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願者:龍母河水體氨氮為何超標?環保部門:非工業汙染,不影響湘江水質

基本排除工業排汙 不影響湘江水質

本報訊全長29公里的龍母河作為湘江一級支流,其水質好壞直接影響湘江飲用水源地水質。10月下旬,株洲市清藍環保志願者協會完成了龍母河29公里的汙染情況調研,發現各種河道環境問題31處,其中28處判斷存在汙水直排、3處可見河道垃圾傾倒。

昨日,記者將這一情況反映給市生態環境局。該局水科科長郭勝表示,環保部門對於工業排汙把關很嚴,所以龍母河水體氨氮超標基本可以排除工業排汙因素,主要原因可能與其周邊環境和地表徑流有關。

摸排走訪

發現31處問題,多為生活汙水直排

對此,市生態環境局水科科長郭勝表示,基本可以排除工業排汙造成龍母河氨氮超標。初步分析,龍母河流域周邊多農田、林業用地,灌溉用水、地表水都要匯入龍母河,才使得龍母河水體氨氮濃度有所升高。而且,株洲最近下雨少,致使湘江段水量小,流速緩慢,不利於汙染物下洩,客觀上形成汙染水團滯留。而且,“氨氮超標我們可以理解為水很肥,它不會影響湘江水質。國家對於龍母河本身就是用的地表水劣五類進行考核。”

郭勝表示,我市高度重視汙染防治攻堅工作,已明確於2020年基本消滅城區黑臭水體,並對相關工作明確了責任單位、任務書、時間表,其中龍母河也已納入重點整治項目名單。

另外,龍母河水系綜合治理工程也正在進行中。綜合治理工程包括防洪、水生態、節水和水循環三大體系,目標是要將龍母河打造成集水利、防洪、景觀、生態和水資源循環利用於一體“兩型”水利的示範帶。

株洲市清藍環保志願者協會發起人袁根良介紹,此次是環保志願者第二次對龍母河流域汙染問題進行摸排。在去年的走訪中,環保志願者也發現了一些排汙問題,反映給相關部門後,得到了重視,各區責任單位也進行了排查和集中清理。

本次走訪,環保志願者對位於龍母河入江口水體進行了檢測,氨氮含量超過地表水檢測試劑量程上限,大於1.5毫克/升;採用電子檢測儀進行檢測,儀器顯示為5.77毫克/升。

在走訪中,環保志願者共發現各種河道環境問題31處,其中28處判斷存在汙水直排現象,這其中又以生活汙水直排為主;另外3處為河道垃圾傾倒。“這些問題是造成龍母河流域水質氨氮超標的重要原因。”袁根良說,他會將調研的紙質材料整理後,再寄送給主管部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