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斑馬線前禮讓了嗎?

——2019年浙江省縣市區機動車禮讓斑馬線交出答案

斑馬線雖小,但一頭連著安全,一頭連著文明,是檢驗城市文明程度的標尺。近年來,我省各地普遍開展“禮讓斑馬線”活動,傳導文明交通意識,在城市有紅綠燈、監控或志願者的斑馬線上,越來越多的人從被動接受到主動禮讓,當然這背後需要文明行動的助力,更有廣泛的宣傳和引導。但在無紅綠燈、無監控、無志願者即“三無”條件下,各地文明禮讓斑馬線情況又如何呢?最近,浙江省統計信息調查服務行業協會對全省89個縣市區圍繞“斑馬線前文明禮讓”開展專題深度調查,用數據來給大家說話。

全省斑馬線禮讓率座次排定

文明之“行”,始於“足下”。眾所周知,斑馬線前文明禮讓評價指標使用最高的就是斑馬線禮讓率,也稱斑馬線守法率,是指在符合禮讓標準的機動車(也叫應禮讓車輛)中實際禮讓車輛(也叫禮讓車輛)的佔比。本次調查採集地選擇在各縣市區城區內隨意抽取無紅綠燈、無監控的斑馬線上,觀察時間為非節假日上午9點到12點。經現場架設的調查儀器記錄,2019年浙江省縣市區斑馬線禮讓率情況見表一。

表一 2019年浙江省各縣市區斑馬線禮讓率情況

你在斑馬線前禮讓了嗎?

不比不知道,一比見分曉。禮讓斑馬線,你家鄉做得好嗎?不用多說表一數據已經非常直觀的告訴大家了。從上表對比可見,全省各縣市區在斑馬線前禮讓行人情況大相徑庭,這可是在交管監控有效監管之外全省各地禮讓斑馬線的真實寫照。

可喜的現象:五分之一縣市區禮讓率超50%

好似鐵杵磨針,心堅自有成針日。近幾年來,隨著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的不斷深入,人們的駕車理念正在發生悄悄地改變,感到欣慰的是2019年全省有將近20%縣市區總體禮讓率超過50%,充分說明我省禮讓文明活動取得了一定成效,斑馬線前禮讓行人已漸漸被人們所接受,這是令人鼓舞的成績。其主要表現在:

一、標杆縣市區突穎而出。杭州下城區位居2019年浙江縣市區斑馬線禮讓率排行榜首,得分85.8%;其後的金華市武義縣、義烏市和磐安縣,禮讓率均超過80%。這四地機動車斑馬線前禮讓率超過八成,雖然談不上“十全十美”但也非常不容易了,從目前看基本稱得上做到“自覺”車讓人的境地,值得各地學習。

二、超越“合格線”值得點贊。點贊是對近幾年來開展文明禮讓斑馬線活動和整治工作取得一定成效的肯定。習慣上人們將百分制的六十分定義為合格線。2019年禮讓率越過“合格線”的縣市區有十二個,除了標杆縣市區和排行老五的舟山嵊泗縣禮讓率為78%外,其餘縣市區斑馬線禮讓率均在60%至70%之間。從目前各地實際情況看,禮讓率超過60%表明在無監控下機動車自覺禮讓斑馬線做得“過得去”了,至少在當地已有多數司機在斑馬線前本能的出現禮讓行為。當然,從守法角度看,僅僅越過“合格線”是遠遠不夠的,務必再接再厲,在社會上營造起“斑馬線禮讓”的濃厚氛圍,使大家在潛移默化中遵從規則,嚮往文明。

三、禮讓“先行”地市浮出水面。“走在前列“是浙江人砥礪先行的內在精神動力。據監測統計,浙江各地市斑馬線禮讓率情況出現兩極傾向狀況(見表二),杭州、金華、衢州、舟山等四地市禮讓率均達過半的“分水線”,分別為56.4%、58.1%、58.5%和58.7%,走在了浙江的前列,並與其他地市拉開不少差距。“禮讓斑馬線”讓四地群眾享受到交通管理成果與獲得感。杭州各縣市區公交車在斑馬線前禮讓行人已經蔚然成風,得到社會的廣泛認可,是杭州靚麗的“名片”,為私家車等其他車輛起到了很好的的表率作用。 “先行”地市社會車輛文明禮讓率過半,並不意味著斑馬線前禮讓情況就達標了,而是更需要持續跟進、緊抓不放、繼續提升。只有這樣,禮讓才能變成城市永久的美麗風景。

表二 2019年浙江設區市斑馬線禮讓率情況

你在斑馬線前禮讓了嗎?

