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明朝沒有重建西域都護府?

靈神雨


西域都護府


西域都護府起源於漢朝,張騫通西域以後,打通了與西方的貿易的道路,當時的西域小國家特別多,很多都臣服於大漢,公元前60年,為了管理統一後的西域,西漢在烏壘城(今輪臺縣境內)建立西域都護府,正式在西域設官、駐軍、推行政令,開始行使國家主權,第一任都護就是鄭吉。


西域都護府的主要職責在於守境安土,協調西域各國間的矛盾和糾紛,制止外來勢力的侵擾,維護西域地方的社會秩序,確保絲綢之路的暢通。“都護”統管著大宛以東、烏孫以南的三十多個國家,各國“自譯長、域長、君、監、吏、大祿、百長、千長、都尉、且渠、當戶、將、相至侯王,皆佩漢印綬”,也就是說名義上是漢朝的官員,但各個國家都按照自己的方式來管理國家,從法理上,只有擁有了漢朝的印綬才是合法的。



這也是當時的現狀造成的,當時的西域有三十多個國家,而且原來中原,在交通不發達的漢朝,很難將其納入直接統治,所以設置西域都護府來管理協調西域各國,是間接統治。


事實也是如此,在漢朝後續的各個王朝,包括東漢,西域各國與中原王朝的的聯繫時斷時續,中原王朝強大時,西域就在中原王朝的統治之下,中原王朝如果想對弱小,那麼就斷絕了聯繫,自己玩自己的。


安西都護府


中原王朝統治邊疆的方式也是在變的,到了唐朝的時候,由於唐朝國力強盛,很多原來的藩屬國都納入到唐朝的直接統治,於是唐朝設置了六大都護府,其中安西都護府管轄的範圍就包括西域都護府。


安西都護府其統轄安西四鎮,最大管轄範圍曾一度完全包括天山南北,並至蔥嶺以西至達波斯,在武周時期北庭都護府分立之後,安西都護府分管天山以南的西域地區。



這個時候的西域已經沒有了眾多的小國家,不過依然有很多遊牧民族和少數民族在這個區域活動,其實唐朝實施的依然是間接統治,但已經比西域都護府時候更進一步了,因為沒有小國國王作為代理人了。


安西都護府也隨著唐朝的衰落而落入到其他國家的手中,宋朝一直沒有回覆唐朝的疆域,更不要說統治西域了,到了元朝時期,元朝採用的行省制度,直接將整個西域納入到直接統治。


關西七衛


明朝對於西北新疆地區的統治更進一步,西域都護府靠近陝西的部分領土已經直接納入到明朝的統治,而其餘部分,明朝設置了關西七衛進行統治。


衛所制度是明朝特有的制度,西域地區的也叫羈縻衛所, 明朝洪武、永樂年間設於邊疆非主體民族地區,以當地首領為都督、都指揮、指揮、千百戶、都指揮使、鎮撫等官,賜給敕書印記,轄都司衛所,掌當地軍民政事,行政上相當於自治縣。



關西七衛的管線範圍為安定、阿端、曲先、罕東、沙州、赤斤蒙古、哈密七衛,涵蓋今甘肅西北、青海北部及新疆東部,但是隨著明朝國力的衰弱,到了嘉靖年輕,關西七衛都遷回嘉峪關以內,被吐魯番汗國吞併。


也就是說明朝前期也對西域進行了統治,之所以沒有設置西域都護府,是因為設置了關西七衛進行羈縻統治,隨著衰落也跟其他王朝一樣喪失了統治權,直到清朝的時候又恢復了統治。


歷史百家爭鳴


講一個小時候的故事 我爺爺 保定軍校畢業 黃輔十三期的 小時候我問他 為什麼不收回外蒙古 他說有什麼好收復的 那地方只有幾頭駱駝

不論帝王 還是學者 都有他的歷史侷限性

明王朝不收復西域 就是眼光不長遠的問題


超超9918


雖然明朝沒有重建西域都護府,但不代表它沒有統治西域,它在西域設立了衛所進行統治。

西域一般包括今天的新疆地區和部分中亞地區,漢以來成為對玉門關 、陽關以西地區的總稱。《漢書·西域傳序》指出:

