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说一说自己做过的最孤独的事吧|心理学:孤独是一种病

一、你有孤独症吗?

“孤独不是在山上而是在街上,不是在一个人里面而是在许多人中间。”

有人说,对孤独的所有描述里,三木清的这句话是最能打中心坎的。

就像我们每天挤地铁、挤公交时,明明摩肩擦踵,四顾之后却找不到可以打个招呼的人。

就像我们每天聊微信、刷朋友圈,社交生活看似五彩斑斓,翻遍通讯录却找不到个能一诉衷肠的人。

就像我们在聚会上和满桌子的人觥筹交错、称兄道弟,回到家后,却只有冰凉的沙发作伴。

孤独,已经变成了许多人走到哪里就带到哪里的影子。

来说一说自己做过的最孤独的事吧|心理学:孤独是一种病

当年在天涯上有个很火的帖子,题目是“都来说一说自己做过的最孤独的事”,下面的留言有许多都直击肺腑:

自己给自己发短信,或者假装两个人,自己和自己说话;

手机只有看时间这个功能了,因为从没有人联系我;

生病的时候,提着输液的药瓶从9楼跑到2楼去补缴费用,翻遍通讯录也不知道可以请谁来照顾我几个小时;

坐公交,从始发到终点,再坐回来;

25岁生日那天傍晚漫无目的地满街走,后来去KTV唱歌,服务员看我,我就假装给朋友打电话说等她,其实没有一个人记得我的生日……

这些经历,也许你也遇到过吧?

大多人除了忍受,不会对生活做出任何改变,还是会一如既往地孤独下去。

但在心理学上,长期的孤独是种被明确定义的疾病:孤独症,也就是长期体会着孤独的痛苦,并觉得自己可怜。

来说一说自己做过的最孤独的事吧|心理学:孤独是一种病

二、孤独症者的感受

联合国卫生组织在2017年的报告中指出,全球有超过40%的成年人在与孤独作伴。

一些人以为,只要能常和别人见面就不会孤独,其实这并不正确。因为与他人在身体上靠近、在情感疏远的孤独症患者,其实比比皆是。

换句话说,孤独这件事,并非看你人际关系的数量,而要看质量。一个人是否孤独,要看他和他人在情感上隔离的程度。

只要你翻翻手机通讯录就能发现,你的绝大多数朋友其实不过是泛泛之交,你既不会对他们敞开心扉,他们也不会把你当成知己。

来说一说自己做过的最孤独的事吧|心理学:孤独是一种病

有的人相识遍天下,却别说知心爱人了,就连个知心的朋友都找不到;有的人每天在单位和同事们有说有笑,回到家却找不到人一吐心声;还有的人虽然伴侣在侧,彼此却同床异梦。

那些得了孤独症的人与他人的关系,就像见了面就要鞠躬的日本人那样,虽然彬彬有礼,却始终隔着足够的、无法更近一步的距离。

总之,我们每天忙忙碌碌,和许多人擦肩而过,和许多人把酒言欢,和许多人共事,和许多人周旋,却无法从中找到一双冷暖相知的手、一个可以依偎的胸膛、一对可以倾听你诉说秘密的耳朵。

来说一说自己做过的最孤独的事吧|心理学:孤独是一种病

三、孤独症者的表现

孤独的人都觉得自己的孤独显而易见,却总被身边的人视而不见。这是因为,孤独会让你对自己和他人的看法产生偏差。

首先,你会更严厉地评价别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较真”。

有孤独症的人特别喜欢较真。别人的一句玩笑,他就会严肃对待,至少也会在心里琢磨来琢磨去的。这是由于孤独的人会在心里聚焦自己的感受,所以就容易把别人的话和自己的孤独感联系起来。

其次,你还会更消极地看待人际互动。

心理学家就做过这样的实验:请一个倍感孤独的人和朋友互动,然后把互动过程的录像给他看。结果是,感觉孤独的人,对这段互动的评分,要远远低于他的朋友打出的分数。

因为在孤独的人心里,那些人与人之间正常的互动,都被蒙上了灰色的滤镜。

来说一说自己做过的最孤独的事吧|心理学:孤独是一种病

再次,你会对人不信任,变得爱猜疑和焦虑。

心理学家都有一个共识:一个人的社交能力和他的肌肉、智商一样,都是用进废退的,所以社交能力也被形象地称为“社交肌肉”。

但在现实中,我们常常意识不到社交能力也会进步和退步。比如一个人单身很长时间之后,他再去约会就容易失败,他不会觉得这是自己的社交技巧生疏了、社交肌肉萎缩了,而是会觉得是自己不受欢迎了。

当社交肌肉萎缩后,我们并不知道是自身的问题,而会觉得是别人的问题,这时候,猜疑他人就是最自然的反应。

最后,你的孤独感还会传染给别人。

有研究发现,与孤独症者接触过的人,也得孤独症的比例会明显增加,而且和孤独症者的关系越好,就越容易受到这种不良影响。这是因为孤独的人通常有很多负面情绪,他们更容易把这些负能量带给好友。

虽然不是每个人都知道这个规律,但那些接触过孤独症的人,一定会觉得有些地方不太对劲,让自己不太舒服,渐渐地,他们就会下意识地远离那些孤独症者,这又会导致孤独症者的孤独感进一步加深。

来说一说自己做过的最孤独的事吧|心理学:孤独是一种病

四、你知道孤独症的这些危害吗?

