樑靜以最後一名被淘汰,髮長文提6個問題,綜藝能評價演員好壞?

梁靜以最後一名被淘汰,髮長文提6個問題,綜藝能評價演員好壞?


近日,梁靜在微博上發了一篇長文,敘述自己在《我就是演員之巔峰對決》的舞臺上的故事。作為第一個被淘汰的嘉賓,她在文中不僅回憶了和其他幾位演員之間的點點滴滴,也針對整個節目提出了6點問題:節目賽制問題?怎麼改才合理?劇本能不能選?演喜劇還是生活劇?人物情緒呈現手段?如何轉換表演方式才更適合這個綜藝節目?

梁靜以最後一名被淘汰,髮長文提6個問題,綜藝能評價演員好壞?

雖然梁靜這篇長文的題目是《重啟與激活》,但字裡行間還是透出了她的不甘心。八名大咖演員,還包括了一名非專業出身的李宇春,最後第一個被淘汰的居然是梁靜。事後大家仔細回想,似乎真的如梁靜所言,作為一檔評價演技優劣的綜藝節目,它的評判標準又是否公平呢?

梁靜以最後一名被淘汰,髮長文提6個問題,綜藝能評價演員好壞?

先不說賽制的問題,單說演員,就算是老戲骨也不一定適合所有的角色、所有的劇本。比如說16年上映的電影《封神傳奇》,一部電影邀請了近十幾位當紅大咖,但最後還是難逃“史詩級爛片”的稱號。難道就能說明這些大咖演技下滑了麼?道理很明顯,再牛的演員也救不活爛劇本、爛特效。

梁靜以最後一名被淘汰,髮長文提6個問題,綜藝能評價演員好壞?

當然在這種知名的綜藝舞臺上,一般是不會出現爛劇本的,但是再好的劇本與演員的融合度不高又怎麼辦呢?劇本有好壞,演員的演技也有好壞,最重要的還是角色適合度。往往有時候雖然劇本不行,但是角色和演員很契合,也能達到不錯的效果。而在綜藝舞臺上,不但演員研讀劇本的時間緊,作為節目組還會想要有節目效果。

梁靜以最後一名被淘汰,髮長文提6個問題,綜藝能評價演員好壞?

我們都知道綜藝節目的安排,首要的就是為了節目效果,反差越大、難度越大,驚喜就越大,觀眾就越愛看,殊不知這對演員來說是很艱難的。而且如果想呈現出一個好的舞臺作品,不僅需要精心的策劃,也要後期剪輯的努力。但是在這個舞臺上,曾經就出現過亂剪輯的現象。

梁靜以最後一名被淘汰,髮長文提6個問題,綜藝能評價演員好壞?

大家應該還記得女漢子袁立,她在參加完《演員的誕生》之後,就開撕節目組。因為後期的亂剪輯,直接把她剪成了一個神經病的形象,節目效果獲得了意外的爆火,但袁立本人很不情願就懟了起來。本來好好的一個演員,卻被刻意塑造成神經病,為了博取觀眾的眼球,被曝光後觀眾們才恍然大悟。

梁靜以最後一名被淘汰,髮長文提6個問題,綜藝能評價演員好壞?

試想在這樣的綜藝舞臺上,演員還有演技可言麼,全靠後期剪輯的能力啊。無獨有偶,鄭凱在參加完《聲臨其境》之後也是炮轟節目組亂剪輯,怒斥他們把實打實的精彩配音部分全部剪掉了,然後再把綜藝的部分放大,以至於觀眾都以為鄭凱的水平一般。先不說鄭凱的水平到底怎麼樣,單是節目組為了綜藝效果刻意放大某一片段就足夠令人憤懣了。

梁靜以最後一名被淘汰,髮長文提6個問題,綜藝能評價演員好壞?

我們承認,綜藝節目為了綜藝效果耍手段是無可厚非的,所以觀眾們也要擦亮眼睛,看綜藝就只能當娛樂節目來看。至於說評判演員的演技好壞,評判歌手的歌唱能力,基本上是做不到的。我們應該明白,不論是誰,在綜藝裡的自主性少之又少,完全是按照劇本為了綜藝效果來的。

梁靜以最後一名被淘汰,髮長文提6個問題,綜藝能評價演員好壞?

你覺得能通過綜藝節目來評價演員演技的好壞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