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點智能輔助駕駛和車聯網車機系統,都不好意思說賣車了


沒點智能輔助駕駛和車聯網車機系統,都不好意思說賣車了

2018年還有朋友認為,L2級智能輔助駕駛系統可能是少數人嚐鮮的東西,對大多數用戶作用不大,至於其它智能化的東西聽聽就行了,沒什麼實質性作用。

一年半過來,看著這期間發售的車型,可以發現L2級智能輔助駕駛不但沒有成為少數人嚐鮮的產品,而且落地很快。其它車輛網車機系統、語音交互等智能化設施,新車搭載率越來越高。

說真的,以後沒有搭載個L2級智能輔助駕駛或更高級別自動駕駛系統、沒有車聯網的車型,可能都不好意思上市出售了。

以下是部分車型盤點:

寶馬X5:

全新BMW X5搭載了寶馬第七代BMW iDrive 人機交互系統。搭配了最新設計的BMW 智能顯示系統,包括均為12.3英寸的高清組合儀表和觸控中央控制顯示屏。

其中12.3寸液晶儀表首次完全替代了寶馬執著的物理指針,可以完全自由的變換顯示內容,全新的iDrive和升級之後的液晶儀表同更大面積的HUD抬頭顯示、手勢控制、語音識別進一步豐富了車內智能化交互的方式。

ADAS方面,採用了自由選裝方案,只有唯一的頂配車型配置有夜視系統,且其他車型不能選裝該系統。

可選裝車系統自適應巡航是17000元、全景影像是7000元、HUD抬頭顯示(13100元)、自動泊車入位3300元、併線輔助5900元、主動剎車6100元、疲勞駕駛提示全系標配包括交通堵塞駕駛輔助功能、車道變更輔助以及窄道通過輔助功能等11項先進功能,表中間還配有DCS系統監測駕駛員雙眼視線,當長時間偏離前方時會主動進行疲勞提醒。

一汽豐田:

一汽豐田這期間發佈了全球旗艦車型亞洲龍Avalon和全新卡羅拉(第十二代)。

國產Avalon搭載7英寸的彩色行車電腦顯示屏和9英寸的中控觸摸屏,支持蘋果CarPlay和百度CarLife車機連接協議。

自動駕駛輔助方面,國產Avalon帶有行人檢測功能的預碰撞主動剎車系統、自適應巡航控制系統、車道保持輔助系統、變道盲點監測系統、360度全景泊車影像、帶自動剎車功能的後方左右來車監測系統等等,屬於L1級智能輔助駕駛。

第十二代卡羅拉全新卡羅拉中控臺上,9英寸以及12.1英寸中控屏幕與自動空調PM2.5過濾裝置都是豐田車型首次搭載,這也是專門針對中國市場的需求開發的專屬配置,今後還將逐步向全系產品推廣。

在智能配置方面,卡羅拉將首次在國內全系搭載最新的“Toyota Safety Sense智行安全”系統。

其中,在動態雷達巡航控制系統DRCC中新增了LTA功能,無論直線行駛還是彎道內均可以維持車輛始終在車道中央。在擁堵路段等無法識別前方車道線的情況下,車輛也可以跟隨前車的行進軌跡行駛,屬於L2級智能駕駛輔助系統。

奧迪A6L:

奧迪A6L從2008年上市到現在終於迎來了大換代。

2013年,奔馳推出新一代W222的S級,車內全新的雙液晶屏不得不說讓我們很驚豔,拉開了豪華品牌對於內飾的革新,但後來奧迪和寶馬似乎並沒有做出有力的回應。直到去年法蘭克福車展上奧迪發佈了新一代A8,終於也用上了雙屏設計,去年廣州車展上將新的內飾應用到了更加主流的A6L上。

按照傳統車企家族化內飾設計觀念來看,未來,奧迪其換代改款車型也可能會採用同樣的設計佈局。

ADAS方面:奧迪A6L高配車型可以選裝L2級智能輔助駕駛。除此之外還有紅外夜視系統,比較好用。

福特福克斯:

