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陽之戰,光武帝劉秀是如何用一萬精兵,擊敗王莽四十二萬大軍?

新朝王莽末年,起義軍遍佈全國。當綠林軍和劉秀、劉演兄弟聯合,他們殲滅了甄阜、梁丘賜軍,擊敗嚴尤、陳茂於南陽城下,接著綠林軍擁護劉玄稱帝,公開提出恢復漢朝,建立了更始政權。王莽意識到南方的綠林起義軍對新莽政權的壓力非常大,因而決定發兵剿滅。

昆陽之戰,光武帝劉秀是如何用一萬精兵,擊敗王莽四十二萬大軍?

當時綠林軍和劉氏兄弟兵分兩路,主力持續不斷地進攻宛城;另一路是王鳳與太常偏將軍劉秀等進擊昆陽、定陵、鄢城等地。這時候,王莽特任命大司空王邑和司徒王尋為統帥,徵調當時所謂精通63家兵法的人,充當軍中的類似參謀的官吏,並任用長人巨毋霸為壘尉,專門負責構築營壘,將虎、豹、犀牛、象等兇猛野獸圈至軍內飼養,以便在作戰時放出來,震撼敵人。

各州郡均自選精兵,由郡和牧守親自率領,限期到洛陽附近集中,各地到洛陽的兵力達42萬多人,號稱百萬大軍。這些軍隊集中後,即開始向潁川開進。在潁川又會合了嚴尤、陳茂的部隊,隨即向昆陽方向進擊。大軍逶迤千里,糧草輜重絡繹不絕。

昆陽之戰,光武帝劉秀是如何用一萬精兵,擊敗王莽四十二萬大軍?

劉秀和王鳳已經攻下昆陽,而此時劉秀的大哥劉演和綠林軍主力指揮的大軍正在圍攻宛城,一直攻取不下。如果王莽42萬大軍攻下昆陽之後,來到宛城,就可以與宛城守軍形成裡外相呼之勢,那麼漢軍必定全軍覆沒,所以守住昆陽對漢軍非常重要。

公元23年五月,王邑、王尋統帥的大軍與嚴尤、陳茂會合後,即由潁川向昆陽前進,兩三天即有十餘萬軍隊到達昆陽。王邑以十萬大軍圍攻昆陽。王鳳、王常等見新莽大軍逐漸雲集昆陽,形勢十分嚴重。劉秀所率三千騎兵在潁川西北遇見新軍後,也引兵退回昆陽,加上漢軍其他退入昆陽的一些零星部隊,昆陽守軍共約一萬人。

王鳳等鑑於雙方力量十分懸殊,對堅守昆陽信心不足,一些退入昆陽城中的官兵也驚惶失措,擔心妻子兒女,想分散回去,各保存自己的地區。

昆陽之戰,光武帝劉秀是如何用一萬精兵,擊敗王莽四十二萬大軍?

劉秀看到這種情況便對大家說:"目前我軍兵糧缺,而城外又有強大之敵,如能集中力量抗擊敵人,還有取勝的可能;如果分散各自回去,勢必都不能保全。況且劉演等攻打宛城,尚未得手,也無力挽救我們。昆陽一旦失守,不出一天,各部也必將被敵各個擊破殲滅。現在如果我們不同心協力,存亡與共,同立功業,反而貪生怕死,能只顧各守自己的妻子財物嗎?"

諸將領等聽到劉秀這些話,大怒說:"你怎敢教訓起我們來!"劉秀聽了便笑著站起來。恰在這時偵察員回來,報告說:"王尋大軍即將到達城北,軍隊連綿百里,還看不見後衛。"

王鳳等向來輕視劉秀,見當前情況急迫,才互相商量決定,請劉秀計劃破敵之策。這時劉秀經過分析情況,便做了決策,以王鳳和廷尉大將軍王常率人堅守昆陽城,自己當夜和宗佻、李軼等十三騎,出昆陽城南門到外面去調集部隊,準備對新軍內外夾攻。

昆陽之戰,光武帝劉秀是如何用一萬精兵,擊敗王莽四十二萬大軍?

公元23年五月底,宛城在綠林軍(漢軍)的長期圍困下,內無糧草,外無援軍,守將岑彭終於被迫投降 。但這個消息尚未傳到昆陽。劉秀為了進一步鼓舞士氣,動搖莽軍軍心,傳宛城已破,綠林軍(漢軍)主力將至昆陽。消息傳到昆陽城內,守軍立刻士氣高漲,更加堅決守城,並隨時準備出城殲敵。新軍得此消息,個個心情沮喪,士氣低落。綠林軍(漢軍)在氣勢上已佔據了優勢。

六月初一,劉秀所率之定陵、郾城等地的漢軍到達昆陽地區。劉秀為鼓舞大家的鬥志,自率步騎兵一千多人為前鋒,李軼率主力跟進,劉秀軍在逼近新軍四五里地時,即擺開陣勢,準備出擊。王邑、王尋也派兵數千前來迎戰。劉秀親自率領人馬衝殺,斬新軍幾十個人,跟隨的將領都高興地說:"劉將軍平時看到小股敵人,都十分害怕,今天見了大敵,卻很勇猛,真是了不起。以後請你總在前面率領我們作戰,我們共同協力破敵"!劉秀接著又率領將士再行向新軍攻擊,新軍被打得大敗,劉秀軍斬殺新軍近千人。劉秀率兵連著打了幾次勝仗,這就大大地鼓舞了漢軍的鬥志,殺減了王邑、王尋的銳氣。

昆陽之戰,光武帝劉秀是如何用一萬精兵,擊敗王莽四十二萬大軍?

劉秀又精選了三千人的敢死隊,自城西衝擊新軍的中堅。王邑、王尋輕視劉秀,自以為很容易打敗劉秀。因而,他們只率領萬餘人巡視陣地。為了防止各營出現混亂,他們下令各營嚴格管束自己的部隊,沒有命令,不準擅自出兵。王邑、王尋迎戰劉秀,但他們不是劉敢死隊的對手,新軍的陣勢很快即被劉秀軍擊破,士卒混亂潰逃。

這時新軍其餘的部隊,因不敢輕舉妄動,故無人主動支援王邑、王尋軍作戰。劉秀率領漢軍,奮勇衝擊,並一鼓作氣打垮了王邑、王尋的部隊,斬殺了王尋。王邑的中堅被沖垮,王尋被斬殺後,新軍各部隊失去了指揮中樞,立即混亂。這時昆陽城內的漢軍看到劉秀等人所率的敢死隊取得勝利,也大喊著衝殺之聲,衝出城門,內外夾攻新軍,殺聲震天動地,新莽的四十二萬大軍迅速土崩瓦解。

昆陽之戰,光武帝劉秀是如何用一萬精兵,擊敗王莽四十二萬大軍?

新莽軍本是強迫徵來的貧苦百姓,早已對王莽政權痛恨之極,經起義軍內外夾攻,自然棄陣而逃。潰逃的莽兵相互推擠,"走者相騰踐,伏屍百餘里"。碰巧又遇上大風和大雷雨,屋瓦被大風颳走,大雨傾盆而下水暴漲,王邑軍隨隊的虎豹都嚇得發抖,新軍士卒掉入水中淹死的有萬餘人,滍川被屍體堵塞得幾乎斷流。

昆陽之戰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例之一,它決定了新漢兩軍的命運和未來中原王朝數百年的國運,是中國歷史上一次有深遠影響的戰略決戰。昆陽之戰中,身為偏將軍的劉秀一戰而天下聞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