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自成吉思汗時代崛起,各國聞之色變。也許是習慣了縱馬馳騁於大草原,蒙古人對土地的慾望特別強烈,鐵蹄幾乎遍及亞歐大陸。
在忽必烈建立蒙元前,蒙古大軍共發起過三次大規模西征:
第一次在滅金國之前,成吉思汗親征,目標是中亞大國花剌子模,殲其主力40萬。控制廣闊的中亞後,擊敗俄羅斯聯軍,為後續征服俄羅斯打開門戶。
第二次是在滅金之後的1236年,算是第一次西征的延續。窩闊臺派遣大軍滅了俄羅斯諸國後,兵鋒直指歐洲,一直推進到匈牙利。
最後一次西征由蒙哥之弟旭烈兀帶領,征服了包括伊朗、伊拉克、敘利亞、土耳其在內的西亞大片土地。
除了南宋,蒙古勢力擴張至此基本完成,最終形成蒙元與四大汗國並立的格局。(窩闊臺汗國後被察合臺汗國、蒙元給分了)
本文主要介紹第二次西征,明明已打到歐洲腹地,以蒙古的軍力,為何不一鼓作氣佔領歐洲全境,而是就此止步呢?
元太宗八年(窩闊臺汗在位),蒙古各部開始戰前籌備。指派的出征名單似含深意,朮赤長子拔都、察合臺長子拜達兒、窩闊臺長子貴由、拖雷長子蒙哥,以及各那顏(千戶長)的長子。共出動15萬大軍,統帥拔都、副帥速不臺,各趕各的路,集結地點是伏爾加河一帶。
用意非常明顯,蒙古黃金家族想通過此次出征,培養鍛鍊第三代。
統軍人員多為成吉思汗孫輩的核心人員,還不能完全放手,讓經驗豐富的速不臺跟著,以盡指導監督之責。統帥拔都只36歲,其他均為二三十歲的年輕人,用心良苦。
進軍斡羅斯(俄羅斯),首先要通過欽察部的地盤。欽察部一位分支首領八赤蠻,一開始還能和蒙哥有來有往的纏鬥一番。但當聽聞速不臺援軍將至,“大懼,逃入海(裡海)中”。
這些部族首領們怕的不是這些“蒙古新晉”“黃口小兒”,而是威名遠揚的速不臺。
這位八赤蠻最後也沒逃脫,被速不臺在裡海的島嶼抓獲並處死。之後,裡海周邊部族紛紛歸順。
蒙古西征軍很有耐心,仗打得不急不躁。他們把別人世代居住的地方,當成自家的馬場,夏秋放馬,入冬開戰。1237年,也是出征第二年冬,拔都率部進入莫斯科地區,攻克弗拉基米爾公國都城,在向基輔公國(烏克蘭)進軍途中,忽然向高加索地區折返。
在蒙哥、貴由受召回歸後,1239年拔都軍又入斡羅斯南部搶掠,而後一舉攻克基輔,征服斡羅斯全境。
蒙古軍隊的策略很清晰,採取運動戰術尋機突襲,以消滅敵方有生力量為主。當敵人被消滅殆盡後,地盤也就順手收入囊中。
西征第五年,除留守斡羅斯3萬人,其餘12萬兵力繼續向西。只有陸地盡頭,才能停止蒙古人進攻的腳步。
此次目標直指馬札兒(匈牙利),北路3萬人負責阻擋波蘭援軍,南路3萬人迂迴側面,拔都自帶主力6萬,向布達佩斯挺進。
蒙古大軍的步步緊逼,使東歐各小國大為驚慌,不得已抱團取暖。西里西亞(波蘭、捷克、德國交界處)國王亨利,帶領各家拼湊的3萬聯軍據城堅守。結果被蒙古人佯裝撤退所騙,亨利帶隊猛追,遭到全殲。
三路大軍在掃清匈牙利外圍後,四月集結開始總攻。匈牙利國王貝拉組織10萬兵力迎敵,蒙軍久攻不下重施故伎。拔都率隊佯退,貝拉中計尾隨追擊。
蒙古人再一次把戰鬥引向自身擅長的野戰。
追到賽約河,貝拉命令紮營,與蒙古軍隊隔河對峙。速不臺繞到遠處偷渡,迂迴到匈牙利軍隊側後。拔都則在正面奪橋,吸引其注意力。拂曉時分,速不臺部迂迴到位,拔都發力奪下橋樑,包圍匈軍營地,盡殲10萬匈軍,國王貝拉逃往多瑙河西岸的奧地利。
蒙古軍隊打仗很有套路,雖有回回工匠修造的攻城器械,但他們不打消耗戰,通常把敵人誘出巢穴,圍而殲之。
蒙古攻下布達佩斯,隨後遇到奧地利聯軍抵抗,退走後尋找富裕城市劫掠。這場浩劫使匈牙利人口減少1/3,貝拉因蒙古軍隊緊追不放,一直逃到亞得里亞海(意大利與巴爾幹半島之間)的小島上,逃過一劫。蒙古軍隊則一直追到海邊,搶了幾個城市方才罷休。(大致在塞爾維亞、克羅地亞一帶)
次年初(出征第六年),接到窩闊臺死訊,拔都大軍東歸,此次西征結束。
若說是因長期戰爭使拔都軍損失過大,無力再向西征伐,個人認為不是主因。蒙古軍隊的“野外生存”能力,當世沒有哪支軍隊能比。只要長草的地方,都是他們的營地。
窩闊臺的離世,需要第三代核心人員參與新任大汗推舉,這才是頭等大事。相比於富庶繁榮的南宋,貧瘠黑暗的中世紀歐洲,也無法勾起他們更多的慾望。
閱讀更多 史海尋蹤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