福特在國內的銷量連續下滑,有分析這指出主要原因是其做本土化的力度不夠大,但從這次引進的福特福克斯來看,本次的本土化改革相當徹底。

新福特福克斯搭載了蒙迪歐車型上同樣的那套Co-Pilot360™智行駕駛輔助系統集成了ACC全速智能自適應巡航控制和智能領航輔助系統、一鍵泊車輔助系統、智能感應制動保護系統(帶行人識別功能)和智能交通標誌識別等同級領先配置。達到了L2級自動駕駛水平。

同時,新一代福克斯配備的SYNC® 3車載系統,用戶通過下載福特派APP,綁定車輛,就可以與車輛互聯,及時瞭解車輛的油量、警示狀態、機油壽命等。

日產天籟:

新天籟除了可變壓縮比引擎技術之外還搭載了ProPILOT智動控制輔助駕駛,全車採用了1個毫米波雷達、1個單目攝像頭、4個環視攝像頭和前後8個超聲波雷達。

可實現IEB預碰撞智能剎車(10-80KM/H),包括FCW碰撞預警和AEB主動剎車;EAPM油門誤踩智能糾正系統(0-15km/h開啟),低速行駛或者倒車的時候,監測前後方障礙物並有可能發生的危險。屬於L2級智能駕駛輔助。

與此同時,無需動手即可互聯世界同時還配有3D平視顯示屏、HUD平視顯示的三屏聯動智能化顯示系統。

日產天籟與阿里合作還搭載了NISSAN CONNECT日產智聯繫統,顯示設備採用8英寸懸浮式多功能彩色中控屏、可以實現全時導航、在線娛樂、語音控制、在線支付等多種智能車機體驗,信息娛樂系統支持OTA在線升級。

上汽通用凱迪拉克CT6:

CT6針對中控系統進行了升級,搭載新一代的CUE互聯繫統,支持內建高德地圖與語言識別操作。

在行駛電子系統方面,新車提供紅外夜視,有助於提高夜間行駛安全性,針對網聯化、智能化的需求,新款CT6的改進是明顯的。

此外,新車還採用了全新設計的電子檔杆,以及全新的旋鈕式中控系統控制器。

新車配備有Apple CarPlay、Entune 3.0音頻系統等時下流行功能。安全性也是該車的一大側重點,搭載的Toyota Safety Sense安全系統套件涵蓋了車道保持、車道偏離預警、自動遠光燈、行人預碰撞系統等功能。

寶馬1系M版:

寶馬一系M版本搭載了第六代iDrive 人機交互系統還引入“自然語音識別系統”(NLU),相比於之前需要駕駛者發出固定指令語言,新的語音識別系統更為智能,比如你需要打開空調,只需輕呼:我熱了,同樣可以激活車載空調的開啟。

同樣值得一提的,還有在新BMW 1系三廂M運動版上的8.8英寸顯示屏,採用了同級領先的帶觸屏功能,同時使用界面升級為懸浮卡片式且支持高度個性化設置,讓常用功能卡可隨心放在任何位置。此外,在導航時還能像日常使用智能手機般對地圖進行縮放,精準判斷導航點的同時,也更加符合當下年輕人的生活習慣。

此外,還有一系列自主品牌車企,也量產了L2級智能輔助駕駛車型,搭載了車聯網車機系統。

例如,廣汽新能源Aion S、幾何A、WEY VV6、吉利博瑞GE、長安CS55等等。

新造車實力,蔚來ES8和小鵬G3分別通過OTA實現了L2級智能輔助駕駛系統。車聯網車機方面更是他們的拿手好戲。

編輯總結:很明顯,在過去一年半時間,落地L2級智能輔助駕駛系統已成為各大車企的共識。同時搭載L2級智能輔助駕駛的車型也越來越便宜,其中吉利繽瑞的出現,將10萬元級別落地L2級智能輔助駕駛變為石錘。

今年一些自主品牌更加激進,他們希望通過L3級自動駕駛落地,提前搶奪市場。

除此之外,車聯網車機、OTA升級也成為了未來的共識。但總體可以看到,汽車行業正在發生巨,未來的汽車會越來越智能,共同期待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