食材。
6.食材下鍋要有次序:商業滷肉時叫碼鍋或者盤鍋,是將食材擺放整齊再倒入燒開的滷肉湯,不僅最大發揮滷水的使用量,並且打撈成品滷肉時好撈,不破碎。
家庭小夥伴製作時,帶骨的大件要緊貼鍋底放,並且肉皮朝上。最上面的食材肉皮朝下,這樣可以使整個肉皮都浸泡在滷湯中,顏色也統一漂亮。
7.滷水要經常清理:我的做法就是每滷一次或者兩次食材就要換一次滷桶,可有效清理桶底、桶壁的殘渣、浮沫雜質,具體操作如下:
①滷完貨後,用密漏先粗略的打去部分殘餘碎渣。
②找一干淨盆,將上層滷油撇出。再用手勺輕輕的將滷水和浮油中間的浮沫雜質刮掉。中間的滷水部分用細紗布過濾到另一干淨不鏽鋼桶內,老桶底部兩三公分的滷肉湯倒掉。
③滷油重新倒入新桶內混合,點火燒開滷肉湯,等燒開大約三分鐘左右關火。
④將滷肉湯放在通風乾燥處(不要再去攪動),下面用架子墊起,保持桶底的通風,使其儘快變涼。
8.滷肉湯要循環:滷肉湯循環不僅僅是每天滷煮新貨,還要隨著每次清理底部老湯後,適當加入一部分水或者高湯循環(正常滷煮也有損耗),這部分水是每次都加,但是一次不能加太多,可以保持滷肉湯是活的(不僅對顏色好把控,還對鹹度好把控)。即使整體滷肉湯夠量,也要撇出一部分,再加入部分清水循環。撇出的部分滷肉湯可以冷凍保存做引子,也可用來鹵素菜。
鏈接一下滷肉湯出現糊鍋味,倒掉後重新起湯的做法
1.滷肉湯出現糊鍋味一般是從下而上出現,所以滷肉時勤觀察,可以以最快的速度撇出上層的滷油(滷水的香味都在滷油中,作用很大)。
2.上面8中撇出的多餘滷肉湯引子就可以排上用場了,引子中兌入適量高湯,再將撇出的滷油混合,就可以重新滷肉了。
注:①已經出現糊鍋味的滷肉,要經過泡水去除糊味以後再滷。
②滷肉湯循環很重要,如果沒有多餘的引子,只有重新吊高湯起滷水了。只要方法得當,並快速撇出滷油,應該也能很快調出原來風味的滷肉湯。
寫在最後
平時只要多精心照顧滷肉湯,滷肉湯出現糊鍋味的概率就不會很大。但是既然出現了糊鍋味也要緊張,按我總結的經驗去操作,我覺得應該可以將損失降到最低。
好了,今天的乾貨就分享到這裡,以上是我的真實經驗,希望能帶給大家參考作用。因時間有限,寫的略有倉促,不足之處也希望滷水大咖批評指正。屏幕前的小夥伴如果有“滷肉湯出現糊鍋味”不同的見解和做法,歡迎評論區留言交流。
喜歡作品記得點個贊,或者轉發出去讓更多需要的人看到。並順便關注一下木子小廚,我會繼續為您分享烹調中的經驗和技術乾貨。感謝觀看。
木子小廚LHW
我來自四川成都彭州市,做滷菜熟食店近三十年了,對於你說的滷水有糊味,一般來說是不能要了,最好的做法是倒了重做。下面分享一下造成滷水有糊味的幾個原因。
1:滷肉時,火太大,肉沉在鍋底被燒糊了。這種情況一般是一次性滷肉太多,滷水太少造成的。正常滷肉,在肉熟到一半時,肉是漂浮在滷水裡的,如果滷水太少,滷肉太多,會造成滷肉沉在鍋底,再有就是有些人滷菜喜歡把滷肉用重物壓住,以免滷肉漂浮在滷水上面,如果壓得太重,滷肉沉在鍋底,也會造成滷肉被燒糊。所以在滷肉時,一是滷水要寬點,二是滷肉過程中多攪動,在使滷肉肉色均勻的同時,也會避免糊鍋。
