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正史的長河中未有過多的記載,古代十大著名“毒婦”

毒婦一呂后

也許正史的長河中未有過多的記載,古代十大著名“毒婦”

呂后是劉邦當了皇帝之後人們對她的稱呼,她的原名叫呂雉。漢高祖劉邦和呂雉可謂患難夫妻,打下江山。但是,劉邦當了皇帝之後,也就把他的龍恩分配給眾多的女人。有一句話:男兒愛後婦,女子重前夫。劉邦最愛的是一個叫做戚夫人的女人,戚夫人美貌多姿色,能歌善舞,而且生了兒子叫做如意,立為趙王。劉邦認為他和呂后所生的兒子不像他,一度決定把如意立為太子接班。呂后採取陰謀家張良的建議,保住了兒子太子的位置。

劉邦死後,呂雉專權,呂雉開始變本加厲地折磨戚夫人,她把折磨當成了藝術,把戚夫人當成了試驗品。她先是下令砍掉戚夫人的雙手雙腳,又把她美麗的眼珠子挖了出來,兩隻眼睛成了鮮血淋漓的黑洞。戚夫人痛苦地喊叫,撕心裂肺一般,呂雉聽煩了又強迫她喝下啞藥。戚夫人叫不出來了,還不夠,又叫人用煙把戚夫人的耳朵燻聾。最後,命人把令人慘不忍睹的戚夫人扔進了茅廁裡。

 做完這一切,呂雉拍了拍手,發揮自己的想象力,把這件藝術品命名為“人彘”。人性的泯滅到了如此程度。之後她又喚自己的兒子劉盈過來一起欣賞她的“傑作”。善良的劉盈還矇在鼓裡,問身邊的人前面那個黑糊糊的肉團是啥東西。旁邊的官員只好告訴他是戚夫人。劉盈聽了放聲大哭,決然想不到自己的母親會這樣殘忍,泣曰:“這不是人乾的事情,我是太后的兒子,我奈何不了太后,但我已經不能夠再當這個皇帝了!”

 劉盈不久就憂憤而死。他的死,呂雉要負大部分責任。

戚夫人就這樣悲慘地死去,她的遭遇留給後人曠古絕倫的悲憤。她的死也告訴我們,女人僅僅靠容貌玩弄權力,註定沒有好的下場。因為戚夫人奪走了本應該屬於呂雉的愛情,因為戚夫人還有奪嫡的陰謀,樹大招風,槍打出頭鳥,戚夫人太傻,太顯眼,也無怪乎呂雉把所有的仇恨都發洩在她身上了。

  公元前180年,大漢第一毒婦呂雉死掉,樹倒猢猻散,她一死,呂氏家族便遭到滅門。三軍總司令周勃和那些痛恨呂雉胡作非為的大臣聯合起來,發動宮廷政變,把呂姓戚族,不論男女老少,一律處決。

佛說,有因必有果。劉邦的兩個女人,呂雉,作為結髮妻子的她,可以共患難卻不可以共富貴,得到了劉邦的愛又失去了劉邦的愛,生前作惡多端,死後遭到報應;戚夫人,獲得的愛情比呂雉多,卻成為歷史上死得最悽慘的后妃,怪就怪她把愛情當做了玩弄權術的砝碼。

毒婦二 昭信

也許正史的長河中未有過多的記載,古代十大著名“毒婦”


昭信是劉去的王后。這個劉去,是漢景帝兒子劉越的孫子。劉越封為廣川王,死後兒子繼承王位,但犯了法,就讓劉去繼承王位。劉去作為諸侯王,也是妻妾成群,確切的數字糊的而知,但從歷史的記載中看,最少也在數十人。最初他寵愛王昭平、王地餘,許諾說把這兩人封為王后。但一次劉去生病,一個叫做昭信的姬妾服侍細緻周到,劉去又移情寵愛昭信。劉去與王地餘嬉戲,王地餘的衣袖中掉出一把刀子。經過拷打,地餘說要與昭平一起殺死昭信。於是劉去就把所有的姬妾召集起來開會,劉去當眾親手殺死了地餘,又讓昭信親手殺死了昭平。怕這種濫殺行為洩露,劉去和昭信又殺死了3個奴婢。

