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好未來和字節跳動終有一戰?

為什麼好未來和字節跳動終有一戰?

一個是地位得以鞏固的社交帝國,另一個是教育培訓行業老兵,原本身處在兩不相及的賽道,或在未來成為勁敵。

一切源自“業務無邊界”

如果不是在對方領域內虎視眈眈,字節跳動和好未來可能會成為一對在戰略意義上擁有互補性的合作伙伴。但現在字節跳動進軍教育行業的意圖越來越明確,一邊內部孵化了gogokid等英語培訓業務;另一邊也在通過投資併購,完善教育生態佈局。

為什麼好未來和字節跳動終有一戰?

天眼查數據顯示,10月29日,新升力的運營主體上海冀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更,今年4月Pre-A輪融資的投資方XVC退出,新增投資方為字節跳動有限公司的全資控股公司北京量子躍動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冀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6年1月,經營範圍包括從事教育科技領域內的技術開發、廣播電視節目製作、出版物經營等,此前投資方包括喔贏資本、中南弘遠、源碼資本和XVC四家。據官網介紹,新升力是一家專注於兒童啟蒙的教育機構,已開發數學、科學、英語、繪畫等一系列早教課程,付費學員超過10萬人,在全國擁有20多家國際早教機構,並打造了多所省級示範幼兒園。

但在課程介紹頁面,我們看到新升力實際開展的業務主要為數理思維課和科學啟蒙課。這兩項業務分別對應到了不同的子品牌:阿木數學大冒險和艾麗貓科學啟蒙。作為一家橫跨邏輯思維培養和STEM教育的早教品牌,新升力的產品類別覆蓋到了0-8歲孩子,並且在業務模式上以加盟經營為主。

儘管這是字節跳動首次涉足早教行業,但仍然具有熟悉的戰略意義和“風口捕手”氣息。

近兩年來,字節跳動在教育業務上的投入方式不盡相同。最初的模式,採取了擅長的內部孵化和產品矩陣打法。2018年,字節跳動先後推出悟空問答、好好學習App、aiKID、gogokid試水教育培訓業務,分別在知識付費、少兒英語、AI教育方面與競品展開角逐。今年1月,gogokid被爆出裁員優化,而在字節跳動內部,這塊業務也引得不少員工噓聲。

在不斷推陳出新的同時,字節跳動版圖上的另一陣條也在有序推進。2018年5月,字節跳動迅速參與了教育信息化機構曉羊教育的A+輪融資,8月參與了創新型學校Minerva Project的C輪融資。2019年,字節跳動未再推出新的教育孵化產品,但資本層面動作不斷。5月以2000萬人民幣併購清北網校,進軍K12網校領域,直接對標猿輔導和學而思網校。

三個案例橫跨三條賽道,字節跳動似乎並沒有給自己設限,這給未來業務的發展走向留下了足夠多想象空間。然而字節跳動“兩條腿走路”佈局方式,也正是好未來當下的焦慮。

gogokid於2018年5月推出,當時直接對標到了VIPKID。不過,在頭條入局時,在線少兒英語教育市場已結束跑馬圈地,VIPKID和噠噠英語吃下了大半蛋糕。在這樣的情形下,好未來也推出VIPX,幾乎同時與字節跳動的gogokid一同加入激烈的在線少兒英語競爭。但值得注意的是,在2018年1月,好未來在噠噠英語C輪融資中現身,持股比例約為33%。一年後,好未來再次跟投噠噠英語,但當時傳聞賣身好未來的消息已經蓋過了新一輪融資風頭。

為什麼好未來和字節跳動終有一戰?

8月,據晚點LatePost報道,好未來在七月前就開始了對噠噠英語的收購,且收購談判已結束,交易價格未知。對此,噠噠英語方面否認了該說法,但在行業中已是不爭的事實。

背靠大樹好乘涼,好未來參與投資的培訓機構彷彿都連著相同的命運,或最終兼併或發展前景黯淡。

8月,好未來參與兩輪融資的海風教育宣佈與輕輕家教達成全面戰略合作,而這場交易也被爆出由好未來在幕後操刀。據全天候科技報道,輕輕家教CEO劉常科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輕輕家教與海風教育的業務並不完全重合,雙方合作的最大契機很大可能來源於共同的股東好未來。

你追我趕的對手局

上個月,好未來發布了2020財年第二季度業績報告,其中有兩項關鍵信息值得玩味:一是進入第二季度後,好未來選擇進行戰略性虧損以應對目前激烈的行業競爭;二是長期投資減值損失為5420萬美元,去年同期為零。

面對線上各家機構的猛烈攻勢,老大哥好未來開始採取轉守為攻的戰略姿勢,一方面說明線下教育競爭格局穩定,新東方和好未來牢牢把握優勢,另一方面說明線上機構的擴張正日益侵佔著線下培訓市場。

而單就對外投資而言,字節跳動和好未來都是目前教育行業內的活躍投手。字節跳動在教育行業的投資風格直率且多元,在初創股權投資方面,集中於中早期投資,並且緊跟行業熱點,挑選被投對象的眼光也較有前瞻性。

單在這點上,好未來的風格與其不相上下,一樣專注於賽道投資,即使是行業二三名也無所謂,但進入的節點多為中後期或發展成熟階段。原本這是比較保險的一種投資方式,但最新財報出來後,好未來在對外投資上的虧損表現高於市場預期,這直接說明了一個問題:在馬太效應十分明顯的教育行業,採取賽道投資的方法顯然不太適合。

為什麼好未來和字節跳動終有一戰?