“ 西域以孝武時始通,本三十六國,其後稍分至五十餘,皆在匈奴之西,烏孫之南。南北有大山。中央有河,東西六千餘裡,南北千餘裡。東則接漢,阸以玉門、陽關、西則限以蔥嶺。”

西漢張騫出使西域時,當地被匈奴控制,人民受匈奴的統治,三十六國之中,實力最強的是烏孫國,包括吉爾吉斯斯坦和哈薩克斯坦的部分地區,屬於超級大國,其次是龜茲國、焉耆國,神秘的樓蘭國則排名第九。還有一些國家,包括大宛、安息、大月氏、康居等,也在西域,但現在不在我國境內。

漢武帝打擊匈奴後,匈奴的力量有所削弱。西漢宣帝時,設置了西域都護府,長官由皇帝親自任命,三年一換,首任都護是鄭吉,經營西域十二年。東漢班超出使西域,經營西域三十年,鞏固了對西域的治理。漢朝在西域並沒有常駐軍,都護府只是軍事據點,用以聯絡西域諸國,用漢朝的威信平衡各方,使之聽命中央。

唐代武則天時期,在西域設置安西都護府和北庭都護府,劃歸隴右道管轄,並設安西四鎮駐軍,玄宗時又設磧西節度使統轄都護府,對西域的管理進一步加強。

明朝時期,大明朝的威脅主要來自北方草原上的北元,西域大部分地區屬於蒙古察合臺和窩闊臺後裔諸王的領地。朱元璋時期,大將鄧愈、沐英多次出征西北地區,與蒙古人、吐蕃人激戰多次,最終將勢力拓展至哈密。明朝並沒有完全收復整個西域,但也收復了一部分,在明朝初年,明朝在嘉峪關以西設立了七個羈縻衛所,給予當地部落首領以官職,進行安撫。

哈密衛以西先是強大的東察合臺汗國,後崛起了帖木兒帝國,太祖、成祖時亦無力征服,只能冊封各部首領為王,如哈密王、別失八里王、吐魯番王、瓦剌王等,並任命西域各部頭目為中部的都指揮、都漸僉事等官,管理本部行政事務。

為了徹底擊敗北元政權,朱元璋曾經8次派遣軍隊北伐。在北伐的過程中,徐達、李文忠、馮勝、傅有德等大將都立下了赫赫戰功。

明朝初年已經成名的名將宋晟,在洪武十二年(1379年)為涼州衛指揮使。此後二十多年裡,他坐鎮邊疆,威名遠播西域,被譽為“西域第一名將”。

總體上,明初對西域第經營,最遠到達新疆東部的哈密,以其為核心的關西七衛處於監控西域的第一道防線,甘肅嘉峪關則是第二道防線,此時尚能掌控。明朝中期開始,隨著西邊吐魯番汗國的興起,吞併哈密,明朝無力干預,逐漸失去對哈密的控制,後來更是退到嘉峪關內,徹底退出西域。

明朝為什麼不能有效經營西域呢?

明朝立國伊始,邊患的主要威脅是北方的元朝殘餘力量。太祖先後八次北伐,成祖五次親征漠北,都沒有徹底消滅其勢力,英宗時,更是發生了“土木堡之變”,明軍精銳盡失。為了防禦北元,在北方設立了九邊重鎮,部署了大量軍隊,永樂年間約為68萬人,後來兵力人數一直在40萬到90萬之間,其中萬曆四十八年的時候兵力人數最多,達到了88.5萬人。明末崇禎皇帝時期,兵力為59萬人。可見,北方的威脅使明朝無法集中精力對付西域,牽制了明朝對西域的經營。


同時,明朝接管了元朝在東北的版圖,朱元璋設置遼東都司,朱棣於永樂九年(1411年)設奴兒干都司,共轄130多個衛所,至萬曆年間衛所增加至384個,這也分散了兵力。後來滿清崛起,更牽制了明朝第精力,無暇顧及西域。


雖然明朝丟了西域,卻一直把東北抓在手裡,後來入關的清朝,繼承了明朝的版圖,憑藉其與蒙古的政治聯盟關係,北方不再成為主要威脅,才逐漸騰出精力重新經營西域,最終把西域收回。

歡迎點評!


