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繞的路竟是雙11套路

最繞的路竟是雙11套路

原創: ZOL企業站 意見英雄 今天

第737期

最繞的路竟是雙.11套路

文 | 鄭偉 文字校對 | 鄭偉

審核 | 劉克麗 策劃 | 劉克麗

都說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沒有看不到的詩和遠方。然而進入11月份後,很多網友卻感嘆人生路漫漫的竟然繞不出雙11的套路。與趕集買菜時直接砍價的爽快不同,近年來雙11電商促銷花樣百出,什麼先漲價再降、搶滿減券的、拼單紅包的,預付定金的,做各種無厘頭任務等等,讓人直呼究竟還能不能好好剁手了。不僅如此,就連不法分子也紛紛盯上雙11,消費者無處申冤。

促銷算帳算不過商家

面對商家頻頻喊出的爆款、大促,連累多少網友熬夜做算術題:1000元的商品滿800減100與一張9折券,哪個更划算?滿600減200與第二件半價,哪個更便宜?滿400減80的自營券與滿500減100的品類券,哪個更實用?拜託大家雙11是來消費的,又不是來參加數學競賽的。即便咱們算不明白也就罷了,直接問問商家看看吧,可沒想到商家的回覆竟然是“太複雜了,我也沒弄明白”。

促銷規則繞的比買房子還煩

還有什麼組隊拼單搶紅包的,呼朋喚友刷朋友圈,廢了半天勁搶到了才發現不能用,可是竟說還需兌換才行。估計這時砸手機、電腦的心都有了,到底是想不想讓大家拿到實惠來購物呀,明明就是買個產品的簡單事,硬是搞的比買套房子還麻煩。

定金套你沒商量

與以往不同,今年雙11活動很多搞起了預付定金的玩法。可是定金≠訂金,這裡的預付定金是不能退的,就算優惠名額沒搶到下定金的人也得買,否則定金就白白的搭進去了。而且還往往有各種各樣的時間限制,比如下了定金要在11月11日才能繼續搶優惠或結尾款等等。這些商家真以為老百姓不用上班,24小時陪著你玩嘛。

某電商平臺價格原地轉

耗費了大量時間,到最後卻不過是花原價買了個產品而已,不對,這個產品還是搶來的。時間成夲找誰算?更有甚者在促銷價格上玩起了先升後降的操作,部分商品的雙11售價要比之前的正常價格還貴。這是要玩死消費者的節奏吧,套路全都是套路。

有網友對定金優惠發出質疑,無處申冤。

詐騙手段時時刷新

消費者們可就慘了,不僅要躲避商家設立的各種坑,還要防著不法分子設下各類詐騙圈套。比如,騙子會藉助緊俏商品的預售,發送“預售”相關的木馬鏈接,一旦點擊便會中招。另外,進入雙11,各類冒充電商平臺、在線支付平臺的釣魚網站紛紛出現,一些不常上網的消費者往往忽略鏈接網址的安全性,誤點虛假釣魚網站,將敏感金融信息洩露出去,造成財產損失。

紅包二維碼沒逃出當詐騙入口

還有常見的虛假紅包詐騙、二維碼詐騙等等,像近日一位長沙陳姓女士就在網上購物時,不小心掃了假冒淘寶客服所提供的二維碼,結果被盜了1000元。據統計,近年來網購詐騙案佔了整體網絡犯罪案數的12%,在雙11的網購詐騙高發期,大家必須擦亮眼睛謹防上當。

防騙6指南要記牢

那麼在宣洩買買買的激情同時,怎樣才能規避網購暗箭呢?下面6個防騙招數要掌握一下了。

第一,對網購平臺驗明正身,在登錄網站前一定要注意分辨網站地址。第二,結算支付時儘量使用第三方支付平臺。第三方支付平臺有凍結貨款的權利,如果消費者收貨後發現是假的,可以申請立即凍結貨款。第三,不要直接給所謂“商家”的私人賬戶打款,也不要隨意點擊或者下載“賣家”發來的不明鏈接。第四,經常更新賬號和密碼。這樣即使騙子盜取了你的賬號和密碼,也會因為你及時修改了密碼而無法得逞。第五,保留網上購物憑證。一旦產生糾紛,消費者要注意保留聊天記錄,妥善保管訂貨單、發貨憑證、發票等購物憑證。第六,發現被騙後及時報警,並撥打消費者投訴舉報專線12315維權。

監管部門已出手

當然雙11僅靠消費者的自身防護顯然是不夠的,對此政府監管部門也開始出手展開約束。本月初上海市場監管局就牽頭召集了拼多多、美團點評、國美在線、小紅書、餓了麼、洋碼頭等22家電商企業召開行政約談會,通報網絡市場存在虛假宣傳、部分商品存在質量問題、隨意更改促銷活動規則等情況,要求電商企業依法依規開展促銷。

而同一天,廣電總局也發佈了《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辦公廳關於加強“雙11”期間網絡視聽電子商務直播節目和廣告節目管理的通知》。要求雙11期間加強規範網絡視聽電子商務直播節目和廣告節目服務內容規範,節目中不得包含低俗、庸俗、媚俗的情節或鏡頭,嚴禁醜聞劣跡者發聲出鏡。網絡視聽電子商務直播節目和廣告節目用語要文明、規範,不得誇大其辭,不得欺詐和誤導消費者。

看到這些後,網友們紛紛表示支持,“早就該整頓一下電商了”,“雙11準備血拼的請點贊”,“反正他們的優惠活動,我從來沒算明白過”......

結語

本來購物是一件快樂的事,可是在雙11玩法繁雜的促銷套路以及防不勝防的網絡詐騙面前,這種快樂正逐漸被消滅。真不知何時我們才能和雙11套路說拜拜。

這正是:

光掍節快要來到

雙11的套路繞繞

消費者的心鬧鬧

上當受騙無處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