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啟動退出《巴黎協定》程序

美啟動退出《巴黎協定》程序

據新華社電 美國政府4日正式通知聯合國,要求退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巴黎協定》。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當天就此發表聲明,宣佈美國正式啟動退出《巴黎協定》的程序。

根據《巴黎協定》規定,該協定生效3年後(即2019年11月4日),締約方才能正式要求退出,退出過程需要一年時間。這意味著,美國將於2020年11月4日起“準時”退出《巴黎協定》。

世界資源研究所主席安德魯·斯蒂爾4日在一份聲明中說,放棄《巴黎協定》對後代而言是殘忍的,降低了世界的安全性和生產力。但好消息是,大量的美國州政府、城市和企業正在推進與《巴黎協定》一致的氣候行動。

環保組織大自然保護協會在一份聲明中說,《巴黎協定》是最重要的全球性成果,標誌著全世界認識到氣候危機的緊迫性和廣泛性,而美國政府今天的聲明表明其非常短視。

《巴黎協定》於2015年達成,2016年11月4日正式生效,是《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下繼《京都議定書》後第二份有法律約束力的氣候協議,為2020年後全球應對氣候變化行動作出安排。

美國總統特朗普2017年6月宣佈,美國將“停止落實不具有約束力的《巴黎協定》”,認為後者讓美國經濟處於不利位置。特朗普還曾表示氣候變化是騙局,他在氣候問題上的立場招致國際社會廣泛批評。

特朗普政府頻頻在環保政策上開倒車,包括降低對火電廠和汽車的溫室氣體排放要求等。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法學院的統計顯示,從2017年1月到今年9月初,特朗普政府已放鬆了128項環保法規。

美啟動退出《巴黎協定》影響幾何?

美國政府4日正式啟動退出《巴黎協定》程序,預期一年後成為唯一退出《巴黎協定》的國家。一些分析師認為,美國退出《巴黎協定》象徵意義大於實質影響,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努力仍在繼續。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研究氣候變化的經濟學家傑克·雅各比說,美國退出《巴黎協定》“不會蒙受經濟損失”,但衝擊自身全球領導力。

哥倫比亞大學法學院氣候變化法律中心主任邁克爾·傑拉德認為,美國總統特朗普放棄協定正在樹立壞榜樣,為其他國家提供逃避協定責任的藉口。“它們(其他國家)會反問,如果地球上那個溫室氣體排放最嚴重、同樣最富裕的國家不願意行動,我們為什麼要行動?”傑拉德說,“如果特朗普以外的其他(總統競選)人當選,他(她)幾乎肯定會重新加入《巴黎協定》,全世界會張開懷抱歡迎回歸。”

美國啟動退出程序,距離2019年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舉行只有數星期,同時契合美國總統選舉倒數一週年。

《巴黎協定》規定,締約方退出過程需要一年,意味著美國將在2020年11月4日、即總統選舉投票日第二天準時退出協定。當選總統有權在30天內改變決定。

美國《政治報》網站報道,氣候變化是選舉焦點議題之一,民主、共和兩黨對立明顯。

民主黨堅定維護《巴黎協定》,民主黨籍總統競選人在初選辯論階段提出各類減排設想,以減少美國經濟對化石能源的依賴。共和黨內,溫和派承認氣候變化事實,認為妥善應對這一挑戰有利於拉攏年輕選民;堅定支持特朗普的保守派不認同《巴黎協定》條款。

依據美國能源信息局最新估算,美國2025年碳排放量比2005年低17%,減排力度低於《巴黎協定》目標。

分析師認為,美國退出不意味著《巴黎協定》難以延續——《政治報》網站報道,包括加利福尼亞、紐約在內,美國多個州、市和企業正加大減排力度,推進與《巴黎協定》一致的氣候行動。那些地方和企業經濟總量達10.1萬億美元,規模僅次於美中兩國。 據新華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