流淌的歷史長河


首先說一個觀點,古代歷朝歷代對於西域的態度都是從發展經濟,鞏固政權等方面去考慮的,西域都護府的設立開始於漢朝,當時西域有樓蘭有大月氏有疏勒古國等大大小小西域三十六國,張騫出西域還開創了富庶的絲綢之路。而到了明朝,隨著大航海時代的到來,海陸繁榮強於陸路,西域自身又幾度消亡,基本名存實亡。

從經濟上來說,到明朝時候,經歷了蒙古西征、帖木兒屠城、伊斯蘭化等戰亂摧殘,以及拜占庭的毀滅致使中亞生態體系嚴重破壞;同時“海上絲綢之路”的興起,“西班牙大帆船貿易”的繁榮,其結果是“陸上絲綢之路”完全沒落,這也導致明朝耗費人力資材去開拓這塊地盤,純屬得不償失,所以西域都護府也就無從談起了。

從政治上說,當時中亞和西域已經不存在對明朝和中原有威脅的力量,而蒙古的沒落也使得中原政權不需要聯合中亞力量去“斷匈奴右臂”,所以明朝只需要有西域對大明的朝貢態度足以,也算是各自為政,和睦以鄰。

其實西域都護府的設立除漢唐兩代發揮了極其積極的作用,再之後就真的意義寥寥了。包括清康熙收西域也是平準噶爾的附帶效果而已。


讀史解憂


自漢朝以來,但凡中國歷史上強盛的王朝,都會對掌握西域的控制權。漢朝,曹魏,西晉,隋朝(時間短,但有控制西域的趨勢),唐朝,清朝。然而,作為大一統王朝的明朝,卻從來沒有控制過西域,不僅如此,反而在明武宗時期丟掉了唯一控制的哈密衛,自此之後,明朝與西域再也無緣。

為什麼明朝始終沒有能夠對西域進行有效控制?

從軍事的角度來看,明朝的軍事實力不足以支撐明朝佔有整個西域。朱元璋在將蒙古的元朝統治者逐出中原後,形勢並沒有隨著蒙古人退出中原而有所好轉,朱元璋政權面臨的邊境軍事壓力還是相當大的。蒙古依舊在西北地區有相當大的實力,且北方的蒙古其他部落實力並未受損,明朝建國之後,花費大量的時間去解決西北(甘肅,陝西)的東北地區的問題。

朱元璋為了徹底解決問題,曾經派藍玉率領軍隊,北伐蒙古,取得了不小的戰果。與此同時,朱元璋將自己最為信任的幾個兒子分封在邊境,統領重兵,防備蒙古。但蒙古的問題依舊沒有徹底解決,比如蒙古的兀良哈部落,僅僅是暫時臣服於明朝,並沒有被徹底消滅,一旦明朝的威望稍有下降,或管控稍有鬆動,其便開始蠢蠢欲動。

在這種嚴峻的外部形勢下,明朝主要防備的方向是北方。至於西北,實在是難以投入力量去征服。

明朝的軍事制度,實行的是衛所制和軍戶制,這種制度使得明朝的軍隊戰鬥力退化極為迅速,朱允炆時期,便出現相當部分的軍戶不堪控制而逃亡,明軍戰鬥力普遍開始向低走。朱棣取得江山後,五次北征蒙古,總體而言雷聲大雨點小,不僅沒有徹底 消滅蒙古的威脅,同時還讓瓦剌做大,並使自己軍隊疲敝,經濟衰退,因此不得不將長城以北的衛所撤掉,依託長城,開始了全盤的守勢。