值得反思:禮讓率中位數僅29.6%

中位數,統計學專用名詞,它是按順序排列的一組數據中居於中間位置的數,即在這組數據中,有一半的數據比他大,有一半的數據比他小。2019年浙江縣市區斑馬線禮讓率中位數為29.6%,可以說全省總體上還處於較低水平,數據背後值得琢磨?

首先,低禮讓率縣市區“居高不下”。斑馬線禮讓率低於20%的縣市區佔到全省34.8%,即超過三分之一的縣市區處於低禮讓率狀態。如果將禮讓率少於5%的稱為無禮讓現象,全省就有10個縣市區符合這種情況,其中寧波3個、嘉興和紹興各2個,溫州、台州和麗水各1個。在人們體驗和觀察中,低禮讓率地區在遇到沒有攝像頭的路口,如果沒有交警的幫忙,等待過路的行人依舊只能望著一輛又一輛車疾馳而過。在這些地區實現斑馬線前文明禮讓,顯然還需要較長的一段時間。

其次,中等禮讓率縣市區尚缺“緊迫感”。位於中位數上下、禮讓率在20%至40%的中等禮讓率縣市區共有34個,其中,杭州有7個、溫州6個、麗水5個、紹興4個、寧波和台州各3個、嘉興和舟山各2個、湖州和金華各1 個。這一群體數量不少,斑馬線前禮讓率表現顯然也不太理想,需要一份“快馬加鞭”的緊迫感,形成嚴管嚴查的高壓態勢,讓“禮讓斑馬線”的理念深入人心,讓司機在斑馬線前的禮讓成為一種習慣。只有解除思想中固有的“頑疾”,才能有效提升全社會的禮讓率,讓禮讓文明行為持久下去。

最後,地市之間禮讓率“鴻溝”有點大。從表二統計的數據可以看到,全省11個地市中有6個地市斑馬線禮讓率在30%以下,其中嘉興、湖州兩市禮讓率只有12%左右,實在太不盡人意了。這種“躊躇”現象需要作出深刻的反思,並應徹底擯棄“遲疑”行為。各地市禮讓率較大差異與眾多縣市區較低禮讓情況必然導致全省禮讓率下移,表明全省出行文明環境還需要化大力氣改善。

社會禮讓率如何突破瓶頸?

“禮讓斑馬線”離不開交通管理者的努力,提升文明行為更需要全社會的綜合施策,持之以恆。監測數據告訴我們,浙江縣市區“禮讓斑馬線”水平不是高了,而是亟須儘快突破瓶頸大幅提升禮讓率水平。

第一是整治“拖後腿”現象。各地除了繼續加大力度開展“禮讓斑馬線”和專項整治活動外,對重點、難點“斑馬線”要進行逐項分析,特別要找出制約禮讓率提升的關鍵原因,並多措並舉解決“有監控就禮讓、沒監控就搶過”的選擇性禮讓等突出問題,在深化推進、鞏固提升上下功夫,讓“禮讓斑馬線”

覆蓋城市的各個角落,讓禮讓意識根植於人們的內心,最終杜絕“拖後腿”的斑馬線

第二是發揮標杆作用。讓公交車帶頭禮讓斑馬線,當好“標杆”,由他們帶動其他私家車遵守文明禮讓的交通規則。出租車主管部門要通過安全文明宣傳,以及曝光不禮讓斑馬線的違章行為,督促駕駛員規範行車,文明營運。對行政事業單位公車及工作人員的私家車強化不禮讓抄告、曝光機制,壓實工作單位監管責任,促使公職人員起帶頭表率作用。

第三是發動社會人人參與。“斑馬線禮讓”,讓出的是駕駛員和行人對文明的共識,只有人人參與,才能在文明禮讓考試中做到雙方互相體諒,取得實效。各地可以借鑑先進地區的好方法、好方式,如認領示範路口、開展志願服務活動、先進典型選樹等等形式推動全社會共同參與。全省要將禮讓斑馬線列入對各地區經常性工作考核內容之中,並建立長效機制持續開展下去。總之,每個公民應從“禮讓斑馬線”做起,爭做文明交通的宣傳者、踐行者和監督者,讓“禮讓斑馬線”成為人人敬畏的規則,

讓禮讓傳遞社會的美好,讓出幸福感和安全感。(《人民交通》記者 呂煊)

你在斑馬線前禮讓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