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說一說自己做過的最孤獨的事吧|心理學:孤獨是一種病

一、你有孤獨症嗎?

“孤獨不是在山上而是在街上,不是在一個人裡面而是在許多人中間。”

有人說,對孤獨的所有描述裡,三木清的這句話是最能打中心坎的。

就像我們每天擠地鐵、擠公交時,明明摩肩擦踵,四顧之後卻找不到可以打個招呼的人。

就像我們每天聊微信、刷朋友圈,社交生活看似五彩斑斕,翻遍通訊錄卻找不到個能一訴衷腸的人。

就像我們在聚會上和滿桌子的人觥籌交錯、稱兄道弟,回到家後,卻只有冰涼的沙發作伴。

孤獨,已經變成了許多人走到哪裡就帶到哪裡的影子。

來說一說自己做過的最孤獨的事吧|心理學:孤獨是一種病

當年在天涯上有個很火的帖子,題目是“都來說一說自己做過的最孤獨的事”,下面的留言有許多都直擊肺腑:

自己給自己發短信,或者假裝兩個人,自己和自己說話;

手機只有看時間這個功能了,因為從沒有人聯繫我;

生病的時候,提著輸液的藥瓶從9樓跑到2樓去補繳費用,翻遍通訊錄也不知道可以請誰來照顧我幾個小時;

坐公交,從始發到終點,再坐回來;

25歲生日那天傍晚漫無目的地滿街走,後來去KTV唱歌,服務員看我,我就假裝給朋友打電話說等她,其實沒有一個人記得我的生日……

這些經歷,也許你也遇到過吧?

大多人除了忍受,不會對生活做出任何改變,還是會一如既往地孤獨下去。

但在心理學上,長期的孤獨是種被明確定義的疾病:孤獨症,也就是長期體會著孤獨的痛苦,並覺得自己可憐。

來說一說自己做過的最孤獨的事吧|心理學:孤獨是一種病

二、孤獨症者的感受

聯合國衛生組織在2017年的報告中指出,全球有超過40%的成年人在與孤獨作伴。

一些人以為,只要能常和別人見面就不會孤獨,其實這並不正確。因為與他人在身體上靠近、在情感疏遠的孤獨症患者,其實比比皆是。

換句話說,孤獨這件事,並非看你人際關係的數量,而要看質量。一個人是否孤獨,要看他和他人在情感上隔離的程度。

只要你翻翻手機通訊錄就能發現,你的絕大多數朋友其實不過是泛泛之交,你既不會對他們敞開心扉,他們也不會把你當成知己。

來說一說自己做過的最孤獨的事吧|心理學:孤獨是一種病

有的人相識遍天下,卻別說知心愛人了,就連個知心的朋友都找不到;有的人每天在單位和同事們有說有笑,回到家卻找不到人一吐心聲;還有的人雖然伴侶在側,彼此卻同床異夢。

那些得了孤獨症的人與他人的關係,就像見了面就要鞠躬的日本人那樣,雖然彬彬有禮,卻始終隔著足夠的、無法更近一步的距離。

總之,我們每天忙忙碌碌,和許多人擦肩而過,和許多人把酒言歡,和許多人共事,和許多人周旋,卻無法從中找到一雙冷暖相知的手、一個可以依偎的胸膛、一對可以傾聽你訴說秘密的耳朵。

來說一說自己做過的最孤獨的事吧|心理學:孤獨是一種病

三、孤獨症者的表現

孤獨的人都覺得自己的孤獨顯而易見,卻總被身邊的人視而不見。這是因為,孤獨會讓你對自己和他人的看法產生偏差。

首先,你會更嚴厲地評價別人,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較真”。

有孤獨症的人特別喜歡較真。別人的一句玩笑,他就會嚴肅對待,至少也會在心裡琢磨來琢磨去的。這是由於孤獨的人會在心裡聚焦自己的感受,所以就容易把別人的話和自己的孤獨感聯繫起來。

其次,你還會更消極地看待人際互動。

心理學家就做過這樣的實驗:請一個倍感孤獨的人和朋友互動,然後把互動過程的錄像給他看。結果是,感覺孤獨的人,對這段互動的評分,要遠遠低於他的朋友打出的分數。

因為在孤獨的人心裡,那些人與人之間正常的互動,都被蒙上了灰色的濾鏡。

來說一說自己做過的最孤獨的事吧|心理學:孤獨是一種病

再次,你會對人不信任,變得愛猜疑和焦慮。

心理學家都有一個共識:一個人的社交能力和他的肌肉、智商一樣,都是用進廢退的,所以社交能力也被形象地稱為“社交肌肉”。

但在現實中,我們常常意識不到社交能力也會進步和退步。比如一個人單身很長時間之後,他再去約會就容易失敗,他不會覺得這是自己的社交技巧生疏了、社交肌肉萎縮了,而是會覺得是自己不受歡迎了。

當社交肌肉萎縮後,我們並不知道是自身的問題,而會覺得是別人的問題,這時候,猜疑他人就是最自然的反應。

最後,你的孤獨感還會傳染給別人。

有研究發現,與孤獨症者接觸過的人,也得孤獨症的比例會明顯增加,而且和孤獨症者的關係越好,就越容易受到這種不良影響。這是因為孤獨的人通常有很多負面情緒,他們更容易把這些負能量帶給好友。

雖然不是每個人都知道這個規律,但那些接觸過孤獨症的人,一定會覺得有些地方不太對勁,讓自己不太舒服,漸漸地,他們就會下意識地遠離那些孤獨症者,這又會導致孤獨症者的孤獨感進一步加深。

來說一說自己做過的最孤獨的事吧|心理學:孤獨是一種病

四、你知道孤獨症的這些危害嗎?