自永樂後期,明朝徹底失去了發動大規模主動性軍事行動的能力。此後的二百年中,蒙古一直是明朝的最大威脅,尤其是在土木堡之變後,明朝更是將蒙古作為特級防備對象來對待。如此一來,本身便不充裕的軍事資源(明朝中期開始出現大規模的吃空餉,士兵淪為軍事農奴的情況)的前提下,自然難以在西北地區分配軍事資源——即使是在重點防備的北方,河套地區還是被蒙古侵佔,可見明朝的軍事實力之低。

明孝宗時期,西域的吐魯番汗國興起,開始對明朝在西域唯一的據點哈密衛展開爭奪,自此之後,雙方圍繞哈密衛進行了一系列戰爭,哈密衛多次易手,直到正德十年,明朝再也無力展開戰鬥,於是放棄了哈密衛,退守嘉峪關,從此,明朝失去了西域的唯一據點,終明朝一朝,也沒能再次染指西域。


庭州行者


簡單來說,明朝建立了部分都護府。

先說西域都護府

西域都護府是漢朝在西域設置的管轄機構,其長官稱都護,相當於內地的郡都尉。郡都尉一般是太守的副職,掌管一郡軍事,都護就是掌管都護府軍事的,至於民生,都護府下面沒有多少漢民,都護其實就相當於太守了。

都護府是比較特殊的機構,它既有漢朝駐軍,又有流官,絕非一般意義上的羈縻機構,可另一方面,都護府轄區內的確存在大量半獨立的城邦國家,這些國家臣服於漢朝,國王需要漢朝冊立、有戰事時出兵隨從、有難時向漢朝求援、定時朝貢,但這些都建立在漢朝強大之時,一旦漢朝影響力減弱,必定會有城邦不再服從漢朝指令。

從漢宣帝設立西域都護府,到東漢末年,漢朝在西域的影響力一直在起伏變化中,甚至一度消失,比如新莽末年和東漢初年這段時期,漢朝在西域等於零,班超用了三十一年的時間才把西域那些城邦再度納入漢朝指揮。

總的來說,西域都護府的權威以漢朝在西域的影響力(說白了就是軍事存在)為依託,建立的一種軍事行政區,隨著漢朝軍事存在的消亡,這類行政區也不復存在。

明初對西域的經營

元末明初,元朝雖然被明軍趕回老家,但北元仍是一箇中央機構基本完整、具備較強勢力的政權,威脅著明王朝的北境安全,並延伸至西域和遼東。

元朝時期西域大部屬於察合臺汗國統治,這個蒙古四大汗國之一跟元朝皇室一直不對付,在元末明初分裂為東西兩部,繼而再度分裂,西域又陷入部落政權林立的局面。

明初時,于闐和別失八里的疆域為最大,哈密次之。而哈密處於新疆東部的塔里木盆地,東鄰嘉峪關,西接東察合臺汗國,北鄰蒙古瓦刺部,不論是明軍進取西域還是西域諸國使者前往明朝,都要經過哈密。

哈密在元朝屬於元朝中央的外鎮領地,由威武西寧王等蒙古王公鎮守統治,元廷北遁後,明軍繼續進擊,肅清了關隴地區的殘元勢力,進而奪取河西地區。

但洪武五年(1372年),明軍在西北地區與北元作戰失利,明太祖決定暫時採取守勢,著手鞏固新的控制區。

明太祖對西域是有一定野心的,因為明初時期北元影響力仍很強大,明太祖承認元朝為正統王朝,並宣示明朝是取元朝而代之,為了鞏固這種合法性,他需要控制漢唐元都曾控制過的疆土,來證明明朝的大一統屬性。

