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月笙:功成名就不忘本,昔日恩人借錢,他二話不說,報恩不嫌久

杜月笙:功成名就不忘本,昔日恩人借錢,他二話不說,報恩不嫌久

人活在世上要靠兩樣東西,膽識和智慧。這句話出自杜月笙的口中,而毫無疑問這兩樣東西,杜月笙都不缺,也正是這兩樣東西構成了杜月笙傳奇的一生。

說到民國時期,想必大家對於杜月笙並不陌生,在當時的上海可以算是一把手,就連蔣先生見到他都對他要忌憚三分,可以算是風雲人物了。然而,就算是如此有成就的杜月笙,幼年時生活十分悽苦。

在他很小的時候他的父母就雙雙去世,從小由他的舅母撫養長大,但是他舅母的家庭生活條件也不是太好。因此,寄人籬下使得杜月笙從小就很會看人臉色行事,這也讓對他後來的事業大有幫助。

在剛滿十四歲時,杜月笙就想出去闖蕩一番,在那時的他從沒有想過他能夠在將來會有一番大事業,當時他只想著能不愁吃穿就算很滿足了。剛滿十四歲的杜月笙什麼都不會,只能先去麵包店做學徒,但是一個月不到就被老闆趕出來了。也許是命中註定,杜月笙的命絕不會是一名普通的麵包師。

當時飽受飢餓痛苦的杜月笙不得不加入青幫。

杜月笙:功成名就不忘本,昔日恩人借錢,他二話不說,報恩不嫌久

對於杜月笙來說,青幫只是一個跳板,在此之後杜月笙在上海身兼金融、實業、各社會組織等七十多個頭銜,門下的“恆社”精英弟子五六千之眾,這些恆社弟子可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地痞流氓小嘍嘍,全市各行各業實力人物。

但就是這樣的功成名就的杜月笙始終都懷有一顆感恩的心,他時刻都記著曾經幫助過他的人,並且每次都能毫不猶豫的出手幫助他們,從來不曾嫌他們煩。

這一點在當時陳世昌的身上得到了很好地體現。聽過杜月笙的人大都也大都聽過陳世昌這麼個人,當時就是他將杜月笙領入了青幫,給了他發展的機會。因此。對於杜月笙來說,陳世昌是他十分重要的恩人。故而,當杜月笙稍微有錢了之後,每個月就開始給陳世昌一點錢了。

而當時的陳世昌是擺攤子給人算命的,就是神棍,人稱

“套籤子福生”,要是一般的人富貴了可能都不想和這麼個人牽扯上關係,但是杜月笙不,他十分懂得感恩,他經常給陳世昌送錢,並且每逢過年過節,杜公館有大的聚會,杜月笙一定都會把他請來,為他撐場面,給陳世昌找樂子,掙臉面

杜月笙:功成名就不忘本,昔日恩人借錢,他二話不說,報恩不嫌久

再後來,杜月笙對陳世昌幫助的地方簡直太多了,主要是由於陳世昌的兒子。陳世昌的兒子是個

十分不頂器的人,一次和朋友合開錢莊,轉臉就虧了兩萬五大洋,關鍵虧的還是向人借的錢。

而當時債主聽了這件事,那還得了,虧了錢萬一不還他的錢怎麼辦,於是債主天天逼他還錢。後來,實在沒有辦法了,陳世昌只能去找杜月笙幫忙了,杜月笙也是十分爽快的人,對於自己的恩人沒有絲毫猶豫就幫他兒子斷了麻煩。

誰能想到,陳世昌的兒子不僅不把錢還給債主,還拿去瞎折騰,兩萬五的大洋瞬間就又沒了,實在是無用之人。而出於愛子心切的陳世昌沒有辦法再次厚著臉皮向杜月笙借錢了,而杜月笙也是二話不說就給了錢,縱使陳世昌臉皮再厚,也十分不好意思了。

對於恩人的多次借錢,杜月笙並沒有感到煩躁,而是沒有猶豫的將錢借了出去,這就叫報恩不嫌煩,這世上能做的人少之又少,而杜月笙就是這其中一個。

杜月笙:功成名就不忘本,昔日恩人借錢,他二話不說,報恩不嫌久

在杜月笙曾經落魄之時,有一個叫黃和祥的水果店老闆曾經收留過他,給他飯給他住的地方。而當杜月笙發達了之後,這個小夥卻沒有來找過杜月笙,也許是很有志氣的人了,但是杜月笙卻記了他很久很久,從沒有忘記過這個在他危難時刻給他送溫暖的人。

後來杜月笙祠堂開祠的時候,黃和祥來了。再次見到當年的恩人,杜月笙十分的想要報答恩人,但他熟知恩人的性格,不好當時就給他館長的鑰匙,讓他錯以為杜月笙認為是黃和祥想搭上他才來他的詞堂的,故而就讓心腹茶房的人給他捎了句話,讓他一星期後到杜公館,有要事相商。果然,一聽到朋友有事要他幫助,他二話不說就來了

見到黃和祥,杜月笙當即就叫原來管賬的人把全部鑰匙交到了黃和祥的手裡,告訴他,從現在開始,你就是都公館的總賬房了。我想,當時的黃和祥一定十分感動,也十分肯定自己原來幫助過的人是值得自己幫助的。

從此之後,黃和祥在杜公館奉獻了他的餘生,在總賬房的位置上一直做到去世,並且一直都對杜月笙忠心耿耿,不離不棄。在他死後,總賬房的鑰匙又被杜月笙交到了他兒子的手裡。

杜月笙:功成名就不忘本,昔日恩人借錢,他二話不說,報恩不嫌久

可見,杜月笙懂得感恩的性格為他帶來的不僅僅是好聽的名聲,更是為他帶來了用錢買不到的忠心。在杜月笙後來的人生裡,不斷地遇到過各種苦難,而受過杜月笙幫助的人都為他提供了很多的支持,我想,

這就是懂得感恩的意義吧。

杜月笙一生從來不看重金錢,每次當有朋友需要幫助的時候,他總是不曾吝嗇過他的溫暖,在他的眼裡,朋友遠比金錢重要得多。而杜月笙也不僅僅只對朋友施以援手,他曾多次為社會捐過款。

在中國經濟困難的時候,發生自然災害的時候,他都慷慨的將財產散發,減輕了政府的壓力,也為人們帶了更多活下去的希望。甚至,在他自己沒錢的時候,發動他的太太組織公益演出為有需要的地方募集財務,而這種辦法也被延續到至今,可想,杜月笙是個心懷感恩和善心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