也許你會說,哪裡有那麼矯情?生活不還是一如既往地繼續著嗎?

是,對孤獨症者來說,生活是在繼續,但卻未必會一如既往。我們不妨看看專業的醫師給出的資料:

對長期處於孤獨中的人來說,孤獨的危害,和常年吸菸的危害一樣大。

生理方面,它會影響你的心腦血管系統,讓你的血壓、膽固醇、內分泌都出現異常,還會導致 你的應激激素增多,造成免疫系統的損傷和疾病。

心理和精神方面,長期的孤獨會讓人抑鬱,嚴重的會產生自殺傾向。那些受影響最輕微的人,也會出現注意力下降、判斷力減弱的情況。而且孤獨還會加速阿爾茲海默症的到來,也就是我們俗稱的老年痴呆。

生活方面,孤獨症者會自我封閉,患上社交恐懼症,導致社交的質量和數量不斷降低,社交技巧和溝通技巧變差,他們對自己也越來越不自信。而且有大腦掃描成像技術顯示,孤獨症者的共情能力會大大降低,你身邊的人會覺得你越來越冷漠、不近人情。

周星馳就曾說過:“我常常覺得很孤獨,年輕的時候人家都說我怪,現在他們又都說我不近人情。”這看起來似乎只是年齡和地位的變化帶來的改變,其實卻很可能是孤獨症在不斷加劇的表現。

來說一說自己做過的最孤獨的事吧|心理學:孤獨是一種病

五、如何走出孤獨症?

那麼,我們該怎麼對孤獨這種情緒進行矯正和修復,最終走出孤獨症呢?

有三個步驟值得一試。

第一個步驟:走出自我封閉的狀態。

在這一步裡,你首先要做的是開放你的心態、走出悲觀的情緒。

孤獨會讓我們產生消極的想法,比如有孤獨症的人很害怕參加聚會,他會覺得去了很無聊,或者可能會出醜。但他不會意識到這種想法有多麼偏頗和悲觀,也正是這種想法,會讓他越來越封閉自己。

就像一個屋子如果總是門窗緊閉,那麼空氣自然會越來越汙濁一樣,一個總是封閉自己的人,孤獨感也會越來越深,所以打開門窗走出去,是最重要的第一步。

一個建議是,你可以刻意地把那些讓你擔心的場景,變成成功場景的視覺化。比如你很害怕和陌生人聊天,那你就可以在腦海裡清晰地想象出你和別人聊得開心的場景,這會給你邁出第一步的勇氣。

來說一說自己做過的最孤獨的事吧|心理學:孤獨是一種病

第二個步驟:強化你的“社交肌肉”。

一個從來不鍛鍊的人,是無法跑完馬拉松的。一個從來不社交的人,也不會有機會遇到你的知己和靈魂伴侶。既然社交肌肉是用進廢退的,那麼一直深陷孤獨的你,需要的正是強化你的社交肌肉,這樣才能在遇到命裡註定的那個人時,有足夠的能力把握住機會。

有兩個簡單的小技巧也許能幫助到你:

針對熟人,你可以看看你的通訊錄,列出一張你想和他們發展情誼的名單。你可以根據你的感覺給他們評分,分數越高的人,你越應該主動聯繫。

如果你需要去認識新的朋友,那你可以上網查詢你所在城市、社區的一些興趣小組,加入一個合適的小組,從和這些志同道合的人打交道的過程裡,逐漸強化你的社交肌肉,把它鍛鍊得越來越有力量。

來說一說自己做過的最孤獨的事吧|心理學:孤獨是一種病

第三個步驟:建立持久可靠的親密關係。

所謂持久可靠的親密關係,指的不單單是愛情,也包括志同道合的友誼和能與社會上其他人發生深度聯結的事情。

當你的“社交肌肉”恢復健康後,你就要試著找到一種能讓你徹底擺脫孤獨症的關係了。除了心有靈犀的愛情這種可遇不可求的事,你還可以通過找到自身價值來擺脫孤獨感。

比如和志同道合的朋友為了同一個目標而努力,或者參加感興趣的義工活動,和那些需要幫助的形形色色的陌生人產生奇妙的聯結。

來說一說自己做過的最孤獨的事吧|心理學:孤獨是一種病

孤獨症者之間有一句廣為流傳的偈語:我來時孤獨,我去時孤獨,來去之間,我日夜孤獨。他們覺得,這段文字正中他們的胸口,能讓他們熱淚盈眶,也能把孤獨給合理化。

但英國詩人約翰·多恩說過:沒有人是一座孤島。換句話說,無論你是否享受孤獨,你都註定要和他人產生聯結。

假如孤獨於你是一杯可口的紅酒,那正確地認識孤獨則能幫你更加怡然自得。假如孤獨於你是一杯可怕的毒藥,那我希望這篇文字能幫你放下酒杯,去找到屬於你的清泉,而不必再飲鴆止渴。


請關注我!我是驢小祺,專注心理、情感、親子教育,願和你一起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