在北元橫亙北方的情況下,明朝沒有采取武力措施進取西域,而是採取招撫手段。在明朝頻拋橄欖枝而北元又逐漸衰落的情況下,西域諸部先後歸附明朝,明朝設立了安定、阿端兩衛。

到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遼東與北元盡數平定,西域被視為北元勢力的最後盤踞之地,明朝因此出兵西域,大敗殘元軍隊。歸附的西域國家更多了,明朝再設罕東衛,完成了對哈密地區的戰略包圍。

明成祖奪位成功後,明朝的對外政策為之一變,在各個方向都呈現出一種對外開拓的架勢,西域也不例外。

永樂初年,明成祖在明太祖的基礎上獲得了哈密王的俯首稱臣,哈密王的頭銜由元朝的肅王變成了明朝的忠順王,但哈密仍有較強獨立性,明朝只能實行羈縻,這對明成祖來說是不夠的。

正巧,第一任忠順王很快就掛了,明成祖把養在京城的人質送回哈密,立為忠順王,意圖進一步控制哈密。可這位新王久在明朝,在哈密沒有根基,很快就被驅逐。明成祖下詔斥責,又護送新王回國,趁機還派去不少官員,美其名曰幫新王統治。再進一步,哈密衛也設立了,明朝的勢力滲透進哈密。

明朝中期與西域的聯繫

一般朝代的國土都有一個上升期和下降期,較長壽的朝代往往都是上升期比較長,明朝卻是個例外,永樂年一過,國土就開始縮小了,還是朝廷主動縮小的。

明仁宗和明宣宗在位期間,明朝國勢正隆,對西域的優勢基本維持了明成祖時期的局面,期間對哈密王的冊封都是常規化操作,但到了明英宗時期,形勢就不同了。

明英宗最為著名的事蹟是在土木堡慘敗於瓦剌,而他幼年繼位,輔政大臣以休息為主,對外部勢力變動不聞不問,明朝設在西域的諸衛和吐魯番汗國等勢力交相攻伐,明廷除了下詔斥責再無動作,明朝在西域的威信日趨下降。

與此同時,瓦剌日漸強大,將觸手伸進了西域,哈密屢屢捱揍,嚮明朝求援又只有一張詔書,最後乾脆跟瓦剌混了,跟瓦剌一起入侵明朝。

對於哈密這種背叛行為,明廷很生氣,然後不出兵,就是把對哈密的賞賜大減,地位由“領西域職貢”變成普通的進貢方國,同時也反映出,明廷不再想靠這張踏板進取西域了,原因很簡單,土木堡之變後,明朝跟瓦剌等部的邊境基本以長城為線,北部壓力集中了明朝大部分精力,無心也無力再去經營西域。

從明英宗到明憲宗時期,明朝君臣對哈密已經不像明太祖、明成祖那般當作自身內疆,而只是視為羈縻藩屬,哈密有難,下詔號召關西諸衛(類似於哈密王的羈縻衛所,明廷沒有駐軍)聯合出擊,明軍卻一直待在嘉峪關內。

隨後吐魯番汗國幾次滅亡哈密,明廷才不得不出兵幫哈密復國,但數次出兵的效果都不理想,戰火甚至燒到嘉峪關內。到明世宗時期,明廷內遷哈密王,默許吐魯番佔領哈密,明朝勢力不出嘉峪關。


平沙趣說歷史


戰略意義不同了。

要明確漢唐維護西域統治的目的,漢唐開闢西域是為了維護陸上絲綢之路。到了宋朝時期開始,陸上絲綢之路的主要國度接二連三的滅亡,維繫整個陸上絲綢之路的基本不復存在。

宋朝時期曾經想恢復陸上絲綢之路,但是宋、夏、遼之間的三角關係很穩定,攻打佔據河西走廊的西夏,會同時面對遼朝。宋朝轉而河湟開邊,但是商隊不走河湟地區,而且進了西域,歐洲的商品也送不過來了。

