窩闊臺:當成吉思汗的繼承人,我太難了

文丨《那些年》小小那(id:jjzsnxn)

窩闊臺:當成吉思汗的繼承人,我太難了

公元1227年,成吉思汗去世了。作為一代霸主,他還有很多未完的夢想和未了的野心。不過如今這一切,只能留給子孫們去完成了。

從成吉思汗手中接過接力棒的,是他的第三子——窩闊臺

話說,成吉思汗有四個嫡子,而且個個都是獨當一面的大將。為何最終是老三窩闊臺拿到了父親的接力棒?而作為父親指定的接班人,他為何等了兩年才摸到王位?一路走來,他經歷了哪些不為人知的艱難險阻?又是誰在背後幫助他?……

今天,《那些年》為你講述成吉思汗繼承人——窩闊臺一波三折的上位故事。

接班人為何選他?

成吉思汗與正妻孛兒帖生有四個兒子,分別是老大朮赤、老二察合臺、老三窩闊臺和老四拖雷。他們隨從父親東征西伐,為蒙古帝國的奠基立下了汗馬功勞。按當時的草原傳統,這四個嫡子都有繼承汗位的資格。

但是作為父親,成吉思汗有自己的安排和考量。據《世界征服者史》描述,成吉思汗很早便為四個兒子分配了不同的職務。他“命朮赤掌管狩獵,這是蒙古人的重要的娛樂,很受重視。次子察合臺掌管法律,既管它的實施,又管對那些犯法者的懲處。選擇窩闊臺來負責一切需要智力、謀略的事,治理朝政。提拔拖雷負責軍隊的組織和指揮及兵馬的裝備等。”

窩闊臺:當成吉思汗的繼承人,我太難了

老大朮赤,雖戰功赫赫,但並不太受寵信。因為成吉思汗的妻子孛兒帖早年曾被人掠走,奪回來時,已懷身孕,不久便生下了朮赤。所以,關於朮赤的血緣,一直是個敏感問題。尤其是老二察合臺,一直強烈質疑大哥的出身。那麼在選接班人上,朮赤自然不是最佳人選。而老二察合臺,性格暴躁,衝動易怒,似乎也不是理想人選。

那麼最終焦點便落在了老三和老四身上。

老三窩闊臺是在戰場上長大的。他曾跟隨成吉思汗四處征戰、屢立戰功,並在征戰中表現出了過硬的綜合素質。在隨父與克烈部王罕交戰時,窩闊臺被箭射傷了脖子,部將為其止血後,他繼續帶傷殺敵,最終突破重圍與父會合。後來攻打花剌子模時,由於大哥和二哥鬧不合,導致蒙古軍攻城七個月不克,而且傷亡慘重。成吉思汗得知後大怒,下令讓窩闊臺擔任全軍統帥,統轄諸兄和全軍,指揮作戰。據《史集》記載,窩闊臺每天會見諸兄,巧妙地使哥哥們在表面上保持了和睦,並且堅定地執行自己的職責,將軍中諸事安排得井然有條。最終,蒙古大軍扭轉戰局贏得勝利。

不過,老四拖雷也十分有競爭力,他不僅根基強大,而且軍事才能頗得老父親賞識。

那麼,究竟是選窩闊臺還是選拖雷呢?這個問題一度讓成吉思汗頗為糾結。但最終他還是決定——讓窩闊臺接替大汗之位。在臨終前,他特意把諸子召到身邊,要他們精誠團結,服從窩闊臺的領導。

父親的遺命不管用?

成吉思汗安排好身後之事就離開了。但他肯定想不到——自己去世兩年後,汗位還一直處於空缺狀態。窩闊臺呢?他怎麼沒登基?

原來,選接班人這事兒,並不是成吉思汗一個人說了算!