對比來看,字節跳動的教育投資上或許抓住了現金牛。

2018年字節跳動選擇下注曉羊教育,8月又收購了學霸君的2B業務,這個時間正好處於教育信息化行業的轉折節點當中。C端市場紅利基本耗盡,賽道特徵明顯的在線教育行業也面臨市場熱點不足的困境。在整個互聯網行業集體由2C轉向2B之際,字節跳動的這一筆注資加密了教育B端業務的爭奪聲響。而實際上,從2018年下半年到2019年上半年,經過一年時間醞釀,身處在B端教育業務的企業們才真正感受到了一個黃金週期的到來。

去年,針對進校APP涉黃涉廣告的專項整治行動仍歷歷在目,相關政策的出臺迫使多家在線機構調整業務重心,從賣服務轉向發展C端業務,而走技術路線的解決方案型公司從中獲得了發展機會。今年,教育部多次出臺教育信息化發展政策,並首次明確將AI教育和在線教育納入建設規劃,具體操作層面提出了加大政府採購力度等措施。

兩項政策效應一疊加,空出來的學校教育經費,可以更多地用來購買技術服務,而非以前的服務包,這些都成了B端“產業互聯網”生意的政策利好點。

幾乎也在同時,去年的好未來開始大打B端業務牌。具體行動包括率先推出雙師課堂解決方案“未來魔法校”,7月又推出“WISROOM”智慧課堂解決方案,到年底12月向全行業開放推出了其教育開放平臺,接入了一千多家教育機構。

相同的起點,同樣的生態佈局,字節跳動與好未來的隔空較量延續到了今年上半年。

上半年字節跳動收購清北網校的舉動,其背後也展現出對行業的精準預判和對信息熱點的快速反應。暑假的網校之戰,恰逢整個行業尋求盈利之際,跟誰學在納斯達克上市的消息重新奪回了大家對班課的關注。雖然清北網校不在大額投放名列,但這一舉動也引起了行業對網校業務的注意。清北網校成立於2018年,但背後的管理運營團隊都是浸潤教育行業多年的老兵,在知名度和模式運營上更具備成熟性,對進入戰場的適應能力更強。

而今年暑假主角之一的學而思網校,成立時間雖早,但真正發力卻在這兩年。近期,學而思網校再次調整業務架構,此前單獨發展的大海一對一和少兒英語培訓等業務相繼併入網校當中,未來不難看出整個學而思將只有兩個作戰部門,一個主攻線下一個發力線上。

為什麼不是新東方?

同樣是教育培訓行業裡的老大哥,新東方與學而思的發展模式和當前市場打法逐漸疏離。第一個區別,可以從新東方和學而思的財報對比中讀出。

2020財年第二季度(2019年6-8月),好未來淨收入為9.366億美元,較上年同期的6.998億美元,增長33.8%,較上一季度的7.028億美元,增長33.3%。與此同時新東方2020財年一季度未經審計的財務業績報告顯示,一季度,新東方淨收入為10.72億美元,較上年同期的8.6億美元,增長24.6,較上一季度的8.43億美元,增長27.2%。

此中不難看出,好未來的淨收入營收同比、環比增速超過新東方,但淨收入遜於新東方。此前俞敏洪曾說過新東方要保證盈利,最近幾個季度的業績報表一出來,無論是新東方還是新東方在線,都有著不錯的盈利表現。而學而思方面,張邦鑫則在近期明確表示選擇戰略性虧損進行線上獲客。

為什麼好未來和字節跳動終有一戰?

二者階段性目標的不同:一個專注盈利一個專注增長,就註定了這兩家公司無論是戰略還是運營層面都存在錯位競爭。2017年,在好未來主辦的GES2017未來教育大會上,俞敏洪說到,對於好未來而言,新東方不是競爭對手。在業務上新東方和好未來是友好競爭,因為不競爭就有害。從高層次來說,叫精誠合作。

在俞敏洪定義的這段關係裡,二者的確在這些年來保持著友好競爭的態度,也從未對標過彼此業務。而在業務層面之外的對外投資上,新東方旗下的新東方戰投和創投基金也展現出了與字節跳動和學而思不一樣的投資思路。

天眼查數據顯示,新東方旗下投資公司近兩年來廣泛投資於素質教育和職業教育領域,投資數量高於學科教育類機構。素質教育領域的投資對象包括豌豆思維、極客晨星、科學隊長等機構,職業教育方面包括來offer、UniCareer等,其投資思路有明顯整合上下游產業鏈的傾向。

以海外留學為例,新東方既投資了國際教育機構集思學院等,又投資了留學繳費平臺易思匯以及針對海外大學生回國求職的UniCareer,並且參與了留學生租房的異鄉好居天使輪融資,最終這數筆投資形成了一條服務海外留學生的完整投資鏈路。

新東方創投思路的不同,反而襯托出了字節跳動和好未來之間諸多的相似之處。以家長幫為例,好未來先是投資,後直接併購,而新東方投資後併購的案例不多,反應出後者大多出於財務投資的需求。而好未來和字節跳動的投資蹤跡卻常見出於完善業務體系和追求互補性的目的,因而併購在整個投資業務中的頻次高於新東方,這也就決定了字節跳動和好未來在業務上會形成高度競爭關係的可能。

據投資界分析,好未來的教育投資版圖分為兩塊,一是輕輕家教、DaDa英語、海風教育等培訓企業,二是考研幫、寶寶樹、果殼、媽媽幫、美柚、喜馬拉雅等以社群或流量為主要特點的企業。

如果將其一一對應,並且算上自身開展的業務,好未來和字節跳動之間產生交集的賽道領域已經達到四個:在線少兒英語、K12學科輔導、思維培養、教育信息化。而在這之外,二者對流量的的渴望和複用也在加速著這場競備賽。接下來,就看兩個具有同樣野心的實幹家,誰能率先擦出這場無硝煙戰爭的火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