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創優品要上市了,這家“十元店”究竟有何底氣?

11月4日,有消息稱名創優品已聘請美銀及高盛協助進行上市計劃,集資5至10億美元(約39至78億元),預計於明年掛牌。

通過出售礦泉水、眼線筆以及手機數據線等數以千計的日用小商品,誕生不到6年的名創優品現在是中國最大的“十元店”。而從一家“十元店”,做到要上市的規模,全世界可能只有“名創優品”這一家了。

短短6年時間裡,名創優品走向全球一百個國家,開設了4000多家門店,其中國內門店數量達到2400多家,它為什麼能夠如此成功呢?

最核心的原因還是因為產品,因為那時候還是以產品為核心,然後去定義行業的“以產品為中心的小而美精選時代”,所以名創優品選了很多精緻的產品出來,並在短短几年時間內苦練產品內功,用實力證明品牌,通過產品得到消費者的認可,讓品牌用實力說話,從而因為市場需要推至全球範圍內快速發展。

談到企業戰略的時候,很多企業會提到很多立足點,但實際落地的時候才發現非常難,所以名創優品談的唯一重點就是以產品為中心,以產品是企業的第一戰略去做重點落實。

名創優品要上市了,這家“十元店”究竟有何底氣?

​但如果真的以產品為企業第一戰略,就意味著一把手必須要投入到產品研發,否則根本沒有辦法去落地。所以一把手不僅僅是產品研發還得是首席產品經理。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把整條鏈條串起來。

其次就是創始人葉國富多次在公開場合談論名創優品的經營秘訣——“極高的性價比”,“三高三低”,即高顏值、高品質、高效率,低成本、低毛利、低價格。

說到這裡,就不得不提無印良品。兩個品牌名字畫風相似,都在販賣生活用品,前者常常被形容為後者的降級山寨版。

比較兩者之間的同與不同,或許更能讓我們理解名創優品們到底有什麼樣的魔力。

我採集了名創優品和無印良品官網在售商品的信息,發現名創優品的產品類別覆蓋度絲毫不輸無印良品,不過在各個品類上的產品數量還是遠遠不及無印良品。

名創優品要上市了,這家“十元店”究竟有何底氣?

​尤其是更能體現設計感的產品差距更大,無印良品的文具產品數量是名創優品的18倍,T恤、床品等產品也拉開不少,開發實力的差異可見一斑。不過,我特別注意到,在美妝和餐廚這兩類工具型產品開發上,名創優品並沒有落下。

此外,兩個品牌最大的差別是價格。名創優品店內,除床品和箱包,其他品類均價都在50元以內,文具、美妝、襪子等產品價格偏低,撐起了“十元店”的定位。除了箱包、家電、T恤和床品等,名創優品在實用性較高的收納和餐廚品類上也壓低了不少價格。

所以你明白了嗎?名創優品店面的紅火只是表象,背後供應鏈的流程優化,順應和服務消費者的需求,才是關鍵。

如果覺得今天的文章對你有啟發,可以收藏文章或分享給你的朋友,也許能幫到他們。或者你有不同的看法,可以發在留言區,一起討論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