也许你会说,哪里有那么矫情?生活不还是一如既往地继续着吗?

是,对孤独症者来说,生活是在继续,但却未必会一如既往。我们不妨看看专业的医师给出的资料:

对长期处于孤独中的人来说,孤独的危害,和常年吸烟的危害一样大。

生理方面,它会影响你的心脑血管系统,让你的血压、胆固醇、内分泌都出现异常,还会导致 你的应激激素增多,造成免疫系统的损伤和疾病。

心理和精神方面,长期的孤独会让人抑郁,严重的会产生自杀倾向。那些受影响最轻微的人,也会出现注意力下降、判断力减弱的情况。而且孤独还会加速阿尔兹海默症的到来,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老年痴呆。

生活方面,孤独症者会自我封闭,患上社交恐惧症,导致社交的质量和数量不断降低,社交技巧和沟通技巧变差,他们对自己也越来越不自信。而且有大脑扫描成像技术显示,孤独症者的共情能力会大大降低,你身边的人会觉得你越来越冷漠、不近人情。

周星驰就曾说过:“我常常觉得很孤独,年轻的时候人家都说我怪,现在他们又都说我不近人情。”这看起来似乎只是年龄和地位的变化带来的改变,其实却很可能是孤独症在不断加剧的表现。

来说一说自己做过的最孤独的事吧|心理学:孤独是一种病

五、如何走出孤独症?

那么,我们该怎么对孤独这种情绪进行矫正和修复,最终走出孤独症呢?

有三个步骤值得一试。

第一个步骤:走出自我封闭的状态。

在这一步里,你首先要做的是开放你的心态、走出悲观的情绪。

孤独会让我们产生消极的想法,比如有孤独症的人很害怕参加聚会,他会觉得去了很无聊,或者可能会出丑。但他不会意识到这种想法有多么偏颇和悲观,也正是这种想法,会让他越来越封闭自己。

就像一个屋子如果总是门窗紧闭,那么空气自然会越来越污浊一样,一个总是封闭自己的人,孤独感也会越来越深,所以打开门窗走出去,是最重要的第一步。

一个建议是,你可以刻意地把那些让你担心的场景,变成成功场景的视觉化。比如你很害怕和陌生人聊天,那你就可以在脑海里清晰地想象出你和别人聊得开心的场景,这会给你迈出第一步的勇气。

来说一说自己做过的最孤独的事吧|心理学:孤独是一种病

第二个步骤:强化你的“社交肌肉”。

一个从来不锻炼的人,是无法跑完马拉松的。一个从来不社交的人,也不会有机会遇到你的知己和灵魂伴侣。既然社交肌肉是用进废退的,那么一直深陷孤独的你,需要的正是强化你的社交肌肉,这样才能在遇到命里注定的那个人时,有足够的能力把握住机会。

有两个简单的小技巧也许能帮助到你:

针对熟人,你可以看看你的通讯录,列出一张你想和他们发展情谊的名单。你可以根据你的感觉给他们评分,分数越高的人,你越应该主动联系。

如果你需要去认识新的朋友,那你可以上网查询你所在城市、社区的一些兴趣小组,加入一个合适的小组,从和这些志同道合的人打交道的过程里,逐渐强化你的社交肌肉,把它锻炼得越来越有力量。

来说一说自己做过的最孤独的事吧|心理学:孤独是一种病

第三个步骤:建立持久可靠的亲密关系。

所谓持久可靠的亲密关系,指的不单单是爱情,也包括志同道合的友谊和能与社会上其他人发生深度联结的事情。

当你的“社交肌肉”恢复健康后,你就要试着找到一种能让你彻底摆脱孤独症的关系了。除了心有灵犀的爱情这种可遇不可求的事,你还可以通过找到自身价值来摆脱孤独感。

比如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为了同一个目标而努力,或者参加感兴趣的义工活动,和那些需要帮助的形形色色的陌生人产生奇妙的联结。

来说一说自己做过的最孤独的事吧|心理学:孤独是一种病

孤独症者之间有一句广为流传的偈语:我来时孤独,我去时孤独,来去之间,我日夜孤独。他们觉得,这段文字正中他们的胸口,能让他们热泪盈眶,也能把孤独给合理化。

但英国诗人约翰·多恩说过: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换句话说,无论你是否享受孤独,你都注定要和他人产生联结。

假如孤独于你是一杯可口的红酒,那正确地认识孤独则能帮你更加怡然自得。假如孤独于你是一杯可怕的毒药,那我希望这篇文字能帮你放下酒杯,去找到属于你的清泉,而不必再饮鸩止渴。


请关注我!我是驴小祺,专注心理、情感、亲子教育,愿和你一起成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