劉去立昭信為王后。但劉去又愛其他的姬妾,如陶望卿、崔修成。昭信的妒忌心再次膨脹。她對劉去說這兩人和別人有姦情,劉去就又和昭信一起帶領一幫姬妾到陶望卿的住所,剝去陶望卿的衣服當眾擊打她,讓其他姬妾用燒紅的烙鐵灼燒她。陶望卿投井自殺。昭信讓人撈出來,把木棒塞進她的下身,割掉她的鼻子嘴唇和舌頭,和劉去一起肢解陶望卿,放到大鍋裡面,加上避邪的桃灰和毒藥蒸煮,把其他姬妾叫來觀看。殺死了陶望卿後,又殺了她的妹妹陶都。然後,劉去把別人和陶都的屍體一起送給陶母,陶母說,一具是陶都的屍體,但另一具則不是陶望卿的,昭信又讓人殺了這可憐的陶母。

劉去曾經召一名叫做榮愛的愛姬一起飲酒,昭信就又說榮愛與別人私通。榮愛嚇壞了,投井自殺,卻又沒有死成,撈上來嚴刑拷打,她招認說與醫生通姦。劉去就把榮愛綁在柱子上,用燒紅的刀子捅瞎了榮愛的雙眼,活活割掉她的雙股,把鉛水灌到她的嘴裡。榮愛被折磨死後,劉去就肢解屍體掩埋了。歷史記載說,凡是劉去所寵愛的姬妾,昭信讒言殺死了14人。

昭信除掉自己的情敵之後,就對劉去說,其他這些姬妾都很淫蕩,管不住,乾脆把她們的大門鎖起來,沒有大事不準出來。這些姬妾實質上成為囚徒。

廣川王劉去和他的王后昭信的濫殺,經過一段曲折離奇,終於被揭發出來,上奏給皇帝。皇帝讓大臣討論該如何處理,大臣建議處死這對慘絕人寰的王與後,但皇帝說:“朕不忍致法於王,議其罰”,就是不要追究刑事責任,以罰代法算了。討論決定,剝奪劉去的王位,讓他和老婆孩子遷徙到別的地方去。皇帝同意了這種處罰,並給他湯沐邑100戶。

毒婦三 驪姬


也許正史的長河中未有過多的記載,古代十大著名“毒婦”

驪姬,春秋時代驪戎國君的女兒。春秋時期,晉獻公出兵攻打驪戎,滅了驪戎之君,將他的女兒驪姬作為俘虜帶回國內。驪姬的美麗,令獻公想入非非,不顧占卜人的勸阻堅持將其納未己有。之後驪姬生下一子,取名叫奚齊。因為有了兒子,驪姬開始為自己母子的未來權位未雨綢繆,蠢蠢欲動。驪姬之毒全在“陰柔”二字,可謂殺人不見血。

她要為兒子掃清踏上國君之位的障礙,除掉最有才華的三個王子:申生、重耳、夷吾。她唆使獻公,讓申生率軍攻打戎狄,以便伺機抓住把柄,置太子申生於死地,但均未能得逞。接著又誣陷申生在祭祀的肉裡下毒,想要害死獻公,逼得申生百口莫辯,含恨自殺。申生死後,驪姬又誣陷夷吾是同謀,嚇得二公子重耳逃往蒲城,夷吾逃往屈城,加強防備,嚴陣以待。

獻公聽說兩位公子不辭而別,大發雷霆,更加認定兩位公子與太子有謀害驪姬之意,命令發兵攻打蒲城。蒲人之宦者勃鞮得令,敦促重耳快快自殺謝罪。重耳跳牆逃走,宦者追上揮刀斬斷了重耳的衣袖。重耳跑到了翟。獻公還派人討伐屈城,但是沒能攻下。

獻公死了之後,大夫裡克、邳鄭發動三公子的黨羽作亂,先後殺掉奚齊和卓子,夷吾回國即了君位。驪姬掀起的這場軒然大波,才宣告平息。

  

毒婦四 趙飛燕

  

也許正史的長河中未有過多的記載,古代十大著名“毒婦”

趙飛燕之美貌,可謂天下第一,無與倫比,傳說趙飛燕出生後便被她的父母丟棄,三天後仍然活著,父母也覺得奇怪,就開始哺育她。稍大後,她同妹妹一同被送入陽阿公主府,學習歌舞。因為她天賦極高,學得一手好琴藝,舞姿更是出眾。當年能做掌上舞的輕盈女子,舞姿輕盈如燕飛鳳舞,故人們稱其為“飛燕”。雖然趙飛燕是豔麗如花,但內心的狠毒無情也毫不遜色。

