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與國企混改,萬科、金科等規模房企擴張新路徑

近日,江北嘴財經獲悉,中交地產發佈了2019年第三季度報告。報告顯示,重慶市金科投資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下稱“金科控股”)躋身於中交地產十大股東之列,持股比例0.45%。

事實上,不僅僅是金科控股,萬科、中海、保利等規模房企也在積極參與國企混改。江北嘴財經認為,規模房企參與國企混改的背後,或許有著更深層次的考量。

或為開闢第二戰場?

據悉,中交地產為一家國有控股房地產上市公司,主營業務為房地產開發與經營。其2019年第三季度報告顯示,金科控股成為中交地產的十大流通股東之一,持股比例0.45%,在股東排名中位於第七位。

資料顯示,金科控股是金科股份的股東之一,兩家公司的實際控制人都是黃紅雲。值得玩味的是,黃紅雲選擇用金科控股入股中交地產。這背後或許有著更深層次的原因。

有媒體報道顯示,金科控股此次入股中交地產,或因為看好公司長遠發展,而進行的一次財務投資。

江北嘴財經查詢瞭解到,下半年以來,中交地產的股價持續在低位徘徊。截至2019年11月1日收盤,每股報價6.82元,這對於金科控股來說,不失是一次抄底的好機會。

參與國企混改,萬科、金科等規模房企擴張新路徑

圖/攝圖網

而從中交地產本身來說,無論是發展規模還是發展速度,都有較好基礎。10月24日, 中交地產與龍湖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將在產品研發、產業嫁接、持有型物業運營、融資平臺建設等領域展開合作。同時,其本身的央企招牌,將在一定程度上給金科控股的發展帶來良好的資源。

此外,中交地產作為國務院指定的16家以房地產為主營業務的國有房企之一,其還承載著混改的任務,而金科控股此時入股,或將在未來國企混改中獲得發展,從而在金科股份之外,開闢地產板塊的第二戰場。

參與混改成為地產企業擴張新路徑

參與國企混改,是許多民營地產集團對本身的業務進行有效擴張的方式之一。江北嘴財經瞭解到,萬科也曾試水國企混改,打通擴張的新路徑。

2018年,萬科以17.82億元的總價接盤杭州鋼鐵集團公司(以下簡稱“杭鋼”)地產項目資產包事件,讓行業對於房企參與國企混改的嘗試有了更多的關注。業內人士分析,這項被萬科內部稱之為“潛力業務”的參與國企混改項目,或將成為萬科等龍頭房企未來取得優質土地資源的一個新途徑。

據悉,在該事項中,萬科從杭鋼手中接盤的資產包括8個項目,涉及多個城市。外界對於萬科此次舉動的解讀為曲線增加土地儲備。但萬科相關負責人表示,參與浙江省屬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工作,對萬科未來的發展模式和路徑探索具有深遠的示範作用和借鑑意義。

參與國企混改,萬科、金科等規模房企擴張新路徑

圖/攝圖網

龍頭房企的“潛力業務”

近年來,龍頭房企的規模之爭愈演愈烈,眾多房企都規劃著自身的千億級戰略,龍頭房企更是將目標鎖定在萬億規模。然而,在銷售業績快速提升的同時,房企面臨著規模化壓力,隨著土地成本的提高,取得低成本土地儲備成為開發商的追求。

近年來,碧桂園、恆大等規模房企不斷通過下沉的方式,加大對三四線城市的戰略佈局,同時,從國家開展的強有力的“去庫存”戰略中受益,加快擴張步伐,從而取得領先優勢。

除通過下沉業務以外,許多房企還通過內外部資源整合實現擴張。如招商系重組、中海與中建合併、中交系、中糧系等地產重組話題不絕於耳。此外,五礦與中冶的整合、保利與中航的整合,也都無一例外成為行業焦點。

業內人士表示,未來企業間的地產資源整合可能會越來越多發生在民企與國企之間,其中,以龍頭房企參與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最具代表性,而民企也國企的縱深合作有望升級成為拓展優勢業務的“潛在業務”。

國企改革將是近年來改革的重點方向,江北嘴財經認為,通過混改能夠給參與公司帶來新的資金與活力以及其他各項資源。房企藉助參與國企混改形成雙方資源的互補,強化企業自身已有和初涉的板塊業務實力,也可以介入此前未能涉足的領域,從而給企業帶來多元化發展機遇。但對於房企而言,並非參與混改就是機會,是否適合企業特點和上下游資源也十分關鍵。


分享到:


相關文章: