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馬棕一聲吼,漲跌全看我

從10月中旬開始,油脂市場強勢啟動,尤其棕櫚油領漲各類油脂,馬棕期貨1月合約從10月15日的2200令吉/噸起步,11月5日高位2594令吉/噸,漲幅已超17%,大幅提振國內各類食用油脂商品,市場購銷逐漸回暖。如下圖所示,以主流豆油為例,截至11月5日,國內沿海主要廠商一級豆油現貨平均價格約6707元/噸,當日大連地區市場一級豆油主流報價在6520元/噸、天津地區6660元/噸、日照地區6720元/噸、廣州6700元/噸、北海6600元/噸左右。那麼近期國內外市場有何題材炒作指引,後期有哪些不定因素值得關注?中國糧油信息網分析師辛顯明將對此進行簡要提醒。

「獨家」馬棕一聲吼,漲跌全看我

馬棕強勢帶動國內油脂

10月份國際市場著重炒作棕櫚油在生物燃料方面的消費預期增長及產量或有缺口。據馬來方面消息,馬來西亞和印尼推廣使用生物燃料的舉措將使得兩國每年的棕櫚油消費量分別達到130萬噸和1000萬噸。大華繼顯公司稱B20生物柴油政策的實施將消化馬來西亞約10-15%的毛棕櫚油產量。

漢堡10月29日消息:行業刊物《油世界》稱,2020公曆年棕櫚油供應緊張速度可能比預期更為嚴重。報告稱,棕櫚油產量增長速度將會顯著放慢。經過過去8個季度的顯著增長後,2019年10月到12月期間全球產量增幅可能放慢至只有20萬噸。此外,印尼政府近來將運輸行業的生物燃料摻混率上調到30%,馬來西亞將生物燃料摻混率上調到20%,如果該政策得到實施,全球棕櫚油供應將會異常緊張。

自10月份中旬以來,棕櫚油走出強勢拉漲行情,主力合約2001漲幅已累計800多點。11月5日,炒作減產的資金瘋狂湧入,一度推升連盤棕櫚油至漲停板,但該炒作題材尚未能得到產量數據的支持,隨著馬盤的高開低走及進口利潤的打開,棕櫚油從漲停板回落。供求是推動盤面上漲的一個因素,但短期熱錢炒作因素影響力或更大。近期國內外炒作棕櫚熱度較高,並牽連整個油脂板塊,市場未來波幅會更大,漲跌轉換頻率會更快,以此達到市場洗盤的目的。不排除油脂市場會偶爾出現回調的可能性。隨著十一月中下旬後雙節備貨的陸續展開,市場的炒作題材可能逐漸向豆油過渡。

國內油脂基本面理想

據市場調查反映截至11月1日,國內豆油商業庫存總量125.655萬噸,較上週的131.445萬噸降5.79萬噸,降幅為4.4%,較上個月同期134.98萬噸降9.325萬噸,降幅為6.91%,較去年同期的185萬噸降59.345萬噸降幅32.08%,五年同期均值136.52萬噸。全國港口食用棕櫚油庫存總量53.46萬噸,較前一週58萬降7.8%,較上月同期的53.67萬噸降0.21萬噸,降幅0.4%,2018年同期40.02萬噸,2017年同期46.03萬,5年平均庫存為47.17萬噸。欲瞭解更多油脂行情數據以及未來走勢,敬請持續關注中國糧油信息網的官方網站(http://www.chinagrain.cn)以及APP(http://www.chinagrain.cn/app)和微信平臺(graininfo)或可致電0451-88001128諮詢,成為中國糧油信息網的會員,享受更多特權。

國慶節後國內有資金集團集中掃貨囤積各類散油留做年前灌裝,部分集團則上調遠期基差價格,油廠11-12月合同較多,且前期油廠巴西豆訂船不足、進口美豆未到,大豆原料青黃不接造成部分油廠限產,加之部分地區環保檢查等,最終使得市面上豆油現貨供應偏緊,渠道庫存不足,反映到終端市場則表現為豆油期價上漲,現貨價格則漲勢更兇,目前全國豆油已無負基差地區。

綜上所述,近期國際市場強勢炒作棕櫚油在未來的消費預期增長及減產憂慮,帶動整個油脂市場趨強,但馬棕期價的漲幅已超過機構預估的產量消化幅度,漲勢有提前透支的可能。隨著雙節臨近,美豆卸港不暢,四季度大豆供應可能仍將偏緊,壓榨難回升至高位將加速豆油去庫存的速度,預計四季度國內油脂仍以偏強運行為主,但升勢可能放緩,強弱格局也可能改變。因當前油脂現貨價格已處高位,建議現貨庫存不足買家逢低適當補庫即可,觀望後市。後期不定因素如下:1、馬來官方還未有具體棕櫚油減產數據公佈。2、若印度限制進口馬棕,表現搶眼的棕櫚油或受抑制。3、美方仍有11月同中國簽署“第一階段”協議的計劃,春節前能否放寬進口美豆等北美油籽還是變數。(中國糧油信息網 辛顯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