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登東嶽泰山,看五嶽之首

非洲有個傳說,說一個人如果走得太快,靈魂就會跟不上,走著走著就成了一具沒有靈魂的行屍走肉。

你信嗎?我信。如果一個人總是忙著趕路,為生活而生活,忽視內心的聲音,不去追尋自己的夢想,久而久之,你也會變成一具麻木空洞、沒有情趣、沒有思想的行屍走肉。

所以,儘管大西南之行才過去3個月的時間,我又踏上了開往山東的列車,因為泰山是五嶽之首,登泰山是我的夢想,登上了泰山五嶽也就爬完了。

4點半,開始登山。接連走過了一天門、孔子登臨處、天階3座牌坊,又穿越了紅門,才來到萬仙樓,這是泰山的售票處。6點多鐘到達了中天門,也就是山路剛剛走了一半,這裡有公路直達山下,也有索道通往山頂,可以不費什麼勁就可以從山下直通玉皇頂。

過了中天門,山路開始陡峭起來,天氣也更冷了,不過一路爬山,渾身還是暖哄哄的,但只要停下來一會,就會冷得只打哆嗦。

轉過了一個山坳,猛烈的風就從邊上吹了過來。在十八盤上,風更是吹得人都站不穩,走過泰山這一段最陡峭、最難爬的山路,上面就是南天門。

近8點鐘,終於登上了南天門,不敢停留,因為風實在是太猛了。南天門邊上就是天街,泰山最繁華的地方現在一個人都沒有,燈火寂寥,只有旅館的招牌還露著一些亮光。

就在南天門賓館住下了,時間尚早,把帶來的所有衣物都穿在了身上,就出去看泰山夜景。天街寂寞蕭條,廟宇樓閣在夜色中若隱若現。不用10分鐘,就來到了泰山之巔——玉皇頂。山下的泰安市燈火闌珊,山頂卻萬籟俱寂,只有呼呼的寒風在不停地吹。

在山頂逛了一個多小時回到了賓館,在電暖片的熱氣下,一覺安穩睡到了東方發白。

早起看日出,就在日觀峰的拱北石邊。7點左右,太陽終於從東邊的雲海中爬了出來。雖然在華山也看過日出,而且華山的日出比泰山的更壯觀,但看著太陽公公紅紅的醉臉一點點地升起來,心裡還是有些激動。

泰山山頂很寬闊,碧霞祠是最著名、最大的廟宇,海拔最高的是玉皇廟,“泰山極頂1545米”的標誌石碑就立在廟內,不過山頂最出名的景點是“五嶽獨尊”石刻,高4米左右,清朝光緒年間所刻,現在已成為泰山的標誌。

五嶽中,泰山雄,華山險,衡山秀,恆山幽,嵩山峻。雄渾的景色以及被賦予的濃厚文化象徵,是泰山獨尊於五嶽的原因。在壯美的東嶽景色中,石刻無疑是其最閃亮的風景,各朝各代的石刻刻滿了山裡的每個角落。

賓館10點鐘退房。退了房開始下山,下山有三條路,分別是紅門、桃花峪、後石塢,紅門是登泰山的正道,景點很多,我們也是從這條路上來的,但傍晚登山很多景色都沒有看到,所以決定原路返回。

站在南天門往下看,十八盤確實艱險陡峭,一撥一撥的遊人正氣喘吁吁地往上爬。下山容易上山難,但下山對膝蓋和腿肌肉的損傷最大。同伴就是下山時沒注意保護,此後的幾天就都是拖著一條傷腿在遊覽。

夜登東嶽泰山,看五嶽之首

途中進去遊覽了經石峪,那是一部刻在面積2064平方米石坪上的《金剛經》,字很大,在歲月和流水的沖刷下,現在還剩1069個字。

下午3點多鐘回到了泰山火車站, 除了火車站前面的那條路比較雜亂,泰安的其他道路還是挺整潔的,樹木成行成列,山東農大也在泰安,校園不大,四面臨街,橫平豎直,挺有意思。最有意思的是中心醫院頂上那塊巨大的牌匾——生命之託,重於泰山。牌匾的身後,就是巍峨高聳的泰山。

其實沒有什麼能比泰山更重,因為泰山是華夏民族的神山,自古是社稷穩定昌盛的象徵,曾有12位皇帝到此封禪。山上有秦始皇敕封的五大夫松,山腳有漢武帝手植的柏樹,這座山濃縮了燦爛的東方文化,是華夏民族的圖騰。所以在這裡,孔子才會說出“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話語,杜甫才會吟出“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詩句。

如果有人輕視這座山的話,那只是其有眼不識泰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