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2020年,大投產預期之下,PTA加工費底在何方?

隨著PTA價格的一路下行,利潤急劇萎縮,當前PTA的加工區間已經跌破500元/噸,相較於之前7月初2300元/噸的高位,短短數月就已經下跌了近80%。進入2019年11月,新鳳鳴220萬噸新裝置順利試車出料,而12月恆力250萬噸四期裝置也有試車計劃。

眾所周知,2020年PTA將進入產能擴張週期,年產能增速預計為25%,遠大於同期下游聚酯的產能增速5%。如果按照當前的開工率和進出口來計算,PTA供大於求已經不可避免。

展望2020年,大投產預期之下,PTA加工費底在何方?

站在產能週期的角度看,價格在下跌的過程中,首先將引發高成本的PTA產能退出市場,最後市場慢慢只會留下成本相對較低的裝置,當這種產能退出逐漸使得供需平衡後,價格才會築底企穩。因此行業內的低成本裝置將決定未來PTA價格的底部中樞。

上一輪PTA產能擴張週期(2011年至2015年)印證了上述道理:當現貨價格從12000元跌至4200元的過程中,翔鷺、遠東石化和寧波三菱等高成本裝置相繼破產,最後剩下以逸盛、恆力為代表的高效率、低成本裝置留存於市場。在15年至17年處於底部區間的現貨價格基本圍繞在逸盛、恆力完全成本上下300元附近。

展望2020年,大投產預期之下,PTA加工費底在何方?

當前主要的PTA裝置可以分為三大類:

A類裝置,裝置較老較小,比如中石化體系內的老裝置,漢邦/佳龍等60萬噸的小裝置,以及三房巷/虹港/珠海BP等150萬噸以下的裝置;

B類裝置,逸盛/漢邦/恆力/福化等200萬噸以上規模的大裝置;

C類裝置,桐昆220萬噸新裝置以及新風鳴和恆力四期等。隨著裝置產能基數不斷擴大以及新技術的運用,原輔料以及動力消耗不斷降低,PTA新裝置在成本控制以及盈利水平方面表現優越;而老裝置受限於當時技術影響,雖然建成後不斷技改降本增效,但盈利水平與新裝置仍不可同日而語。

展望2020年,大投產預期之下,PTA加工費底在何方?

從PTA生產工藝流程中可以看出,PTA的生產成本主要包括原輔料成本(包括PX/醋酸以及催化劑等)、動力成本(電力/蒸汽和工業水等)、車間成本(人工以及維修等)、財務費用(折舊和財務等)以及銷售費用和包裝費等。

2020年民營煉化中的PTA裝置將相繼投產,這些裝置不僅在原料加工上採用了最新技術(英偉達P8+),而且成本管理上更加精細化。特別是新裝置得益於新技術的使用,在物耗能耗方便的進步,直接碾壓各種老裝置:一方面反應效率逐步提升,PX的消耗從0.660降低至0.648(理論消耗0.639),醋酸消耗也從0.04降低至0.029;另一方面就是能耗方面,對蒸汽以及反應熱的利用效率提升,單位成本的蒸汽消耗在降低但發電量卻在增加,能耗方面的降低可謂是翻天覆地。

恆力煉化中的恆力石化4#是目前公認成本較低的裝置之一,該裝置成本對未來判斷PTA成本底有較大幫助。

展望2020年,大投產預期之下,PTA加工費底在何方?

恆力石化4#主要有四大優勢:能源優勢、配套優勢、區位優勢、原料優勢。目前最先進、成本最低的恆力石化4#生產每噸PTA的完全成本=0.65*PX價格+0.029*醋酸價格+319元。因為醋酸並不直接參與反應並且相比PX其單耗太低,所以之前市場在計算PTA的單噸成本時對於醋酸所耗費的成本一般取固定值。但將醋酸的成本單獨計算後發現其波動較大,尤其是從去年10月以來,醋酸的成本下跌近50%,從161元下跌至82元,顯然已經不再適合用固定值取做醋酸成本。

展望2020年,大投產預期之下,PTA加工費底在何方?

當價格下跌到低於完全成本時,決定PTA工廠短期行為(裝置升降負荷,裝置停開車)的可能是可變成本。扣除折舊和攤銷等固定費用後恆力石化4#生產每噸PTA的可變成本=0.65*PX價格+0.029*醋酸價格+256元。由此可以看出,以當前的價格水平測算下來,PTA新裝置仍有一定的盈利空間。

隨著大煉化一體化進程加快,部分配套有PX裝置的聚酯企業已經實現一滴油到一根絲。各公司的PTA成本構成也有較大差異,各裝置間,折舊和攤銷以及財務費用等各不相同,老裝置或折舊已經完成,大公司管理費用或者財務費用單位成本可能更低。2020年預計也將會是逐漸淘汰A類裝置的一年,未來PTA加工費可能還會更低,或將在300-500元/噸之間波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