趙飛燕被漢成帝召入宮後,很快與妹妹趙合德合力搞垮了皇后許氏,自己取而代之。趙氏姐妹雖得專寵,但從未懷孕,花無百日紅,倘若不能生育自己的兒子來穩固地位,那這對她們來說的確太危險了。她們害怕別的嬪妃懷孕生子,威脅後位,就瘋狂地摧殘宮人。“生下者輒殺,墮胎無數”。當時,民間就流傳著“燕飛來,啄皇孫”的童謠。宮女曹宮生一男孩,竟被逼死,皇子也被扔出門外。許美人生一子,趙合德哭鬧不已,逼迫成帝賜死母子。色迷心竅的漢成帝,年已不惑,膝下尤虛。為討好趙氏姐妹,竟兩次殺子,置江山社稷於不顧,成為“愛美人不愛江山”的古代版本。

毒婦五 賈南風

 

也許正史的長河中未有過多的記載,古代十大著名“毒婦”

恐怕最可惡的女人非晉惠帝皇后賈南風莫屬,此人不但狠毒悍嫉,而且醜陋淫蕩,無一可取之處。 身為皇后的她連生四女,沒有子嗣,宮中被皇帝臨幸之女自然都要面臨悲慘境地。

她表現的比趙飛燕姐妹更兇殘,在得知一官妾懷孕之後,竟然悍然闖入其居所,用衛士所執的大戟,對該女子當胸就是一戟,使其腹破流血而死。

晉武帝畏其如虎,自矜“朕本諸生家,傳禮來久”,是最尊崇“禮法”的。但是面對賈南風的橫行暴施,只有徒嘆奈何。

毒婦六 獨孤皇后

 

也許正史的長河中未有過多的記載,古代十大著名“毒婦”

隋文帝楊堅的皇后獨孤氏其實是可以高枕無憂,用不著大開殺戒的,因為她為隋文帝生下五子,而且五位皇子都長大成人,羽翼已豐,不必為失寵而擔憂。但是女人的防禦性心理狀態還是讓她下了毒手,擔當了毒婦的惡名。

隋文帝曾經迷戀上仁壽宮的一位宮女。該宮女被稱為尉遲氏,自然是年輕漂亮,可謂一朵明豔的解語花。我覺得隋文帝與皇后獨孤氏婚姻多年,一直未有其他女子前來奪寵,可見二人情比金堅,就連皇帝也時常對夫妻二二人的深厚感情自我誇讚。尉遲氏能夠吸引隋文帝,肯定是魅力非常了!

皇后得知以後大怒,馬上派人殺死了尉遲氏,氣得隋文帝騎馬在京城外的山野中狂奔了大半天,直到天黑才沮喪地回宮。

獨孤皇后敢如此兇悍的與丈夫對抗,不過是因為文帝奪取天下也有她的一份功勞,可謂理直氣壯。

毒婦七 武則天

 

<strong>

也許正史的長河中未有過多的記載,古代十大著名“毒婦”

我相信從古至今沒有一個女人能夠和武則天相比,她才華橫溢,在中國歷史長河之中光芒獨特鋒利,是令許多雄視天下的將相都黯然失色的璀璨的明星

她的狠毒是迫於政治目的,但是武則天是真正有政治才幹的一個。她的“狠毒”也表現在很多方面,弒子殺孫她都做到了,這在宮廷鬥爭當中都是屢見不鮮的事情,這裡只說她垂簾聽政之前的小小序曲罷了。對於一個曾經被先皇唐太宗李世民御幸過的女子,還能夠再被新皇帝李治接入宮中,並非是因為她魅力非常受到了皇帝的厚愛,而是因為當時宮中后妃爭寵的形勢造成的。

史上的王皇后雖然貌美,但是形體削瘦苗條,這在以豐腴為美的唐代並不佔什麼優勢,而嫵媚多才情的蕭淑妃仗著皇帝的寵愛早已不把她放在眼裡。面對日趨嚴峻的形勢,皇后把希望寄託在了寄居寺廟的武則天的身上,親自將她接入宮中,作為自己對付蕭淑妃的利刃。當然那個時候她還不叫武則天,而是被喚做媚娘。