當時的蒙古雖然已經出現帝國的雛形,但是對於朝廷大事,仍然需要交由“庫裡勒臺”來做決議。這是一種帶有遊牧民族風格的決議機構。只有這個決議機構同意,蒙古大汗的人選才算真正確定。可是隨著蒙古帝國的擴張,庫裡勒臺大會的召開已經十分不易。再加上蒙古內部尚有一批人支持幼子拖雷,所以這事兒一直沒爭論出個結果。

窩闊臺需要等庫裡勒臺大會後的最後決定。這一等就是兩年。兩年裡,王位空缺,由弟弟拖雷暫時監攝國政。

窩闊臺:當成吉思汗的繼承人,我太難了

終於,時間來到1229年秋。蒙古宗王和重要大臣終於決定舉行大會,正式推選蒙古新大汗。誰料決議過程極為曲折,大會整整開了四十天!當時仍然有不少人主張立幼子拖雷。畢竟,蒙古過去就有立幼子當繼承人的傳統。再者,成吉思汗死後,拖雷繼承的軍隊數量為十萬一千人,而其他三個兄弟各四千。顯然拖雷擁有絕對的軍事實力。

但此時,老大已死,老二全力支持窩闊。拖雷相對勢孤,只好也擁立窩闊臺。等了兩年的窩闊臺終於可以名正言順地上位了。據史料描述,登基之前,窩闊臺幾經推讓,最後,察合臺拉著窩闊臺的右手,拖雷拉著他的左手,叔父斡赤斤扶住他的腰,把他送上了大汗之位。

親兄弟們作何反應?

窩闊臺的成功即位,離不開一個人的絕對支持——他的二哥察合臺

成吉思汗還在世時,察合臺便極力推舉窩闊臺為汗位繼承人。成吉思汗去世後,他為窩闊臺拉攏各方力量的支持,並在繼任大典上帶頭行禮。儘管是兄長,但他對窩闊臺始終保持臣子的恭敬。

窩闊臺:當成吉思汗的繼承人,我太難了

他有多在意禮儀細節呢?《史集》中記錄了一件兄弟倆之間的小事。一次,察合臺在酒醉後與窩闊臺賽馬,察合臺的馬比窩闊臺的馬跑得稍快一些。當夜,察合臺回憶起這件事,越琢磨越不妥,第二天一早便去向窩闊臺汗請罪。當然,窩闊臺汗沒有治罪於他,反而對他更加信任。

拖雷之死,與他有關嗎?

窩闊臺登基三年後,發生了一件事——拖雷死了

1232年,拖雷受窩闊臺之命,率兵進攻金國,在三峰山一戰盡殲金軍精銳,與窩闊臺合兵。結果,班師途中,拖雷身亡,享年39歲。

窩闊臺:當成吉思汗的繼承人,我太難了

《元史》中記載了拖雷耐人尋味的死因:

“五月,太宗(窩闊臺)不豫。六月,疾甚。拖雷禱於天地,請以身代之,又取巫覡祓除滌疾之水飲焉。居數日,太宗疾愈,拖雷從之北還,至阿剌合的思之地,遇疾而薨。”

如此看來,拖雷是愛惜哥哥,主動祈禱以身替兄,喝了巫師洗滌疾病的水,北還後才得病而死,至於他得病和喝下“滌疾之水”有沒有關係,不得而知。

但在《蒙古秘史》中,有另外一番記載。說窩闊臺打完金朝後,得了一種怪病,口不能言。巫師占卜後說:“金國的土地神、水神,因為他們的百姓、人口被擄,各城被毀,所以急遽為祟”。解決辦法,就是用親人作替身。窩闊臺便問:“如今朕身邊的宗王有誰?”這時身旁的拖雷說,他願做替身。於是,巫師就把一杯下了咒的水讓拖雷喝下。拖雷不久去世。

有學者根據《蒙古秘史》字裡行間透露出的信息分析認為:窩闊臺的患病與巫師的占卜都帶有虛偽做作之意。

窩闊臺的症狀是“口不能言”,可當巫師占卜時,他突然又能開口說話,而且一開口就是重點:“朕身邊的宗王有誰?”還能有誰呢?所以,這很有可能是窩闊臺授意巫師,共同演的一齣戲。

窩闊臺:當成吉思汗的繼承人,我太難了

兩年的慌恐等待,三年的緊張戒備,對於窩闊臺而言,有拖雷在身邊,或許始終都像“拖”著一顆“雷”吧。無論拖雷之死是否與他有關,至少在拖雷死去的那一刻,他終於能夠專注安心地去開闢自己的霸業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