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提琴的魅力你可能永遠不懂

科普向 | 大提琴的魅力你可能永遠不懂

小提琴早在中世紀就有了雛形,但是大提琴卻一直到文藝復興時期才出現。大提琴最早出現在十六世紀初,當時的名稱為「Viole da Braccio」,由古低音中提琴(viola da gamba)發展而來。早期的時候只有三條弦,不久便擴充為四條。後來也有五絃、六絃琴(viol)出現,不過都不符合一般演奏的習慣,實用性不高。因此,在其後的衍變中,又綜合了維奧爾琴的優點發展出了現代大提琴的樣式。

到了十七世紀的時候,大提琴出現了“大刀闊斧”的變革:包括五絃的設計再度復出,另外還有一種將體積縮小的設計,可以用小提琴的持法演奏的大提琴,稱為「Violoncello piccolo」,JS.巴赫還為這種琴寫了六首無伴奏大提琴組曲。

科普向 | 大提琴的魅力你可能永遠不懂

直到17世紀,現代大提琴才逐漸發展成為一種獨奏樂器,它的樣式直到1710年才大致確定,而它作為樂器的演變過程也經歷了漫長的變革。

那麼最初的大提琴是什麼樣子呢?

最初的大提琴是沒有尾柱的,演奏時是通過演奏者兩腿夾住端坐著演奏,或是用帶子掛在肩上的方式進行演奏。後來,比利時籍的大提琴演奏家阿德里安·賽爾維(Adrien Servais)在1845年左右為大提琴添加了可調整的尾柱,旨在增加左手大幅運動的情況下提琴的穩定性。大提琴家羅斯特羅波維奇(Rostropovich)為演奏要求而設計了一種彎曲的尾柱樣式,這種用鉸鏈結合的有角度彎曲的尾柱為大提琴提供了更高角度面的演奏,使得弓的重心可以更直接地壓在弦上。

科普向 | 大提琴的魅力你可能永遠不懂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其他的改進,諸如早期的大提琴使用的是羊腸弦,裝配也都是巴洛克式的。隨著對演奏技術要求的提高,高把位演奏的趨勢日漸明顯,大提琴的琴頸也完成了像小提琴那樣由巴洛克時代直接用釘子固定於琴身的方式演變為用燕尾槽鑲嵌技術的轉變。

通過琴頸和指板的加長,擴展了每根弦的音域。對大提琴的低音樑的長度和高度都進行加長加高,為低音域帶來了更加強有力的支撐。琴碼也加高並呈扇形,從早期的巴洛克式而發展出現代大提琴琴碼的兩種基本風格:法國式和比利時式。

科普向 | 大提琴的魅力你可能永遠不懂

大提琴的時代歷經十九世紀的發展,以及二十世紀大提琴家的努力,現如今的大提琴早已不再只是三百年前僅作為低音伴奏的樂器了。它豐富的表現力以及強力的抒情性格,深深的受到世人的喜愛。在卡薩爾斯後,我們甚至可以很驕傲的宣稱大提琴的黃金時代已經到來,但卻不能忘記的是,我們所嚐到的是五百年來大提琴發展所累積下來的豐盛果實。

本月22日,天津音樂學院青年大提琴演奏家王盼博士將在天津大劇院與她的學生們共同為觀眾演繹《卡薩多組曲》等經典名曲,完美展現“黃金時代”下大提琴的獨特魅力。

演出信息|音樂會

青春的旋律Ⅳ

王盼師生大提琴音樂會

科普向 | 大提琴的魅力你可能永遠不懂

演出時間:11月22日 週五 19:30

演出地點:天津大劇院 多功能廳

演出時長:90分鐘(含一次中場休息)

演出團體:

第一聲部:吳秀雲 王盼 房崇洋 沈忱 楊敬業 張琳 王乾同 孫淑楠

第二聲部:熊於遙 田力月 牛梓歡 秦瑞鴻 張睿 劉佳怡

第三聲部:季芳亦 武金金 李佳璇 曹昊雨 曹慶宇 雷旖晴

第四聲部:任彥丞 武天中 馬凱旋 楊豐宇 王曉凱 房佳陽


優惠票價:40/60/80元

*權益會員可享常規優惠

*1.2米以下兒童謝絕入場

曲目單

勃拉姆斯《e小調奏鳴曲第一樂章》

季芳亦

鋼琴協作:趙揚

波帕爾《音樂會波蘭舞曲》

李佳璇

鋼琴協作:趙揚

海頓《D大調協奏曲第一樂章》

熊於遙

鋼琴協作:趙揚

柴可夫斯基《隨想曲》

田力月

鋼琴協作:趙揚

法雅《火祭之舞》

李明璋

鋼琴協作:趙揚

貝多芬《C大調奏鳴曲》

沈忱

鋼琴協作:趙揚

卡薩多《無伴奏大提琴組曲》

王盼

戈特曼《小夜曲》

費茲哈根《聖母頌》

*曲目及順序以演出當日為準

大提琴:王盼

德國科隆音樂學院大提琴專業演奏博士。留德期間師從於世界著名大提琴演奏家Maria Kliegel教授。

先後簽約波恩歌劇院、哈根交響樂團、諾艾斯室內樂團、科隆青年交響樂團。並以大提琴獨奏家、室內樂演奏家身份簽約歐洲“梅紐因即時音樂”組織,在歐洲舉辦音樂會百餘場。

2013年在第九屆中國音樂“金鐘獎”鋼琴與絃樂重奏比賽中榮獲“優秀獎”。2014年在勳菲爾德國際絃樂比賽中榮獲“傑出演奏獎”。同年在香港國際絃樂公開賽中榮獲“國際優秀導師”獎。2015年在第二屆香港國際音樂節中榮獲“2015年度中國傑出音樂教師獎”。2016年入選“天津市131創新型人才”。2017年獲批天津音樂學院人才培養資助計劃,入選《天津音樂學院人才名冊》。2018年受邀出席“北京愛琴大提琴夏令營”、“青島國際音樂大師班夏令營”、“蜻蜓國際絃樂藝術節”等專業活動,2018年8月入選天津市人才發展特殊支持計劃“青年拔尖人才”。

她的演奏熱情細膩,涉獵曲目廣泛。曾先後在中國唱片深圳公司出版社、天津北洋音像出版社出版《王盼大提琴名曲——獨奏專輯》、王盼《皮亞蒂12首大提琴隨想曲》、《想——鋼琴三重奏專輯》CD唱片3張。多次應邀與天津交響樂團、山西交響樂團合作,出任獨奏。應邀加盟各類形式的室內樂音樂會70餘場。

Maria Kliegel教授評價她“是一個成熟而有責任心與使命感的音樂家。她非凡的演奏技巧出眾,而對音樂的極其敏感與堅實的演奏技術的結合,使她的演奏更具有說服力。她的演奏富有表現力並深入人心,演奏風格極具個性化,這對於多數演奏者來說是極為困難的。”

科普向 | 大提琴的魅力你可能永遠不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