剛入宮時,媚孃的確是溫順可愛,處處討得宮中上下人的喜歡,但是漸漸的,形勢發生了轉變。媚娘連續生下弘和賢兩位皇子,由小小的昭儀青雲直上,成為宮中的新勢力,這讓王皇后大為恐慌,開始悔不當初,轉而與蕭淑妃合謀對付媚娘。之後發生了媚娘新生小公主如意暴死的慘劇,令皇帝大為悲痛。接著,有宮人舉報,說是王皇后之前曾經前來探視,舉止慌張詭秘。自此,各種不利於皇后的謠言紛飛,於是王皇后開始惶惶不可終日,深怕會被深究治罪。

其實,小公主的死到底是何人所為已經成為千古之謎。有人說是武媚娘為了奪得權位,孤注一擲,親自下的毒手,也有人說是因為宮中過於封閉,門窗經常緊閉,而且為了驅走冬天的寒意,宮女們常要燃燒大量木炭取暖,造成了嬰兒的窒息死亡。無論是哪一種死因,武媚娘對於女兒的暴亡表現的痛不欲生。在逐步清理掉朝上的敵對勢力之後,她開始將矛頭指向宮中的女人。

首先是皇后被以在宮中施行巫蠱之術被廢,接著是同蕭淑妃一起被貶為庶人。罪名是企圖用鴆酒毒殺武昭儀。據說她們被囚禁在一個只露一小孔的黑暗密室中,與外界隔絕。後來唐高宗念著舊情去看過她們一次,看到兩個女人限於如此悲慘境地,便動了惻隱之心,假以安慰,說了些將來放二人出去的話。消息迅速傳到了媚孃的耳中。於是她倆隨後被武媚娘各打一百杖,砍去手足,投入了酒甕之中。媚娘曾經令人傳言:我這是特意滿足你們兩個人的願望,讓你們品嚐到骨酥筋軟的滋味。

王皇后面對絕境,反而顯得很解脫,說是終於可以放下宮廷的爭鬥,安靜的離去了。而蕭淑妃猶在大罵:阿武妖精,乃至於此!日定當為貓,阿武為鼠,生生扼其喉!兩個女子在酒甕之中浸泡數天之後,終於悲慘的死去。

淑妃的臨終遺言傳到武則天耳朵裡,不免讓她在心底產生罪惡感,心驚肉跳,由此武則天下令宮中不得養貓。武則天怕貓的傳說也在民間流傳開了。

毒婦八 李皇后

 

也許正史的長河中未有過多的記載,古代十大著名“毒婦”

南宋光宗的李皇后同樣心狠手辣,為了制止丈夫的花心也是別出心裁,百般恐嚇。

一日,光宗洗手時,看到侍奉其浣洗宮女的手特別白皙,十分喜愛,禁不住伸手觸摸,嘖嘖稱讚。幾天以後,李皇后就派人給光宗送去一個食盒,說是聞聽君王喜愛此物,妾特意取下,以奉君上。光宗聽了十分欣喜,打開食盒,赫然發現裡面盛的竟是那位宮女被砍下來的雙手!震驚之餘,幾乎暈厥。

毒婦九 萬貞兒

<strong>

也許正史的長河中未有過多的記載,古代十大著名“毒婦”

萬貞兒即是民間廣為流傳的包公戲之中狸貓換太子案的原型。萬氏是山東青州諸城人氏,幼年即被選入宮,充當孫太后的宮女。長大以後,成為一名司衣女,侍奉當時還是太子的朱見深,耳鬢廝磨,漸漸產生私情。

天順八年,英宗駕崩,太子繼位,是為憲宗,時年十八歲,而此時的萬貞兒已經三十五歲。雖然年齡差距甚大,但是兩人感情甚篤。萬貞兒長得豐滿豔麗,據說“秀慧如趙合德,肥美似楊貴妃”。而且為人機警,“每(皇)上出遊,必戎服佩刀,侍立左右,(皇)上每顧之,輒為色飛”,很受寵愛。

但是自從皇帝登基以後,兩宮太后又為皇帝選納了幾名女子,分別是皇后吳氏,妃子王氏、柏氏,個個年輕貌美,令萬貞兒深感嫉妒和仇視。皇后吳氏,面對萬貞兒的目中無人,也想整治一番。一次,萬貞兒晉見的時候,傲慢無禮,進退無序,受到皇后訓斥,萬氏毫不示弱,出言頂撞,皇后大怒,奪過太監手中的棍子對其杖責數下。萬氏委屈之餘,在皇帝面前藉機訴苦撒嬌,皇帝一怒之下把吳氏廢掉,另立王氏為後。