之後宋朝開闢了海上絲綢之路,西域對於中原王朝的作用也就微乎其微了。

到了明朝時期,雖然只有朱棣時期大規模海運,其他時期海禁為主,但是隆慶開關後,還有一個月港作為東西方交流的合法通道。【和清朝閉關鎖國時期的廣州十三行差不多。】

而且朱元璋時期,天朝上國的思想已經有雛形。

朱元璋認為:四方諸夷,皆限山隔海,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給,得其民不足以使令。若其不自揣量,來撓我邊,則彼為不祥。彼即不為中國患,而我興兵輕犯,亦不祥也。吾恐後世子孫倚中國富強,貪一時戰功,無故興兵,致傷人命,切記不可。

這句話就這麼理解,朱元璋叮囑自己的後輩,除了明朝以外都是弱小的蠻夷,跟他們打起來得不償失,偏安中原就可以了。

沒有了陸上絲綢之路的西域就是朱元璋眼裡的"蠻夷"。再加上西域是沙漠氣候為主,環境惡劣,地理的隔離,註定古代西域由一城一國的方式存在。以中原王朝的統治形式,註定形成不了有效統治,最多給當地首領一個聖旨,說封他們一個官。

而明朝朱棣之後,國力一直沒辦法達到朱元璋-朱棣時期的水平,總體趨勢上,連國土都在一直收縮,更不要說開疆擴土了。

而且西域的局勢也不像漢唐那麼安寧。

所以綜合下來,明朝開闢西域到漢唐時期的水平已經不可能了。


黑眼歷史觀


明朝不設西域都護府,在筆者看來,於內於外有這麼幾個原因:

第一,也是最重要的原因,西域對於大明已經沒有太大的價值,以前的中原王朝,需要藉助路上絲綢之路來調整補充自身經濟,但明朝時期,路上絲綢之路因為地跨亞非歐的奧斯曼帝國的存在而斷絕,因而轉走海上絲綢之路。

第二,大明的主導治國思想,從朱元璋時就已經定下基調,西域當時的國家主體亦力把裡作為東察合臺汗國的遺承,已經明確向大明稱臣,作為藩屬國,這裡也是朱元璋祖訓裡面明確提及的不予征伐之地,對於一個主動聽話的小弟,當大哥的何必非要取而代之呢?

第三,也是一個客觀但卻容易被人忽略的原因,當時的西域,早已不是漢唐時期的中亞糧倉,曾經繁榮的農業灌溉體系已經逐漸被荒漠化所取代,並且已經有了一發不可收拾的趨勢,對於在這樣的荒漠地帶設置管轄機構,對於農業為基的大明來說,不僅意味著需要承擔大量的軍力後勤支出,統治環境也是極為惡劣,真設置的話完全是得不償失。

最後還有一點,當時的西域百姓構成,也已經逐漸地伊斯蘭化,當地的民風民俗,與中原已經有了本質上的區別,甚至格格不入,對於漢民族為主體的大明王朝而言,心底默認他們就是異族,那些自視甚高的士大夫們當然不願意和他們為伍,更無意願去勞心費神地和他們打交道,何談管轄!

因此,也就很容易理解,大明對於西域都護府,絲毫提不起興趣了!


小哥燴史


身在鬧市,心向青山


從唐朝失去西域但大明的建立,時間已經超過了五百年,五百年滄海桑田,許多都已經改變了。

1,朱元璋的態度

朱元璋稱帝后曾以祖訓的形式告誡其子孫:

四方諸夷,皆限山隔海,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給,得其民不足以使令。若其不自揣量,來撓我邊,則彼為不祥。彼即不為中國患,而我興兵輕犯,亦不祥也。吾恐後世子孫倚中國富強,貪一時戰功,無故興兵,致傷人命,切記不可。

也就是說,在朱元璋眼裡,四夷之地是窮鄉僻壤,得之無益,若來犯擊退即可,不必無故興兵。


隨後,朱元璋又他頒佈了15個不徵之國中。

所以,從大明建國開始,朱元璋對於對外開拓的態度就跟趙匡胤差不多,趙匡胤玉斧一揮――大渡河外非我有,朱元璋則頒佈不徵之國,從統治者的角度來說,便與漢唐不斷對外用兵完全不同。

