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千企幫千村 黨建促脫貧”行動掠影

□ 楊柳崗

甘肅純潔高原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免費向甘南、天祝藏區貧困戶提供價值480萬元的藜麥籽種和全程技術服務,著力改變高原藏區種植結構;蘭州鑫源現代農業科技開發公司在臨夏州東鄉縣投資3800多萬元,發展“東鄉貢羊”養殖產業;甘肅蘭商實業發展公司為全省建檔立卡貧困戶免費培訓試用增收技術,已培訓3萬多人……

作為全國脫貧攻堅的主戰場之一,經過前幾年的不懈努力,甘肅脫貧攻堅已經到了滾石上山、爬坡過坎的關鍵時期。

當前,甘肅省正在開展的“千企幫千村、黨建促脫貧”行動步入第二個年頭,大批民營企業投身脫貧攻堅行動,匯聚起了精準扶貧的強大合力,書寫了肩負使命的“大義”擔當。

2018年6月,甘肅省市場監管局、甘肅省非公經濟組織黨委積極探索“黨建促脫貧”的制度機制,決定廣泛動員民企力量,凝聚民企智慧,在全省開展“千企幫千村、黨建促脫貧”三年行動,充分發揮民營企業在脫貧攻堅中的作用。

通過扶持產業、打造品牌、培訓技能、安置就業、捐資助學等多種方式,民營企業在脫貧攻堅中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豐收”。據統計,截至今年6月底,甘肅省已有1587家民營企業與2357個貧困村建立了幫扶關係,投入資金36.77億元,幫扶貧困人口38.38萬人。

針對甘肅貧困地區大多處在高海拔和土地貧瘠山區的情況,甘肅純潔高原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在甘南州夏河縣、卓尼縣,武威市天祝縣等高海拔乾旱山區試種藜麥,目前已免費向貧困種植戶提供價值480萬元的籽種和全程技術服務,所生產藜麥全部回收包銷,帶動3個縣的貧困農戶2539戶10231人增收,農戶年收入達到3萬元以上。

發展產業與當地資源優勢相脫節是致貧的重要因素之一。為此,甘肅省市場監管局緊扣全省“十大生態產業”立項發展,幫助鼓勵和支持民營企業創建“名、特、優、新、稀”精品“隴字號”品牌,引導企業立足地方實際,積極打造品牌優勢產業。

產業培育難度大嚴重製約著很多地方脫貧的步伐。蘭州鑫源現代農業科技開發公司大力幫扶東鄉縣發展“東鄉貢羊”產業,讓貧困戶足不出戶飼養貢羊。該縣那勒寺鎮上哈力村建檔立卡貧困戶2018年僅貢羊養殖一項分紅就達60多萬元,平均每戶分紅8000元。

針對很多貧困農戶缺“手藝”,沒有致富技能的短板,該局牽線搭橋,引導技術培訓機構免費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培訓增收技術,提高自身“造血功能”。甘肅蘭商實業發展有限公司就是其中的“生力軍”。去年以來,該公司黨支部採用組織貧困戶到省外學習、學校集中培訓、大篷車式下鄉培訓等方式,已為全省貧困地區免費培訓3萬多人,投入經費近300萬元。

安置就業增加收入是貧困戶儘快脫貧的有效途徑之一。為此,甘肅廣大民營企業致富思源,紛紛發出在同等條件下優先招聘建檔立卡貧困戶的勞動力為員工的承諾。蘭州時代裡蘭餐飲連鎖有限公司黨支部與康樂縣蘇集鎮豐臺村專業合作社共同幫助103戶貧困家庭建立有機蔬菜種植基地,實行訂單農業,保證貧困戶增收。

扶志扶智,是從根本上改變貧窮面貌的主要途徑。為此,甘肅積極引導民營企業與貧困地區學校結對幫扶,改善基礎設施和教學條件,並對貧困戶學生進行資助。近年來,甘肅義順集團黨支部堅持每年資助康樂縣考入大學的學生每人一臺筆記本電腦和獎學金,已資助學生1000多人,發放助學金200多萬元。

截至目前,甘肅省已累計減貧581萬人,貧困縣從75個減少到39個,貧困人口減少到111萬人,貧困發生率由9.6%降到5.6%。舉全省之力打贏脫貧攻堅戰,甘肅民營企業正在以實際行動,踐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不能少”的錚錚諾言。

《中國質量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