成化二年,萬氏生下一子,被封為貴妃。但是孩子不久便夭折,以後也沒有生育。萬氏面對宮中的年輕女子常常自危,對其他女子的受寵嫉妒到了瘋狂的地步,一發現哪個妃嬪懷孕,就派人以治病為名,使其墮胎。而每當此時,皇帝不但不敢追究,反而對她低聲下氣,好言相對。

一日,皇帝寵幸了一名姓紀的女子,紀氏由此受孕。萬氏命一名宮女前去察看,因為那名宮女很有良心,回報說不過是身體抱病而已,替紀氏隱瞞了過去。後來,紀氏分娩下一男嬰,央求守門太監張敏將其溺死,太監不忍,便私下將嬰兒藏入密室撫育,而且廢后吳氏也常去探望照顧。此時皇帝只有一子祐極,年近兩歲,剛被立為太子,即被萬氏毒殺。面對喪子之痛,皇帝深感苦惱。

一日,皇帝對著鏡子哀嘆自己年歲已老,卻仍舊沒有子嗣,太監張敏藉機進言,道出實情。皇帝大喜,將紀氏和孩子接入宮中。之後,宮中不但傳出妃子懷孕的消息,令萬氏痛苦非常。由此,遷怒於紀氏,將其害死。太監張敏深恐蒞禍,在跪拜太子祈禱之後,也吞金自殺。

成化二十三年,萬氏因為一宮女出言譏諷,大怒,用撣子連打宮女數下,氣咽痰湧而昏厥,繼而身亡,死時五十八歲。皇帝聽說萬氏已死,良久不語,半天才說了一句:“萬長侍走了,我也將不久於人世了!’果然,不久,他也隨之死去。

萬氏由一名普通的宮女到專寵後宮的皇貴妃,而且,她與皇帝之間的年齡相差十七歲,這樣的例子,在明朝是絕無僅有的。

毒婦十——客氏

也許正史的長河中未有過多的記載,古代十大著名“毒婦”

客氏之毒,在於同明代大宦官魏忠賢相互勾結,淫亂宮廷,為禍朝廷。客氏本是明熹宗乳母,在同大太監魏忠賢勾結以後,開始掌控宮廷內部勢力。面對平日不能相容的宮中女人開始大肆殘害。明光宗選侍趙氏,與客氏素有嫌隙,客氏便矯旨賜其自盡。趙氏臨死之前,大哭一場,將光宗所賞賜的珍玩陳列案几之上,拜過之後懸樑自盡。

裕妃張氏言語之間得罪客氏,客氏含恨在心,便在熹宗面前進讒言,說張氏所懷骨血非皇帝親生。熹宗聽信讒言,將張氏打入冷宮。客氏不許膳夫為其提供食物,張氏在冷宮之中被活活餓死,臨死之前,竟然爬到屋簷下,喝雨水充飢。

宮中一位馮貴人,素來厭惡客氏卑劣行徑,常在皇帝面前痛斥客氏與魏忠賢所為,遭到嫉恨,客氏便以其誹謗聖上為名,逼迫她自盡。成妃李氏將馮貴人的慘劇告訴熹宗,熹宗竟然毫不悲切,置若罔聞。客氏知道後,又假傳聖旨將成妃幽禁。幸虧成妃鑑於張妃之死,內心早有準備,在壁櫥內藏了食物,挺過了半月有餘,才沒有被活活餓死。

張皇后對一手遮天的客氏也是深惡痛絕,經常勸熹宗懲治兩人,但熹宗反而由此對皇后十分厭煩。熹宗偶爾進入坤寧宮探視,恰巧皇后在案上讀書,皇帝隨口問道:卿讀何書?皇后正色答道:史記趙高傳!熹宗默然,支吾兩句便走開了。

客氏勢利滔天,買通了坤寧宮中一名宮女,開始對皇后下手。當時張皇后已經懷孕,腰間疼痛,要求宮女為其捶背,宮女暗中用力,竟然導致皇后小產。隨著宮中一個個女人慘遭不幸,昏庸的熹宗絕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