2:滷完肉以後,滷水表面的血沫或者油汙附著在滷桶壁上沒有及時清理。第二次燒滷水時,鍋壁受熱時會造成附著在鍋壁的雜質被燒糊,然後被翻滾的滷水帶入鍋中,同樣造成滷水有糊味,所以,每次滷完肉以後,及時清理滷鍋內部,用溼布將鍋壁清理乾淨。
3:滷水底部的雜質沒有清理乾淨。在滷肉過程中,或多或少會有香料渣,肉渣掉入滷水中,這些雜質沉入鍋底,也容易被燒糊,從而造成滷水有糊味。所以,每天早上滷菜之前,最好舀出滷水的3/4,最下面的1/4連同雜質一起倒掉,每隔4-5天,用紗布過濾一次滷水,這樣,能防止滷水底部雜質過多。
4:滷水空燒時間過多,造成滷水內部的糖色焦化嚴重。滷水切忌經常空燒,如果在長時間不滷肉的情況下,最好將滷水冷凍保存,不要每天都去燒開一次,三兩天可以,如果十天半個月的空燒,不到滷水沒有香味了,滷水內部的糖色,滷肉的膠質,都會被燒糊,造成滷水有糊味。
我們做滷菜近三十年,這是和你分享的一點經驗和建議,不知道能不能幫到你。
需要了解更多滷菜方法和技術分享,喜歡滷菜的朋友可以加我關注,在我的主頁文章都有詳細的介紹,並且可以落地實操滷菜。
媳婦兒的御廚
滷湯出現糊味我們要知道原因,防止再次出現同樣情況。1,火大,特別是煮豬肝這類比較軟的食材,下鍋時如果火太大很容易粘鍋,導致糊底。
2,湯少,煮肉時湯少造成肉在鍋中比較擁擠,加熱過程中不能及時上浮造成糊底。所以滷煮過程中應該加寬湯。
3,清理鍋底不及時,滷煮過程中,滷湯必須要三天清理鍋底一次,將鍋底的碎肉,骨頭渣,料渣等有可能粘鍋糊底的因素全部清理乾淨。
如果能將以上三點做到可以說滷湯出現糊味的情況應該不會在發生。
如果對你有幫助請添加關注,歡迎點論評,同時也謝謝你的點贊轉發!
杜胖子燻肉
滷肉湯有糊鍋味,這個現象在經驗豐富的老煮鍋中很少見,生手,或做的比較少的比較多見。我們在滷東西時要墊底,使原料不與鍋底接觸,這是必須的,料包不要漏,煮完貨後要過濾清鍋。已經糊了我們要這麼處理!
一,儘快把原料撈出來,以免串味,儘量減少避免損失,撈出後,再起鍋,調湯,下入原料再煮或浸泡,改變,或減少消除異味。
二,重新調湯後不是麻辣味的滷味,可多加蔥姜,白酒或料酒類去異味。麻辣味的儘可能多加些辣味以掩去異味!
三,另外在原料撈出後,儘量用溫水或開水漂洗,去掉部分糊味。
以上方法都可採取,不要怕麻煩,顧客就是上帝,是我們的衣食父母!我們要照顧好我們的上帝!
廚子斌
扔了吧,味道已經徹底壞掉了。
水面染五彩
如果問題嚴重如勸你另做。如果輕微呢可以過濾稀釋添加香味補充!
滷味的創想
首先你需要把湯分離出來,把糊了鍋底洗乾淨。滷料也不能用了。湯冷放一夜。然後第二天,把湯的4/3撈出,剩下的不要用了,重新用滷料重新加水,再次加工。另外糖多用些,我曾經也是發生過這樣的事,用這個方法基本不會有多大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