2,經濟文化中心的南移和政治中心的北移

我國從宋朝開始,經濟文化中心南移至江南,政治中心則經開封最終北移到了北京。

開拓西域很大一個原因是通過絲綢之路與西域進行貿易,而經濟文化中心的南移是明朝更願意開拓海外的朝貢體系,打通海上絲綢之路,與之相比,攻佔西域便沒有了動力。


漢唐時期,國都皆在西北的長安,為了國都的安全,打通河西走廊,佔據西域蟲安全的角度來看也是很有必要的。而從朱棣開始,大明政治中心移至北京,對於北京來說,顯然東北更為重要。

3,大明其實也沒有這個實力

大明時期,西域屬於東察合臺汗國(別失八里),而明朝的主要精力是對付北元――韃靼和瓦剌,晚明則主要應對東北後金,根本無力經營西域。

漢朝之時為了擊敗匈奴,打通西域便是斷其右臂,然後可以圍攻,而大明除了朱棣時期,顯然不具備同時反擊蒙古三部――韃靼、瓦剌、東察合臺的想法和實力。


因此,大明之所以不經營西域,一是皇帝沒有這個想法,二是大明經濟文化中心在江南,更願意開拓海外,三是大明不具備同時打擊蒙古三部的實力和想法。

時間過去了太久,從唐朝失去西域,至清朝乾隆收復西域,差不多過去了一千年。


心向青山


答:明朝對於西域的戰略收縮是和其行政首都所在位置有關。

我們都知道西域都護府是西漢時期的統治西域的最高管理機構,那麼我們先將都護府的興廢時間表進行整理。

一、漢代的西域都護府的情況

在霍去病擊潰匈奴之後,在其原地分別設置了武威、張掖、燉煌、酒泉四郡,並掌握了玉門關和陽關兩座西出的關塞。這樣就對漢廷起到了藩屏的作用。

接下來以四郡為基礎開始長達20年的西征,最後的結果是,李廣利全軍投降匈奴。這時候漢皇瞭解到如果沒有龐大的屯墾作為軍需的支援,是無法戰勝遊牧民族的。根據這個建議,神爵三年,鄭吉被任命為西域都護,在莎車開始了屯墾護邊的工作。西域都護府設置在烏壘城也叫作輪臺。開始了對西域諸小國的巡查保護工作。

當時的西域主力仍然是由各個國家自己管理,而漢朝設置的都護府的作用就是協助防禦,保護各國的利益不受到匈奴人的侵略。

公元前48年西漢政府在車師置戊己校尉,其基本職責是屯田。這是受都護府直接管轄,這些屯糧軍後來還參加過戰鬥實際就是軍民合一的部隊。

但是隨著時間的轉移,西漢王朝和東漢王朝都經歷了不同程度的興替,對於西域的控制也是忽強忽弱,都護府幾經存廢,這都是因為國家財力不夠的表現。但是不管怎樣,漢代對於西域長時間內都是有效控制,直到曹魏時間的敦煌太守也是對西域管理的最高單位。

二、明朝對於西域的態度

明朝自朱元璋反元開始,直到朱棣靖難之役之後整個明朝的經濟動脈都不能良好的灌輸到西域去。而且西域有強大的元帝國的殘留勢力,很難進行有關管理。

多以從朱元璋開始對於西征都是興趣乏乏。

永樂四年,籌建了哈密衛。這已經是在西部最遠的有效控制區。而哈密衛以西還有一個強大的國家。叫做東察合臺汗國。而西部世界更加的混亂多彩。明軍在西部幾乎就是完全守勢無力開展大規模的西進遠東,這就帶來了近百年的哈密衛的四度淪喪。

為什麼大明幹不過西域?因為大明的主要精力還是在東部的倭寇和東北的女真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